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当前,中国的自然垄断产业(如电信、电力、铁路、自来水等)正处于改革之中,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在非自然垄断性业务环节引入竞争机制,政府管制重点集中于自然垄断性业务,以提高产业的生产效率和政府管制效率。在政府管制改革中,价格管制改革是其他改革的前提和基础,对整体改革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张广宁 《辽宁经济》2009,(10):38-38
一、中国自然垄断产业边界的变化使引入竞争成为可能 1.从科学技术进步方面来看。首先,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范围内技术发展水平的日益提高,尤其是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以前的自然垄断产业失去了自然垄断特征。例如,在通信领域,光纤、计算机技术和通信卫星被引入和应用得更加广泛,使得通信不再具有自然垄断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自然垄断性产业、资源性产业和非资源性竞争产业的特点,分别提出了监管思路和政策建议。自然垄断性产业监管的重点是逐步打破垄断、培育适度有效的竞争、完善监管体制以及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资源性行业监管重点是完善规制制度,强调执法能力以及协调处理宏观调控和规制的关系。非资源性竞争产业的监管重点是放松经济性规制,加强社会性规制,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加强执法及政府信息指导和服务职能。  相似文献   

4.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垄断性行业改革成为国际潮流,其导向是放松管制,在可能展开竞争的领域尽可能多地引入竞争。我们所说的垄断性行业,在中国的特定情况下,是指有一定自然垄断特性,同时也有很强的行政性垄断性质,通常以国有独资或控股,全国性、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以来,垄断性行业改革成为国际潮流,其导向是放松管制,在可能展开竞争的领域尽可能多地引入竞争。我们所说的垄断性行业,在中国的特定情况下,是指有一定自然垄断特性,同时也有很强的行政性垄断性质,通常以国有独资或控股,全国性、行政性的大公司(或主管部门)为主的行业,  相似文献   

6.
早期的自然垄断主要是指由于资源条件的分布集中而无法竞争或不适宜竞争所形成的垄断。现如今,这种情况引起的垄断已经不多见了。如何对自然垄断行业进行政府规制,是学界一直讨论的问题。本文对自然垄断理论和政府规制做了简要阐述,并总结了一些对自然垄断产业进行规制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传统自然垄断理论是建立在规模经济的基础之上,现代自然垄断理论建立在范围经济和成本劣加性的基础之上.通过自然垄断产业的界定以及成因判断政府管制的标准和程度,并对目前我国的情况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进步,被管制行业自然垄断性质产生变化是西方发达国家实行放松管制改革的最重要和更深层次的原因。政府管制者应充分了解和研究有关行业自然垄断性质的变化,把握各垄断产业中自然垄断的边界,同时应分析垄断行业中不同业务的性质,实施市场结构重组,制定相应的分类管制政策。政府管制的目标应是建立规模经济和市场竞争兼容的市场结构,最大限度地提高自然垄断行业的生产效率和社会分配效率。  相似文献   

9.
我国自然垄断产业的民营化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然垄断产业,国有企业垄断经营低效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自然垄断产业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可竞争性,即使是在不可竞争性的领域,也可以通过建立潜在的竞争性替代机制,形成模拟竞争环境。自然垄断产业的可竞争性为民营化提供了可能。自然垄断产业民营化就是通过产权制度变革,提高垄断企业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比较西方主要国家不同自然垄断产业改革的基础上,探讨了所有制与竞争、规制与竞争、开放与竞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郭庆 《山东经济》2004,20(1):56-59
自然垄断产业一直是政府规制领域。随着技术的变革和理论的发展,对自然垄断的认识在发生变化,与此相适应,政府规制体制也进行了改革。本文从自然垄断和规制理论出发,结合我国规制改革实际,提出自然垄断产业改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王龙 《中国经贸》2008,(22):35-35
传统自然理论所认为的“市场失灵”的领域——自然垄断产业,随着西方国家掀起的放松规制运动而被事实上引入了市场机制,在取得很多成果的同时,也让人们意识到,对自然垄断的治理不是完全交给市场和完全交给政府的两个截然相反的方面,而是均有其擅长的业务或环节。  相似文献   

13.
自然垄断产业经济特征是认识该产业“自然”垄断成因和边界的关键所在,笔者试指出传统理论分析方法和结论的局限性,并以新制度经济学开创的交易成本理论为工具,在生产成本基础上加入交易成本因素,进行模型化分析,归纳自然垄断产业的经济特征,明确其经济特征的形成原因和垄断的边界,为自然垄断产业改革实践提供更有说服力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钟宏 《宁波经济》2001,(6):23-24
中国加入WTO之后,许多垄断性产业将对外资开放,譬如电信市场、民航市场、交通运输市场、能源领域等均对外资实行程度不等的开放。这些行业通常是发展速度较快、市场规模较大、增长前景较好的领域,因而也吸引了众多外商的关注并表现出高涨的进入热情。也就是说在这些领域国内企业必将面临国际大公司的强势竞争。而长期垄断经营的国内企业,效率不高,国际竞争力不强。因此,打破垄断、引入竞争就成为垄断性产业深化改革的基本政策取向,其目的即是适应加入WTO的需要,也是提高国内企业效率、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根本出路。目前,中国政策正在实施或者计划实施电信、电力、铁路、民航等垄断性行业的改革。  相似文献   

15.
自然垄断产业的激励规制与竞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郭庆 《山东经济》2005,21(1):17-20,35
在对自然垄断产业的规制中,激励规制过程被看作是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设计并实施一个同时满足激励相容条件和参与约束条件并最大化公共福利的代理合同的过程。然而,由于要受经济、政治、社会条件的制约,引入激励规制并不必然导致自然垄断产业效率的提高或社会福利的增进。同时,在规制过程中竞争的作用被理解为减轻信息不对称程度,这种理解方式忽视了竞争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即消除信息租金。重新理解规制与竞争的关系,有助干制定自然垄断产业有效的规制与竞争政策。  相似文献   

16.
我国对具有"自然垄断"特征的电信行业进行规制,限制民营资本进入,由少数几家国有企业垄断经营,并通过纵向一体化模式垄断了"网络传输"和"服务供给"两个产业。然而,真正具有"自然垄断"特性的是电信行业的"网络传输"产业,"服务供给"并不具有"自然垄断"特性。通过古诺模型和斯塔克尔伯格模型的分析表明:政府可以放开对"服务供给"产业的规制,有效引入竞争,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的市场进入会分担在位企业已投入的固定成本,当在位企业的利润超过自然垄断阶段的利润时,在位企业有动机支持进入者进入。  相似文献   

17.
自然垄断产业规制体制改革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首先对中国自然垄断产业传统规制体制改革进行了扼要评价 ,分析了自然垄断产业规制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 ,论述了制约中国自然垄断产业规制体制改革的若干理论误区 ,最后推论出进一步推进中国自然垄断产业规制体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乔建惠 《特区经济》2005,(5):196-197
根据萨缪尔森对垄断的定义,“垄断”是“单一的出售者完全控制某一产业”。而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中将“垄断”描述为“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联合起来,控制和独占一个或几个部门的产品生产和销售市场”。可见,“垄断”既是指独占市场的状态,又是指排斥与限制竞争以达到独占市场状态的行为过程。  相似文献   

19.
我国电力行业垄断的经济学分析及市场化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文晋 《特区经济》2010,(3):118-120
电力行业是传统的自然垄断行业,具有自然垄断的一般特征和特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技术进步,其自然垄断属性也在不断的分解,出现了可竞争领域。本文通过电力垄断的经济学分析,对电力行业的垄断效率进行比较,结合我国电力行业市场化改革的推动因素,针对电力行业不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领域提出引入竞争,放松市场准入,对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领域进行有效的政府管制。  相似文献   

20.
传统自然理论所认为的"市场失灵"的领域--自然垄断产业,随着西方国家掀起的放松规制运动而被事实上引入了市场机制,在取得很多成果的同时,也让人们意识到,对自然垄断的治理不是完全交给市场和完全交给政府的两个截然相反的方面,而是均有其擅长的业务或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