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案件的连续曝光,使人们更加关注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强化会计监督的呼声越来越高.文章阐述了强化会计监督职能的重要性,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和完善会计监督职能的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温兆欢 《辽宁经济》2005,(1):110-110
在2002年我国的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案件频频曝光.如何重塑会计的诚信成为时下会计界、经济界人士亟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对上市公司会计诚信缺失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少金 《改革与战略》2007,23(12):73-75
会计诚信的缺失,无论是对证券市场、投资者还是国家和人民以及注册会计师行业自身都造成了重大损失,严重阻碍了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然而,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现象屡见不鲜,会计诚信出现严重危机.文章对上市公司会计诚信缺失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李敏 《特区经济》2007,(3):126-127
会计信息是客观反映社会经济有效运行的有力工具,本文以1993~2002年因会计造假受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的25家上市公司对外公告的招股说明书、年报资料为基础进行统计分析,旨在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的分析,筛选出能够揭示企业会计造假的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并将之总结归纳,借此为防范会计造假而建立指标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5.
我国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广泛存在,相继出现了如“华源制药”“琼民源”、“红光实业”、“黎明股份”等造假案,这些会计报表造假大案浮出水面无疑是一枚又一枚造假“原子弹”,严重危害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从“会计语言”出发,并以会计语言的“话语权”为主线,结合我国新修改的《公司法》、《证券法》中的相关条款,封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制度作了初步探讨,以期能引起学界的共鸣。  相似文献   

6.
管理层会计舞弊是指公司管理当局为满足自身利益需要而采取的蓄意的会计造假行为.文章从诱发管理层会计舞弊的内外环境因素,以及进行舞弊的成本与收益对比方面剖析了上市公司管理层会计舞弊的产生,并着重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7.
官民窗败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腐败行为又与会计假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此外,会计造假已从单纯的凭证造假转成实物和现金流相互配合的造假.由业务性造假变成会计性造假,利用会计手段、会计方法来玩数字游戏.如利用收入确认、成本推迟、收益性支出资本化、会计估计、会计政策选择等手段造假.会计假账的行为助长了腐败之风.本文就此进行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8.
官员腐败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腐败行为又与会计假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此外,会计造假已从单纯的凭证造假转成实物和现金流相互配合的造假.由业务性造假变成会计性造假,利用会计手段、会计方法来玩数字游戏.如利用收入确认、成本推迟、收益性支出资本化,会计估计、会计政策选择等手段造假.会计假账的行为助长了腐败之风.本文就此进行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9.
财务造假事件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时有发生,严重影响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在财务造假中,各方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共同推动了造假的发生。万福生科财务造假事件是我国近年资本市场的重大案件,文章用案例分析的方法,详细分析了万福生科案中会计、管理层、审计等各方人员在造假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而有针对性地对各方人员提出建议,以期为防止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对于管理层激励与会计造假的关系,国内没有专门的研究,国外则比较系统和规范.然而,由于中外国情和体制不同,国外研究成果对解决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问题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文章从货币薪酬激励、管理层持股和两职兼任状态3个方面对国内外关于管理层激励与会计造假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和简单的评述,并指出了我国根据自身国情研究该问题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还不够成熟,近年来出现的琼民源的造假、蓝田股份的欺诈、银广夏的虚幻神话等一系列会计造假事件,使人们对会计信息的可信性产生了深深的疑虑,从而引发了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信任危机.因此,深入揭示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失真问题,寻找问题的根本原因和对策,以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是我们需要认真探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会计监督制度是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近几年来,会计造假事件屡屡发生,极大阻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如何进一步强化会计监督,以防止会计造假事件的频发值得深究。文章首要分析会计造假的表现及其产生原因,并进一步探索强化会计监督,杜绝会计造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一、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造假的目的及成因 1.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造假的 目的我国上市公司造假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银行业被大量的呆账坏账牢牢困住时,证券市场的建立为处于严重“缺血”状态下的国有企业提供了广阔的融资空间和渠道,因此骗取上市资格是股份公司作假的首要目的;其次,是配股的诱惑。上市公司对货币资金的需要是持续的,为了获得配股以达到规模扩张的目的,往往不惜包装会计数据,  相似文献   

14.
《会计法》要求会计提供的信息必须“真实、完整”。我国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也把“诚实守信”列为主要内容之一。但是,一些会计人员却把诚信抛到了九霄云外.对外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直接参与伪造、变造虚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如银广夏、麦科特、ST黎明等一系列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案件的典型.无不反映了会计诚信原则的缺失。因此,加强会计诚信建设,营造良好的会计信用环境已成为会计行业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孔金双 《北方经济》2012,(22):100-100
本文从非上市企业和上市公司两种不同类型的企业揭露并列举了各自会计信息造假的主要表现;从法规建设缺乏与时俱进,追逐非法利益,对会计造假监管不力三方面剖析了会计信息造假的主要根源;从加强法规建设,强化监督力度,国有产权明晰界定,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改革,财会人员职业教育五方面提出了防治企业会计信息造假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会计信息造假的问题屡见不鲜,严重威胁着国家的经济安全。本文从非上市企业和上市公司两种不同类型的企业揭露并列举了各自会计信息造假的主要表现;从法规建设缺乏与时俱进,追逐非法利益,对会计造假监管不力三方面剖析了会计信息造假的主要根源;从加强法规建设,强化监督力度,国有产权明晰界定,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改革,财会人员职业教育五方面提出了防治企业会计信息造假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7.
郝静  柳琴 《辽宁经济》2007,(11):98-98
会计诚信危机就是由于会计造假而导致的民众对会计业的信任危机。因此会计诚信问题带来的危害其实也就是会计造假带来的危害。会计造假如此泛滥,其造成的危害当然是不言而喻的。会计造假的直接后果是会计信息  相似文献   

18.
论点摘编     
《华东经济管理》2004,18(2):204-206
●关于“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监管和治理”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白帆认为: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是指所有者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绩效进行监督和控制的一整套制度安排。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通过竞争的市场实施的间接控制,称为外部治理结构;二是  相似文献   

19.
会计政策是企业会计信息生成的基础,是会计发挥其功能作用的重要实现形式,并且会产生广泛的经济和社会后果.上市公司作为典型的现代企业,其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将比一般企业更为普遍和深远,因而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成为资本市场研究领域中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本文通过联系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试图通过上述分析结果,寻求解决问题的可行途径,以努力消除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消极影响,推动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不断向前发展,会计在企事业单位中的作用显得愈发重要,会计信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在金钱和利益的驱使下,会计造假行为日益猖獗,如日本东芝公司、美国世通公司等会计舞弊事件,我国三毛实业公司、山水水泥公司等会计造假案例。虽然我们国家在不断完善会计法规和准则,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依然存在一定情况的造假行为,这些造假行为的存在不但扰乱了企事业单位的经济秩序,同时也会扰乱社会的经济秩序,本文将从会计造假现象的防范以及治理方面进行简单的分析,以供业内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