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出口退税自1985年开始实行以来,几经调整,2007年又较大范围地降低及取消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这对外贸企业的出口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介绍什么是出口退税、2007年两次出口退税的调整,指出了它对江苏外贸出口的影响,进而提出江苏外贸出口可以通过相应的措施来适应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  相似文献   

2.
至少在2010年,我们的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无论是提高退税率还是降低退税率的可能性都不大。因为目前中国毕竟还在外贸出口的恢复阶段。  相似文献   

3.
我国自2004年1月1日对出口退税机制进行改革以来,已连续四次对出口退税政策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据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从1994年1月至2006年9月间,我国综合退税率已由16.3%下调至12%.为进一步平衡我国外贸出口结构,优化出口商品结构,自2007年7月1日起,国家再次调整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  相似文献   

4.
出口退税率下调对企业出口影响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03年10月13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出台《关于调整出口退税率的通知》 ,规定自2004年1月1日起 ,降低一般性出口产品退税率 ,调低或取消国家限制出口产品和部分资源性产品出口退税率。据测算 ,出口退税率总体下调3个百分点 ,同时建立中央和地方共同负担出口退税的新机制 ,对已欠退税款 ,由中央财政从2004年起采取全额贴息解决。我国从1985年开始实施出口退税政策。总体来看 ,该政策有效促进了我国外贸出口的增长 ,并日益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但出口退税政策在具体执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为 :1999—2002年 ,我国出口退税的应退税额…  相似文献   

5.
2010年6月22日,商务部宣布取消406个税号的退税率。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中国出口退税政策历经7次大幅调整。本次出口退税取消原因包括我国的外贸出口已经复苏、促进节能减排、抑制通胀三方面因素。这次出口退税的调整虽然会影响部分企业的外贸出口,但是总的来说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利大于弊。  相似文献   

6.
谭宁 《中国海关》2001,(2):36-38
一黑洞 1 985年,我国对出口商品开始实行出口退税,这是国际通行的一项鼓励外贸出口的重要政策.十几年来,这项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外贸出口,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1 998年以来,为了克服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应对通货紧缩趋势,国家连续三次提高了出口退税率,综合退税率由1 997年的8.29%提高到15%.实践证明,出口退税政策对外贸出口快速增长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7.
产品以纱线为主、以出口为主且议价能力相对较强的企业将明显受益。自今年1月1日起,我国将调整包括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出口退税率提升至17%。据路透社报道,中国一直将出口退税作为调整外贸结构、解决贸易平衡的工具。面对目前经济下行的压力,中国再度调整出口退税率,增加外贸出口。尽管调整空间和调整额度比较有限,但这一举措主要表明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8.
自2008年8月至今,我国已连续7次调高出口退税率,意在以这一传统措施促进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然而,出口退税政策不是也不应当成为国家促进出口的灵丹妙药,出口退税政策应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推进外贸出口增长方式转变为目标。  相似文献   

9.
中国纺织业出口退税政策演变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金章  王英 《价格月刊》2009,(10):31-34
2008年金融经济危机以来,我国纺织业出口贸易连续下滑,为此,国家先后四次调高纺织业的出口退税率并把纺织业确定为我国十大振兴行业之一.通过对国家历次纺织业出口退税率调整的回顾和对出口退税有效性的检验,指出了出口退税政策的利弊,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出口退税是国家对出口商品已征收的国内税实行部分或全部退还的一种政策措施。2008下半年以来,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式的变化,国家两次调整纺织品出口退税率。本文截取1990至2OO7年间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以评价出口退税政策的客观效果。结论是:出口退税率的调整对纺织业的出口影响并不十分显著,国家和企业还应该采取其他措施来促进纺织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出口退税政策开始于1985年,我国的出口退税政策经过三次调整,1996年由于财政原因下调退税率,1998年为了刺激增长上调退税率,以及2003年的结构性调整,针对我国的现状,国家从2006年9月15日起调整了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以期引导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新的出口退税率政策下调了纺织品、钢材及部分有色金属等的退税率,相应地则上调了生物医药等技术密集型产品的退税率。它旨在促进我国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优化产业结构,改变我国目前的世界加工场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2009年6月1日起国家再次上调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这是自2008年8月1日以来第7次大范围上调出口商品退税率。由于涉及商品面大、退税率调整次数多、政策因素强、国家规范要求高,外贸企业基于ERP系统,优化出口退税管控实务操作,能够有效提升自身出口退税管理水平,控制风险,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3.
出口退税是间接税范畴内的一种国际惯例,是一种收入退付行为,其调节职能具有单一性的特点。为了增加外贸出口,我国在10个月内连续7次上调出口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出口退税率上调对于增加我国的出口、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意义重大。但是,出口退税率连续上调对于外贸出口的累计效应却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出口退税新政的产业贸易影响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自2004年1月1日起,我国对出口退税政策进行了一次结构性调整。规定降低一般性出口产品退税率,调低或取消国家限制出口产品和部分资源性产品出口退税率。从一年来的贸易数据看,新政对出口贸易的走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要反映在大力度的出口退税带来了出口的高速增长;出口退税率结构性调整促进了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出口退税率下调,使得贸易方式发生变化,加工贸易特别是来料加工贸易增长加快;新政促进了中西部经济发展,有利于支持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5.
出口退税调整的应对策略及建议——基于纺织行业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2007年7月1日国家对出口退税进行了调整,其中纺织品方面,服装、鞋帽、箱包大类的出口退税率由13%降到11%,粘胶纤维出口退税率由11%降低到5%。此次出口退税的下调对纺织品行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因为纺织服装出口一直受到原材料、能  相似文献   

16.
2007年7月1日国家对出口退税进行了调整,其中纺织品方面,服装、鞋帽、箱包大类的出口退税率由13%降到11%,粘胶纤维出口退税率由11%降低到5%。此次出口退税的下调对纺织品行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因为纺织服装出口一直受到原材料、能源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贸易摩擦、知识产权争端等因素的影响,此次出口退税率下调,将不仅增加出口企业生产和流通成本,压缩利润空间,  相似文献   

17.
浅析出口退税率上调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大衰退使外需不断萎缩,我国外贸出口形势更为严峻。要降低外需持续萎缩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国家必须在政策上给予外贸企业相应的支持。在世界经济低谷中,提高出口退税是各国提高出口优惠幅度的通用作法。本文分析上调出口退税率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指出上调出口退税可能给出口企业带来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出口退税风云再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日有相关消息称,国家出口退税率将由原来的15%下降到11%,同时出口退税将由中央和地方共同承担,具体比例是中央财政承担75%,地方财政承担25%,并称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方案极有可能在10月1日出台。这着实让外贸企业欢喜一场,只可惜,后来据可靠知情人士透露,该消息属误传。 对于出口退税具体调整方案的争议,到目前为止还比较集中在是否采取调降退税率、中央和地方分担出口退税两种方案上。不少专家认为,若采取中央和地方分担出口退税的方案,容易引发地方保护主义,并且会更增加退税操作上的困难。而调降退税率,则被一些专家认定为“成本最高的调整方案”。  相似文献   

19.
一、我国拖欠出口退税款所引发问题的现状 出口退税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出口货物退还其出口前在国内或区内生产、流通环节已缴纳的国内增值税或消费税等问接税的一项税收制度,目的是使出口商品以不含税的价格进入国际市场,避免对跨国流动物品重复征税,以促进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对外出口贸易.它是一种国际惯例,也是国际产品公平竞争的基础.我国自1985年开始实行出口退税政策,1998年以来,为了克服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应对通货紧缩趋势,国家连续三次提高了出口退税率,目前平均退税率约为15%,出口退税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外贸出口,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出口退税调整对福建省外贸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和2007年我国大幅度下调出口退税率,给福建省外贸出口和行业发展带来了明显的影响。福建省企业要根据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导向,顺势而为,适时地调整产品结构;充分挖掘企业内部空间,降低成本和费用;通过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来提高出口商品的销售价格,增强国际议价能力;同时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发展多种贸易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