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治沟造地是我国黄土丘陵地区补充耕地,保障粮食安全,恢复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以延安市南泥湾镇为试验地,测定分析了治沟造地区域水田、旱地、柳树林地、松树林地4种典型土地利用方式不同土层深度土壤中有机碳和易氧化碳的含量、分布规律以及易氧化态碳与有机碳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4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和易氧化碳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呈现减小的趋势,且不同深度土层土壤有机碳和易氧化碳含量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0~60cm土层深度内,旱地在不同深度土层中的有机碳含量和易氧化碳均低于其它3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易氧化碳含量之间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充分说明土壤易氧化碳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土壤有机碳的含量;治沟造地改变了区域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碳循环受到极大的影响,因此在研究全球碳循环中,治沟造地对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可作为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研究不同密度人工柠条林地土壤水分时空变化对黄土丘陵半干旱地区植被恢复和生态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柠条为对象,采用中子水分仪对黄土丘陵半干旱区多年撂荒地和不同密度柠条林地土壤水分进行长期定位观测和分析,研究了不同密度柠条地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异性。结果表明:土壤容积含水量变异程度与土层深度成反比,而且林分密度越大,土壤容积含水量变异系数越大;不同密度小区变异系数分层存在差异,依据变异系数可将试验地从地表到地下划分为土壤水分速变层、土壤水分活跃层、土壤水分次活跃层以及土壤水分相对稳定层4个层次。土壤水资源量年内变化受降雨影响也呈现季节性,各密度小区土壤水资源年内变化呈现出"V"字型规律;林分密度与土壤水资源量变化成反比。不同密度试验地(各小区)土壤容积含水量总体变化趋势为"增加-减少-增加",林分密度与土壤容积含水量成反比。  相似文献   

3.
为寻求一种西宁寒旱黄土区防治浅层滑坡的护坡草本植物,本研究对3种植物条件的黄土边坡进行人工降雨试验,通过采集降雨过程中素土边坡模型、耐寒型麦冬草边坡模型和高羊茅边坡模型的土壤体积含水量数据,分析总降雨量、土壤体积含水量与对应时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在两次人工降雨过程中,高羊茅边坡模型的土壤体积含水量达到稳定状态所需时...  相似文献   

4.
川东丘陵地区是四川省重要的农业经济区域。以四川省安岳县为例,选取建房时间、设计方式、主体结构、安全等级、改造情况等观察点,对四川省丘陵地区农村自建房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当地农村房屋质量通病,提出改善丘陵地区农村自建房条件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5.
1、桑树栽植的主要形式及特点 1)四边栽植 即利用田、土、路、渠四边、房前屋后及荒坡荒坪等不便种植粮食和经济作物的非耕地地带种植桑树的形式,是山区、丘陵地区常见的栽植形式。这种栽植形式不占耕地,山区、丘陵地区土地小块,四边很多,所以可大量栽桑树。其特点是:由于地势起伏,  相似文献   

6.
“四一工程”带来的希望波阳县老建办金源村地处波阳县波南丘陵地区,方园10多里,7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525户、2005人,耕地1880亩,以种水稻为主。土壤多红上层,过去农民除了种粮还是种粮,农业操作老一套。全村耕地和山坡地人均达2亩,而每亩年产...  相似文献   

7.
隆昌县委县府十分重视国土的使用和管理。该县地处丘陵地区,人地矛盾十分突出,人均耕地仅0.62亩,低于全国、全省及内江市的水平。为了保护珍贵的土地资源,稳定农田面积,确保全县人民生活和生产建设的需要,县国土局积极开展国土宣传,增强全民国土意识;加强用地管理,抓好土地执法监督,严格审批土地。同时做好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土体有机重构技术,对韩城市下峪口土地整治项目新增耕地土体剖面进行了重构。以容重为1.7g·cm~(-3)黄土构建5cm的人造犁底层,以容重为1.2g·cm~(-3)的黄土构建25cm厚耕作层,通过调整土壤粒径范围,并以《中国土壤养分分级标准》中的养分指标标准中不缺乏水平为设计目标,进行了第一季作物种植,长势良好。后期将结合当地耕作制度,实行轮作倒茬,多施有机肥,保证新增耕地养分平衡供给,为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土体剖面环境,使开发耕地逐步实现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9.
韩家湾流域位于藉河北岸,地处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北山中梁东端,为藉河一级支沟,流域面积15.51km2.流域属典型的黄土丘陵地貌,地形破碎,土壤较厚,沟壑密度大,土壤结构不良,肥力低.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黄土画派的产生根源,探讨了黄土画派的特点及时代价值:以表现黄土地人文化生活境况、现实生活、传统文化精神为主题。特色鲜明:黄土画派是中国唯一的学院式画派;以人物画为主,力求创新;向世界优秀艺术学习,吸取精华所在。黄土画派是"黄土地文化"与"黄河文化"、"中华文化"和"东方文化"的艺术与历史交汇点,倡导创作个性和创新精神,创作出具有大西北黄土地艺术特色的总体风格的美术作品。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黄土旱塬区农田长期免耕耕作对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影响,建立适宜的高产高效耕作技术体系。在陕西省长武县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长武黄土高原农业生态试验站,选择连续3年进行免耕耕作的试验田,于2015年9月,在冬小麦播种前分别进行免耕、翻耕和旋耕3种耕作处理。2016年冬小麦收获后,分析了3种耕作方式下0~30cm土层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结果表明,在0~30cm土层,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在3种耕作方式下都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10~20、20~30cm土层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0~10cm土层分别减少了16.07%、32.74%和15.54%、27.08%,且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耕作方式下,0~10cm土层,翻耕方式下土壤有效磷含量比免耕显著减少了11.31%;翻耕、旋耕方式下土壤速效钾含量分别比免耕显著减少了6.16%、4.97%(p0.05)。20~30cm土层,翻耕方式下土壤有效磷含量比免耕显著增加了18.12%,翻耕方式下土壤速效钾含量比免耕、旋耕下分别显著增加了17.17%、9.22%(p0.05)。因此,在长期进行免耕的黄土旱塬上,需要进行适当的翻耕或旋耕。  相似文献   

12.
以黄土丘陵区坡耕地、梯田、枣林和草地为研究对象,本文对其0~60 cm土壤剖面含水量和温度进行连续监测,研究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水热变异复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梯田0~60 cm各层土壤含水量均高于坡耕地、枣林和草地,且梯田各层土壤水分变化幅度和标准差均为最小;梯田能够保持各土层温度的稳定性,尤其是浅层;随着土层加深,各土地类型土壤水分和温度差异性减弱。  相似文献   

13.
丘陵地区如何实现乡村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重点与难点。在面对丘陵地区土地细碎分散、产业布局零散、发展要素稀缺、农户利益分化的共性制约下,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海龙凯歌”通过沼气文化元素深度挖掘、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外引内聚整合多方力量等途径,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丘陵地区乡村振兴之路,其创新性探索对于同类地区在乡村发展中破解共同性难题具有重要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对矿区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进行有效的修复,本文将常规物理阻隔修复与化学钝化修复技术相结合,对小秦岭矿区内含多种重金属的污染土壤进行了隔离修复实验研究。实验研究的结果表明,将熟石灰、坡缕石、细沙和黄土按一定体积比制成的隔离层,铺设于污染土壤与种植土层之间可有效降低种植作物与种植土内Hg、Pb和Cd等含量;2~#实验采用的隔离层相对于1~#实验隔离层能更好阻隔Hg、Pb和Cd从矿渣层向种植土内迁移,说明在隔离层材料配比中适当提高熟石灰的比例能够更有效阻隔污染土壤中重金属向上部干净土壤中迁移;在污染土壤上部铺设由黄土、细沙、熟石灰和坡缕石混合配比制成隔离层能够显著阻隔污染土壤中Hg、Pb和Cd向上部干净土壤中迁移,对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采取隔离修复技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浙江经济》2012,(15):2
格鲁吉亚位于外高加索中西部,全境约2/3为土地,占国土面积1/3以上的北部地区是大高加索山脉。气候从亚热带到温带,西部年降水1000-400O毫米,东部年降水300-600毫米。土壤有红土、黄土、黑土等。由于地貌形成的水土多样性,独有的自然条件恰容葡萄的种植及酿造。格鲁吉亚曾被视为葡萄酒酿造的发源地,1965年格鲁吉亚历史博物馆和第比利斯国立大学联合勘察舒拉维尔和其古老民居遗址时发现大  相似文献   

16.
过去在教师培训的研究中,对培训模式的反思、对将来培训模式的展望、对本地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的探寻、对国内教师培训模式的研究,都提出了可资借鉴的培训方法论及具有操作性的培训方法,国内外对学习共同体也作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但是,这些研究,很少从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角度去研究教师的专业成长,也鲜有从区域的不平衡、城乡发展的不平衡这个角度去研究乡村教师(本文指县级人民政府驻地以外的学校教师,以下同)的专业成长,尤其是针对丘陵地区农业大县乡村教师发展共同体建设的研究不多。本文从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建设的角度对丘陵地区农业大县(本文指丘陵地区以农业为主的人口大县、财政穷县,以下同)乡村教师专业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土地不断沙化,耕地资源贫乏,承载能力脆弱,土壤墒情下降…… 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是我国农业面临的严峻而现实的问题. 从"我家住在黄土高坡"走出的李波,面对滚滚风尘,心灵受到强列的震撼,很早就立志要在保护国土资源、遏制生态恶化等方面干出一番事业.  相似文献   

18.
郭平 《发展》2001,(Z1)
环县扬黄工程属陕甘宁盐环定扬黄工程的组成部分 ,是解决环县北部人畜饮水困难 ,结合发展灌溉的一项扶贫工程 ,也是一项改善环境 ,再造秀美河山的生态工程。工程区地处陇东黄土高原 ,海拔高程 1 30 0— 1 80 0m ,区内除环江主干道和一级支沟为白垩系地层呈线状出露外 ,大面积被各类黄土覆盖 ,其总厚度可达 2 0 0m ,特别是马兰黄土披覆于各地层之上 ,并形成多种地貌形态 (马兰黄土一般厚 1 0~ 1 5m)。无疑 ,马兰黄土及近期堆积的各类黄土的湿陷性为该工程存在的最主要地质问题 ,由于该类湿陷性土的广泛披覆 ,湿陷性问题无法扰避 ,因而它不是影响输水线路比选的主要地质因素。影响线路选择的主要地质因素是地形地貌和不良物理地质现象 ,本文针对此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以期能为工程建设有所裨益。一、地形地貌特征本工程由北向南延伸 ,依次通过黄土梁峁、黄土残源和环江谷地三大地貌单元 ,各单元内又有一系列的冲沟、陷穴、掌地、崾岘等次级地貌类型。现分别简述其特征如下 :1 黄土粱峁。分布于北部苦水河系及南部环江水系的分水岭—平梁山、烟墩山、米家大山一线。黄土粱走向SE40 。 左右 ,一般长 0 5— 2 ...  相似文献   

19.
比较黄土丘陵沟壑区排土场扰动土体和小流域自然土体植被重建下土壤剖面有机碳(SOC)储量的差异,有助于了解区域SOC源汇效应的变化机理;同时,可从土壤碳储量增减的角度为该区域露天矿区土壤修复措施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在黄土丘陵沟壑区,选取内蒙古准格尔旗黑岱沟露天煤矿排土场和五分地沟典型治理小流域,研究了排土场平台与小流域梁峁顶SOC含量的差异、排土场边坡与小流域坡地的SOC储量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植被恢复与重建模式显著影响表层(0~20cm)SOC和全氮(TN)含量(P0.05),20cm及以下随土层加深,影响越来越小。1m土层深度的土壤碳(氮)密度及储量表现为经治理的小流域坡地大于排土场边坡,且差异显著,草地模式显著大于林地模式(P0.05)。1m土层SOC储量与凋落物生物量呈正相关关系(y=alnx+y0,R~2=0.43~0.83),与凋落物含碳量也呈正相关关系(y=ax+b,R~2=0.48~0.78),且草地SOC储量随凋落物生物量和含碳量增加而增大的速率也较林地大。植被重建15年后,排土场边坡林地、草地的SOC储量仍未达到治理小流域坡地的水平。若要通过植被恢复与重建达到此水平,每公顷排土场林地和草地1m土深SOC储量分别需要增加13.64t和11.15t;若每年SOC储量增长匀速,排土场林地和草地SOC储量分别需要25年、21年才能达到目前小流域坡地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王兰民 《发展》2006,(9):154-156
本文论述了中国黄土的地震易损性和黄土地震灾害的危害性,结合西部大开发中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生命线工程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阐明了开展黄土地震灾害预防与减轻技术研究对我国黄土地区,尤其是西北地区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并提出了相关的重大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