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公众对证券分析师利益冲突的广泛关注促使政府及相关部门采取了组织隔离与业务分立等一系列监管措施以保护投资者利益。然而,近期的实证研究却对"证券分析师利益冲突损害投资者利益"这一监管前提提出了质疑。本文在对1995—2007年间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实证结果与监管当局观点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并据此提出了若干利益冲突监管政策调整思路,以期为我国证券市场监管效率的提高提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投资信息的爆炸性增长,使普通投资者对具有信息传递和投资分析角色的证券分析师依赖越来越强。但是证券分析师信用与分析质量参差不齐,使一些投资者误入陷阱,并最终导致损失与随之而来的法律纠纷。因此,本文在梳理证券分析师利益冲突基础上,对其监管进行探讨,最后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证券分析师首次发表的关于2006~2008年A股市场IPO股票的研究报告数据,运用非参数检验与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我国证券分析师利益冲突行为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承销商分析师与非承销商分析师均存在乐观倾向,而且承销商分析师的投资评级更为乐观;市场对于承销商分析师与非承销商分析师关注股票的反应并无显著差异,表明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并没有认识到分析师的利益冲突行为。  相似文献   

4.
以2004-2009年的A股IPO公司为样本,我们探讨主承销商分析师买入推荐的可信性问题。我们的研究表明,在市场表现较差时,主承销商分析师倾向于给出买入推荐。此外,相对于主承销商,市场更相信其他券商分析师给出的买入推荐。我们还发现,其他券商分析师也能够识别主承销商买入推荐所包含的乐观性偏差。我们的这一结论为主承销商分析师所面临的利益冲突问题提供了直接证据,不仅有助于投资者更好地进行投资决策,也有利于监管当局对证券分析师行业对症下药,从而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利益。  相似文献   

5.
肖欣荣  马梦璇 《金融研究》2019,470(8):171-188
基于买方(Buy Side)与卖方(Sell Side)存在的利益关系(交易佣金),本文考察了买方(基金)调研对于卖方证券分析行业信息精度的影响。结果发现,基金调研行为对卖方机构预测准确度的影响机制并不单一。一方面通过“信息共享”效应提高了券商的平均预测准确性;另一方面,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利益冲突”效应,该作用降低了卖方分析师的预测公允性。此外,本文更具体地研究了两种效应的内在传递机制。从“信息共享”的角度发现基金调研吸引更多券商分析师对上市公司的关注,从而为证券分析行业带来“信息增量”;从“利益冲突”的角度,实证结果表明在中国的二级市场中佣金关系(交易佣金席位)更能代表中国市场买卖双方之间的利益关系,这种利益关系带来的“利益冲突”降低信息有效性。进一步,本文通过TF-IDF方法挖掘调研文本信息,分析了牛熊市、投资者情绪和调研报告文本情感色彩对调研信息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理论界关于声誉机制对证券分析师利益冲突行为的影响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本文通过构建证券分析师不同情况下的收益矩阵,求解其最大化的期望收益,得出了声誉机制会引发证券分析师的利益冲突行为,而且证券分析师是否选择跟风主要取决于不同情况下的收益的结论.本文认为,可通过建立声誉回报机制来影响证券分析师的收益,促使证券分析师发布独立且公正的投资建议,以消除证券分析师的利益冲突行为.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分析师利益最大化模型全面分析了证券分析师面临的各种利益关系对其发布的研究报告质量的影响,并收集了从2007年至2010年所有证券分析师发布的盈余预测与股票评级作为样本对研究假设展开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8.
卖方分析师利益冲突问题损害了投资者利益以及市场稳定性。为提高分析师独立性,欧洲2018年出台的《欧盟金融工具市场指令Ⅱ》首次拆分了分析师的分仓佣金与研究费用。研究发现,该举措实施后,伴随着卖方研究质量提升、低质量分析师退出市场,分析师利益冲突问题得到缓解,促进了卖方服务内部化转型、买方研究加速形成以及投资者交易透明度的提升,但同时也带来了研报价格恶性竞争、市场信息环境受损、人才非优流动等负面影响。我国分析师佣金制度存在披露透明度不足、研究服务界定不明、佣金分配缺乏有效监管等问题,现阶段完全解绑佣金可能引发潜在风险,应采取相对柔性的改革思路。监管机构宜推动改革基金管理费用,塑造市场激励机制;券商应提升综合研究能力,推进业务模式转型,探索差异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证券分析师可信度与胜任能力:一个文献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大楷  王佳妮 《上海金融》2012,(3):43-50,117
本文以"公众投资者"为全新研究视角,构建证券分析师可信度指标评价体系,通过问卷调查对证券分析师可信度进行综合评价。利用平均赋权、专家赋权以及因子分析三种方法,计算出证券分析师可信度分别为2.82、2.87及2.9,语义都为"部分可信"。该研究结果说明:公众投资者认为证券分析师的投资建议只有40%~59%的可信水平。由于证券分析师的工作性质使他们常常陷入各种"利益漩涡"当中,他们所预测的股票并非都是"信得过产品",这些都影响了他们的"客观性"、"独立性"以及"准确性",使他们在公众投资者心中的可信度"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0.
内部人交易一直是资本市场监管的重点和难点,如何有效实施内部人监管,保护投资者利益不受侵害,维护资本市场"三公"原则,已成为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采用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08~2013年间内部人交易数据检验了分析师跟踪对内部人交易收益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内部人交易获利能力随着分析师跟踪数量的增加有所下降;(2)股权结构会影响分析师外部治理功能的发挥,国有控股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显著削弱了分析师跟踪与内部人交易收益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本文的研究对于充分认识分析师跟踪的外部治理效应、强化内部人交易监管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内部人交易一直是资本市场监管的重点和难点,如何有效实施内部人监管,保护投资者利益不受侵害,维护资本市场"三公"原则,已成为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采用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08~2013年间内部人交易数据检验了分析师跟踪对内部人交易收益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内部人交易获利能力随着分析师跟踪数量的增加有所下降;(2)股权结构会影响分析师外部治理功能的发挥,国有控股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显著削弱了分析师跟踪与内部人交易收益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本文的研究对于充分认识分析师跟踪的外部治理效应、强化内部人交易监管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证券分析师:角色、责任及独立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2001年,伴随着美国股市牛市的终结,以及大部分证券分析师对行情和股票的错误判断,上至美国证监会,下到媒体和投资者,出现了对华尔街证券分析师信用的争论。争论的核心是:投资者能否相信华尔街证券分析师的证券研究?证券分析师能否……  相似文献   

13.
张博  刘华 《银行家》2005,(7):58-60
如果监管当局对证券投资基金的要求与购买基金的投资者的利益相冲突,监管当局又如何真正体现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呢?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对我国证券分析师的独立性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与研究,通过对样本选择与变量的描述,以及利用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分析,深入探究证券分析师面临的各种利益关系对其发布的研究报告所造成的影响。本文首先简要概述了当前我国证券分析师的重要性地位,之后又探究了影响分析师独立性的相关因素,最后对全本进行了总结与概括。  相似文献   

15.
美林事件     
《银行家》2002,(6):20-21
证券交易黑幕揭秘 <人民日报>2002/04/16 两年前,美国持久不衰的股市牛市不仅使许多股市投资者成为百万亿万富翁,而且也造就了一批明星级的股票分析师.他们从隐蔽的证券公司研究后台走上电视屏幕、电台播音室和报纸杂志,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名气.投资者对他们更是奉若神明,言听计从.随着美国股市大跌,股市投资者损失惨重,股票分析师对股票分析评级而引起的利益冲突已日益受到人们的质疑.曾以"网络先生"而闻名美国乃至世界的原美林集团证券分析师布洛杰特也被投资者起诉,最终不得不离开美林集团.  相似文献   

16.
刘炜 《中国传媒科技》2013,(Z2):194-194
资本市场的发展催生了证券分析师,分析师能够凭借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信息渠道为投资者提供投资方案和建议,降低信息传递成本,帮助投资者了解市场。基于此,本文就证券分析师行为对投资者保护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朱伟一 《国际融资》2020,(11):48-55
行政监管和司法救济是保护投资者利益和证券市场规制的两种重要手段。美国证券投资者因证券市场发生的虚假陈述而受到损失,必须通过诉讼索赔,此举就表明美国行政监管并没有发挥有效作用。美国司法救济也并没有发挥有效作用,美国法官并不支持证券投资者索赔,通过许多判例给投资者索赔设置重重障碍。美国法官别出心裁,想出各种理由判证券投资者败诉,相关判例又将相关理由确定为规则,其中一些重要判例在中国尚未得到关注。美国证券诉讼的司法实践与中国的专业人士和非专业人士的通常假定正好相反:证券投资者胜诉的概率甚小。  相似文献   

18.
何贵华  崔宸瑜  高皓  屈源育 《金融研究》2021,492(6):189-206
本文利用证券分析师发布的股票目标价格预测,为名义价格幻觉提供了能够直接反映心理预期的经验证据。研究发现,证券分析师对低价股未来收益的心理预期显著高于高价股,该行为偏误在规模小、上市时间短、股票波动性大、财务透明度低和无形资产占比高等估值难度更大的股票中表现得更加明显。我们还利用股票送转,对证券分析师是否受到名义价格幻觉的影响做进一步验证,发现由送转引起的与基本面无关的名义价格下降显著提升了证券分析师对股票未来回报的心理预期。进一步研究表明,上述发现并不是因为证券分析师准确预见了低价股和高价股未来有不同的投资机会,也不是为了最大化其供职证券公司的利益而有意迎合投资者。  相似文献   

19.
以Z证券公司2014年5月至7月间发布的208份投资评级报告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财务业绩、投资评级与股票收益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证券分析师更倾向于给予上市公司积极的投资评级,且随着证券分析师对上市公司投资评级积极程度的增强,目标价在其未来约定的期间内越发难以实现;若投资者严格遵循证券分析师的投资评级进行投资,总体上可以获得超过市场平均收益水平的超额收益;相对于单纯考虑财务业绩或事件的投资评级,综合财务业绩与事件共同影响的投资评级会带来更高的收益.  相似文献   

20.
方军雄  伍琼  傅颀 《金融研究》2018,457(7):193-206
证券分析师是资本市场中重要的信息提供者和解读者,竞争性信息的存在以及投资者有限注意力是否会损害投资者对证券分析师研究报告的反应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话题。本文采用分析师评级报告调整作为切入点首次研究了竞争性信息在证券分析师行业中的分散注意力现象。研究发现,同日发布的分析师研究报告越多,即竞争性信息越多,投资者对分析师评级报告的即期反应越弱,而滞后反应的程度越大,这意味着竞争性信息的存在的确分散了投资者对分析师研究报告的注意力,进而导致市场反应不足。研究结果在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竞争性信息导致的投资者注意力分散现象在分析师正面推荐和负面推荐中表现不同,而且投资者注意力分散现象主要存在于机构持股比例较低、同行业竞争信息较多、可见性较差的公司当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