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脱贫攻坚任务面临复杂、艰巨的挑战。作为影响脱贫攻坚成效和全面小康成果的关键因素,教育扶贫尤其需要集中力量、加强落实。同时,基于继续保持教育扶贫政策总体稳定的考量,为防止扶贫成果的反弹,教育精准扶贫在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内都应当继续深化,进一步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形势和规律,优化教育生态,结合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着力摆脱观念贫困,促进乡村振兴教育和教育振兴乡村两方面任务的高质量完成。 相似文献
3.
4.
试分析教育水平对地区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济连续保持了20多年的持续快速增长,各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普遍提高,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存在很大差异,影响地区经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通过统计分析试图探索教育水平对地区经济的影响,并了解我国与中等发达国家的受教育水平之间的差距,以及要缩小这样的差距政府还应加强哪些工作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以颇具代表性的云南省昭通市为例,结合杨小凯有关中国农村分工水平的模型,在对农村贫困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的基础之上,得到如下结论,即分工水平低下是造成我国农村贫因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面对生育率持续下降与人口老龄化的双重压力,我国逐步放开生育政策,并不断加强生育保障以鼓励生育,进而优化人口结构。其中,作为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生育保险对生育意愿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然而,现有研究对生育保险作用机制是“抑制”还是“提升”的判断仍存在分歧。鉴于此,本文利用CFPS2020年数据,结合Logit等模型实证研究发现:生育保险可以显著提升参保民众的生育意愿;年龄对生育意愿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但在分样本回归后发现,对于30岁以下的群体效果相反;受教育年限的增加会提高生育意愿。由地区异质性分析可知,生育保险的参与提升了中西部民众的生育意愿。另外,个体、家庭等层面诸多因素对生育保险提高民众生育意愿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结合上述结论,本文提出扩大生育保险覆盖面与提高其保障水平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8.
9.
10.
12.
14.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持续多年的快速增长,造就了数以万计的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但同时仍有一部分城镇及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特别是边、远、穷地区情况更为严重。较大的收入差距和贫富不均,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非常突出的问题。因此,如何提高农村及城镇贫困群体的收入,特别是如何完善扶贫方式加快脱贫步伐,使全国的贫困群体享受改革与发展的成果,是亟待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16.
如何有效阻断多维贫困的代际传递已经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的重要议题.经典的代际传递理论认为,教育可以通过促进贫困家庭子代的人力资本积累,从而提高代际流动性以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本文利用1991-2015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微观数据,构建多层模型考察了财政教育支出对我国家庭多维贫困代际传递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教育支出可以弱化家庭多维贫困代际传递的相关性,其中义务教育阶段财政教育支出的减贫效果显著;财政教育支出对低学历家庭子代的减贫效应比高学历家庭更为显著,对农村家庭子代的减贫效应比城镇家庭更为显著.因此,当前通过教育扶贫缓解我国家庭的多维贫困仍有一定的政策空间,政策的重点是完善财政教育发展策略,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形成脱贫致富的可行性能力,打破贫困的代际传递. 相似文献
17.
19.
20.
基于代表性年份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从“吃穿”“用”“住”、教育和医疗五个维度构建了多维贫困指标体系,运用Biprobit模型从贫困状态变动的角度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对可持续扶贫的作用机理、实施效果和异质性特征。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可以为可能返贫主体提供差别化金融供给、定向性金融创新和可及性金融覆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数字普惠金融推进可持续扶贫的建议和对策,具体包括:加强偏远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当地农户的金融素养和提高农民的金融需求能力,构建多层次金融服务供给主体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