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大股东减持是我国资本市场现阶段一个备受争议的热点,也是监管层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华谊兄弟并购银汉科技的动机及大股东减持时机进行分析,得出大股东在减持股票的过程中存在自利动机与监管层的监管不足的结论。文章显示:大股东在减持之前会发布利好以刺激股价快速上升,股价升至高位后通过减持获取超额回报,最后从法律法规监管角度探讨如何有效抑制大股东的减持套利行为。  相似文献   

2.
控股股东与非控股股东的减持行为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并不一致。研究表明,大股东减持行为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与大股东减持幅度有关,在减持幅度较大时,大股东减持行为与公司经营绩效显著负相关,控股股东的减持行为与公司经营绩效显著负相关;在减持幅度较小时,控股股东的减持行为对经营绩效有正面影响。在国有控股公司中大股东减持幅度及控股股东减持与经营绩效显著负相关,但在非国有控股公司中这种关系并不显著。非控股股东的减持行为与股权集中度对经营绩效的影响均不显著。本文建议从会计监管的角度来规范和引导大股东减持幅度及国有控股公司的控股股东减持行为,以降低大股东减持行为对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定向增发过程中的大股东的减持时机可以分为三类:第Ⅰ类型为在定向增发预案公告日前减持;第Ⅱ类型为在定向增发预案公告日到增发公告日之间进行减持;第Ⅲ类型为增发公告日后到定向增发股份解禁前减持。本文研究发现:(1)第Ⅲ类大股东减持的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折价率最低,第Ⅰ类和第Ⅱ类大股东减持的上市公司在增发过程中存在大股东减持的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折价率相对较高;(2)第Ⅱ类大股东减持的上市公司,在增发预案公告后具有更好的市场表现,第Ⅲ类大股东减持的上市公司,在定向增发完成后具有更好的市场表现;(3)第Ⅲ类大股东减持的上市公司在定向增发过程中具有最高的套利收益。本文的研究阐述了大股东在定向增发过程中高价减持低价增发的全新套利模式,为监管层加强大股东行为监督,提高中小投资者保护水平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史芳芳 《财会通讯》2021,(18):117-121
非流通股交易的放开使上市公司频繁出现大股东"清仓式"减持套利现象,因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存在该行为对中小股东造成了严重的利益损害.基于此,文章借助实际案例,在分析案例企业大股东减持动因、过程的基础上从企业经营业绩、股价变动、中小股东权益三方面深究了大股东"清仓式"减持的影响后果,同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举措,期望能有效规范大股东减持行为,充分保护中小股东权益.  相似文献   

5.
上市公司控制性股东、政府与投资者之间存在的双重代理成本决定了大股东出售解禁股行为与股权性质及公司财务特征相关。实证研究发现控股股东减持倾向与力度低于非控股股东,国有控股大股东的减持倾向与力度低于非国有控股大股东,减持公司表现出资产负债率较高、资产管理水平较好但每股收益低下、公司规模较小等财务特征。而且,国有控股与非国有控股大股东减持动因并不相同,资产负债率高和货币资金持有量低是导致国有控股大股东减持的主要因素,盈利能力差是导致非国有控股大股东减持的主要因素。负债率较高和每股收益低下对控股股东减持行为有显著影响,营业利润率低下和规模较小对非控股股东减持行为有显著影响。大股东通常在公司价值被高估时减持获利,减持行为存在显著的时间选择倾向。  相似文献   

6.
《价值工程》2018,(13):58-59
本文从大股东减持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借助部分上市公司的减持案例,从理论上分析了大股东减持股票后分别对股价、企业以及中小投资者产生了何种影响。并针对大股东的减持行为提出了一些规范建议。  相似文献   

7.
证监会2016—2017年连续两年发布了“减持规定”。为了验证减持规定的实施效果,研究了“减持规定”颁布前后大股东违规减持行为发生的次数、比例和数量的变化,以探讨监管法规的颁布对大股东减持行为的规范作用。实证分析表明,“减持规定”对大股东违规减持的比例和数量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没有降低违规减持发生的次数。“减持规定”对非控股大股东违规减持比例和减持数量有显著的约束作用,但没能有效降低控股大股东违规减持的比例和数量。“减持规定”能大大降低中小板公司的大股东违规减持的比例和数量,但在主板和创业板公司未能发挥积极的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只有微弱的证据表明2017年的“新规”比2016年的“旧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
基于股东侵占模型的大股东减持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构建单个股东和多个股东侵占模型,分析大股东减持问题,发现影响大股东减持的因素包括大股东持股比例、大股东属性、外部法律保护程度、减持价格、投资收益率分离度及股权制衡程度;再通过实证检验,发现大股东持股比例及股东属性对大股东减持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股权制衡程度对大股东减持产生负向影响,而外部法律保护程度、减持价格及投资收益分离度与大股东减持的关系则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龙勇 《财会通讯》2021,(20):116-119
文章基于并购套利视角,以系列高溢价并购后"1元卖壳"的金一文化为典型案例,研究高溢价并购中大股东掏空的动因、路径与经济后果.研究发现,企业并购溢价会受到大股东并购套利动机的影响,该动机推动上市公司进行连续高溢价并购;在系列高溢价并购中大股东通过高位减持、关联交易和股权质押等路径进行利益侵占,最终低价转让控制权,严重损害了中小股东利益.文章为企业并购高溢价问题提供了一个创新性的解释,对规范大股东行为、加强上市公司并购监管、维护资本市场秩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丁弋弋 《新电子》2014,(7):26-27
在林林总总的套现路径中,“解禁”减持关联交易乃至并购重组,均成为重要的“获利”通道。从管理层、大股东、PE到机构投资者,每当市场升温,便会出现争先恐后的资本“大逃亡”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证监会减持新规的修订出台,上市公司大股东通过可交换债券换股的“被动”减持被首次纳入监管范围。然而在后续实践中,大股东通过可交换债券“被动”减持的行为并未受到监管应有的关注,监管效果未达预期。本文针对大股东利用可交换债券减持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从2005年起随着股票时代的来临,我国的股票市场也显现出新的问题。许多大股东不仅可以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操纵公司的股票,还可以通过二级市场的减持来获得巨额的现金收益。当大股东对公司的未来发展前景不看好时,往往会选择减持,中小股东受减持风波的影响,也纷纷抛售股票,导致该公司股价暴跌,中小股东利益受到严重的威胁,这些行为不仅会扰乱金融市场的秩序,同时也会给企业带来负面的影响。本文以B公司为案例研究对象,揭示B公司大股东减持的动机,并对相关部门和企业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投资者利益保护视角,基于全流通大背景分析大股东占款行为是否会随着股权流通性的增强而有所抑制。实证研究发现,我国资本市场流通性对大股东占款行为有着显著性的影响,股权分置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大股东依然拥有较强的持股优势,大股东占款行为仍普遍存在,因此,建立健全上市公司治理结构,逐步完善我国的资本市场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2007—2011年大股东减持数据为样本,采用面板数据的静态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股票全流通时代大股东掏空和减持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大股东掏空越严重,大股东减持概率和减持比例越大。通过对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进行分组以后发现,对于私人控制的上市公司,大股东掏空越严重,大股东当年的减持概率和减持比例越大;而对于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大股东掏空和减持之间不存在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15.
樊融杰 《英才》2012,(12):104
第三季度,基金对部分白酒股的悲观情绪被集中释放出来。曾经在资本市场上造梦无数的洋河股份(002304.SZ),现在被推到了质疑的舌尖上。10月19日,市值1396亿元的洋河股份公布了股份回购长效机制。此举一出,立刻遭致了来自市场人士的强烈质疑。在11月6日巨量首发股份解禁潮之前推出回购计划,无疑被认为是为大股东的减持打掩护。"洋河股份之前出现过高管减持的情况,公司此举主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大股东的肆意"掏空"行为不仅严重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 阻碍整个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甚至可能败坏整个社会的商业伦理,因此洞悉大股东"掏空"的根源,探究大股东"掏空"行为的路径,构建制衡大股东"掏空"行为的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针对大股东"掏空"这一普遍现象进行了概述,然后分析了大股东"掏空"的路径,并在此基础上对治理大股东"掏空"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是一种大股东与经营者合谋牟取私下收益的行为,在合谋状态下,大股东的监督检查强度高于非合谋状态。大股东与经营者的合谋行为导致中小股东收入水平下降,为确保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对大股东与经营者的合谋行为的成因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选取2010—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业绩预告发布前后大股东是否存在以及如何利用自身信息优势进行股份减持交易,会计稳健性是否以及如何对该内幕交易产生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强制性业绩预告相比,自愿性业绩预告披露前后发生大股东减持的概率更高,并且会计稳健性会显著抑制自愿性业绩预告披露前后的大股东减持行为。进一步将业绩预告消息区分为好消息和坏消息之后研究发现:坏消息的利空程度越高,大股东在业绩预告之前进行股份减持的规模越大;或者好消息的利好程度越高,大股东在业绩预告之后减持的规模也越大;稳健的财务信息能够抑制公司在隐匿坏消息方面进行的内幕交易,但会加剧公司在隐匿好消息方面进行的内幕交易。  相似文献   

19.
白晓月  吴清 《物流科技》2022,(13):39-42
文章选取2010~2019年沪深A股物流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大股东减持与盈余管理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股东减持与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大股东减持比例越高,盈余管理程度越强。在此基础上引入股权集中度和董事会的独立性调节变量,分组检验其对大股东减持与盈余管理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能够加强大股东减持与盈余管理的正向关系,董事会的独立性则可削弱他们的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20.
企业通过维持适当的战略激进度以实现稳中求进,进而筑牢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是当前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的重点议题之一。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以2008—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关注大股东减持和战略激进度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管理层代理效率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大股东减持能够提高战略激进度,减持比例越大,减持后的战略激进度越高;同时,代理效率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负向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绩效期望差距和高管团队稳定性在大股东减持与战略激进度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在管理者为男性的企业、管理者学历较高的企业、两职分离的企业和衰退期企业中,大股东减持对战略激进度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本文拓展了企业战略激进度的影响因素研究,深化了有关大股东减持经济后果的探讨,为企业所有者作出科学决策、防范战略风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