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监管沙盒是一种可兼顾金融创新发展与金融风险防范的监管模式,其本质为前准入监管、差异化监管和临时性监管,并提供了金融监管机构与金融创新主体的互动机制,有助于推动金融科技和金融创新的健康有序发展。本文在对监管沙盒的本质特征进行厘清的基础上,对我国引入监管沙盒的必要性与具体的法律制度构建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可以考虑引入监管沙盒制度,增进金融监管机构与金融创新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减少金融创新的监管成本。结合我国实际,应允许正规金融机构与"准金融机构"申请监管沙盒测试,并明确中央金融监管部门与省级地方金融管理部门作为监管沙盒的实施主体。在监管沙盒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强调底线监管思维,并采取消费者测试库与风险补偿等消费者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
监管沙盒是监管科技的产物,兼顾时间和空间的维度提出新监管思路,在"变"中寻求金融创新与金融安全的平衡。本文对国际监管科技发展现状进行了探索,观察国际监管沙盒实践的新进展与存在问题,思考监管沙盒在国内实施的合理性与逻辑,总结源自西方的监管沙盒与中国的改革试点制度在运行逻辑和理念上的一致性,以及监管沙盒监管与创新协调共进的实质。最后基于中国实际情况,提出我国引入监管沙盒需进行法律授权,可采用"中央-地方"双授权的模式,以正规金融机构和准金融机构为测试对象,"软硬结合"实施消费者保护,增强监管科技的运用,在改革试点的基础上对监管沙盒进行改造升级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3.
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有望成为未来影响金融业务模式的重要因素。2016年以来,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出台"监管沙盒",以鼓励金融科技发展和金融创新。本文对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监管沙盒"在作用定位、测试要求、测试授权和规则调整,以及配套措施等运作方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合我国内地金融科技发展和监管现状,本文认为,内地具有建立"监管沙盒"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监管沙盒"是促进金融科技发展的理想工具,且其基本原理与内地区域金融改革的逻辑一致。为了在有效防控风险的前提下鼓励金融科技创新,本文建议,在内地建立"监管沙盒"时,制度设计上可由简至繁,推进过程可对银行业先试先行,突出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保护。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探索构建跨地区"监管沙盒"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4.
金融科技正深刻改变着金融行业的生态格局,"监管沙盒"作为金融科技创新的测试工具,在鼓励金融科技创新的同时能有效地把控金融科技创新所隐含的风险。中国特色监管沙盒法律制度构建应基于现有"一委一行两会"的金融监管体制框架,与现有的金融监管制度及法律制度相衔接,在监管主体、监管思维、测试申请主体及权利保障、测试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予以明确规制。  相似文献   

5.
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深刻地影响着金融业的业务形态,为传统金融监管模式带来巨大的挑战。为适应金融科技发展的新形势,各国相继推出“监管沙盒”政策,以放宽金融科技监管力度,激发市场创新活力。我国自2020年开始“监管沙盒”的试点应用并获得初步成效。本文通过比较分析英国、美国和中国三国“监管沙盒”的发展现状及运作模式,总结国际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管沙盒国际合作交流、联合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等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6.
在科学技术不断深入金融行业的背景下,为防范金融科技风险的蔓延,国际上陆续采用了监管沙盒模式对金融科技创新进行监管。本文在分析我国金融科技监管沙盒实施的运作流程和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金融科技监管沙盒的实施特点,探讨了我国金融科技监管沙盒存在着准入程序单一化、分业监管带来的非协调性、金融科技创新测试产品的同质化和监管法律的细节未完善等问题,并结合国际上的监管沙盒实施经验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金融科技监管沙盒实施的不足之处提出了设立多元化准入程序和差异化测试时间、打造双峰监管体系、建立监管沙盒信息共享机制和完善金融科技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等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郭荣怡 《甘肃金融》2020,(3):7-9,37
2019年12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支持北京率先开展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也表态,探索构建包容审慎的中国版"监管沙盒"。文章从监管沙盒的概念入手,分析了监管沙盒在调和安全与效率的矛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研究了央行开展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的意图,并提出了深入研究政策规定、加快项目储备、加强与行业领先企业的技术合作、构建业务诱导型创新机制、服务国家战略重点领域等商业银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监管沙盒是一种创新的监管机制,旨在为金融科技和金融创新提供真实的测试环境.监管沙盒由英国于2015年率先推出,新加坡、澳大利亚等紧随其后,此后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阿布扎比、印度等国家和地区也积极探索监管沙盒的设计和应用.2019年人民银行正式启动金融科技监管创新试点,北京正在探索建立中国版的监管沙盒.不同国家监管沙盒的设计和实施呈现出不同特点,总结监管沙盒设计实施的国际经验,对于推动我国监管沙盒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金融科技已成为金融创新和监管创新的主要推动力,也给金融监管带来挑战。英国、印度等国相继推出监管沙盒。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在监管实施主体层面,国家金融监管部门应与地方政府一起构建跨地区监管沙盒合作机制,实现普惠金融;在测试主体层面,以银行业为切入点逐步推广实施,积极引入金融科技公司形成协同效应,鼓励沙盒中的测试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在金融消费者层面,需要搭建消费者数据共享平台,注重消费者权益保护。未来,中国式监管沙盒需要构建良好的信息传递机制,促进监管能动性的积极转变,实现金融科技与监管创新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李牧翰 《征信》2021,39(8):76-82
沙盒监管突破传统金融监管的限制,创设出能够化解传统金融规则的守成性、改善传统金融规则的僵化性以及确保现代金融监管更加合理的全新监管空间.虽然沙盒监管能够满足金融效率与安全价值已成为普遍的共识性标准,但其本身存在着滋生权力寻租、测试实验结果真实性存疑、金融创新空间程度有限等内在缺陷.以辩证反思为基础,从引入第三方独立评估、重塑沙盒监管对风险处理的方式、合理分配金融规则制定权等方式切入是完善沙盒监管制度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1.
“监管沙盒”是适应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的新监管模式。在建设金融强国视域下,系统研究中国版“监管沙盒”的构建与完善,对于深化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版“监管沙盒”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贯彻适应我国金融市场特点、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等原则,构建了中央与地方配合的顶层设计,探索运用信息公开、产品公示、行业自律等监管机制,并落实了从“入盒”到“出盒”的完整测试流程。中国版“监管沙盒”在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项目中的落地实施,呈现出参与主体多元、监管工具丰富、风险普遍较低等新特征,推动了数字技术与金融场景的深度融合,提升了金融科技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但在项目准入、权益保护、持续监管等方面仍有待提升,为此需要完善项目分类遴选与“入盒”标准,打造全流程多元监督闭环,优化“出盒”后的持续监管机制,全面保障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金融科技守正创新,助力金融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12.
金融科技在助推金融创新与监管创新方面产生重大作用,但金融产业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产生的系统性风险与监管挑战也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在此背景下,为寻求鼓励金融创新与防范金融风险之间的平衡,英国率先推出“监管沙盒”机制。本文从该制度所蕴含的价值理念出发,梳理国际上监管沙盒适用的各种模式与产生的问题,并对中国目前该制度的试点情况进行分析讨论,针对当前中国该制度运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对监管科技的发展提出优化建议,以促进金融效率与安全的动态平衡,协调各方主体利益。  相似文献   

13.
金融科技浪潮推动监管沙盒机制的出台。目前我国监管沙盒处于试水期,本文立足于我国本土实践,一方面总结英国、新加坡两国沙盒应用经验,跟进其跨部门监管沙盒、快捷沙盒等最新发展,为中国版监管沙盒建设提供思路。另一方面从试点信息出发,反思监管沙盒本土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宏微观两个层面优化中国版监管沙盒的设计方案。宏观层面上,监管沙盒要完善顶层设计,明确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统领监管沙盒的地位,理顺监管分工,加强监管合作。利用立法权的层级分配尽快完善配套规则,协助项目开展。微观层面上,监管沙盒要建立健全项目准入机制、运行测试机制、项目退出机制和消费者保护机制,细化执行细节要求,保障消费者权益,规范沙盒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版金融科技"监管沙盒"试点项目的神秘面纱,日前揭开。1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向社会公示了首批6个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应用,从涉及的主体看,试点包含了国有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大型城市商业银行、清算组织、支付机构、科技公司等多家机构;从创新业态看,聚焦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  相似文献   

15.
一直以来为国内外监管者所推崇的“监宵沙盒”,究竟是只怎样神奇的“盒子”?中同人民银行在北京率先启动的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正一点一点撩开其神秘纱罩。2020年3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宣布首批6项创新应用经公示审核通过并已完成登记,将向用户正式提供服务。这被业界普遍认为是中国版“监管沙盒”的正式亮相。虽然尚不能将此次试点等同于“监管沙盒”的构建,但确实已在金融科技创新监管方面闪现出了“监管沙盒”的监管理念。  相似文献   

16.
郭一帆 《甘肃金融》2023,(11):37-43
我国于2019年开始对监管沙盒制度进行探索,并以北京市为试点率先开展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验。监管沙盒制度可以破解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不同步的难题,在保障金融安全的基础上,释放更多的金融科技创新活力。但是,金融创新科技以更快的速度进入市场,有可能因为存在技术缺陷、安全隐患给消费者权益保护带来更大的风险。本文在总结英国、澳大利亚、韩国、日本等国家消费者保护制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具体措施:对测试进行必要限制、明确经营者告知义务、明确经营者赔偿责任、设置多样的纠纷解决机制、设置合理的测试退出机制等。  相似文献   

17.
金融与科技的融合发展在深刻改变着金融业态、重塑金融商业模式的同时,也带来了技术风险、数据风险、垄断风险等新型风险。面对新型风险挑战,传统监管面临监管法律滞后或监管真空等问题,由此凸显出对金融科技监管进行顶层设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在全面分析了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对监管提出的各种挑战以及现实监管难题的基础上,提出通过"监管沙盒",实现监管者、金融科技企业、消费者等各方的多元共治,进而有效改善监管信息不对称的局面,增强监管机构的权威性,平衡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使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之间不再是"猫捉老鼠"的游戏,而是从博弈走向合作共赢。本文建议由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统筹协调,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联合出台"监管沙盒"的相关规则,制定一个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统一的"监管沙盒",以实现对金融科技创新的有效监管,在更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提升我国在国际金融科技市场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金融科技的发展加快了我国金融创新的进化速度和迭代速度,但是也对我国金融科技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对国际金融科技监管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国际"监管沙盒①"模式实践的进展及存在问题,思考其在国内实施的必要性。本文从监管主体、准入机制、消费者保护机制、退出机制等四个方面出发,建立了一个适合我国互联网金融科技发展现状和特点的"监管沙盒"新模式。在新模式下,政府部门能有效防控风险,鼓励金融科技创新;企业能获得创新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实践平台;金融消费者能得到更大限度的权益保障。  相似文献   

19.
马楠 《海南金融》2020,(2):74-83
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为平衡创新与风险,以监管沙盒为代表的监管科技应运而生。本文通过梳理各国及地区监管沙盒的现状及进展,阐述监管沙盒对传统监管思路的革新,促使监管双方由对立转向良性合作,促进监管成本内生化和最小化。监管沙盒虽仍存在信息不透明、测试成本过高、耗时较长、消费者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等缺陷,但未来监管体制的改革路径必然朝着动态化、仿真化、实时化发展,最终达到防范风险与鼓励创新的平衡。  相似文献   

20.
智能投顾低成本、低门槛、服务不受时空约束以及能减少投资决策中人为错误与行为偏差的特点,使其有潜力成为解决普通老百姓“投资难”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普惠金融工具。然而,不透明、不受直接监管、黑箱式的人工智能算法所主导的智能投顾可能会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并影响金融稳定。现有的监管沙盒(“监管试点”)对参与主体和测试规则有较为严格的限制,不适合用于事前预判智能投顾可能引发的消费者风险和系统性风险。而数字沙盒作为监管数字测试环境,使得监管部门能够在技术层面观察智能投顾产品的测试过程、运行和检验智能投顾商业模式、评估智能投顾风险,有助于破解智能投顾事前监管的难题。构建智能投顾数字沙盒的核心工作是建立智能投顾市场计算实验金融模型,通过“模仿”真实交易数据形成的潜在过程产生合成数据。本文提出了智能投顾市场计算实验金融模型的框架,讨论了模型中微观主体的行为和微观主体之间的交互过程,以及构建智能投顾市场计算实验金融模型需要解决的两大关键问题。基于计算实验建模的智能投顾数字沙盒能够让监管部门观察在不同的监管规则和经济环境下,智能投顾和投资者的决策互动演化过程,评估不同的监管规则对于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和维护金融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