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M2/GDP是货币化率的近似指标。在货币化进程已经基本完成且M2/GDP已经超过2时,M2/GDP已经无法近似货币化率。所以,要解释以M2/GDP衡量的高货币化率,反而需要考虑货币化之外的因素。根据货币交易方程,M2/GDP是货币流通速度的倒数。高货币化率的本质是货币流通速度非常低。因此,要解释高货币化率,应该分析经济主体对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的需求为何这么高,从而导致货币流通速度如此低。本文从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推导出,中国的高货币化率主要是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财富积累增加和金融市场不够发达导致投资渠道有限且收益率较低造成的。本文利用数据初步验证了相关假说。本文也进一步推断了货币化率下降的最可能的路径:在货币供给增速不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随着市场化改革的进程,投资渠道增加,对货币的需求降低,资产价格上涨,居民财富增加,消费增加,从而推动物价和产出逐步上升,M2/GDP缓慢下降。  相似文献   

2.
M2/GDP即货币供应量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是金融专家用于分析发展中国家金融深化程度的一个指标.M2/GDP(其倒数即货币流通速度,即货币关于国民收入的流通速度)所反映的是货币需求,M2/GDP上升意味着货币需求上升,货币需求对于国民收入的弹性上升;M2/GDP下降,意味着货币需求下降,货币需求对于国民收入的弹性下降.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我国1985—2014年度GDP与M2的数据,深入分析了我国GDP与M2之间的关系。分析发现:我国M2的平均产出和边际产出都处于下降趋势;货币投放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正在不断弱化,我国靠宽松货币政策刺激经济的效果会越来越弱;在关注GDP的情况下,虽不能找出最优的M2的供给量,但却能识别M2的供给是否不足,即能找出"GDP产出第二阶段"的开始点;产出的货币弹性概念综合了边际值与平均值,亦可参照我国产出的货币弹性来观测M2的供给是否合理,从而为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我国1985—2014年度GDP与M2的数据,深入分析了我国GDP与M2之间的关系。分析发现:我国M2的平均产出和边际产出都处于下降趋势;货币投放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正在不断弱化,我国靠宽松货币政策刺激经济的效果会越来越弱;在关注GDP的情况下,虽不能找出最优的M2的供给量,但却能识别M2的供给是否不足,即能找出“GDP产出第二阶段”的开始点;产出的货币弹性概念综合了边际值与平均值,亦可参照我国产出的货币弹性来观测M2的供给是否合理,从而为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对M2/GDP指标适用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M2/GDP指标的国际比较发现:第一,M2/GDP并非判断一国是否“货币超发”的准确指标.经济货币化进程的推进、金融结构的变迁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都是影响M2/GDP指标的因素.第二,中央银行无法很好地控制货币乘数和货币流通速度,从而无法很好地控制最终的货币供应量;同时,金融创新的发展和金融脱媒,也进一步加剧了货币供应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不稳定性.第三,有关我国M2增速合理区间的经验公式已逐渐失效,需要进行重新评估.  相似文献   

6.
通过提升资本质量,以较少的投入获得更多产出,这种源于资本积累的技术进步,称为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为测算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美国学者Gordon在TheMeasurement of Durable Goods Prices一书中提出反映资本品价格和资本质量之间关系的资本品价格指数(Gordon指数)。有学者运用Gordon指数估算1949—1983年美国制造业资本积累中的技术进步年均增氐率达到3.44%。  相似文献   

7.
本文试图通过货币供求均衡分析探讨我国高M2/GDP比率的原因。从货币需求的角度看,由于中国处于经济转型深化阶段,随着经济货币化进程的逐步深入,产品的货币化基本结束,但企业资产、土地、房地产和其他一些生产要素的货币化仍在进行之中,导致货币需求不断增长,在长期内引起M2/GDP水平的持续上升。从货币供给的角度看,我国基础货币的供应具有较强的被动性质,基础货币投放快速增长,货币乘数也大幅提高,引起货币供给量的快速上升。货币供求相互作用,使得在货币存量快速增长的同时没有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8.
M2/GDP指标近年来节节攀升引发了各界对我国是否存在“货币超发”的激烈讨论。本文在指出指标M2/GDP缺陷的基础上,采用△M2/△GDP指标,并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了我国货币供给M2的增速与我国物价指数CPI涨幅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我国的货币供给与实体经济两者处于比较适度的平衡增长状态,并未出现明显的货币超发迹象;脉冲响应测试显示,近年来我国物价涨幅对货币供给的冲击呈现出敏感性逐年提高的现象,给通过货币供给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增加了难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使用我国2000年2月至2018年12月的月度数据,建立SVAR模型,研究了国际资本流动、货币供给剪刀差(M1、M2增速差)和房地产价格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证研究,得到以下结论:短期国际资本流入会促使货币供给剪刀差扩大,增强国内资本流动性;房地产价格和货币供给剪刀差之间存在较强的正向相互影响关系;国际资本流入会通过扩大货币供给剪刀差这一传导路径,推动房价上涨。  相似文献   

10.
耿志祥  孙祁祥 《金融研究》2020,479(5):77-94
本文通过构建内生生育率的OLG模型,从微观视角考察了延迟退休年龄对生育率、养老金替代率及其个人养老金收入的影响。研究表明:(1)延迟退休年龄会提高均衡时的生育率水平,但提高幅度非常有限。(2)生育率的提高会增加未来劳动力供给,促进养老金替代率上升和养老金收入增加,而延迟退休年龄延长了养老保险缴费期限,也会促进养老金替代率上升和养老金收入增加;但同时,延迟退休年龄将使得预防性储蓄下降,资本积累降低,工资收入下降,养老金收入降低。因此,延迟退休年龄会使养老金替代率上升。当资本产出弹性大于或等于0.5时,延迟退休年龄会使得养老金收入降低;当资本产出弹性小于0.5时,在平均预期寿命较大或养老保险缴费比例较高的情形下,养老金收入会随着退休年龄的延迟而增加,反之,其会随着退休年龄的延迟而降低。进一步地,将模型拓展到包含人力资本的情形,延迟退休年龄仍会提高均衡时的生育率与养老金替代率。  相似文献   

11.
杨丹 《金融纵横》2009,(7):8-10
本文运用1990-2008年的数据资料,对我国长期的货币需求函数进行实证分析,检验结果表明:我国M1,M2与GDP,利率水平和货币化程度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货币供应量的高收入弹性、低利率弹性和高货币化弹性说明我国选择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正确的,且以M1作为中介指标比M2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安徽省实物资本与经济增长长期变动关系的研究发现,2000年后实物资本的高速增长使实物资本边际报酬与实物资本产出弹性下降速度的有所减缓,因此仔在资本体现式的技术进步阻止了实物资本利用效率的下降。在对实物资本区分为设备资本和建筑资本,并重新核算基础上,利用新古典增长模型测算出安徽省设备资本的边际报酬的变动趋势,分析得出由于仔在设备资本积累引致的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安徽省实物资本加速积累带来的经济增长是有效率的。  相似文献   

13.
许明宇 《银行家》2012,(6):63-65
正长期以来,我国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始终保持在20%左右,远高于GDP的增速,其间偶尔受到内外部经济环境影响跌到15%以下,但都能很快回升,我国M2/GDP的比例也由1987年的0.7倍上升到2011年的1.8倍。在宽松货币供应环境下,奉行高负债率经营和外延投资扩张策略的企业多数取得了成功,实现了快速增长,我国商业银行在对此类企业的信用风险评估方面也采取  相似文献   

14.
徐忠  贾彦东 《金融研究》2019,465(3):1-17
本文分别利用生产函数法、状态空间模型、宏观计量经济模型及DSGE模型四种方法,对我国1993-2018年的潜在产出进行了估算,详细分析了其变动原因和政策含义,并给出未来10年的趋势预测。主要结论有:(1)1993-2018年我国潜在产出呈现出逐步放缓走势,平均增长率为9.4%,略低于9.5%的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其中,全要素生产率趋势平均增速为3.6%,资本投入平均增速为11.7%,劳动力投入平均增速为0.6%,对潜在产出增速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38.3%、58.3%和3.4%。(2)近年来潜在产出增速的趋势性放缓主要源于高投资并未形成有效资本,进而导致有效资本投入对潜在产出的拉动力持续走低。而投资专有技术进步放缓,投资调整成本上升,资本形成效率快速下降,是有效资本投入不足和潜在产出放缓的深层次原因。这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3)劳动力市场搜寻成本较高,供需结构不匹配,导致劳动的增长贡献率较低,我国的人口优势并未得到充分利用和有效发挥,进一步加剧了近年来潜在产出增速的趋势性放缓。(4)如果不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未来5-10年我国潜在产出平均增速仍将缓慢下降。与发达经济体相比,我国潜在产出增长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尤其在劳动投入方面。(5)政策上,应在平衡好短期需求与中长期改革目标基础上,以结构性改革为导向,完善劳动力市场,提高劳动力质量,降低就业主体的搜寻成本。着力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更加注重优化投资质量和结构,提高投资专有技术进步水平。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建立大灾风险及保障对农业经济影响的理论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引入补贴,在大灾冲击的情形下通过数值模拟观察大灾损失与补贴对农业产出和农业资本积累的影响。结果显示大灾损失程度与资本产出负相关,补贴与资本产出正相关,保险能平滑产出的序列。其次,运用2011~2017年的分省面板数据检验大灾冲击对于农业产出与农业资本积累的影响。单方程回归发现总体上大灾损失对于农业产出有负面影响,对于农业资本积累有正面影响,保险保障以及补贴都有利于农业产出及资本积累。同时门槛回归发现大灾损失及补贴对于农业产出和资本积累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即伴随产出增加越过门槛值,大灾损失对农业产出的负面影响会转变为正向促进,但促进作用并不显著。同时大灾损失必须在资本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才会对农业资本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而补贴的促进作用也会伴随产出及资本积累水平的增加而提高。最终,面板工具变量及联立方程模型都得到了相似的结论,说明本文结论具有稳健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构建SVAR模型,对宏观经济影响因素——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与存款准备金率施加轻度、中度、重度冲击,探讨宏观经济影响因素对湖南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流动性风险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GDP增速下降以及存款准备金率上升,湖南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流动性风险指数逐步上升,且存款准备金率上升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流动性风险造成的冲击比GDP增速下降更大。  相似文献   

17.
从货币需求的结构性角度看我国的“货币之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之谜"一直是一个困扰理论界的问题,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讨论.本文在吸收前人讨论成果的基础上,区别了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并认为M2不能很好地反映人们真实的货币需求,不同金融结构下M2的构成有很大的不同,因此M2/GDP也就不能用于具有不同金融结构国家之间的经济货币化比较,本文从人们所持有货币的形式出发,分析了不同货币形式对于人们货币需求的代表性,并利用一种能够代表真实货币需求的指标M*来重新分析我国的"货币之谜",认为我国之所以会出现高M2/GDP现象,主要是由于不同金融结构而导致的M2的结构性差异引起的.  相似文献   

18.
2003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信贷概况今年第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良好。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两会”精神,中国人民银行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信贷呈现加速增长态势,货币信贷增长与经济增长的趋势基本一致,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发展。一、货币供应量增速明显加快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9.4万亿元,同比增长18.5%;狭义货币M1余额7.1万亿元,同比增长20.1%;广义货币M2增幅和狭义货币M1增幅分别比上年末提高1.7和3.3个百分点,比近三年同期平均增幅高5和4.7个百分点。广义货币M2增幅比同期GDP增速(9.9%)和居民消费物价涨幅(0.5%)之和高8.1个百分点。3月末,流…  相似文献   

19.
中国高达103.61万亿元的广义货币(M2)不仅远超欧美等国的货币存量,且增速大大超过国内GDP增速.而M2的大幅放量增长主要由我国经济增长模式即政府投资模式和出口贸易模式所引致.由于人民币的非国际化,M2的堆积不仅可能酿造出恶性通货膨胀,而且会扭曲中国的经济结构.减弱和锁控流动性泛滥的风险,必须强化财政预算约束,撑大实体经济的利润半径和激活内生性消费动能.  相似文献   

20.
2010年,金融体系总体保持平稳运行,货币条件由"反危机"状态逐步向常态回归。主要特点是:广义货币M2和狭义货币M1增速明显低于上年水平;贷款投放较为适度,投资项目资金得到有效保障;企业存款增速高位回落,储蓄存款增速由降转升,活期化倾向明显增强;银行间市场交易活跃,市场利率低位回升;人民币汇率弹性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