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劳动 ,都是光荣的 ,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这是社会主义劳动观念的新发展 ,是社会主义的新型劳动观。客观地回答这一新型劳动观的理论基础和科学性所在 ,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需要大胆地突破马克思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局限 ,实现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研究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易杨 《企业家天地》2009,(5):213-214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全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也是我们所要坚持的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地位极其重要.为了正确而深入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需要采取多维视角,纠正机械论、简单化、绝对化等倾向,澄清看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那些模糊观念.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从本质上说不是一种纯知识的教育,而是一种批判性、反思性、创新性的教育,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受教育者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素养和理性思维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观念的变革,必须深化其教育评价的改革。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评价要适应教育观念的变化,在评价目标、内容、方式等方面进行革新,以更好地实现其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从本质上说不是一种纯知识的教育,而是一种批判性、反思性、创新性的教育,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受教育者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素养和理性思维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观念的变革,必须深化其教育评价的改革。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评价要适应教育观念的变化,在评价目标、内容、方式等方面进行革新,以更好地实现其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5.
财富生产是收入分配的基础,劳动者是财富的生产者,也应该是财富的享有者,劳动贡献是否得到有效奖励应是收入分配是否合理的重要依据。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的科学性在于,在对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分配关系的研究中,既表明了劳动与物的共性,又表明了劳动与物的区别。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创立适合中国实际和需要的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是一项具有重要实践价值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工科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教育教学要体现与时俱进.才能符合时代发展与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切实提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教育内容的综合性、教育过程的双向性、教育方法的现代化要求教育教学观念、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方面应有创新。  相似文献   

7.
中国文化形态是"乐感文化"形态,这是马克思主义艺术化的文化基础.所谓艺术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思想、观念和精神等与各种艺术形态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融入到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或艺术形态中,艺术形态化地展现马克思主义的本质,使中国大众在享受艺术的活动中,自觉地接受马克思主义,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向大众普及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党的十六大报告关于劳动、技术、资本等要素问题的新论述为指导,对劳动价值论的几个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第一,劳动价值论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也有个立论目标的选择问题,如果说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立论的目标是为了论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话,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立论的目标是为了论证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第二,应当全面、系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劳动"的科学含义,并在实践中丰富发展,甚至重新确立作为创造价值的劳动的科学含义;第三,劳动创造的"价值"也有多重含义,而且只有正确地理解和把握价值的科学含义,才能坚持劳动价值论中发展劳动价值论,在发展劳动价值论中坚持劳动价值论;第四,劳动价值论作为一种科学理论,源于实践,同时也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我们应当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来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实践.  相似文献   

9.
建立在劳动价值理论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剥削观,是对我国是否存在剥削问题进行解释的基础;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得到相应份额,就不存在剥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确存在剥削的事实,但不能承认剥削合法,消灭剥削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0.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在新课标背景下,需要对该课程进行整体性教学,帮助学生从整体上准确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由于受到教学组织、管理方法等因素的影响,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未能有效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需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出发,改变课堂教学现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提高整体性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相似文献   

11.
劳动是社会文明的动力,是创造财富的初始源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克服好逸恶劳、片面、孤立和静止的劳动观念,树立热爱、平等、协作和发展的劳动观念.尊重劳动,尊重创造,让劳动光荣成为全社会的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12.
黄敦兵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8(3):123-128,F0003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至少涵盖如下几重逻辑关联:世界观层面的实践与劳动的关系;认识论层面的劳动与认识的关系;最后落脚于唯物史观层面,从而为剖析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劳动分层问题提供了理论前提。以往有关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研究,很少分梳出这三个层面,基本上没有对这三个层面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通过这三个层面分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内在联系,可以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来看,"现代企业制度"未能从中国自发生成的深层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单一小农经济结构与劳动分工协作发展的滞缓;二是封建专制制度与经济社会生活自由度的低下;三是产权尤其是劳动力所有权在观念和制度保障上的缺失  相似文献   

14.
知识经济与劳动价值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已经走过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21世纪人类必将逐步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然而,诞生于工业经济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在知识经济中,其基础并没有被动摇,但是形成价值的劳动出现了许多新特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在知识经济中需要坚持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教学论的理论基础研究是对教学论的元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教学论基础研究经历了引进与重建、深化与反思和实践性变革三个阶段,逐渐形成了哲学、教育心理学、美学和社会学四大主题和开放的理论结构。教学论基础研究的主要问题有三:马克思主义教学认识论的发展、教学论基础的结构和本土化理论的构建。教学论基础研究需要进一步关注教学论的基础理论与理论基础、传统与现代、借鉴和本土化三大关系,实现教学论基础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鲍德里亚在《生产之镜》里对马克思的"自然"进行了歪曲的解读,他认为马克思的自然观点是把自然当作生产原则的表现和表达,是奴性自由和孤立的总体性的隐喻,是永恒的、超越的观念等,从而否定马克思的物质生产劳动的基础性地位观点,进而否定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理论。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学校二级教学科研单位,下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势与政策、心理健康、法学等7个教研室,承担全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心理健康课和部分法律课的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8.
浅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唯物主义的劳动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基本的哲学依据;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和辨证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一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学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的核心。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科技劳动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系统地分析了科技劳动的性质、作用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揭示了科技劳动创造价值的规律,为我们正确认识科技劳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要改变传统的灌输模式,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在知识理解和实践应用基础上树立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念。教师要真学真信真懂真用,并根据学生思维习惯和认知能力组织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