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资产证券化的复杂性和高度杠杆化加剧了投资者与发行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信用评级制度作为信息披露手段,在减轻信息不对称、促进风险资产定价和保护投资者利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若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资产证券化信用评级过程中隐含的对系统性风险的累积和传导危险则会对金融系统稳定产生负面作用.我国信用评级制度缺乏良好的法律监管环境和充分的市场竞争,难以支持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多样化发展和规模的快速扩大趋势.对此,需从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确立、信用评级监管权力的统一和制度完善以及评级行业的市场化推进等方面完善信用评级制度. 相似文献
2.
次贷危机表明,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可以和商业银行体系一样促使系统性风险的形成、积累和传导.但国内外学术界对资产证券化在系统性风险积累和传导中的作用机制并没有形成完整结论.通过深入分析资产证券化的复杂运作机制、基本功能以及基础资产在系统性风险形成中的作用,从基础资产和证券化产品两个渠道探讨了资产证券化如何促进风险传导.对中国资产证券化在短期和长期所采用的品种及基本模式、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的组合标准、基于“监管特许权论”的资产证券化评级机构的设立以及对资产证券化监管体系的构建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次贷危机表明,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可以和商业银行体系一样促使系统性风险的形成、积累和传导。但国内外学术界并没有对资产证券化在系统性风险积累和传导中的作用机制形成完整的结论。通过分析发现,资产证券化的复杂运作机制、基本功能以及基础资产均可以促使系统性风险的形成和积累,并通过基础资产和证券化产品两个渠道引起系统性风险的传导。因此,中国在设计资产证券化时,必须灵活确定具体产品的长短期模式,严格规定基础资产的构成标准,并基于监管特许权理论来构建评级机构,同时遵循宏观审慎原则来创建资产证券化的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我国上市银行的数据,从"业务类型"和"底层资产"的视角出发,实证检验了商业银行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对其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结果显示:第一,我国商业银行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积极影响是降低了自身的流动性风险和系统性风险,消极影响是加剧了自身的信用风险;第二,从"业务类型"来看,以"原始权益人"身份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会对银行风险造成影响。以"承销商"身份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则不会影响银行风险;第三,从"底层资产"来看,以"企业贷款"作为底层资产发行ABS产品,会对银行风险造成影响。以"抵押贷款和消费贷款"作为底层资产发行ABS产品则不会影响银行风险。据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浅谈我国银行业实施资产证券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银行业实施资产证券化问题是当前亟须研究的课题,文章分析了当前实施资产证券化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包括:认识和宣传导向上存在误区;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金融业分业经营的体制制约着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资本市场不健全;中介服务机构的质量有待提高。并指出,在我国实施资产证券化应注意五方面问题:政府应积极支持和适当参与;尽快建立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债券资本市场;建立各相关行业密切配合的协作机制,不断提高中介机构的服务质量;商业银行做好角色转换,避免资产证券化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我国银行业实施资产证券化问题是当前亟须研究的课题,文章分析了当前实施资产证券化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包括:认识和宣传导向上存在误区;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金融业分业经营的体制制约着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资本市场不健全;中介服务机构的质量有待提高.并指出,在我国实施资产证券化应注意五方面问题:政府应积极支持和适当参与;尽快建立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债券资本市场;建立各相关行业密切配合的协作机制,不断提高中介机构的服务质量;商业银行做好角色转换,避免资产证券化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资产证券化创新如何降低系统性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次贷危机传导链次贷危机波及全球的原因有很多.为了看清资产证券化在次贷危机中的影响,本文先对导致美国次贷危机的因素进行一个全面的梳理。在美国房地产市场繁荣的时候,银行和住房贷款公司大肆进行信贷扩张,为了追求高收益而忽视了风险控制.向那些还款能力较差的借款人发放了高利率的次级按揭贷款(SubprimeMorgage).为之后的危机爆发埋下了种子。 相似文献
8.
资产证券化及其在我国银行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产证券化有力地推动了金融和经济的发展,是近三十年来世界金融领域最重要大的创新之一,推行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对我国银行业发展一直面临的不良贷款包袱沉重,银企关系不顺、资产结构单一,资产与负债结构不匹配、经营管理落后,业务发展迟缓等诸多问题的解决具有重大意义,当务之急是要建立一种政府主导型的推进模式,选择重点资产稳步推进,完善相关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9.
资产证券化作为世界金融领域的重大创新之一,正在改变着全球的金融结构和信用配置的格局。随着我国融资体制改革与企业股份制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资产证券化在我国将进入一个相对快速发展的时期。通过资产证券化发行的证券,虽然具有相对较高的安全性,违约率较低,但其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工具,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在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历程中,合理、恰当、到位的监管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11.
论文基于我国上市银行资产负债和股价数据,运用未定权益分析模型对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进行测度。研究表明,2002年以来我国银行业经历了三个高风险时期,但当前风险水平较低。进一步分析发现,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具有突变性、单个机构风险大幅上升可能是总体风险暴露的前兆、当前城市商业银行风险高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中小股份制银行等特征。基于上述结论,论文提出了加强对个体风险处置、完善宏观审慎制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次贷危机发生后,有观点认为资产证券化很危险,并认为中国的银行业管理水平还不行,没有能力做好资产证券化。事实上,次贷危机的根源并非资产证券化本身出了问题。资产证券化是银行业应对资产迅速增长,保证资本充足、分散风险的一个良好途径。自2007年以来,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加大 相似文献
13.
2007年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几乎同时在世界范围内发生。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考察了跨国银行在金融危机国际传染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经济状况良好时期,资产证券化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存在使得银行私人最优的流动性准备低于社会最优水平,二者在降低银行融资流动性风险的同时,扩大了市场流动性风险。即使从长期来看银行也是稳健的,短期资产价格波动也可能导致挤兑,引发系统性风险。文章最后提出了一些维护国内金融体系稳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全球化脚步的加快,企业资产证券化这种新型融资工具的出现,为了适应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愿意接受这种新型的融资工具的企业也在慢慢增多。但是新的融资方式的风险评估机制已经超过了传统融资风险评估方式的范畴。所以本文在对资产证券化的解释之后,对其风险防范提出了设计方案,以使得新型融资方式下的风险评估体系日趋完善。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全球化脚步的加快,企业资产证券化这种新型融资工具的出现,为了适应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愿意接受这种新型的融资工具的企业也在慢慢增多。但是新的融资方式的风险评估机制已经超过了传统融资风险评估方式的范畴。所以本文在对资产证券化的解释之后,对其风险防范提出了设计方案,以使得新型融资方式下的风险评估体系日趋完善。 相似文献
16.
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及其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清萍 《金融经济(湖南)》2010,(12):88-89
资产证券化在欧美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推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然而在中国.对于资产证券化采取的是谨慎发展的态度.究其原因主要是资产证券化会带来相应的风险。本文首先阐述了资产证券化的相关情况.并分析了资产证券化的风险成因和表现形式.最后就如何控制其风险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18.
19.
本文从资产证券化的融资流程和特点出发,分析信贷资产证券化面临的系列风险,深入研究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风险控制路径。在发展模式上,通过借鉴资产证券化的国际发展实践和经验,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模式,并提出相关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资产证券化的会计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资产证券化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市场上金融创新的一部分。资产证券化增加了企业融资的渠道,盘活了企业的存量资产,可以较低的成本筹集所需资金,优化了财务比率。然而,在丰富、活跃证券市场的同时,资产证券化也给会计界带来了许多问题,这主要包括证券化资产的会计确认、定价计量、会计报表合并及会计报表披露。对此应根据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机理和会计准则,对其相关会计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