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金融业转型和发展创造了新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全新挑战。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路径日渐趋同、数字化创新能力有待提升、数字金融生态圈亟需重塑,此类种种难题需要依靠行业共同努力逐一攻破。为此,本刊特别推出全新栏目——《技数派》,力争展现金融机构信息技术应用成果和宝贵经验,力求帮助业界读者构建大数据思维,不断探索金融数字化转型本质,力促金融业加快构建数智化经营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科学技术也得到积极的发展,信息技术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各种信息技术在各个行业中广泛应用,比如我国金融行业都开始应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金融行业中各项工作也都朝着数字化发展,数字化、智能化都成了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各个行业都朝着数字化转型,由以往传统的金融行业转变为现代化数字金融,我国社会经济也从以前的高速增长阶段转变为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数字化转型对推动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对保证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有积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要认识到经济数字化转型不仅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机会,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数字金融下,经济数字化转型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要正确处理好数字经济和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必须正确处理好数字经济和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充分将信息技术的优势发挥出来,改善信息技术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金融押运作为金融服务的重要一环,在维护金融安全、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方面有重要作用,但随着互联网金融和移动支付业务的盛行,也面临着传统现金业务萎缩的困境.为解决这一发展难题,金融押运行业必须顺应数字经济趋势,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进行业务创新,探索行业数字化转型方式.本文在介绍国内外金融押运行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分析新形势下金融押运的数字化转型途径,并以安达押运为例展示数字化转型成效,探讨该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段磊 《甘肃金融》2021,(12):16-18,15
文章基于加快推进"十四五"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阐述了交通银行甘肃省分行在政务合作、企业转型发展、民生场景构建和金融风险防控等方面的数字化建设成就,提出应通过加强数据整合能力、强化数字化思维、提高数据运用安全性、下沉金融服务重心、加大数字经济行业金融支持力度、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等方式担负起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使命,进一步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以2011—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年度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其中的作用机制,并基于企业特征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数字金融发展能够显著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第二,数字金融可以通过缓解金融错配、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来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第三,数字金融对社会责任履行强度高的企业、大规模企业和非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水平的提升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6.
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会计信息化建设带来了新的契机。本文梳理了金融科技在会计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提出了会计信息化工作向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三步走”的建设思路及相关建议,以期推动中央银行会计财务管理形态的跃升。  相似文献   

7.
在产业数字化大背景下,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否以及如何缓解融资约束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以2013—2021年深证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对融资约束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1)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能缓解其面临的融资约束。(2)促进供应链金融发展是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缓解融资约束的重要路径。(3)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通过供应链金融缓解融资约束的路径主要出现在民营企业、供应链上下游集中度较高的企业、制造业企业、南方地区企业、数字金融发展水平较低地区企业中。本文对促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以及推动数字供应链金融发展进而缓解其融资约束具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8.
石光乾 《金融与经济》2023,(9):17-25+37
随着ICO、大数据征信、量子计算、数字货币等新兴金融场景广泛应用,其所蕴含的技术应用风险加速助推金融监管数智化转型。然而,当前金融数字化转型面临着如何突破数字金融瓶颈、如何匹配技术金融场景应用、如何实现向数据决策型监管转变、如何应对“三流”集中演变风险等诸多新难题和新挑战。为防控新技术应用、新业务模式、新产品服务衍生的数字金融业态供给风险,应考察数字金融的发展和监管现状,明晰数字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在机理,革新“数智化”监管理念和范式,并结合业务转型的本质和具体要求,系统构建前瞻性、专业性和穿透性的数智化监管规则及其治理体系,以提升金融数字化监管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服务和支持金融科技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李秀生 《银行家》2022,(2):14-15
近期,中国人民银行印发了《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新时期金融科技发展指导意见,明确金融数字化转型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实施保障.《规划》指出,要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将数字元素注入金融服务全流程,将数字思维贯穿业务运营全链条,注重金融创新的科技驱动和数据赋能,为商...  相似文献   

10.
《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指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2023年广东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也明确提出提高金融数字化水平。银行是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量,中小银行是银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城商行是中小银行的重要组成和特殊群体。文章以广东省城市商业银行为视角,分析广东省城市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挖掘数字化转型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我国城商行数字化转型的先进案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创新性和可行性的金融数字化转型发展路径,为相关金融机构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数字化经济发展,全面实施数字化转型已成为顶层战略。2022年初银保监会2号文中,也明确指出银行业应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发展产业数字金融。银行业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推进数字化转型、应用前沿技术已是大势所趋。当前,金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不断提升,为改革传统金融模式、创新金融业务提供了一系列突破性方案,让金融新模式的落地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11~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数字金融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显著促进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覆盖广度对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作用最大;数字金融对中部地区企业和非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作用更大。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企业创新和营商环境正向调节数字金融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扩展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金融与企业数字化转型存在门槛效应。  相似文献   

13.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为绿色金融发展带来新的契机。然而,我国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面临产品结构单一、发展积极性不高、风险管理不足等问题。随着数字技术逐渐运用到绿色金融领域,以数字化转型驱动商业银行绿色金融产品、运营、风控等方面的变革,可提升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质效,加速“双碳”目标实现。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正积极探索数字技术与绿色金融的融合,通过数字化产品、运营、风控与基建推动绿色金融数字化转型。从国内实践及成效来看,加强数据管理、利用核心技术、构建数据中台、建立组织架构和布局开放银行将是商业银行绿色金融数字化转型的实施路径。同时,政府部门需加快建设与完善标准体系、数据市场、激励机制、基础设施等,推进商业银行绿色金融数字化转型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证券期货业需要数字化转型已成为行业共识,但如何实现数字化转型还没有统一的共识方案,需要深入研究分析行业特点与数字化现状,结合数字技术发展趋势,找到我国证券期货业数字化转型之路。本文提出了加大力度建设行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大力推进科技赋能与金融科技创新等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5.
随着5G、区块链、云计算等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金融与传统普惠金融进一步融合形成数字普惠金融新模式,这种新模式在解决了传统普惠金融的旧问题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发展数字赋能普惠金融能够促进供给侧结构改革、促进传统普惠金融更快发展、加快银行数字化转型.当前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面临挑战,近年来虽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6.
钟詠怡 《中国外资》2024,(2):102-104
<正>数字金融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科创板企业的经营绩效。这一研究发现对推动数字金融发展、提升企业经营绩效具有参考价值。2021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化中国,要加强关键数字技术创新应用,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数字产业。金融业作为传统服务业,在数字化的浪潮下加快转型升级,催生了数字金融。搭乘着我国数字技术设施建设不断加快,云计算、大数据等商业应用技术持续创新发展,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得到深度探索的快车,数字金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经济要求金融机构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中小银行如何在金融科技浪潮中顺势谋变,充分发挥科技驱动优势,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概述了中小银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背景,分析了发展数字普惠金融面临的困难,提出了加快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业态,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化信息技术,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论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农村金融实现普惠的“五个难”,即商业可持续性难、降低交易成本难、克服金融排斥难、金融风险防控难、有效监管约束难。其次,说明了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三个坎”,即金融科技靠得住、数字金融落得下、农村地区接得住。再次,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乡村治理和生活富裕等五个方面探讨了数字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的“五大融合”。最后,针对在乡村振兴中如何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19-2020年是我国数字金融发展的重要转折点,是实施《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的关键年份.近年来,金融科技在中国迅猛发展.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持续推进,产品和工具应用日益丰富,金融服务的效率和包容性大幅提高.但是,金融科技风险监管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遇到过不少问题,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教训,比如整治P2P网贷机构1.经过互联网金融的探索、发展金融科技的顶层设计,我国数字金融进入制度重构和规范发展阶段.我国的数字金融行业风险总体可控,相关细分领域创新动力强劲,发展金融科技赋能市场和监管创新成为行业共识.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数字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优势更加突显,也为金融数字化转型带来契机.  相似文献   

20.
商业银行公司金融业务是实体经济发展重要的资源动能,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商业银行公司金融业务转型提供更广阔的空间。目前,商业银行公司金融业务面临资金成本高企、贷款利率下行等问题,公司金融业务走出困境必须坚持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推动公司金融业务的转型,即要牢牢抓住客户主体管理脉络,围绕公司金融发展目标,夯实技术基础,构建“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抓手”的对公金融业务转型发展新理念,搭建具有多种数据标签的客户关系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公司金融转型与数字化转型同步,不断拓展公司客户为主体的业务附加与延伸,从而不断做大做强做优公司金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