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征信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正式实施,结束了我国征信业无法可依的时代,对规范和推动征信业健康发展、推进祉会信用体系建设具有重大意义。那么,《条例》的实施对与征信业密切相关的信用卡产业将产生怎样的影响?更多的社会征信机构取得合法身份后,能够为商业银行提供更充分、更全面的信息,这将给信用卡业务带来哪些切实的好处?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农业银行信用卡中心信用控制部总经理费寒。  相似文献   

2.
2013年3月15日,征信行业热盼的行政法规《征信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作为征信行业的基本法,《条例》将保障信息主体权益,推动相关行业(如高度依赖信用信息的信用卡行业、中小企业贷款行业等)健康发展,积极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3.
《征信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明确规定,在中国人民银行已建立了覆盖全国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和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基础上,国家设立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主要收集商业银行等从事信贷业务的机构所报送的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并依法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查询服务。《条例》的出台进一步明确了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功能定位,对于规范征信业发展、保护信息主体权益、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十年磨一剑     
2012年12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征信业管理条例(草案)》 (以下简称《条例》),标志着酝酿十年、曾两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我国首部征信业管理法规即将正式出台,我国征信业从此步入有法可依轨道.正可谓十年磨一剑.相信《条例》的出台将作为我国征信业发展的里程碑被载入史册. 虽然最终文稿尚未公布,但根据报道,《条例》对采集、整理、保存、加工个人或企业信用信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的征信业务活动作了规范.对从事个人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规定了较为严格的市场准入条件和相应的审批程序,明确了征信机构采集、保存、提供信用信息的范围和行为规范,明确了信息主体的权利.《条例》还明确了由中国人民银行及其派出机构依法对征信业进行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5.
管辉 《征信》2013,(4):54-56
《征信业管理条例》的正式出台,解决了征信业发展中无法可依的问题,有利于加强对征信市场的管理,规范征信机构、信息提供者和信息使用者的行为,保护信息主体权益。通过总结《条例》的主要特点,分析《条例》对征信市场各方主体的影响,指出《条例》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黄玺  吴玉梅 《时代金融》2014,(11):89+92
《征信业管理条例》的出台,为基层央行履行征信监管职责提供了法律依据。通过总结湖南省宣传贯彻《条例》的实践经验,分析新形势下基层央行对商业银行征信相关业务监管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提出完善征信法律法规,优化征信监管手段,加强征信监管队伍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征信业是市场经济中提供信用信息服务的行业,在促进信用经济发展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13年《征信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征信条例》)开始施行,作为我国第一部系统规范征信业管理的行政法规,它的出台,标志着征信业步入有法可依的轨道,对于规范征信活动,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征信业健康发展,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但由于我国征信管理法制建设才刚刚起步,征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8.
财经要闻     
《中国信用卡》2013,(1):12-13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征信业管理条例(草案)》2012年12月2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征信业管理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这标志着酝酿十年的征信行业法规条文即将正式出台,我国征信业步入有法可依轨道。人民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条例》的制定过程始终注重加强对个人信用信息主体权益的保护,其出台后  相似文献   

9.
<正>《征信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2013年3月15日正式施行。《条例》出台是我国征信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是中国征信业的里程碑。《条例》确立了人民银行对征信业进行监督管理的法律地位,有利于加强征信市场管理,规范征信业健康发展,促进形成各类征信机构互为补充、依法经营、公平竞争的征信市场格局。《条例》实施后,征信工作步入有法可依的轨道,基层征信工作也进入一个原则清晰、规范有序的崭新时期,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碰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征信业务在经济发展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征信业管理条例》出台为契机,从商业银行的视角就信用信息的采集范围、信息保护和信息运用等方面,提出完善我国征信体系建设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正>征信业是市场经济中提供信用信息服务的行业,在促进信用经济发展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13年《征信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征信条例》)开始施行,作为我国第一部系统规范征信业管理的行政法规,它的出台,标志着征信业步入有法可依的轨道,对于规范征信活动,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征信业健康发展,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但由于我国征信管理法制建设才刚刚起步,征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2.
随着征信业的发展,信用报告等征信产品对个人和企业等机构组织的影响正在增强,征信业促进信用经济发展的作用也在日益显现。2013年1月,《征信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过两次公开征求意见后正式公布。这对于征信业发展来说意义重大,也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此,本编辑部记者专访了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分管征信管理工作的赵以邗副行长,请他介绍《条例》的主要内容以及人行武汉分行宣传贯彻《条例》的相关情况。  相似文献   

13.
谢静 《甘肃金融》2016,(3):49-51
文章分析了影响《征信业管理条例》实效性的若干因素,包括法律自身因素、法律主体因素、经济社会因素,之后从规范征信业发展方面、保护信息主体权益方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对《条例》的实效性进行了评析,最后从营造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健全征信法律法规体系、提高法律主体素质提出了提高《条例》实效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征信业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对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和重要意义。本文从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运行和维护、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机构征信业务规范以及《条例》出台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的角度,详细梳理《条例》中与之相对应的条文规范,加以利弊分析,并结合当前金融业中征信业务活动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征信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13年3月15日正式实施。《条例》的出台是我国信用法制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征信业步入有法可依的轨道。人民银行作为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将在加强《条例》宣传的同时  相似文献   

16.
政策法规     
《中国货币市场》2013,(1):78-78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征信业管理条例(草案)》 12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征信业管理条例(草案)》。《条例(草案)》对采集、整理、保存、加工个人或企业信用信息、并向信息使用者提供的征信业务活动作了规范;规定由中国人民银行及其派出机构依法对征信业进行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7.
李理  扬名杰  段维明 《银行家》2015,(2):121-123
2013年1月21日,国务院颁布《征信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13年3月15日起实施。《条例》的颁布实施,解决了征信业发展中无法可依的问题,弥补了征信行业法律监管的空白。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征信业和征信法律制度从无到有,逐步发展,作用日益显现,征信市场初具规模。但对我国征信法制而言,《条例》仍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本文将就此做出分析。效力级别偏低目前,我国虽然有许多法律涉及信  相似文献   

18.
《时代金融》2013,(3):43-43
《衙信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酝酿十年终于正式出炉,并将于2013年3月15日起正式实施。央行征信同局长王煜认为,《条例》的出台首先解决了征信业发展中无法可依的问题。《条例》明确人民银行及其派出机构是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履行对征信业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运行机构的监督管理之责。  相似文献   

19.
赵锋 《征信》2013,(4):51-53
我国颁布的《征信业管理条例》是征信法律制度建设的重大突破。《征信业管理条例》明确征信业的监督管理机关,规范征信机构的市场准入和退出,完善征信业务规则和信息主体权益保护规范。这对加强征信业管理,保护信息主体合法权益,促进征信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十年磨一剑     
2012年12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征信业管理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标志着酝酿十年、曾两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我国首部征信业管理法规即将正式出台,我国征信业从此步入有法可依轨道。正可谓十年磨一剑。相信《条例》的出台将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