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觅宝———到八廓街八廓街,就是人们常说的八角街,因为内地南方话中“廓”与“角”语音相近,所以有人译成“八角街”。如要问拉萨购物的最佳去处,得到的回答必定是八廓街。对如今的拉萨来说,八廓街就是它甚至是西藏的缩影,在那里你会遇见西藏和内地以及海外许多地方...  相似文献   

2.
自助游西藏     
中国的西藏以其雄伟辽阔、神奇瑰丽著称于世。对于旅游者来说,圆一个西藏梦恐怕是最大的愿望。笔者的观点是:游西藏最好用自助的方式,省钱、自由,在同样的花费下游览丰富程度远胜于参加旅行社,而且目前国内旅行社对西藏的线路做得并不成熟。 进藏最省事的方法是乘飞机,北京、成都、重庆等城市均有直飞拉萨的航班。像北京飞拉萨票价2100元,每日均有,此方法省力但花费较高。另一种进藏的方法是乘火车、汽车、费时省钱耗体力,但感受丰富,也较实用。陆路进藏有青藏、川藏、滇藏、中尼和新藏五条线路,笔者推荐比较行得  相似文献   

3.
西藏区域旅游线路组织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翟辅东 《旅游学刊》2008,23(1):63-66
青藏铁路通车带来了拉萨市场的"井喷"现象,也是重塑西藏区域旅游线路的重要动力.本文运用区域科学原理,分析了旅游经济增长和区域游线优化组织之间的互动与制约关系,说明现阶段研究和提升西藏区域游线组织结构已成为推动西藏旅游发展的重要内容.铁路通车后西藏区域游线形成了以拉萨为中心的放射性格局,大部分游线都是原路返回,这是区域游线组织处在初级阶段上的表现.西藏旅游业发展迫切要求西藏区域游线组织进行总体布局上的提升,而发展环线是优化区域游线网络的必经阶段.本文从前瞻的视角出发提出了构建西藏区域旅游环线要遵循依托首府城市、连接相邻热线等5项原则,并以南(小)环线为案例探讨了西藏区域旅游线路发展在区域旅游生产力布局中具有的共性和雪域高原上的个性特征,对西藏区域游线组织的优化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圣城探秘     
圣城探秘按ncientCityStories情系古城照藏族人的习俗,穿过拉萨古城门外的宇拓桥,走进八廓街环抱的大昭寺,才算是真正到达雪域圣城———拉萨。我们的旅程,也从这里开始。寻根踏古大昭寺这天恰巧是藏历六月四日,相传是释迦牟尼降临人间初传法轮的日...  相似文献   

5.
西藏作为特色鲜明的旅游目的地,每年都以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吸引大量摄影旅游爱好者前来,本研究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拉萨的摄影爱好者进行调研,以旅游凝视论为基础对摄影旅游爱好者进行研究,并得出拉萨摄影旅游者相关群体、出游时间、出游方式等特征,对西藏摄影旅游开发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张静 《旅游时代》2015,(3):74-78
布达拉宫作为“世界屋脊上的明珠”,是西藏地区的标志性建筑物,以其雄伟庄严的气势在无数来过西藏和即将来西藏的人们心中,激起无数的涟漪,留下了无尽的怀念。布达拉宫与周边建筑群大昭寺、罗布林卡等建筑,搭配合理,布局协调,共同构成了世界文化遗产——拉萨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拉萨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在建筑艺术的美学成就上达到了无与伦比的高度,创造了世界土木建筑工程史上一项令人惊叹的天才杰作。布达拉宫是西藏后弘期佛教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精华  相似文献   

7.
"洛萨扎西德勒"是西藏人新年时问候的话,而藏历新年的主题也正是这么吉祥快乐的。当拉萨正变得越来越像一个国际化的城市时,拉萨的藏历新年,正是你可以探访西藏传统魅力的好时机。  相似文献   

8.
吕晶 《当代旅游》2003,(4):52-53
永远的神街 1800年前,藏民族的英主松赞干布迁都世界上离月亮最近的地方--拉萨.  相似文献   

9.
其实.在拉萨,像于翔这样因为喜爱而留下来定居的外地人很多。 他们虽然职业不同,目的不同.但对这里的爱是相同的.对这里的梦也是相同的。 ■张玉璞 40岁左右,画家,91年定居拉萨(严格意义上说,他不仅仅是拉萨人,而更应该算是西藏人)。  相似文献   

10.
在旅游的过程中,东道主常常被刻写上“他者”的文化意涵.游客带着追求“文化差异”的诉求前往“他者的世界”,在异域邂逅他者.文章以拉萨大昭寺广场及其周边的八廓街作为案例地,以藏族人在八廓街的转经、磕长头行为作为实证研究的切入点,以汉族游客和藏族人两类群体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在西藏旅游发展以及中国后改革时期转型背景下,藏族的“他者性”如何在汉-藏互动过程中被建构.文章认为,藏族的“他者性”并非具有先验的、一成不变的意涵,而是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与社会互动中不断生产的.文章关注“他者性”建构过程中的两个维度——我者对于他者的凝视,藏族人对于自身的他者性的展演.一方面,转经、磕长头行为使游客将藏族人视为神圣、美好、朴实的代名词,对他者的建构存在浪漫化-理想化的倾向.另一方面,藏族他者并非凝视的被动接受者.随着“职业磕头者”的出现,一部分藏族人将凝视转化为一种文化资本,通过他者性的展演,积极地响应游客建构的文化意义,以此获取一定的物质利益.总而言之,“他者性”的建构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对“他者”的研究不能忽略我者及他者所处的社会情境及诉求.  相似文献   

11.
“gu ji gu ji”(藏语,求求你),突然,一只肮脏的小手拉住 了我的袖子.我从散落在桌子上的纸币中随意抽出一张塞给了 他。这已经是我到达拉萨的第三天了,每天早上到藏族人最喜欢去的地方——“光明”甜茶馆,喝上几杯甜茶,吃上碗藏面仿佛已经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手中摆弄着15分钟前在八廓街买的青铜打造的“降魔杵”.  相似文献   

12.
领队:中国旅游读者俱乐部 国旅国内旅游公司 时间:2000年4—8月 你梦想去高原雪域,用心灵去触摸那片透明的蓝天,去感受新世纪最纯净的阳光吗?也许,你和我们一样,把大自然当成自己的家。那么,西藏就是我们家园里最圣洁的殿堂。2000年,我们将兵分四路进军西藏,你会选择哪一路? 如果你想去拉萨的路上用更多的艰辛磨练来证明自己的虔诚,选择艰险荒寂的新藏线吧。走在219国道上,你就能体会出它恐怕是世界上最难走、人烟最  相似文献   

13.
吧的主人克瑞斯在阳台上又大叫起来。好多老的西藏人都不敢过马路.路上的车开得太快,也太多。不少长途跋涉来到拉萨朝拜的藏民都会在马路边踌躇,迈步又停下来.终于决定前进了,却在踏出第一步的时候听到耳边尖利的汽车喇叭声或是三轮车激烈的铃铛声,怀中的孩子放声大哭或是藏民手中的转经桶“当啷”一声坠地……克瑞斯看到这惊险的一幕.每每尖叫,和他们第一次见到的拉萨相比,现在的拉萨已经很不同了。  相似文献   

14.
吃藏餐别有滋味著文:索穷Text:SuoQong一个旅游者,虽然到过西藏,到过拉萨,但如果不了解藏族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那么,他对西藏的理解和认识只能是一知半解。大致说,藏族的饮食流派主要有“牧区”、“农区”之分。牧区的饮食除了糌粑、面粉等主食外,可...  相似文献   

15.
九月健康游     
拉萨、日喀则、珠峰9日游——西藏圣地之旅在这里,可以深入藏居,品尝藏餐;在这里,可以在珠峰大本营看日出,感受珠峰旗云的生命之火;在这里,可以探寻西藏古老文明,巡礼西藏的历史宗教遗迹……神秘西藏古文明的精彩旅途,处处充满惊喜。 (由成都中国康辉国际旅行社提供)  相似文献   

16.
到日喀则去     
《北方旅游》2001,(12):46-49
从地图上看.日喀则在拉萨的西边,大约有250公里的路程.恰好位于年楚河和雅鲁藏布江的汇合处,是西藏的第二大城市。这里是历代班禅的驻地,有举世闻名的扎什伦布寺.也有班禅的行宫。到拉萨来的游人几乎没有不到日喀则的。我最早知道这座城市是因为阳光。日喀则的阳光似乎比任何一座城市都集中也都强烈。  相似文献   

17.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研学旅行之间的充分结合,是积极影响国家号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文旅融合的重要体现,对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也能够起到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就以唐卡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唐卡研学旅行的可行性,其次对唐卡研学旅行发展现状进行研究,最后提出几点建议对策,希望对唐卡研学旅行发展以及唐卡未来的传承能够起到十分积极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8.
领队:中国旅游读者俱乐部 国旅国内旅游公司 时间:2000年4—8月 你梦想去高原雪域,用心灵去触摸那片透明的蓝天,去感受新世纪最纯净的阳光吗?也许,你和我们一样,把大自然当成自己的家,那么,西藏就是我们家园里最圣洁的殿堂。2000年,我们将兵分四路进军西藏,你会选择哪一路? 如果你想去拉萨的路上用更多的艰辛磨练来证明自己的虔诚,选择艰险荒寂的新藏线吧。走在219国道上,你就能体会出它恐怕是世界上最难走,人烟最稀少的一条路;如果你希望能在一路上惊喜不断,你可以选择风情万种的滇藏线,这简直就是一条令你目不遐接,激动不已的少数民族风情线;还有那条很多人想走,却又不敢走或是不会走的风光如画的川藏线,你  相似文献   

19.
原本是以游客的身份来看拉萨的,但从没到时的渴望,初到时的兴奋、安慰,分明就是游子对故乡的感情。前世生在这里吧?!所以提笔写下了“回到拉萨”。 虽然是凌晨3点多才入睡,但当清晨的阳光刚刚射入屋中,我就醒了。似乎每根兴奋的神经都在催促我起床。走出住所,赫然发现自己竟住在布达拉宫红山脚下,全身被太阳和布达拉的金光洗涤着,惊喜之余,周身通泰。 传说中,当雅砻部落在西藏南部逐渐强盛,开始建立吐蕃王朝时,“神”便派遣  相似文献   

20.
采访笔记     
曾在雨雪中走过喜马拉雅的延绵山脉,在最低温度达零下40摄氏度的冬季作为环保志愿者在可可西里荒原上呆了一个多月,在把西藏作为自己的第二故土的思绪下走过了它的春夏秋冬。作为西藏首府的拉萨,拥有高原特有的炽烈阳光,用已经沉淀了1300多年的历史底蕴营造着自己的独特风采,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人。我迷上了这里高墙内飘荡着的酥油和艾草的味道,更迷上了这里瑰丽的阳光和安逸。在冬日的拉萨,把自己当成是一条慵懒的狗,让高原缺氧麻木自己的神经,逃避来自城市和生活的压力,于明亮的日光下,挥霍着自己热情澎湃的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