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论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的构建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大伟 《经济论坛》2006,(11):117-118
一、循环经济立法的国际国内实践 1.西方发达国家循环经济立法的经验。目前世界上循环经济立法最为完善的国家当数日本。日本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一部基本法,即《促进建立循环社会基本法》,以基本法形式出现,为世界循环经济立法之首创。第二层次是两部综合法律,即《废弃物处理及清洁法》和《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第三层是循环经济专项法,即《容器包装物的分类收集与循环法》、《建筑材料循环法》、《可循环性食品资源循环法》、《绿色采购法》、《化学物质排出管理促进法》和《特种家用机器循环法》等。  相似文献   

2.
循环型社会导向下的日本废弃物管制体系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型社会是成为全球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范式。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循环经济的立法问题,尤其是象日本这样经济发达而自然资源匮乏的国家,从基本法、综合法、专项法等多个层面制定了循环社会法律法规。文章对日本循环社会型导向下的废弃物管制体系构建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借鉴发达国家循环型社会导向下的废弃物管制过程中形成的经验,提出了强化中国废弃物管制立法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3.
循环经济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先进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法律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保障;当前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的必要性与指导原则;我国应借鉴日本、欧美等国的先进立法经验,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4.
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是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但我国政府在这方面取得的效果却不能令人满意.相比之下,韩国政府在废弃物处理和循环利用方面却取得了令人嘱目的成绩,这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文章从韩国对生产废弃物和居民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两方面入手,分析总结了韩国在废弃物循环利用方面的制度、措施和具体做法,以期对我国在废弃物循环利用方面的政策选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高健 《经济视角》2010,(8):50-52
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是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但我国政府在这方面取得的效果却不能令人满意。相比之下,韩国政府在废弃物处理和循环利用方面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文章从韩国对生产废弃物和居民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两方面入手,分析总结了韩国在废弃物循环利用方面的制度、措施和具体做法,以期对我国在废弃物循环利用方面的政策选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谢军 《时代经贸》2007,5(1X):18-19
循环经济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先进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法律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保障;当前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的必要性与指导原则;我国应借鉴日本、欧美等国的先进立法经验,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7.
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与战略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发展循环经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提高资源生产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形成政府大力推进、市场有效驱动、公众自觉参与的机制,逐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和运行机制,形成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8.
《经济师》2019,(11)
目前国内的乡村振兴战略正在加快实施,建立科学完善的农村物流成为了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其中,专门针对农村地区日常生产生活产生的废弃物的物流体系的建构以及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模式成为一个研究和实践难点。文章首先以衡阳市农村地区为例研究了乡村地区的物流现状,整理分析了乡村地区在废弃物处理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基础提出若干建立农村废弃物科学物流体系的具体实施路径,旨在为乡村振兴、农村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9.
循环经济是依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而实现物质循环利用和提高生态效率的生态型经济.日本的循环经济立法相当完备,已成为世界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因此深入研究日本循环经济立法对推动我国循环经济立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论循环经济地方立法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循环经济立法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撑和保障,而循环经济地方立法是循环经济立法体系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是对其补充和具体化,因此循环经济地方立法体系的构建对完善循环经济立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我国循环经济地方立法的局限,在借鉴国外循环经济先进立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循环经济地方立法体系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不相协调之处逐渐显现出来,提高政府绩效势在必行。目前,我国政府绩效改革中遇到的障碍主要有传统文化制约绩效管理改革、绩效管理系统存在缺陷、缺乏约束和激励机制等,因此,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加大绩效文化建设,完善绩效管理体系,不断完善与绩效相配套的改革,寻求绩效改革的持续动力,从而提高政府绩效。  相似文献   

12.
废弃物循环利用的适度水平是构建循环经济的一个重要问题。以废纸的再利用为例,在界定废纸循环利用的社会效益与社会成本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生命周期分析方法与环境影响经济评估方法识别并货币化度量废纸循环利用的边际社会效益,构建了我国废纸循环利用的边际成本函数,进而分析我国废纸循环利用的适度水平。研究结果表明,2008年我国用废纸替代木材生产1吨纸浆的社会效益为14 037元,社会福利最大化下的废纸循环利用适度水平为60.1%,高于同期国内废纸循环利用的实际水平39.5%,适当提高现阶段我国废纸循环利用的水平可以增加整个社会的福利。  相似文献   

13.
基于低碳经济是全球公共品的共识,低碳发展或将成为世界未来经济发展的新规则。在推进低碳经济的进程中,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发达国家政府充分发挥和强化低碳管理的作用,明确战略目标、完善法律框架、加强制度建设、实行优惠政策、利用市场机制、推动科技创新,这对我国完善政府的低碳管理行为,推进低碳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4.
农村应对循环经济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村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要求,可以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生产环境,能减轻农业环境污染,更好地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有助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目前在我国农村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障碍是农民过于注重短期利益,政策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发展循环经济技术比较落后,多数农民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为此,必须转变农民认识观念,建立健全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保障体系,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农业生产的社会化分工与产业化经营,加强农业生产先进技术体系建设,增强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能力,并搞好农民生产技能培训等工作。  相似文献   

15.
循环经济以末端废物回收再利用为起步,逐级反馈,进而对社会各个环节产生影响。文章建立的电子企业循环经济模式,以废物资源化再利用为关键环节,设计回收、处置、再利用的逆向物流流程,实现废物资源化,物质循环流动。  相似文献   

16.
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循环经济,就必须保证循环过程中的价值链不会发生断裂,而诚信体系的缺失将会从多方面造成价值链的中断。本文分析了诚信体系缺失使循环价值链发生中断的途径、导致诚信体系缺失的原因和条件,并通过博弈模型的构建,论证了完善监管体系对于诚信体系建设、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最后在模型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搞好诚信体系建设、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Since its traditional comparative advantages are on the wane, China should use digital economy to enhance its competitiveness of manufacturing export. Based on microscopic data of various regions in China from 2013 to 2020,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gital economy and China’s competitiveness of manufacturing export,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f their influence, and the boundary condition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gital economy and competitiveness of manufacturing export. Our conclusions include tha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spatial correlation between digital economy and export competitiveness; digital economy can not only enhance the export competitiveness of the region, but also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that of adjacent regions; innovation efficiency, the accumulation of human capital and synergistic agglomeration exerts a mediating effect when digital economy impacts China’s export competitiveness; and with the share of import trade as the threshold variable, the facilitating effect of digital economy on the export competitiveness of the western region i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eastern region before the threshold, but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eastern , central and northeastern regions as well as the whole country after the threshold. Therefore, China should vigorously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digital infrastructure in the western region,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new digital infrastructure in promoting trade upgrade. Through the improvement of human capital quality, the centralized development of digital economy and the overall improvement of innovation efficiency, we should gradually improv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export enterprises.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和城市化的推进,城市产生的垃圾在贮存、转运过程中附带的严重污染逐渐显现,环卫处理系统中各级点、站、场的经济设置与高质量生活环境的矛盾也日益突出。通过对垃圾中转站选址相关理论的研究,结合长沙市中心城区二级垃圾中转站的实地调研与现状剖析,建立基于Minisum(经济成本最小化)以及Maximin(生态质量最大化)二重标准分析的垃圾中转站选址评价体系,并利用GIS技术将数据处理为可视化结果输出,进而提出相应优化建议。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型中等城市的垃圾处理体系完善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9.
我们从资源利用效果、废弃排放减量、循环再用特征、经济运行效果、生态环境效益等影响区域工业体系循环经济效果的重要方面入手,建立了一套在区域工业体系中推进循环经济效果的评价体系并从投入端、运行过程、输出端来衡量工业体系中的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特征。运用AHP法测算了各指标权重,对1999~2006年上海市工业推进循环经济的效果进行了度量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