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企业网络组织的上海临港装备制造业集聚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思  曾刚  李刚 《经济地理》2011,31(2):277-283
产业集群已成为目前发展与振兴装备制造业的重要方式。在装备制造业集聚过程中,产业集群内部逐渐通过企业网络组织的形式加强联系,不断地形成区域装备制造业集聚效应。从企业网络组织的角度,分析了上海临港装备制造业的集聚过程与效应,提出了建设装备产业集群的对策建议。从规模化效应、技术扩散与知识外溢效应、提高区域整体竞争优势和创新等四个方面入手,较为系统全面地分析上海临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过程、网络组织特征。研究发现:上海临港已经基本形成了以大型装备企业为核心企业群体和以装备配套企业为外围企业群体形成的企业网络组织,但核心企业的本土根植性不强,装备产业集群仍处于孕育阶段。因此,建设公平交流平台,强化集群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和集体学习,提高集群成员网络联系的强度和频度,应该成为未来装备工业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2.
现代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日趋国际化、网络化,因而在评判一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时必须考虑国际化网络对装备制造业的影响。笔者首先剖析了国际化网络环境下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评价的层面因素及其模糊性,然后对运用模糊综合层次分析法评判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的具体步骤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在此基础上,结合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要素,确定了评价因素集及权重,并将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划分为四个等级,进而以湖南省装备制造业为评价对象构造了模糊评价矩阵,选取广义模糊算子得出了国际化网络环境下湖南省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结果,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综合评价值分析及单一指标隶属度分析,最后提出了国际网络化环境下发展装备制造业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高端装备制造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是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有效途径。但是,由于我国法律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组织模式缺乏相应的规制,导致实践中联盟呈现出目标短期化、规模难以大型化的特点,影响了通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以提升其整体技术水平的目标。以法律表现形式为切入点分析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组织模式,从联盟的稳定性和制度效力等方面对比两类组织模式的优缺点,探求适合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组织模式,并提出具体的促进高端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联盟发展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发展思路探析——以西安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风  周炯 《生产力研究》2011,(3):119-120,128
文章通过分析自主创新与产业升级、经济发展的关系,说明自主创新对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西安市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西安市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产业集群集中度测量研究——以成都装备制造业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产业集群的研究多集中在创新网络、区域创新系统、中小企业集群方面,对装备制造业集群的研究并不多见。在对集群集中度测量方法比较的基础上,选取区位商法对成都装备制造业集群集中度进行测量,发现除交通运输制造业集中度比较高之外,其总体产业集群优势较低,且内部结构不合理。针对以上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技术创新与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以河北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北省是全国装备制造业的重要产业基地之一,河北省装备制造业是河北省经济中的重点产业,与其他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性强。但在世界经济危机的背景下,面临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河北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面临着紧迫性。通过借鉴国内外以技术创新引领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典型经验,指出以技术创新推动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发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并提出推动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对策,包括重点支持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加大对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经费投入,鼓励企业自主研发,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密切产学研合作,建立区域间创新资源共享的新模式等。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修正偏离-份额分析法对青海省装备制造业结构及竞争力情况进行了分析说明,指出青海省装备制造业虽在产业结构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整体上却缺乏竞争力,并且,针对这一问题,解释了主要的形成原因,探讨了提升其产业竞争力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进入中速增长阶段后,如何切实加快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就显得更为紧迫。本文以中国装备制造业为例,在分析政策效果的基础上对既有产业政策进行了反思。认为对于这种重点突破式的产业扶持政策,政策手段进一步扩展的空间已经不大,而再加大政策力度,其效果又会受到企业行为方式的制约。因此,需要逐步弱化重点扶持型的产业政策,将政策重心转向影响企业行为方式的外部制度环境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知识服务业已作为服务业中的一个新兴产业逐步成为都市经济支柱产业之一,正越来越多的参与甚至主导着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和创新;在知识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互动过程中,知识服务业也拓宽了自身的发展空间。本文从分析沈阳市知识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互动发展的优势和机遇入手,指出沈阳知识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互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能为两者更好的协调互动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魏玮  张南 《经济论坛》2011,(11):144-145
本文以邯郸冀南新区为例,采用委托代理理论,研究政府对企业投入建设资金决定因素进行博弈分析和建模,并对政府和企业投的影响因素进行博弈关系的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11.
装备制造业集群创新网络的核心价值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集群创新网络的结构化模式体现了集群内组织的路径依赖性,能更好地解释具有地区根植性隐性知识的产生、传递和积累,是集群创新网络的核心价值所在,也是产业集群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本文基于装备制造业集群创新网络的特征,系统地研究了装备制造业集群创新网络核心价值的基础、核心价值及核心价值的本质;并以四川省德阳市装备制造业集群创新网络为例,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刻画了网络结点之间的关系,据此阐释网络核心价值在具体集群中的体现。这对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集群的发展,特别是我国西部区域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产学研创新网络为研究对象,探讨网络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借以为推动辽宁装备制造业创新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几十年来.我国产业组织结构的发展虽然与各个时期的经济特征有一定程度的联系.但由于更多地受到政治目标等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具有鲜明的社会政治特点.未能充分体现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从而没有体现出产业组织结构发展的一般规律。与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组织结构还处在自然成长阶段.生产能力分散,  相似文献   

14.
所谓技术转移,在一般意义上说,是指技术在不同的部门之间、地区之间、企业之间的流动过程。通过技术转移,使技术不断地与那里的生产条件相结合,形成新的技术组合和系统,从而提高那里的劳动生产率,促进其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5.
孙辉 《经贸实践》2021,(3):60-61
在高技术密集爆发的大背景下,智能制造是推动国内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也是振兴工业发展战略的关键,加快实施智能制造已成为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要求和发展趋势.近年来,在德清县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县内装备产业实施智能制造得到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企业对智能制造的理解不统一,对自身智能制造的定位、规划和投入不明确,...  相似文献   

16.
产业集群是技术创新的有效载体,二者之间存在互动关系。基于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中以核心制造企业为主体的集群特征,构建了集群企业研发合作网络"三层次五要素"模型,并从网络链接和资源组织角度,分析了集群企业各类研发合作模式的特点及效应,探讨了辽宁促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企业研发合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对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状况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绿色竞争力评价的常用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以及DEA模型,构建了装备制造业绿色竞争力组合评价模型,利用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对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绿色竞争力进行测定。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提出转变经营观念、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绿色技术投入、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加大环境保护投入、提升劳动力素质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装备制造业属于战略性产业,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实力。科技创新与技术升级耦合发展是多元协同创新的一种模式,对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重大影响。依据相关年鉴数据,从装备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入手,运用因子分析法研究了辽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态势及地位。最后,结合装备制造业科技创新与技术升级耦合改进机制,提出了辽宁装备制造业实施科技创新与技术升级耦合发展的"三步曲"模型及对策。  相似文献   

19.
在对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技术协同创新是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模式选择和发展趋势。通过对当前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协同创新存在问题和不足的深入分析,构建了由驱动力机制、资源供给机制、双元协同机制和合作激励机制4个部分构成的装备制造业技术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框架。根据装备制造业技术协同创新运行机制的特点,提出了提高装备制造业技术协同创新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陈旭升  岳文俊 《技术经济》2013,(3):13-17,40
从产业组织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企业自身状况、产业市场环境、技术提升行为以及创新成果产出4个维度对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构建了产业组织对装备制造业产业创新能力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并用因子分析法计算了产业组织各要素对装备制造业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权重。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