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4年,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中原城市群"的战略构想。开封作为中原城市群重要组成部分、郑汴一体化的先导区,在中原崛起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何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成为摆在当代人面前急需解决的课题,而调查、研究目前开封市各旅游景区的营销模式和发展现状,就成为深入剖析旅游产业发展规律并做大做强旅游产业的一条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2.
2004年,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中原城市群”的战略构想。开封作为中原城市群重要组成部分、郑汴一体化的先导区,在中原崛起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何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成为摆在当代人面前急需解决的课题,而调查、研究目前开封市各旅游景区的营销模式和发展现状,就成为深入剖析旅游产业发展规律并做大做强旅游产业的一条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3.
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已成为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性任务,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途径和支撑。构建大中原城市群既是顺应城市群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契合国家发展大战略的现实需要,同时又是增强区域发展话语权的战略选择。目前,构建大中原城市群有三种方案可供选择,即立足全省构建大中原城市群、联合周边打造大中原城市群、依托中原经济区建设大中原城市群。在此基础上,我们要积极把握构建大中城市群的战略重点,着力促进构建大中原城市群工作的顺利推进和实施。  相似文献   

4.
"中三角"城市群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起于2013年2月的《武汉共识》,此后"中三角"城市群的主要城市也出台了多项纲领性文件,但在各城市群整体经济产业大发展的今天,"中三角"城市群的旅游一体化仍进步缓慢,没有发挥出旅游产业的引领作用。本文对"中三角"城市群旅游发展的现状进行梳理,找出旅游一体化发展的症结所在,从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京津冀区域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不断深化和旅游产业融合的深入,"大旅游"的形成将改变旅游产业组成结构、政策边界,区域旅游合作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方向。为了深入挖掘区域内旅游城市群的集约效益,形成区域化旅游经济多中心一起发展的经济格局,打造北方最大旅游城市合作区,京津冀旅游城市的竞合模式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顾名思义,  相似文献   

6.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产城融合"是地区人口、产业与城市空间协调发展的集中体现。以2000-2014年中原城市群地级城市的人口、产业、空间发展数据为基础,通过综合指标体系构建以揭示城市人口—产业—空间三者之间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及变化态势。结果显示,2000-2014年中原城市群人口—产业—城市空间综合发展水平呈现出波动变化,但整体波动范围相对较小。人口、产业、空间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人口发展高水平地区集中于中原城市群西部和南部,产业发展高水平地区分布在中原城市群东北—西南轴线左上方,空间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地区多分布在河南、河北部分城市。耦合协调分析发现,中原城市群耦合协调度明显低于长三角城市群,且协调程度相对较高的城市空间分布态势逐渐由中原城市群东北—西南轴线左上方向西北—东南轴线左下方转移。改变中原城市群低水平协调发展状态,应以产促城,发挥区域人口规模优势,优化人口空间布局和资源配置,加强区际联系,推动城市产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天山北坡城市群核心区域的旅游业是区域经济中的重要产业,积极推进域内三个城市旅游业协同发展,对于带动天山北坡城市群核心区域旅游业整体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剖析了天山北坡城市群核心区域不同城市在旅游业协调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树立协同观念、形成跨行政区的旅游管理机制,整合旅游资源、优化区域旅游发展空间布局,分享信息资源、共建区域旅游发展网络平台等举措,旨在将天山北坡城市群核心区域的旅游业构建成为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支撑功能强大的旅游产业协同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8.
采用偏离份额分析(SSM)法,对中原城市群整体及中原城市群九城市的产业结构优势及竞争力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中原城市群九城市的产业结构发展处于工业化的后期阶段,各产业增长势头较好,但夕阳产业过多,第三产业相对全国平均水平具有较高的竞争力,但存在产业同构化现象.基于此,对中原城市群的产业结构优化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是实施中原崛起战略的重要支撑,郑州是中原城市群的龙头,开封是中原城市群的重要支柱,郑汴一体化是加速中原崛起的重大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0.
制约中原城市群转型升级的主要矛盾是"郑州中心城市规模小、实力弱、层次低",根源在于"多中心"大都市区和"多核心"大都市圈没有构建起来,中心城市缺乏空间和经济支撑。应坚持做大中心、强化核心、放活外围的战略取向,优化中原城市群内部结构,加快中原城市群转型升级,突破郑州中心城市弱小的主要矛盾,率先将郑州目标定位提升为国家中心城市,构建"多中心"大郑州都市区、"多核心"大郑州都市圈、中原城市群外围副中心城市圈,加快中原城市群一体化,积极构建"郑汴港金三角"都市区。  相似文献   

11.
研究旅游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关系,对推动城市群旅游产业与经济建设协同共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区位熵指数法,测算长株潭城市群2007-2016年旅游产业集聚水平,并从时空角度比较分析各市集聚程度;通过引入耦合协调模型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分析其旅游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耦合演化特征。结果表明:长株潭城市群旅游产业集聚水平较高,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产业发展优势,但各市间存在差异;长株潭城市群旅游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耦合协调度随时间推移而平稳上升,逐渐从严重失调发展演变为良性协调状态,由旅游产业集聚主导发展型转变为旅游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同步发展型;长株潭城市群旅游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且旅游产业集聚是经济增长的原因,两者为单向因果关系。为促进长株潭城市群旅游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各市应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加强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提高城市间旅游合作水平。  相似文献   

12.
提升郑州市金融产业竞争力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州市作为中原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是实现中原崛起的"领头羊"和"火车头",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加快经济发展,实现中原崛起,就必须加快郑州市金融产业发展。提升郑州市金融产业竞争力应该加大扶植型区域金融结构调整政策的力度,实行优惠的市场准入政策,建立多元化的金融机构体系。  相似文献   

13.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城市群发展.2014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两横三纵"的城镇化战略格局."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了全国19个城市群的总体布局."十四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了分类推动19个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总体要求.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区域重大战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出一系列部署,国务院批复同意长江中游、中原、哈长、北部湾、关中平原、兰州-西宁等跨省区城市群规划.国家发展改革委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会同有关地方和部门积极推进城市群建设.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城市群已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对完善"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优化区域经济布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城镇化是中原经济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战略定位的关键组成部分。为了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城镇化进程,需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中原经济区城市群发展的路径问题;二是中原经济区中心城市的中心城区"过度城市化"与整体上的"半城市化"并存的问题;三是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的边界问题。一、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城市群发展的路径问题(一)城市群发展的空间路径中原经济区涵盖了京广和陇海的"十字"交汇经济带区域,是国  相似文献   

15.
正发展城市群作为优化城市化布局和形态的重要举措之一,对于促进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发挥城镇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力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京津冀城市群作为我国重要的城市群之一,目前正在积极打造成为世界级城市群,应该在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理念方面先行一步,通过厘清政府与市场的权责,积极推进"规划共绘、设施共建、环境共治、社会共管、产业共兴",提高城市群发展质量,实现城市群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安徽作为长三角的纵深腹地,在地理上与苏浙沪发达地区无缝对接,在资源开发、产业发展、市场开拓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合作空间,在长三角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中将发挥着重要作用.安徽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进一步明确了安徽加快发展的主攻方向,作出了推进东向发展,加速回归长三角的重大决策.论文在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趋势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安徽省分层次、分时序融入长三角的模式,探讨了"东向发展"的安徽省域城镇发展总体战略,并对其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的定位和空间发展战略做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7.
湖南"3+5"城市群中娄底市旅游发展战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湖南"3+5"城市群中的娄底,区位优势明显,旅游资源丰富,就娄底市如何快速融入"3+5"城市群,驶入旅游发展快车道,实现后发赶超,从七个方面提出了娄底市旅游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8.
陈梦筱 《企业活力》2015,(2):144-149
城市形态和产业空间布局表现出明显的联动关系。城市形态研究视角从历史、市镇规划、功能结构向空间形态转换,城市形态具有多样化及层次性。产业布局理论经历了从区位论、市场论、产业聚集到新经济地理理论的发展。产业布局模式经历了从均值、增长极、点轴、网络布局到梯度开发模式的演化。城市形态和产业空间布局互相促进优化发展。河南已形成以中原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城镇体系,城市形态主体区中原城市群产业成梯度分布,产业与城市互动发展取得成效;但是河南城市形态、城市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有待继续优化,城市发育不足,产业层次低,辐射带动功能有待提高。河南未来的城市形态和产业空间布局要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构建以中原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放射状、网络化城镇空间格局;强化城镇产业就业支撑,提升城市公共服务功能,推动体制机制创新,通过产城融合促进河南城市和产业的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9.
镇江的思考     
世界旅游组织的调查报告认为,无论是工业化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旅游业作为重要经济支柱的地位不会改变.并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目前,全国至少有50个省(区)和地级市将旅游业列为支柱产业、重点产业或先导产业."九五"以来,镇江市就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旅游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最近,市委、市政府再次提出,打好"旅游牌",做大做强镇江旅游业,为镇江旅游业成为支柱产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0.
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重要转型时期,为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需要,国家战略性产业结构和布局亟需调整、优化和升级,而目前城市群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流,因此从城市群经济的层面对战略产业的布局和组织结构进行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本文以航空产业为例,对战略产业在我国当前主要城市群的发展潜力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