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华老字号 同仁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同仁堂是我国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创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在三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历代同仁堂人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传统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确保了同仁堂金字招牌的长盛不衰。自雍正元年(1721年)同仁堂正式供奉清皇宫御药房用药,  相似文献   

2.
范震 《商界名家》2005,(11):95-95
“老字号”是金字招牌,但今天有些金字招牌不如以前值钱了。无形资产的含金量在衰减,有些“老字号”的品牌被严重透支。以前处于商业金字塔的顶尖位置,现在不如以前鼎盏了。“老字号”品牌要想避免被淘汰,就得品牌再造。  相似文献   

3.
《商界领袖》2004,(8):32-33
继那部再现同仁堂历史兴衰的电视剧《大宅门》热播之后,又一部与京城老字号相关的电视剧《天下第一楼》日前也刚刚收场,此次的主角则是北京全聚德。历经了140年的风吹雨打,全聚德的金字招牌依然鲜艳,成为中华老字号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4.
2005年2月,在天津市产权交易中心,历经两个多小时的公开竞价,天津同仁堂以1.06亿元竞得全国老字号企业——天津“狗不理”。同仁堂与狗不理同为我国的传统名牌,也是公认的中华老字号,可是在这次产权交易中,二者却出现了鲜明的反差:狗不理由于体制问题及经营管理问题,只能选择用拍卖的方式把自己的品牌和企业产权全部都转让出去,而同仁堂却有实力花费巨额资金完成这笔收购。在现代商业经济中,我国众多的老字号传统名牌都面临着像狗不理与同仁堂一样的艰难选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传统名牌只能选择破产转让,还是可以获得进一步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5.
《大经贸》2008,(2):42-42
1月8日,全聚德、同仁堂等六家老字号征集的英文名字已确定。其中,“全聚德”翻译成“Quanjude Peking Roast Duck—Since 1864”。  相似文献   

6.
“老字号”品牌缺失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勇  刘秀兰 《江苏商论》2005,(10):15-17
“老字号”由于品牌意识淡薄,在品牌保护、品牌建设、品牌运用方面存在着重大缺失。这些缺失使“老字号”品牌资产流失、闲置,不能有效地转化为“老字号”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导致“老字号”在拥有“金字招牌”的同时却面临经营困难甚至破产的局面。  相似文献   

7.
“头顶盛锡福,脚踏新盛泰,身穿谦祥益,手戴亨得利。”这句顺口溜在老青岛人心中勾勒出上个世纪中末期中山路的时尚剪影。记者从11月9日举办的青岛市市南区首届老字号企业文化巡展获悉,正在酝酿的中山路“元气恢复”方案,将以唤醒歇业老字号,对金字招牌升级改造的方式,在老街上重塑老字号聚集区。  相似文献   

8.
《北京商业》2006,(4):14-15
上世纪90年代初,原国内贸易部曾进行过“中华老字号”认定。当时包括北京吴裕泰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同升和鞋店、北京同仁堂有限责任公司等北京老字号均获此珠荣。但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很多老字号企业历经多种体制转换,面临着网点流失严重、体制转换困难、人才缺乏、创新不足、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市场开拓能力较弱等诸多困难。  相似文献   

9.
《商业企业》2010,(5):33-34
“雷允上”字号创始于康熙年间,是国家商务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企业,为上海传统四大中药名店之首,“雷允上”经过几代人的精心培育,现已成为享誉海内外的金字招牌。  相似文献   

10.
“中华老字号”是中华文明的奇葩,是中华民族的遗珍,是民族工商业的骄傲。上海作为中国近、现代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曾孕育出了一批蜚声中外的民族工商企业,诞生了一系列家喻户晓的”中华老字号”。曾几何时,历代上海的老字号传人筚路蓝缕、锐意进取、以天下苍生为己任,以诚信乐施求发展,创下了耀眼夺目的金字招牌,为繁荣民族产业,  相似文献   

11.
《中国名牌》2020,(1):40-49
2019年初,同仁堂一场“蜂蜜门”风波如火如荼。一家名为盐城金蜂的公司因回收大量过期蜂蜜为原料并涉嫌更改生产日期而被媒体曝光,并牵扯到同仁堂蜂业的幕后运作。由此,同仁堂拥有300年历史的老字号品牌遭遇信任危机。  相似文献   

12.
北京同仁堂是始建于1699年的中华老字号中医药企业,在如今互联网时代,以其全新的姿态呈现,把中药与咖啡结合了起来,成就了咖啡市场的“网红”。回首2020年7月,亚非中心多语种网红走进同仁堂知嘛健康开启了一场健康盛宴,让它旗下一家名为知嘛健康一号店迅速成为社交媒体炙手可热的品牌,传统制药企业跨界新潮的养生咖啡馆,罗汉果美式咖啡、枸杞拿铁等中药材元素与现代时兴饮品相融合,传统中医药产业与时尚新潮行业发生了一次碰撞,跨界经营成为新经济发展状态下的新潮。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以中国一线城市咖啡馆行业的新进入者——北京同仁堂知嘛健康咖啡为研究对象,基于探讨影响消费者行为——消费频率来探讨北京同仁堂剑走偏锋跨界卖咖啡的市场定位。  相似文献   

13.
北京老字号——京城文化坐标亟待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是老字号最集中的地方。北京的老字号全国知名,全聚德、瑞蚨祥、盛锡福、张一元、同仁堂、内连升……都是些耳熟能详的名字。这些老字号年轻点的近百岁,年纪稍大些的已有三四百岁,作为京城文化的坐标,他们经历了几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书写了自己一代又一代的辉煌。那么这些老字号现今的生存状况如何呢?记者来到老字号比较集中的前门大栅栏。  相似文献   

14.
周环宇 《广告大观》2005,(12):162-162
11月18日,央视广告招标会场出现了一个著名的中国老字号一一同仁堂集团下属的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有限公司,该公司在场上表示活跃,频频举牌,最后竞得A特段第六单元等标的物。  相似文献   

15.
老字号新选择 北京同仁堂连锁药店是著名的老字号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旗下的药品零售连锁经营企业,也是同仁堂面向国内外市场的窗口。从2001年成立至今,它有百余家连锁店,在多个城市设有配送中心。 企业规模不断扩大,门店增多,连锁结构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这样一来,同仁堂连锁药店在管理和经营上都出现了问题。比如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 ] 近日 ,由中国商业联合会牵头组织 ,有包括全聚德、同仁堂在内的 5 0多家老字号参与起草了一部《中华老字号评定规定》 ,以对中华老字号的评定重新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据有关部门统计 ,我国约有老字号企业数万家 ,经正式认定为“中华老字号”的有 2 0 0 0多家 ,主要  相似文献   

17.
“一带一路”中医药的国际合作离不开企业的参与,在中国乃至全球已经有许多企业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与探索,而中华“老字号”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始创于1669年的北京同仁堂,已经走过了350余年。  相似文献   

18.
郭晓凌 《商业时代》2003,(15):45-46
如今,企业竞争越来越集中于品牌层 次,洋品牌大举进入,国产品牌积极应对。“同仁堂”、“全聚德”利用百年老字号所富含的文化底蕴和顾客的长期信任,努力挖掘老字号的品牌价值,做到弥久而新;新品牌层出不穷,今夏又有饮料“新五季”、“真鲜橙”纷纷登上货架,令消费者应接不暇;“Lenovo”取代了“Legend”,借改革之机而发展起来,并且消费者心目中已经占据牢固地位的民族品牌也在纷纷采取措施,不断提升品牌价值。随着品牌消费时代的到来,企业如何更好地舞动品牌策略这把现代营销中的商战利器,在激烈竞争中获得优势呢?  相似文献   

19.
吕柯 《光彩》2003,(Z1)
由于盲目扩张,不遵守“游戏规则”,本是一场用现代营销包装老字号的拯救行动,结果变成了一场砸金字招牌的失败举动  相似文献   

20.
李峰  于欣 《商》2015,(4):171
国务院2013年12月25日发布新政,9方面入手保障中小投资者权益。此新政被称为“新国九条”,其中第二条特别强调优化投资回报机制。具体内容如下:1.引导和支持上市公司增强持续回报能力。2.完善利润分配制度。3.建立多元化投资回报体系。由此可见,股利分红制度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选取医药行业里面做的比较好的老字号“同仁堂”为例,剖析其股票分红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