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乡村振兴对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意义重大。通过对乡村振兴已有研究回顾梳理,从文献特征、演进路径、主题热点等方面进行分析,进而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为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方法 文章将2007—2022年中国知网(CNKI)期刊中文数据库发表的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3 532篇论文作为样本,借助科学计量分析工具CiteSpace软件,对中国乡村振兴研究主题脉络和研究热点进行全面剖析。结果 (1)乡村振兴文献数量呈现上升趋势,研究历程可以分为起始发展期和蓬勃发展期2个阶段,核心研究机构之间存在一定的合作交流,但学者和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强度不大,尚未形成联系紧密的学术共同体和高产作者集群。(2)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乡村治理体系的转型与创新、乡村产业的融合发展、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联动发展机制等方面。(3)关键词聚类呈现出4个核心主题,包括乡村振兴的科学内涵、发展模式、成效测度和发展对策。结论 完善乡村振兴理论体系构建、促进乡村振兴发展模式改革创新、精准测度乡村振兴成效、共助乡村振兴持续高速发展是未来乡村振兴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目的 促进乡村民宿产业健康发展,对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和产业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梳理2011以来乡村民宿研究的发展过程和相关理论内容,进而提出未来研究重点。方法 基于知网期刊数据库及其配套的文献计量法。结果 (1)近 12 年来,乡村民宿的研究维度呈现由单一的国外经验的引进学习,向结合中国自身文化特色、配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应对新冠疫情进行产业升级等更多发展趋势,研究方法也由单一定性分析向定性与定量混合方法转变。(2)从研究内容看,分为乡村民宿概念、发展策略、服务特色、法律标准、空间布局等五大方面。结论 从乡村民宿的研究方法、案例空间选择和理论体系构建方面进行了研究述评,并提出未来可以从独立的乡村民宿理论体系构建、乡村民宿产业跨越式创新发展模式、乡村民宿服务的创新研究等几个方面展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乡村振兴战略是顺应我国发展趋势和应对我国发展难题所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在我国乃至全球“三农”发展进程中都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通过对青海乡村振兴实施成效进行测度,找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制约因素,以期为青海农村全面发展提供决策思路,也为欠发达地区有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借鉴。方法 文章基于乡村“五大振兴”维度,构建了38个具体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对青海省乡村振兴实施成效运用改进熵值TOPSIS灰色关联度模型进行测评,找出青海省乡村振兴与理想状态整体拟合程度;并用障碍度模型对障碍因子进行分析,找到制约农村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结果 (1)青海省乡村振兴灰色关联贴进度为0.425,处于中级阶段;各地区之间乡村振兴发展不平衡,各准则指标的灰色关联贴进度由大到小依次为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生态振兴。(2)乡村振兴主要障碍因子有:规模农业经营户比重、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流转草场面积比重、通天然气村比重、有开展旅游接待服务的村比重、农民参加农民合作社和劳动力转移户数比重。结论 青海省乡村振兴发展相对较好,但存在区域间的不平衡性,为了更好地促进乡村全面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就必须从建立现代化农牧业产业集群、改善农牧区就业环境和强化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入手,从根本上完善乡村的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济宁市乡村振兴驱动因子进行识别研究,分析各驱动因子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程度,并对其驱动因素进行评价,以期为济宁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文章运用DEMATE方法和熵权法对济宁市乡村振兴驱动因子进行定性与定量研究,结合两种方法从主观和客观的角度综合分析其驱动因素。结果 在济宁市乡村振兴驱动因子中,休闲农业产值对济宁市乡村振兴发展的影响度最大,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受其他驱动因子的影响最大,综合来看,基础设施投资额、文化产业支出比重、农民工返乡创业人数、人均受教育年限、休闲农业产值、环保资金投入、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天然气普及率、乡镇卫生院个数共9个因子为济宁市乡村振兴的重要驱动因子。结论 从结果因素来看,贫困发生率、乡村就业人数、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较易受到其他因子影响,充分掌握重要驱动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巩固济宁市乡村振兴结果因素效益的关键;正确协调乡村振兴中的重要驱动因子,对其相互关系进行梳理是促进济宁市乡村发展的重要途径;人口因素是济宁市乡村振兴发展的制约因素,加快补齐济宁市农村民生短板是其乡村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村庄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细胞单元,厘清村庄发展潜能,科学划分村庄发展类型,是乡村振兴战略差别化精准施策的基础。方法 文章基于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5个维度,科学选取评价指标,构建村庄发展潜能评价体系,并以课题组于2018年对重庆市荣昌区133个村庄开展的乡村振兴专项调查研究结果为基础,开展了村庄发展潜能评价和类型划分。结果 (1)受地域人口、土地、产业等综因合素影响,荣昌区村庄发展潜能总体呈现“西北弱、东南强”的空间分异性。村庄空间发展集聚潜能已形成以城区为中心向乡村区域由高值向低值呈圈层逐级递减的区间分布态势;(2)基于乡村振兴村庄发展潜能评价,将研究区案例村庄划分为产居引领、资源提整、极化辐射3种不同的发展类型,并辅以相应的差别化发展策略或路径。结论 契合乡村振兴目标,结合村庄资源禀赋和发展潜能,划分村庄发展类型,差别化实施乡村振兴策略,对科学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发展乡村旅游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力举措,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科学评价乡村旅游引导的乡村振兴绩效不仅可以衡量乡村旅游对乡村振兴的贡献率,而且是把握乡村发展方向、提高乡村效益、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基础。方法 文章运用层次分析法,借鉴前人构建的乡村振兴绩效评价体系,基于乡村旅游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方面出发,创新地构建了乡村旅游引导的乡村振兴绩效评价体系;并以太原市王吴村进行实证研究,运用加权平均法和因子分析法对王吴村的乡村振兴绩效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2019年王吴村乡村振兴绩效综合得分为95.41分,乡村振兴绩效处于优等等级,其中旅游在产业兴旺和生活富裕方面有显著的推动作用,但对乡村治理成效较弱。结论 在坚持产业和生活高效推动的同时,王吴村要提升生态宜居和乡风文明程度,改进乡村治理方法,提高治理效率。  相似文献   

7.
乡村价值理论与方法研究进展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乡村价值理论的发展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基础,梳理现有乡村价值研究与评估方法,了解已有研究成果,总结我国乡村价值研究与评估方法的现状与不足,以期对后续研究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乡村规划提供帮助。方法 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比较归纳法,从乡村价值的定义与内涵、乡村价值评估方式、乡村价值评价指标的选取与生产、生活、生态、社会价值等具体的核算方式等方面对乡村价值研究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1)乡村价值曾经是较为单一的生产与生活价值,而随着研究的进展,乡村价值的类别逐渐多样化,但乡村价值的划分还在持续讨论,乡村价值的定义尚未得到学界公认。(2)乡村价值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与乡村各功能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尚未深入进行,乡村价值理论研究有待系统性的展开。(3)乡村价值的评估方式尚处于探索阶段,评估方法受外部性影响较强,评估方法研究有待进一步拓展。结论 乡村价值起步较晚,研究内容丰富,但缺乏系统性,暂时未能形成完善的乡村价值理论。乡村价值评估方法略显单一,以主观评价法为主,客观地评估与核算方法研究稍显欠缺。  相似文献   

8.
目的 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破解“三农”问题的系统部署,是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构建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对乡村振兴状况进行评价,是保证乡村振兴战略顺利推进的重要前提,也是当前研究热点,可为发达地区乡村振兴评价和针对性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丰富乡村振兴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思路。理论上可为衡量乡村振兴发展状况和制定区域发展政策提供参考,实践中可为江苏省乡村振兴实现进一步的突破提供科学指导。方法 文章以经济发达的江苏省为例,基于“指标体系—空间格局—空间分类”的研究主线,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5个领域建立指标体系,借助熵值法、空间自相关、协调度模型对乡村发展水平和协调度进行评价,并开展乡村振兴的格局解析与分区研究。结果 江苏省乡村发展水平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呈明显正相关,表现为 “苏南最高、苏中居中、苏北最低”的空间格局;江苏省乡村振兴协调度存在明显差异,呈现“中部最高、南部居中、北部最低”的分布特征;综合发展水平与协调度,将研究区乡村发展分为重点突破型、全面推进型、协调发展型、优化提升型。结论 结合江苏省实际情况、现有研究成果探索了乡村振兴的发展方向,并针对不同类型地区提出相应的振兴策略。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文章探究北京市乡村产业新形态,助力乡村振兴。方法 课题组通过现场调研法、文献研究法、专家咨询法等分析方法,深入挖掘北京市发展乡村民宿产业的典型做法和经验,剖析存在问题和制约因素。结果 (1)乡村民宿产业历经3个阶段的迭代升级,呈现出空间更加集聚、水平不断提升、业态广泛融合、模式更加多元、作用日益彰显等新趋势新特点;(2)乡村民宿提质发展的主要经验做法包括注重组织领导、注重规划设计、注重规范管理、注重政策扶持、注重宣传推介;(3)分析发现乡村民宿发展面临着规划设计不足、价格虽贵但整体效益不高、用地难题未破解等制约因素。结论 通过对北京市乡村民宿产业发展的研究分析,得出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创新金融支持、强化用地保障、加大人才支撑、完善定价机制、注重联农带农的理性思考,为进一步推动乡村民宿产业提质升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中国乡村改革不断深化,乡村资源要素相互渗透融合,乡村发展活力不断激发,中国的乡村融合发展亟待科学指导。方法 文章借助CiteSpace软件梳理中国“产—景—村”融合发展相关研究领域阶段性前沿,探讨了“产—景—村”融合发展内涵,解析了“产—景—村”融合发展模式现状特征及发展对策。结果 指出中国“产—景—村”融合发展下聚落景观和生产景观交叉融合,催生了复合型乡村景观的大量涌现,乡村土地分区利用呈现多元化,“产—景—村”融合发展模式的推广加速了乡村多功能转型发展,同时乡村空间分割、发展失衡和人地矛盾等问题也得到有效修复缓解。结论 考虑到乡村振兴背景下“产—景—村”融合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基于空间、产业、景观营造、内生动力等层面构建“产—景—村”融合发展理论模型,从乡村发展规律、价值功能、区域互动、生态安全、机制保障等角度提出对策措施,为中国“产—景—村”融合发展规划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从根本上激活乡村发展内部的动力,全面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1.
[目的]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我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理论层面和操作层面对乡村振兴的规律性问题、规划落地问题进行综合系统探究,对有序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方法]基于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现状和学术研究前沿,从城乡融合发展的视角系统探讨乡村振兴的理论逻辑、发展目标及实现路径。[结果]目前,我国乡村振兴理论准备不足,概念、标准、动力等尚不明晰;乡村振兴路径谋划不足,地区功能定位、主导产业配置、发展模式趋同;县域镇域村域的乡村振兴系统规划不足,存在对上位或其他地区规划文件的简单模仿;乡村振兴示范区推广价值不足,"锦上添花"式布局建设较为普遍;乡村振兴制度保障不足,人、地、资本等资源要素潜能亟待激活释放。[结论]乡村振兴是魅力上与城市无差距的等值发展状态,动力是城市田园化和乡村城镇化"双轮"驱动,突破口是"两园一体",标准是"六大魅力指数"全面提升;科学确立乡村振兴优先序,优化城乡布局结构;坚持规划先行、规划引领,系统谋划乡村振兴落地方案;分区分类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区,探索可借鉴的经验与模式;创新体制机制,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2.
厘清乡村振兴的主体及实现路径问题,可以避免乡村振兴出现重大导向性偏差。本文在评述政府主导、资本主导和农民自主三种路径面临困境基础上,提出应以习近平“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理论引领乡村振兴。在阐释习近平“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理论后,构建了一个乡村振兴与共建共治共享内在关联的理论分析框架,回答了乡村振兴的本质属性“是什么”、乡村振兴“为什么”需要共建共治共享、乡村振兴“怎么”进行共建共治共享的问题。然后以明月村为例,阐明了普通乡村在特定的经济与制度条件下通过共建共治共享走上振兴之路的现实可行性。本文认为,乡村振兴应以增进农民福祉为导向,但从实现路径上不应只依靠农民,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至关重要。现阶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是抓住城市化带动消费升级的历史机遇,健全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构建一套可操作的共建共治共享机制,让城市化辐射到的乡村以市场方式率先振兴起来,同时把节约的财力转移给城市化辐射不到的乡村进行保底建设。  相似文献   

13.
乡村振兴:农村转型、结构转型和政府职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发展过程有其共性规律和区域差异。本文首先以亚洲主要国家为例,分析了农村转型和结构转型存在的共性问题及其与农村发展的关系;其次基于40年中国农村发展改革经验,分析了农村转型路径与转型效果以及与农村转型各阶段相适应的的制度安排、政策支持和投资重点;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要加速农村转型速度,促进高值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加速结构转型速度,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大幅提升;要转变政府职能,通过制度创新、政策创新和投资创新,加快农村转型和结构转型,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不同地区加速农村转型不能搞一刀切;同时也提出未来需要深入研究的重大理论和政策问题。  相似文献   

14.
城乡融合中的耦合协调: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测算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分析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性,为促进城乡融合、识别城乡发展战略的薄弱点提供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方法 文章基于城乡融合视角,构建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模型对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发展水平,以及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分析。结果 山东省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呈现上升趋势,但存在明显的区域特征,其中,菏泽、聊城等地为城乡发展的“低洼地带”;在样本期间内,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之间的耦合度轻微下降,城乡政策处于不断调整之中;协调度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城乡之间具有较好的融合发展态势;菏泽、聊城等边缘地市存在明显的“低耦合度—低协调度”特征,城乡发展关系需进一步优化。结论 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应摒弃粗放型发展模式,结合地理区位和资源禀赋,制定具有地域特色的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5.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乡村振兴研究热点及趋势可视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文章通过绘制乡村振兴领域的科学知识图谱,考察了国内有关乡村振兴研究的发展脉络,旨在厘清国内乡村振兴研究现状,挖掘乡村振兴研究热点,探测乡村振兴热点变迁,并找出存在的不足与问题,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导向。[方法]利用文献可视化分析工具CiteSpace,对2017—2019年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结果]国内乡村振兴领域研究成果持续增长;文献学科结构倾向明显,以经济、政治、管理类为主;高产作者以刘彦随、龙花楼、姜长云、郑风田等15位为代表,合作关系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是发文量最多的3个机构;关键词的聚类确定了乡村振兴研究的4个热点主题,分别是"乡村振兴战略""乡村生活""农业农村现代化""产业兴旺";时区视图显示,乡村生活、乡村共同体、乡村社会建设和聚集人口等是乡村振兴领域研究的新热点。[结论]未来应提升乡村振兴研究所涉及学科的广度与多元化,加强各学者、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注重学术资源分布的地区差异问题;通过对研究热点及其演化脉络分析得出,未来应关注工业反哺农业实现乡村振兴的理论研究,关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以及乡村振兴的制度建设问题,注意综合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的使用,充实升华新视角提出新观点,同时注意战略实施过程中各类矛盾的识别、分析和协调。  相似文献   

16.
[目的]乡村振兴作为我国工农城乡关系发展到新阶段的新战略,是我国在新时代做出的战略抉择。以实例为基础,深入研究实施乡村振兴中的目标、重点、实现路径等,有助于科学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方法]文章根据已有研究成果和实地调研情况,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四川省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制约因素、目标、重点及战略路径。[结果]四川省乡村振兴的现实基础与浙江、江苏等沿海省份差距较大,主要制约因素有土地细碎化、农产品竞争力不强、农村基础设施薄弱、乡村生态环境有待改善、多层次人才匮乏和治理能力面临挑战等。[结论]明确了四川省乡村振兴要以涉农产业蓬勃发展、生态环境根本改善、文明乡风基本形成、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和生活富足为目标,以衰退地区和深度贫困地区作为重点,以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为核心,以村庄整治和宜居乡村建设为突破口,以贫困人口同步小康为关键,以激活土地要素为措施,以壮大集体经济为抓手,通过“融合”“绿色”“善治”“人文”“差异”和“激活”六大战略路径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7.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农村建设发展提出的两项重大战略部署。以马克思主义的视角观之,脱贫攻坚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且这种基础作用具有多重性。脱贫攻坚通过消除贫困、弥补短板、重塑组织、改善系统等,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创造前提条件、搭建基础平台、提供组织保障、营造有利环境,从而使乡村振兴战略在农村贫困地区的实施不仅可能,而且可行。为确保乡村振兴战略在农村贫困地区的顺利实施,必须不断夯实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坚决、彻底、全面地打赢脱贫攻坚战,使脱贫攻坚对乡村振兴的多重基础性作用得到充分彰显,从而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  相似文献   

18.
贵州省退耕还林工程任务总量居全国首位,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打下了坚实基础。针对退耕还林工程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着没有因地制宜选择树种、农民缺乏种植技术、森林管护力度不足、政府资金投入力度不大等问题,提出了要选择适合本地区的树种,对农民进行种植技术培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定量评估陕西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期为该省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文章选择2012—2021年陕西省的相关指标数据,采用熵权法、综合指数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相关性模型进行分析,并结合ArcGIS软件和GeoDa软件对两者空间差异和耦合发展时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1)2012—2021年陕西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均呈逐年递增趋势,其中乡村振兴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逐步缩小,趋向均衡发展,新型城镇化空间差异变化不大;(2)各区域内两系统耦合协调度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城乡发展不均衡性得到改善,在空间上表现为北高南低的分布态势;(3)随着各地区水平提升的不同,耦合协调水平的区域差距加大,个别城市存在明显的单系统发展滞后问题,陕南地区受区域高水平城市带动效应不强。结论 陕西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正处于高质量融合发展的重要阶段,两者发展趋势呈正相关,未来需加强区域间合作,突破区位限制,推动陕西省向多元化驱动的城乡协调发展,促进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有效结合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