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基于2001-2013年WIOD世界投入产出表、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匹配数据,从价值链视角探索区域价值链和国内价值链双向重构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 表明,当国内分工体系的增加值份额与区域内中间产品出口引致的增加值份额同时上升时,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会显著提高,即同时构建国内价值链和特定区域价值链的分工体系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在区分企业异质性后,加工贸易企业、高研发强度企业以及多样性出口企业样本的价值链双向重构效应更加显著;替换被解释变量、更换估计方法、固定行业-年份以及删除极端值后,研究结论依然稳健.作用机制检验表明,价值链双向重构主要通过资源整合效应政策引导效应和市场竞争效应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因此,在推动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主动适应全球产业分工调整变化,积极引领全球价值链重塑,推进贸易质量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2.
3.
通过测算GVC互补指数,研究中日、中韩的价值链互补性可以发现,中国和日韩大部分GVC的互补性较强,在价值链层面已形成梯度分工,与日韩的价值链分工逐渐向高端环节发展,并拥有主导区域和跨区域价值链的能力.在新冠疫情蔓延、全球价值链面临断裂风险的情况下,三国应进一步加强政治互信,实施协同创新驱动战略,积极推进中日韩自贸区建设,促进价值链深度融合与提升,并加强以区域内外产业园区为中心的价值链合作,优化营商环境,增强产业合作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政策的实施作为研究视角,结合CEPII-BACI数据库中2010~2020年间中国HS6分位层面的出口产品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探究了人工智能产业政策对中国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工智能产业政策对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不同收入水平、要素密集度与质量水平的出口产品也呈现明显的异质性。机制检验的结果显示,人工智能产业政策主要通过降低贸易成本和增强技术创新能力等途径来推进中国出口产品质量的跃升,其中技术创新效应的作用效果更为显著。本文为理解人工智能产业政策对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促进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推进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5.
6.
本文综合采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中国海关数据库,研究制造业数字化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数字化显著提升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通过生产效率提高和创新能力提升两个渠道产生影响。数字化的出口产品质量效应存在异质性特征,表现为数字化对低加工贸易占比、低开放程度区域与异质行业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的促进作用更强。调节机制检验表明,企业人力资本技能水平与信贷资源的获取进一步强化了数字化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效应。本文实证结论为有效实施制造业数字化,挖掘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新动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8.
9.
10.
使用CEPII中BACI-HS02微观贸易数据库,运用"质量-调整"价格法测算了中国行业层面的出口产品质量。并选取2007~2016年制造业22个细分行业的相关数据,借助OLS法以及差分GMM模型,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析了出口产品质量对工薪差距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对工薪差距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实证研究发现,中国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将通过技能溢价机制和利润分享机制扩大工薪差距,劳动生产率和外商直接投资对扩大工薪差距也具有显著影响。技术进步和外商直接投资对出口质量对工薪差距的影响具有明显的调节效应,其中技术进步具有正向调节效应,外商直接投资则具有负向调节效应。稳健性检验表明了估计结果的可靠性。为缩小工薪差距,政府应加大对低技能劳动力群体的人力资本投资,同时企业应增加对低技能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力度,提高低技能劳动力的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11.
首先突破传统异质性企业模型的假设,将出口产品质量纳入异质性的表现之中,从而增强该理论工具与中国纺织品贸易现实的契合度;此外,在扩展理论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出口产品质量参数内生化,分别从静态和动态分析其影响因素,同时还发现了中国纺织品出口产品“低端锁定”的原因;最后,在扩展的异质性企业模型理论分析前提下,利用中国纺织品1992—2012年对10个国家出口的面板数据,验证了进口国的收入、进口国的规模、出口企业的生产率以及FDI这些影响因素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纺织品的出口质量升级活动,进而从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角度指导了中国纺织品出口企业的出口策略、国际生产和国际融资等决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中国2000~2013年工业企业和海关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我国服务业外资管制放松对制造业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和机制,结果表明服务业外资管制放松可以提高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机制分析表明,服务业外资管制放松可以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高服务中间投入来提高出口产品质量,且对外部资本依赖更强和制造业服务化水平更高行业的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更显著。异质性分析表明,股权限制和审核审查类型的服务业外资管制放松对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更明显,服务业外资管制放松对外资企业、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更突出,并且服务业外资管制放松的正效应受到营商环境的非线性影响,即只有当营商环境超过阈值时,完善的营商环境才能强化服务业外资管制放松的正效应。本文为我国如何利用服务业外资来促进制造业产业升级,以及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提供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研究我国高铁开通运行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作用方向、影响机制和异质性效应。理论上,高铁开通运行通过资源再配置、专业化分工和技术溢出效应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创新效率,进而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以高铁开通运行构建准自然实验,结合2006—2016年上市公司与海关进出口匹配数据进行经验分析,结果验证了理论预期的准确性。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高铁开通运行对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民营企业、一般贸易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有更大的促进作用。此外,高铁开通运行存在非对称市场整合的“中心-外围”效应,即对沿线中心城市内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促进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4.
提升出口产品质量是中国推动质量变革、打造贸易强国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2007—2015年国际专利合作数据,考察了国际创新合作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创新合作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中欧创新合作、医药制造业创新合作、低效率创新企业及连续出口企业的创新合作对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更明显;国际创新合作通过提升创新质量和降低贸易成本进而提升出口产品质量;合作伙伴国的制度质量对国际创新合作的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效应起正向调节作用;从复杂网络视角,国际创新合作伙伴的网络中心地位传导效应有助于提升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本文为创新推动中国企业出口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进程中,创新能力发挥了重要助推作用。文章依据2011—2016 年国际及国内制造业细分行业面板数据,对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和国际分工地位进行了现状分析与测度,并运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对其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及其国际分工地位水平基本呈逐年上升趋势,但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且创新能力对国际分工地位促进作用显著。文章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以期有利于我国制造业在参与全球价值链进程中的地位提升。  相似文献   

16.
利用中国微观企业数据,考察了环境规制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以及产品质量视角下环境规制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环境规制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并且随着产品质量的提升,环境规制对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嵌入程度和分工地位的促进作用更显著。第二,环境规制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及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和分工地位的影响,因贸易方式、要素密集度、污染程度不同存在差异。第三,通过引入生存模型发现,环境规制对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持续时间具有负向影响作用,但随着产品质量的提升,环境规制有利于延长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7.
18.
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框架下,劳动报酬占比是新创造价值中劳动力价值的份额,资本积累是劳动报酬占比大小及其演变的主导因素。长期来看,相对于人口的资本规模扩大会增加劳动力需求从而有利于劳动报酬的提高,但在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降低劳动力价值并创造相对过剩人口,使得劳动报酬占比总体上趋于下降。经验分析表明,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中国的劳动报酬占比主要受资本积累规模、经济生产效率、农业经济地位以及区域工资历史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其中,人均资本存量和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变化幅度在2008—2010年左右发生较大转折,促使中国劳动报酬占比在2011年左右开始从下降趋势转变为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充分发挥产业政策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作用,对于推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尤为重要.基于全新构建的地方政府产业政策数据库,本文考察了地方政府产业政策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以及上述影响在企业及地区层面的异质性.研究发现,总体而言,地方政府产业政策能显著促进辖区内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并且该结果具有稳健性;关于上述影响作用机制的检验表明,提升研发密度及产业集聚程度,是地方政府产业政策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两个有效渠道;此外,地方政府产业政策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促进作用表现出企业及地区异质性.  相似文献   

20.
反倾销会促使受影响企业增加对反倾销发起国的非倾销产品的出口(贸易偏转效应),导致非倾销产品在反倾销发起国市场的竞争加剧(竞争促进效应),进而倒逼企业提高非倾销出口产品的质量(出口产品质量溢出效应)。采用2000—2013年企业—产品层面的微观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分析美国对华反倾销对中国受影响企业非倾销产品出口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美国对华反倾销显著提高了中国受影响企业非倾销出口产品的质量,具有明显的出口产品质量溢出效应;贸易偏转效应引致竞争促进效应是该质量溢出效应的重要作用机制,因而,对于美国对中国进口依赖度较高、出口目的地较多、企业内等级较高以及国有企业的非倾销产品,美国对华反倾销的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效应较小;此外,美国对华反倾销在促使受影响的中国企业提高非倾销出口产品质量的同时(产品内效应),也会促使低质量的产品退出出口市场(退出效应),进而提升出口产品的总体质量。中国应采取更加中性的对外贸易政策,实施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工程,充分利用国外对华反倾销的倒逼效应促进出口企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