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兴市场体的出口结构与汇率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汇率对出口价格传递机制的模型。该模型中描述了汇率对出口价格的传递机制与出口结构有关:在进口的投入品比例高时,或出口产品与外国产品相似、竞争激烈时,出口变化对汇率的变动不敏感。由于以东亚为代表的新兴市场体普遍采取了出口导向型战略,因此出口结构决定了该地区对汇率稳定的钉住汇率制度有着偏爱本质。而对于不可避免地增加汇率弹性的中国而言,只有使出口结构高级化,才是人民币升值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研究世界经济失衡背景下,汇率波动对一国出口商品结构和贸易福利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构建不完全竞争模型,研究了世界经济失衡条件下汇率波动对劳动力资源无限供给的国家(以中国为代表)的出口结构与出口福利的影响,并就汇率波动对不同要素密集度产业的出口量、企业利润、就业和出口贸易福利等进行了模拟分析。研究表明:具有一定资本要素密集度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受汇率波动的影响最大;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受到的影响较大;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出口所受的影响较小;汇率波动对各种产业出口幅度的不同影响将改变一国的出口商品结构。  相似文献   

3.
全球金融不稳定与东亚货币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回顾了近代经济大萧务与东亚金融危机,研究了理论界对2008年全球全融危机中东亚地区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提出在全球金融不稳定形势下东亚金融合作的设想.  相似文献   

4.
5.
论东亚汇率合作的制度协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东亚地区比较特殊的经济、政治条件,因此,其汇率合作是一个动态的渐进过程,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制度协调框架以保证动态的集体行动。为此,如何加强制度协调,是东亚汇率合作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本文简要分析了加强汇率合作的制度协调的必要性,以及目前东亚汇率合作中制度协调的缺陷,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加强这种制度协调,提出了四项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6.
东亚汇率合作的现实选择——基于汇率动态性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理论上看,东亚地区汇率合作有多种形式可以选择,然而,合作选择受制于双边汇率动态性。本文通过东亚主要国家汇率相关性和锚货币的动态性考察,推导出现阶段东亚汇率合作的方案选择,即从非正式的单独钉住货币篮子入手,逐步过渡到正式的共同钉住区域内外货币组成的混合货币篮子,最终的方向是构建东亚共同的由区域内货币组成的货币篮子或者说亚洲货币单位(ACU)。  相似文献   

7.
东亚区域汇率合作:中国视角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斌 《世界经济》2004,27(10):22-31
本文立足中国视角 ,对当前各种流行的东亚汇率合作方案做出了评价。研究发现 ,由于中国经济基本面的快速变化 ,加上欠发达的国内金融市场 ,钉住一揽子货币、亚洲汇率机制等一系列东亚汇率合作方案不能对当前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构成有益的改善。推进东亚汇率合作 ,中国一方面可以通过呼吁日元对美元的稳定实现东亚区域内货币之间的稳定 ,另一方面 ,推进人民币在东亚区域更加广泛的使用是中国参与东亚货币合作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8.
出口相似性与东亚发展模式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运用建立在第三市场上商品域的出口相似性指数分析了东亚经济体间的贸易联接.计算所用数据得自联合国COMTRADE数据库,为覆盖1965年到1996年的四位数SITC数据.研究结果表明,日本同亚洲新兴工业体(NIEs)、东盟(ASEAN)和中国之间已经形成一个清晰的贸易专业化模式,反映出日本在东亚工业化进程中的领导地位.同时,在过去的三十年间,后三类国家也分别在三个不同的阶段朝着日本的出口结构收敛.这些变动可以被解释为亚洲各国要素禀赋的根本性差异和地区间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动.此外,本文还讨论了具有出口相似性的经济体在第三市场上的竞争效应.  相似文献   

9.
陈洁波 《南方经济》2000,(12):64-66
一国的汇率制度稳定与否,关系到一国的国际收动,状况及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受外界的影响,人民币是否贬值一起是多方关注的焦点,其中人民币“贬值论”尤为引人注目。笔者试对我国人民币汇率内在因素的探究,以期加强外汇管理,抵御国际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0.
东亚区域汇率政策协调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明  陈玲 《特区经济》2006,(2):149-150
东亚区域货币合作是东亚10+3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东亚区域货币合作应该以汇率政策协调作为起点之一。本文分析东亚区域汇率协调的必要性,汇率合作的可选模式,并提出现阶段所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汇率安排与经济稳定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频繁波动的汇率影响到各国经济金融发展的稳定,并引发金融危机时有发生。通过深入了解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汇率波动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借鉴其中的经验与教训.促进我国经济金融的持续协调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2.
吕剑 《亚太经济》2006,(6):20-23
本文运用1978—2005年的数据,分别计算了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和汇率错位程度,并运用两步法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人民币均衡汇率、汇率错位与出口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人民币汇率调整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军 《新疆财经》2006,(1):23-26
我国长期实施汇率低估以及固定汇率制度,使我国的经济结构遭到扭曲,产业结构不能得到优化,影响了国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升。中国人民银行于2005年7月21日宣布,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人民币汇率制度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并且使人民币升值1.9%。这一决定的实施能够使汇率水平逐渐向均衡汇率水平靠拢,汇率的形成机制逐渐得到完善,而且能够使我国经济结构进行有序调整,使我国的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4.
吕剑 《亚太经济》2006,(5):31-34
本文运用生存分析法,对东亚9国近60年钉住汇率制度的可持续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东亚国家维持稳定的钉住汇率制度的总“生存时间”至多为51年,其影响因素主要是国内经济变量,故一国若要实现钉住汇率制度的维持与存续,需要保持相对较低的物价和利率水平,以及相对较高的货币供给增长率和国内信贷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东亚金融危机之后,东亚五国对汇率制度进行了调整,大部分国家都采用了更加灵活的管理浮动汇率。2005年起,由于美元贬值,东亚各国兑美元汇率大幅升值,且加大了波动。通过对东亚五国汇率制度调整的研究,本文认为,通过对资本流动的管制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维持管理浮动汇率制度,东亚五国的汇率政策调整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6.
本文建立了一个有关实际汇率影响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股权结构的全面分析框架,并采用1993-2004年的跨国公司数据进行了经验分析.研究表明,当母公司相对于东道国参股企业,拥有技术和管理优势时,独资方式成为股权投资的主导模式.本文认为,保持人民币适当升值,一定程度上能够阻碍外方独资或控股国内重点产业.  相似文献   

17.
在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框架下,东亚地区事实上处于美元区内,没有自己的货币定价权。为了克服美元本位制度的弊端和对美元依赖造成的负面影响,东亚地区需要积极开展汇率协调或汇率合作,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稳定的宏观环境。我国应该积极参与东亚外汇储备库的建设,稳步推进人民币的区域化和国际化的步伐,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东亚国家的汇率协调与合作。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产业结构与出口商品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商品生产是商品出口的基础,产业结构是一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基础。但提高中国出口商品竞争力,改善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仅仅按照比较优势理论进行产业结构的世界分工是远远不够的。本文通过对产业结构与出口商品结构相关性分析,认为我国应该主动通过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来参与国际分工,而不是被动地利用现有的比较优势适应国际分工。  相似文献   

19.
Using generalised impulse response analysi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dynamic adjustment of real exchange rates to real shocks for a group of East Asian currencies. The analysis reveals that the fundamentals, or real factors, explain some, but not all, of the variations of real exchange rates, and that the different disturbances have different degrees of importance for each currency. Therefore, there is no universal panacea for fluctuations in real exchange rates. The findings leave considerable scope for policy intervention to mitigate the unfavourable effec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