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乡结合部是城乡交融或城乡连接地带,因为城乡之间密切的内在联系,淡化了城乡结合部的行政界限,使其地域范围较为模糊,同时有着动态扩张、人口成份复杂、城乡管理交叉和缺失并存等特点。长期以来,城乡结合部缺乏统一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在基础设施和社会管理体系建设等方面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产生了严重的城乡发展断层,阻碍着城乡协调、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论城乡结合部社会经济之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平 《开发研究》1999,(3):30-31
城乡结合部是由城市和乡村相结合而构成的一个特殊的地理单元。城乡结合部社会经济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其二元性结构。根据这一特点,政府应在投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管理方面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以促进城乡结合部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城乡结合部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特色产物,其形成原因十分复杂,既有来自农村内部的张力及城市外部的拉力的影响,又受到政府行为的推力的作用,同时几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城乡结合部的现状体现了城镇化发展的诸多矛盾,政府要解决这些矛盾,加快城乡结合部城镇化发展的步伐,需从基层管理、基础建设、流动人口的管理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张宏 《中国报道》2014,(5):94-95
要解决城乡结合部“转型期综合症”,亟须改革管理体制,实现由“户籍属地管理”向“居住地治理”的转变,并从公共服务、产业发展和建设用地等方面促成城乡融合。  相似文献   

5.
论城乡结合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金平 《开发研究》2001,(1):9-10
本文对一种特殊的经济地理单元———城乡结合部进行研究 ,文章分析了城乡结合部的概念、形成原因 ,并指出了城乡结合部的特点及矛盾 ,提出了发展结合部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城乡结合部地区“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保障无份”的失地农民的个人转型研究极具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文章以对北京、青岛、成都和南宁等城市城乡结合部地区失地农民家庭的入户调查数据为基础,从失地农民的个人特征、家庭背景及城乡结合部地区体制变革状况的角度,研究了我国不同类型城市城乡结合部地区失地农民个人转型的影响因素,并从收入分配、就业安置、社会保障、人力资本投资、市民化意识等角度,就推进失地农民个人转型和城乡结合部地区城市化进程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论述了我国都市城乡结合部与休用观光业互相融合、互相促进发展的城市建设构想,分析了这种模式其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结合一些城市这方面发展的现状,从制度创新角度提出了大力发展体闲观光业与城市建设的具体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李丽 《理论观察》2013,(2):121-122
做为城市与乡村之间特殊地带的城乡结合部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教育已经成为影响该地区发展的重点问题。本文分析了城乡结合部教育在政策资金、内外环境、师资队伍、生源质量等方面的现状,并对存在问题简要提出了对策建议,以使更多人关心、关注城乡结合部的教育情况,促进该地区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王广双 《发展》2012,(7):35-36
改革开放后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城乡结合部由于位置优越,成为外来人口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外来人口是首都建设发展的重要力量,但过度快速集聚,容易引发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城乡结合部亦城亦乡,城市管不到,农村管不了,总体规划不能落实,基础设施无法推进,产业布局只是设想,农民增收没有保障,给首都发展打上了困结,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2010年,全面启动50个重点村建设,对城乡结合部建设进行一次重要探索。目前,旧村拆除艰巨任务已基本完成,共拆除面积2530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结合部的水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其中,黑臭水体是目前主要的水环境问题之一。在城乡结合部中,黑臭水体的成因主要有生活污水排放、工业废水排放、家禽粪便排放和底泥污染等。本文分析了城乡结合部中黑臭水体的形成原因和治理对策,以有效保护水环境,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空间。  相似文献   

11.
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乡结合部是在传统的城市与乡村地域体系基础上衍生的一种过渡性地域,是目前土地利用问题最多、矛盾最尖锐的区域。其土地合理利用对于城乡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特点、土地利用所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对城乡结合部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对策与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城乡结合部在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其区域特征及经济文化基础的特殊性对与之相应的党建工作提出了新课题。本文探讨通过统筹区域化党建来破解由此带来的诸多问题,以期加强党组织在这一特殊区域的执政能力,为经济快速发展、城市有序建设和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保证与支撑。  相似文献   

13.
城乡结合部位于城市中心区的边缘,是城市对外的窗口和门面、城市发展的“腹地”和城市发展最活跃的区域。其产业发展亟待破解无序局面。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城市化的大背景下,选取北京南乡,这一典型的城乡结合部社区作为研究对象,叙述了其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与变迁,社区经历了分化与制衡、分化与区隔、转机与维系三个发展阶段,逐步变迁成为现在的社区生活形态.对南乡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大都市城乡结合部社区的发展脉络并且明晰发展中的普遍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城乡结合部的调查,研究分析了珠江三角洲城乡结合部的特征、城市化的模式和形成机制,以及在进一步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寻求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
张凤英 《发展》2011,(1):51-51
一、城市违法建设的原因 笔者以兰州市为例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并经初步分析,问卷显示城关区、安宁区、七里河区等各区的城乡结合部发生违法建设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达捷 《特区经济》2011,(9):171-173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经济实体不断壮大,特别是二、三产业的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城乡结合部地区一些集体非农建设用地自发地、无序地流转形成了一定的隐形市场。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的流转对发展区域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导致了土地利用混乱、土地产权关系不明晰、建设用地供应总量难以控制、土地市场秩序遭到破坏等不少问题。本文以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为研究背景和范例,浅析了农村集体土地用地流转的制度设计、存在问题和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在城乡统筹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由于长期城乡分治而形成的“二元”结构。北京作为近13亿人口的首都,城乡关系却不仅仅是“二元”结构问题。由于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乡村地区在减少,而且形成了大面积的城乡结合部:从目前城乡结合部扩张的速度来看,不久的将来,北京市行政范围内的广大农村都将变成城乡结合部。因此,城乡结合部是北京市城乡统筹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马晓燕 《发展》2013,(1):56-57
随着北京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流动人口涌入北京并在北京周边集中居住,形成了围绕城市中心的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聚居区。至2010年初,北京市流动人口聚居区已达300多个。在这些地区,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的比例严重倒挂,一方面给城市基层管理带来严重挑战,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造成城市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尖锐矛盾。近年来,围绕建设"三个北京"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战略目标,北京市集成了一系列关于城乡结合部规划建设和社会服务管理方面的政策措施,形成了"跨越式""渐进式"和"趋同式"三种路径,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城乡结合部地区的社会面貌,缓解了社会管理问题突出的现象,较为平稳地推进了北京的城乡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城乡统筹背景下河南省农村宅基地流转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竟竟 《特区经济》2010,(9):186-188
在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日益深化及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下,农村宅基地流转问题备受争议,成为理论研究的一大热点问题。本文在考察了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及边远农村地区三个特定地域农村宅基地流转主要特点的基础上,指出农村宅基地流转的最大阻碍是土地法规制度的限制及农民乡土情结的束缚;而新农村建设、市场经济、人口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及子女教育等因素构成推动其流转的主要动因。最后,提出了促进农村宅基地规范化流转的一些思考。以期为河南省农村宅基地有序流转及城乡统筹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及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