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黎欣欣 《魅力中国》2014,(19):246-246
蔡元培与胡适两人虽有着二十余岁的年龄差。有着不同的经历和教育背景,但二人在投身教育事业之时,二人提出的教育思想中完全人格的个性教育现、平民教育观、教育独立思想等方面的观点可谓不谋而合,本文探讨了研究蔡元培与胡适的教育思想的共同点。  相似文献   

2.
王华 《魅力中国》2010,(11):13-13
五四时期,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胡适起的作用,是通过他针对整个思想界在研究、宣传“主义”上的误区所提出的科学解决路径为李大钊等人所认同实践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康小康 《中国西部》2011,(8):118-119
事实证明,胡适的确是民国文人中最温和谦逊的一位。1923年5月,胡适来到上海,主动致信郭沫若、郁达夫等人,以期表达敬意,消除恶感,并建立新的友谊。三天后,郭沫若请胡适吃饭。酒醉微醺,胡适再次显示了"老好人"的诚恳和文人的坦诚,说了好多贴心话,胡郭二人,自此捐弃前嫌。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好政府主义”提出的背景和“好政府主义”的内容,对胡适的好政府主义做出了评价。指出其对国情的分析有一定局限性,思想过于抽象,内容较为保守。  相似文献   

5.
胡适是现代史上颇具争议且深具影响的人物。他学富五车,著作等身。长期以来,人们多从学术角度探讨胡适。然究其一生之言行,虽有争议,却均是构建在爱国的思想基础之上的。因此,文章通过对其爱国思想构成之原因的分析———传统文化的浸渍、西方文化的熏陶、社会背景的影响,试论其爱国思想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本文由胡适的"假说主义"的方法论的起源和胡适的"假说主义"的方法论与波普尔假说主义方法的比较研究两部分构成。通过阐述,可以看到他是方法论上的假说主义者。  相似文献   

7.
胡适先生国学功底深厚,又饱经西方文化的熏陶,他学成回国后,面对贫穷落后的旧中国,与西方发达的物质文明形成极大的反差,心痛之余,积极以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对中国发展的出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同时,对中西文化的优劣作了比较之后,进行理性的思考,进而指明中国文化及文明的发展方向——“充分世界化“。这是胡适对中国思想文化的重要贡献之一。  相似文献   

8.
书架     
《中国西部》2012,(6):126-127
长期逃学的沈从文,屁股挨板子的郭沫若,晚饭后听四叔钱穆吹箫的钱伟长,大年初一外出讨饭的彭德怀,满脑子地狱惨象的胡适……  相似文献   

9.
作为五四运动的发起者之一的胡适先生在美国意象派盛行年代里进行过学习,本文就以此为出发点来探讨美国意象派与胡适的关系。美国意象派运动作为一种武器来追求"自由",它们体现出的勇于挑战的精神将把美国意象派推入到一个高峰;胡适认为个性意识要得到解放,首先应该要对"自我"进行肯定,而个性意识的觉醒和自我价值的宣扬是五四"新诗"的显著特色。在对比中我们不难发现胡适发动的白话文运动是面对古典诗歌的压抑,希望获得感情,与表达的自由,这一观点明显受到美国的意象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胡适《复陈东原书》反映了胡适对整理家乡安徽文献的关切,标志着由陈东原和胡适首倡的"安徽文献"一词从概念固化为整理安徽文献的实践,并由此信可以管窥整理安徽文献的全貌。安徽省立图书馆、安徽通志馆和安徽文献委员会在整理安徽文献方面取得了各自成就。  相似文献   

11.
胡适是五四时期要求全盘西化的激进知识分子,他不仅倡导物质和精神的全盘西化,对婚恋的看法也有独到的见解。他本人在现实生活中遵循着中国式的婚姻,在他的思想深处却坚守着一份对西方式自由恋爱的向往,并且也系统地阐述过对中西婚姻观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当代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文化为主流思想,然而在中国的近现代时期胡适却为中国开创出了全盘西化的自由主义文化思想。他的全盘西化思想里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否定的一面。考察他的文化思想,有助于当代文化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仁者胡适     
著名学者胡适品行端正、处世雍容。上世纪初,受新文化运动影响,很多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回国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抛弃糟糠之妻,另觅新欢。胡适留学归来,正值翩翩少年,早已声名远播,多情女子追求者甚多,但他却能守住人生底线,与一个乡下小脚女人终守一生,实属难能可贵。  相似文献   

14.
乔静 《理论观察》2005,(6):71-73
八十多年前发生的“问题与主义”之争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前的一次重大论战。在这次论战中,针对胡适提出的“多谈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的改艮主义主张,李大钊运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义义原理,结合当时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正确阐述了“问题”与“主义”两者之间的关系,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我们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摩罗 《环球财经》2011,(10):116-117
近几年孔庆东似乎老跟文化界流行的观点和趣味过不去。不少人越来越羡慕民国时代,羡慕胡适蔡元培虽处乱世依然体面优雅如神仙,可着劲儿模仿着“民国范儿”,这些“果粉”的言论得到许多人的喝彩。孔庆东那一大一小的两眼却一齐瞪圆来,面对五个摄像机嗷嗷嗒嗒开骂,“一共饿死了几亿人的中华民国,今天的汉奸们台独们居然歌颂如父母如天堂。”  相似文献   

16.
邵珂 《魅力中国》2011,(5):309-309
胡适先生提出的“健全的个人主义”思想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精神,是需要自我的健全,赞美追求自由、包含了对他人和社会的容忍和接受的内涵丰富的概念。本文试对胡适先生“健全的个人主义”的思想进行论述和分析,希望能够真实全面的展现该思想,为生活在现今社会中的我们在人生价值观的建设、公民精神的构成等相关方面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正>设立"科发基金"上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胡适与梅贻琦是台湾科技界两大领军人物,共同主持岛内科学发展策略。由于他们二人私交至笃,在台湾科技事业初创时期,无论筹划、协调、实施、检讨、改进等有关事宜,始终互相尊重,使台湾科学发展规划主管部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1960年以后,梅贻琦身体常感不适,先后数次住院疗养。1961年3月辞去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一职,由  相似文献   

18.
一百多年来,关于中医的争论几乎没有停止过。 早在1879年,浙江儒学保守派人士俞樾先生就发表《废医论》,对中医提出激烈批评。 五四前后不少文化名人,对中医都持批判态度。梁启超、陈独秀、胡适、傅斯年、吴昌硕等都有过类似的言论。  相似文献   

19.
杨树荫 《浙江经济》2014,(21):62-62
一生平和,以著书从教为业的胡适先生,竟也能"持节宣威"。 抗战时期,胡适被民国政府任命为驻美国大使。一介教授,陡然成为"持节"驻美的使者,胡适故乡的胡氏宗族,自然是风光万分,此是胡适之荣光,也是故里乡亲之荣光。在胡氏宗祠特立匾额,上书"持节宣威",光宗耀祖,至今仍挂在绩溪上庄胡适的故居内。  相似文献   

20.
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创始于1900年,每5年一届,素有“史学奥林匹克”之誉。
  中国自1905年即关注大会,向达、蔡元培、傅斯年、胡适、顾颉刚、刘大年、季羡林等几代学者都积极推动过中国与大会的交流。几代中国学人视其为"学术与邦国"大计,不断奔走呼吁,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