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晓瑞 《改革与开放》2012,(14):160-161
近年来,随着各大高校的不断扩招,学校毕业生数量逐日增多,因此如何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对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学生来说,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作为人才这一产品的直接生产者和培养者,高校采用何种措施来有效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顺利实现学生就业是学校教学成果和旅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教育工作者也必须转变传统教育观念,以市场为导向,从社会需要出发,重视加强学生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就业技能和综合能力,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李杉  多杰  杨占辉 《新西部(上)》2009,(5):113-114,110
2008年是西藏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第三年,"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供需见面"的就业机制在西藏各地区得到了深入贯彻,但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为此,要积极培养和发展毕业生就业市场;要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学校要建立全员参与、全程指导的就业指导模式;要鼓励、促进大学生创业.  相似文献   

3.
何雨谦  张维宇 《发展》2012,(11):67-67
一、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存在问题笔者从甘肃省现有的5所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来看,存在如下几个较普遍问题:一是毕业生自身实际能力无法较好满足用人单位日益提高的用人要求;二是独立学院未能突出的专业设置;三是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有缺陷;四是学生就业心理存在误区。  相似文献   

4.
通过调查分析可以看出,影响毕业生就业信心的首要因素是对就业指导的满意程度,可见提高就业指导工作质量对增强毕业生就业信心有着重要的影响。对自己能力的评价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学生自我评价越高就业信心越强。专而精的专业设置更能增加学生的就业信心。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独立学院在校大学生和往届毕业生的就业能力需求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独立学院学生的就业能力需求状况;通过对用人单位关于招聘工作的访谈,了解毕业生在求职时通常存在的问题,同时,了解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就业能力要求。结合学生就业能力需求和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就业能力倾向,探索建设提升独立学院学生就业能力的路径模型——"Ability-Route"模型,从而促进和提升独立学院的就业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6.
赵秋艳 《中国经贸》2013,(10):143-143
人力资本投资直接影响着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较为低下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和高校对于大学生进行的人力资本投资方式不尽合理。为了有效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就必须要改进入力资本投资方式,提高其就业能力,顺利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相似文献   

7.
安排学生实习一直是各类高校指导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措施。但是如今的社会,企业提供的职位数量的增长速度低于大学生毕业人数的增长。因此,很多毕业生不得不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局面。即使有学士甚至硕士学位也不能保证毕业生能找到令人满意的工作。企业的招聘要求在不断的提高,尤其是对应聘者的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工作经验方面。然而刚刚毕业从未参加过工作的学生如何获得工作经验呢?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提高就业数量和质量,让毕业生接受实习教育成了一个重要的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不愿意到基层和艰苦的地方工作,缺乏自主创业的勇气和条件,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和创新能力需要提高等。加强就业工作的主要措施是:健全就业指导机构;增强服务意识,拓宽就业渠道;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落实国家及学校关于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和规定等。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逐渐增多,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作者以就业为导向,结合美国、英国和德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现状,通过分析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内在特征得出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进而提出了"重视学生能力培养,构建能力培养体系;教学中注意企业人才需求;加强校企合作"的具体措施。文章所提出的一些方法和措施对提高应用型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有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自从高校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凸显,毕业生就业难与用人单位"招人难"现象并存,高校毕业生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矛盾突出。而提高高校学生的可雇佣性能力,是缓解当前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以河北省高校学生为主体,从学生、学校、用人单位及政府层面提出提升大学生可雇佣性能力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1.
洪婕 《魅力中国》2010,(35):384-384
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是重要的主观原因之一。如何在大学高等教育过程中,有效地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结合近四年辅导员工作实践,笔者设计了《大学生动态虚拟简历》作为一种提升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新尝试、新探索。  相似文献   

12.
曲建辉 《黑河学刊》2013,(3):119-121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重,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一个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帮助毕业生顺利毕业无疑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环节。辅导员是学生最直接的管理者,也是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一线老师。因此,在新形势下,积极探索如何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学生就业方面的积极指导作用,对于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作者从事高职毕业生就业指导过程中归纳出来的就业困难的原因,从高职院校和毕业生两方面阐述了如何提高高职学生就业能力,促使他们充分、顺利就业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加强高校实践教学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基础。同时也是不断提高我国高校教育教学质量水平,促进高校教学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针对目前高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高校实践教学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目标,高职教育必须提高人才培养的适用性。当前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仍然缺乏就业竞争力。职业技术教育有学术化倾向,职业院校教师缺乏实务经验,造成的产学落差弱化学生就业力的问题不容忽视。要从职业教育学术化的成因、职业教育学术化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冰岛、瑞士和挪威三个就业率高的国家职业教育经验,为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寻找对策。  相似文献   

16.
高校毕业生就业已是广受关注的社会问题。首先,文章从社会环境、教育制度、家庭以及毕业生自身角度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然后,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探讨高校在氛围营造、就业服务、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文章就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方面,从引导学生树立主体意识、创新培养模式、加快课程体系改革3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郭芳 《魅力中国》2014,(15):156-156
作为新升格高职院校之一,及时准确了解我院毕业生就业情况意义重大。2010级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新近毕业且工作满一年,对其就业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能为我院今后的课程设置、专业建设、学生培养等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也便于我院采取对应措施,以提高毕业生就业任职能力。  相似文献   

18.
对于许多毕业生而言,与其说是"就业困难",不如说是"就业迷茫"。"就业迷茫"直接反映出毕业生就业能力不强,而高校现行的教育模式和应试教育顽疾是造成大学生就业能力低下的原因。正视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问题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创新教育模式,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已成为改变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目前高校的就业形势及高职院校毕业生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如何构建新形势下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促进学生就业,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20.
文章在高等民办院校基础之上研究了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并将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归为资本(父母的职位、收入、自身优势等),主要是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调查结果表明,父母的职位、收入、受教育程度对毕业生的就业影响显著而教育资本的影响则不显著。因此,提高当代毕业生的就业率应从加强其个人能力水平入手,主要政策措施有:培养毕业生正确的自我就业意识,提高自身的能力培养,加强学校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注程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