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戴刚 《重庆与世界》2012,(12):58-62
对于职业教育来说,岗位、能力与课程是共生和互促的三角关系,职业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企业培养出符合企业岗位要求的高素质的合格人才。职业教育必须遵循“根本在企业,能力为本位,课程为载体,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导引”的基本原则。要搞好中职模具技术应用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必须做好CBE课程体系建设,搭建好培养学生获得并符合模具...  相似文献   

2.
从关注课程的“学术性”到重视课程的“社会性”,从“以学科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转变,从“知识系统”向“多元能力”转化,鼓励学生在科学探究中提高能力,这是国际化学课程改革的趋势。新的高中化学课程理念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学习方式、课程评价、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反映了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力求使新的高中课程能更全面地展示未来公民所需要的化学科学素养,以更具弹性的课程结构和更丰富的课程内容,为“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化学”提供基础。而在实施的过程中,老师们会遭遇不同的现实问题,我们只有把现实问题处理好,才能真正达到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以院校合作为切入点,开发岗位任务引领型<儿科护理>课程,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改变.[方法]紧紧依靠行业、企业对儿科护理人才需求、岗位对知识能力的要求、学生就业去向、护士职业资格进行调研,反复论证,确立课程改革思路,从课程内容、教学活动、教学方法、考核体系、学习资源五个方面进行课程改革.[结果]初步构建了课程内容与岗位工作任务相一致、教学活动与工作过程相一致、教学方法多样式、系统化考核的课程体系.[结论]岗位任务引领型<儿科护理>课程的建设,促进护生获得综合职业能力,突出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相似文献   

4.
以就业为导向 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良好的职业能力是学生就业的基本条件,是胜任就业岗位的基本要求。在就业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有利于职业院校的生存和发展,有利于满足市场的需求。可以通过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改革、加强实践教学、推广“双证书制”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5.
《泵与风机》课程是电力高职高专许多专业的核心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目标为“教、学、做”一体化,即通过岗位划分获得“做”、岗位分析细化“做”、岗位训练实现“做”,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主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6.
吴郁芬 《理论观察》2014,(8):150-152
职业核心能力以培养适岗换岗能力为要旨,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变迁、助力用人单位效益、推动高职教育发展以及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高职院校有必要遵循能力本位的课程观、行动导向的教学观、积极体验的学习观以及立体多元的评价观探索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路径,从优化课程设置、改进教学实施、创新评价手段等几个方面入手,增强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实效。  相似文献   

7.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中职学生就业岗位更注重综合职业能力的要求。本文从我国中职教育计算机专业网络课程设置的现状着手,对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就业岗位的职业能力进行分析,阐述了课程设置必须以关注学生职业能力为主要依据,提出了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设置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8.
文章研究表明,人工智能发展对会计人才的影响是深远的,使得低端会计人才的需求量大幅减少,相反因为会计职能的重心转移,对于高端会计人才的需求会大幅增加。因此,高职院校应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要求,围绕人工智能时代下的会计职业岗位所需知识、能力、技能要求整合和创新课程,突出岗位能力与综合技能的培养,加强研究构建以管理决策为核心、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模块化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以满足人工智能对会计人才的影响与需求。  相似文献   

9.
朱英华 《中国经贸》2008,(20):99-100
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教学步骤,是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院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切实加强实训教学。只有加强实训教学,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培养适应职业岗位需要的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0.
杨保霞 《魅力中国》2013,(29):20-20
职业技术学校所培养的学生是在工厂生产一线的直面产品,既会管理又能操作的技术人才。学校与企业联手,走“重理论更重实践”、“重专业更重岗位”的结合式办学之路,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使职业技术学校成为现代企业所需要技能人才的摇篮。  相似文献   

11.
魏慧 《魅力中国》2014,(6):231-231
一、实习的含义 实习是针对职业岗位任职需要,以提升技能操作水平,增强就业能力为目的,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生产实践活动。学生以未来职业角色参加社会生产活动,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在生产实践中历练,熟悉所从事的职业,从而胜任岗位要求。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最后一年要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  相似文献   

12.
良好的职业能力是学生就业的基础.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就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此要按岗位职业能力要求设置课程;师资建设要满足职业能力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实践教学;通过勤工助学方式训练职业能力;推行"双证书"制;重视学生的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13.
蔡丽娟 《中国经贸》2014,(12):95-95
“协同创新”战略明确把创新人才模式作为高校改革的方向。围绕外贸岗位群与教学课程模块实施协同创新策略成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外贸岗位群对国贸人才的能力要求,阐述高职人才培养存在的共性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一、高职语文教学的学科特点及现状 高职是适应社会发展,在改革开放之后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等教育模式,它担负着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重要任务.它有别于普通高等学校中以"学术目的为主",按学科体系设置专业和课程,强调学生所学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以培养学术型、工程型人才为主的理论教育;它以"能力为中心",按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和技术领域设置专业,按照实际需要,以培养岗位能力为中心来决定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的内容、时间及其相互关系,并以此构筑自身的教学体系,实行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并重、互相配合,共同为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服务,以培养技术人才为主的培养模式,具有自己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15.
王建红 《发展》2010,(2):110-111
会计实验课程的设计必须以会计岗位工作任务为依据,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根据会计核算的要求、企业要求和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教学内容;根据工作程序和认知的规律组织教学内容;并采用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等新的教学模式实现课程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6.
李长云 《魅力中国》2013,(34):191-191
技校生汽车维修课程体系整体改革,应坚持全面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需要为准的原则,落实“人本创造、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积极推进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建设上突出汽车维修专业的特色,贴近工作岗位(群)培育人才,使专业教学与社会人才需求相统一;课程设置上应遵循基础宽、知识新、技术含量高等特点。使学生既能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又拥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
解红霞 《魅力中国》2013,(26):153-154
职业技术教育主要是培养能胜任生产一线岗位要求的、具有一定实践技能的实用型人才。职业教育的专业性、实践性很强,其特点也要求教师不但要有较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这就是目前所要求的“双师型”教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和搞好与实际吻合的理论教学。“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要注重实践能力,结合实际需求、联系实际内容才是锻炼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根本。  相似文献   

18.
乔书杰  王雪梅 《魅力中国》2013,(25):183-183
根据教育部提出的高职教育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够用、实用”为原则,以“理论适度、讲清概念、突出应用”为标尺。为近应社会的需求。必须加强学生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为此。根据本人多年从事本课程教学的经验。本文在对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措施等方面加以改革,以优化教学效果为核心,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尚为宗旨。改革传统的、旧的教学方法,大力推行先进的教学手段、方法淡及考核方法,利用科研成果对课程内容进行提高和完善。为学生能学好专业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推进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童德元 《魅力中国》2010,(29):338-339
《成本会计》是一门理论性、系统性及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教学内容应主要注重于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实际,本文基于企业成本会计工作过程,阐述了高职成本会计教学为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应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三方面进行课程教学设计,培养学生在一般会计、成本会计核算和会计主管三个岗位层次上职业岗位能力,使学生毕业后有能力从事一个中型企业的成本会计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20.
<正>一、前言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结合湖北省“51020”现代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精准聚焦“养老服务”人才匮乏问题,以“双师型”教师能力提高为立足点,以岗位胜任力提升为中心,构建起应用型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培训体系,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着力,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改革,精准定位人才需求,“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人才链”四链贯通,围绕“工作岗位情景”重构课程、重组教材、重建标准,从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岗位适应性,有效破解“校热企冷”“产教融而不透、校企合而不深”等问题,促进“真融、真合”,打造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新高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