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圳特区成立40年,深圳从依法设立的共同体变成真实的城市共同体,深圳精神发挥了重要的聚合作用。透过深圳精神的构建历程可以看出:决策者和普通市民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是推动深圳城市精神形成、发展和完善的力量源泉。深圳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文化的深圳实践与探索,在中国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史上具有价值。  相似文献   

2.
霍墨涵 《理论观察》2022,(12):42-45
社会主义道德理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人在百年的奋斗和探索中创造了引领中国社会进步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它坚持了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价值取向、遵循集体主义基本原则,突出了新时代中国社会道德的社会主义特色。在实践过程中以丰富的社会道德建设举措,构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并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3.
潘晓时 《特区经济》2006,(11):323-325
社会主义精神是基于社会主义思想的社会主义经济伦理的平等、和爱和贡献精神,我国企业存在的劳资矛盾紧张、企业活力不足、创新动力缺乏等现实问题阻碍着企业发展,同时,由于企业内收入分配悬殊造成的内需不足也阻碍着社会经济发展,因此我国企业文化需要社会主义精神。同时,在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注入社会主义精神能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相似文献   

4.
金莉 《改革与开放》2014,(11):18-19
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内涵丰富。本文分析了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及地位,以邓小平文化思想为视角,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沈丹 《改革与开放》2011,(2):192-193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已经成为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化已不仅仅是一种意识形态,更是一种生产力。文化生产力作为一种新兴的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本文从文化生产力的内涵、作用出发,来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更好地发挥文化生产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他指出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探讨传统文化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相融合.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共同点,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与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相通,优秀传统文化是党思想建设的有益营养,传统文化崇德尚礼乐是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的丰富资源,传统文化崇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利于环境保护,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传统文化的天下概念相通.  相似文献   

7.
才立琴 《黑河学刊》2001,2(6):10-15
马克思曾经指出,从根本上说文化就是人的素质不断提高的活动及其成果,文化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有狭两义,在性质上也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它们对社会的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历来与先进文化紧密相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我们党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定位下,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它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是"四个自信"的坚实基础,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平公正。在新时代的引领下,要坚定不移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中的文化自信,必须确切掌握在新时代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科学内涵和意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推进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创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期待。  相似文献   

9.
在汉语系统中,“文化”的本义就是“以文教化”,它表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属精神领域之范畴。随着时间的流变和空间的差异,现在“文化”已成为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本文以为中国文化的精神主要体现在天人和一的自然观,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贵和尚中的价值观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动漫文化具有的文化独特价值,能为弘扬中国精神提供有效的载体、构建新的平台、开辟宽广的道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动漫市场主要为美日动漫所占领,有碍于中国民族精神的传承。文章提出了以动漫文化弘扬中国精神的策略,包括:形式上,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元素融入动漫并加以创新;内容上,在挖掘民族文化基础上讲好中国故事;造型设计上,塑造具有典型中国特色和精神内涵的动漫形象;管理机制上,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原创优秀动漫保驾护航等。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这就要求我们党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中,团结领导各族人民群众取得更进一步历史性成就。为了更好地将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必然要实施一系列措施使人民群众真正了解和认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增强大众认同方面有着严峻的现实挑战。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众认同是一场艰难的持久战,需要我们多措并举、稳步推进。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担负起自己在新时代的伟大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2.
13.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前人,与时俱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做出了创新性贡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大任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的重要论断;提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理念;确立了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必由之路.只有对中国模式不断探索、认识和实践,才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国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建设的成就,不仅证明了“以人为本+创新发展”的发展模式、“市场经济+政府推动”的体制模式、“互联网民主+共产党领导”的政治模式的力量,而且还将证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文化模式的力量.  相似文献   

15.
孟庆华 《魅力中国》2013,(10):372-372
文化精神既承接了历史又展现着当代,可以说它是一种历史文化积淀与当前文化氛围相互作用的结果。文化本身是一种运动过程。它具有一定的延承性,古以有之的慷慨悲歌之燕赵文化是一种文化精神,今天四川雅安地震所涌现出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伟大民族精神也是一种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6.
林森 《魅力中国》2011,(1):47-48
文化精神不是仅在小康社会才产生的,因为文化本身是一种运动过程,它具有一定的延承性,可以说古以有之的慷慨悲歌之燕赵文化是一种文化精神,今天,文化精神既承接了历史又展现着当代,可以说它是一种历史文化积淀与当前文化氛围相互作用的结果。文化精神作为历史文化积淀在新时期的继承发扬和改造,作为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产物,在现代观照传统、传统化育现代的双向作用基础上,固有的历史文化积淀与现实的文化品格相互融摄形成文化精神,使我们获得指向未来、创造未来的局面。  相似文献   

17.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政党的精神旗帜。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们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归根结底在于探索出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发展道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第一次科学阐述了文化强国的"中国道  相似文献   

18.
19.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凝结和积淀而成的优秀成果,是中华文明的精华与结晶。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我们要坚持继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始终把文化创新作为文化发展的战略基点和前进动力。因此,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形式下,通过文化创新来弘扬民族精神、发展民族精神,正是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20.
冯璐  赵奕 《魅力中国》2012,(29):178-178
遵义一直被人们称之为转折之城,会议之都,为何屡屡成为人们朝圣的红色革命圣地,究竟是什么样的会议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什么样的精神凝聚着共产党人精诚团结、披荆斩棘、开创中国共产党91年辉煌历程的革命激情?遵义人民用自己辛勤的汗水筑造了繁荣富强、日新月异的新遵义。朴实善良的遵义人民,在新时代浪潮的激荡中如何以遵义人特有的革命精神谱写新时代的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