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立德树人是高校育人的根本任务和中心环节,大学生志愿服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有利于丰富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提高其实效性。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要从培育大学生志愿服务意识、构建大学生志愿者系统化培训体系、探索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创新路径、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四个方面进行路径创新,培育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大学生志愿者。  相似文献   

2.
高校教工党员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引领者,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践行者,以志愿者身份走进基层,是党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途径。针对目前各高校在"两学一做"活动开展中重理论轻实践的局限性,文章提出,在"两学一做"基础上,以高校教工党员为对象,以志愿活动为载体,确立高校教工党员投入志愿活动的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的新思路,以期为高校教工党员的志愿服务活动研究提供新的理论研讨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3.
将志愿服务活动纳入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实践育人的一条有效途径,通过志愿服务实践教学,可以对大学生有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促进大学生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消化与吸收。高职院校应着力构建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的思政课实践教学途径,将志愿服务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内容,设计好思政课志愿服务实践教学的项目,对学生开展从事志愿服务活动的培训,做好思政课志愿服务实践教学的宣传动员和总结,拓展思政课志愿服务实践教学基地。  相似文献   

4.
高校共青团的主要工作是育人,为了提高青年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大学生的志愿精神,高校共青团开展了以志愿者服务为指向的劳动育人工作,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理念深入到志愿服务精神中,定期对大学生进行志愿精神教育,组织青年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从而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与志愿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5.
刘光煜 《黑河学刊》2010,(8):152-153,156
以厦门大学为例,分析目前国内高校志愿服务工作发展的现状,阐释志愿服务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包括实践功能、德育功能、保障功能及整合功能。高校志愿服务机构应该从志愿服务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人性化等方面入手,努力将高校志愿服务工作推向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志愿服务与感恩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天 《黑河学刊》2010,(5):83-8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面向实际、贴近生活,必须认识和处理好与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关系研究,要明确志愿服务活动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意义和作用,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相互结合。感恩教育是系统工程,只有实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才能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7.
高校基层学生党支部是发挥高校党组织战斗堡垒的重要阵地,针对高校基层学生党支部的活动内容和形式进行创新,是时代的要求.在学生党员教育过程中,传统的学习形式和实践形式已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党员的现实需求,加强学生党支部的活动创新在调动大学生党员积极性以及支部建设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创新形式开展理论学习、实践活动、志愿服务能够让大学生党员自觉提升党性修养,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相似文献   

8.
志愿服务随着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提高而得以普及。近年来,高校作为社会青年阶层缩影使得高校志愿服务团体比重增加。但志愿者服务队伍不够稳定,服务运行管理机制尚未完善。本文分析了高校志愿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随着我国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随之而来的志愿服务的深入开展问题也引起了社会舆论的普遍关注。不少高校将志愿服务纳入学分化体系中,即"志愿服务学分化",旨在通过学分形式引导大学生投身多种类型的志愿服务活动中去,并由此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和公共道德意识,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努力增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志愿精神是当今时代的新兴潮流,对社会进步有重要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从培育大学生公民责任意识、引导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培养大学生志愿意识和志愿服务能力三个方面来发挥推动志愿精神传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颜廷宏 《黑河学刊》2014,(11):32-33
高校红十字会是红十字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红十字会在高等院校宣扬红十字精神的重要力量,以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精神为宗旨。高校红十字会引导大学生投身志愿服务活动,践行人道主义精神,倡导博爱与奉献意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引领大学生精神导向等方面起着与其他组织不同的、特殊的作用。现以高校红十字工作及红十字精神为视角,论述了高校红十字组织如何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育其良好道德品质。高校红十字组织通过开展各种公益、志愿服务,可以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的价值观念完善自我,磨砺大学生的意志品格超越自我,培养大学生的奉献精神与社会责任感升华自我。高校红十字组织及其精神已成为大学校园里凝聚人道力量、弘扬志愿精神的强有力物质和精神存在。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以及志愿者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当前,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在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中已经逐步趋于成熟,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以其使命感和责任感,带着饱满的热情积极地参与到社会服务中来。要从大学生志愿服务对学生成才的重要作用以及构建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的路径两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中央8号文件、中央16号文件以及中央文明委<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精神,把志愿精神作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志愿服务活动的育人作用,教育部日前印发意见,要求切实加强对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领导,建立健全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  相似文献   

14.
发展乡村志愿服务是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的一项基础内容,是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是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形式。目前乡村志愿服务内容形式化、组织临时化、管理行政化,还未形成一套科学、完善的运行机制。文章认为建立乡村志愿服务发展长效机制需要在明确志愿服务定位、打好制度基础、推动项目式运行、强化队伍建设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地蓬勃发展,高校大学生逐渐成为青年志愿者活动的中坚力量,高校开展的志愿者活动数量和形式日益增加。但目前我国大学生志愿者活动还面临很多问题,例如志愿组织建设不完善、后期宣传工作不到位、社会认可度不高等,制约着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发展。本文以江苏师范大学为研究对象展开调查分析,综合分析当前高校志愿者活动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并根据其组织形式的不同特点进行分析,提出高校志愿活动开展的长效机制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16.
章洁 《理论观察》2015,(2):143-144
志愿服务作为新时期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在实践育人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为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作用,需要从思想、组织、动力和质量等四个方面努力探索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7.
雷锋精神在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下具有着新的科学内涵和时代诠释。对大学生进行雷锋精神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培养无私奉献的志愿服务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塑造坚定的爱国主义情怀。新时代高校加强雷锋精神教育,需要从雷锋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宣传教育和实践教育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现今,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已成为当今社会志愿服务的主要力量。本文通过对面向南京市民、上海世博志愿者、上海世博游客进行的问卷调查及对志愿服务有特殊见解的不同人群进行的相关采访活动分析,从高校志愿服务组织的角度出发,结合在宁高校的实际情况,对在宁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实际工作方向进行了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9.
柏惠  娟子 《中国西部》2011,(16):78-82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自2003年实施以来,在全社会产生了深远、良好的影响。胡锦涛总书记在鼓励大学生支援西部的讲话中说:“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学生志愿者,在西部这片陌生而神奇的土地上志愿服务、挥洒青春、放飞梦想,给干涸的西部带去了如海的信息。  相似文献   

20.
志愿者活动是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一种重要方式,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有助于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在当前的教育形式下,我们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志愿服务活动联合到一起,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意识,并在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对他们进行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