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文佳 《新远见》2009,(6):52-58
"中国贡献论"是国际社会对于中国崛起的一种比较新的看法。它是继"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中国机遇论"之后,外国学者从局外人的角度对中国崛起的一种解读。与其他三种言论相比较,"中国贡献论"无疑是最正面的评价。它的问世有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为中国崛起获得更多的外部舆论支持。继续充实中国贡献的内涵,扩大中国贡献的影响,是巩固和拓展中国良好国际形象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我这里所说的"品牌中国"有三层含义,第一是指"中国的品牌",是指一个一个具体的中国品牌;第二是指"品牌的中国",我们把国家当成一个整体的品牌,品牌是用来修饰中国的;第三才是指我们"品牌中国产业联盟",我们简称"品牌中国",同时"品牌中国"也是我们的注册商标.我们刚刚在三亚举行的第七届品牌中国高峰论坛的主题就是"开启品牌中国新的30年",这里的"品牌中国"也是指的这三层意思.  相似文献   

3.
冯巧根 《会计之友》2016,(5):123-130
中国的管理会计是与中国经济发展的情境相适应的,管理会计的"中国特色"始终要考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情境特征。政府导向性与企业自主性相结合是管理会计"中国特色"形成的指导思想或基本原则,也是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的基石。必须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的属性,以中国管理会计的独特性与差异性为代表的"时间性特色"与"永久性特色"是管理会计具体特色的体现。管理会计"中国特色"的形成特点、发展路径和演进范式体现了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的发展规律。加强管理会计工具的整合,充分发挥管理会计控制系统和信息支持系统在企业价值增值中的重要作用,是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管理会计是与中国经济发展的情境相适应的,管理会计的"中国特色"始终要考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情境特征。政府导向性与企业自主性相结合是管理会计"中国特色"形成的指导思想或基本原则,也是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的基石。必须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的属性,以中国管理会计的独特性与差异性为代表的"时间性特色"与"永久性特色"是管理会计具体特色的体现。管理会计"中国特色"的形成特点、发展路径和演进范式体现了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的发展规律。加强管理会计工具的整合,充分发挥管理会计控制系统和信息支持系统在企业价值增值中的重要作用,是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5.
广西于2016年提出实施"质量强桂"战略,是落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等一系列重要论述精神的具体体现。"质量强桂"战略,是积极响应国家"质量强国"战略的全方位决策.  相似文献   

6.
不论中国能否算作特例,反思改革得失,一个基本共识是,市场化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而企业家精神无疑是市场化之源。当今,中国取得的空前成就已毋庸赘言。通常外界习惯用"中国模式"、"北京共识"来标识中国的改革成就和基本动力。一时间,"增长奇迹"、"中国例外论"等调子甚嚣尘上,中国似乎已能避免"中等收入陷阱"的历史"诅咒"。然  相似文献   

7.
"中国制造"的成功,把世界带进了中国。"中国制造"的下一步应是"中国创造",把中国带向世界。相信中国企业在跨国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的帮助下,能够尽快达成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8.
一面是中国吸收的外商投资持续快速增长,一面是关于中国投资环境的"恶化"言论时起彼伏。究竟中国投资环境发生了什么,导致了"恶论"化?文章试图从中国引资政策的调整、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中国本土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和中国监管环境的变化四个主要方面解读"恶化"论产生的原因,阐释中国投资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美丽中国"的提法赋予其更加丰富的内涵,蕴藏着多层寓意,发人深思、令人惊喜。深刻理解"美丽中国"的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笔者心中的"美丽中国"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是包括中国范围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科技系统的组合和协调统一,是包括中国范围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科技等各个方面的美。建设"美丽中国"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0.
资讯     
《中国企业家》2007,(19):16-16
我与《中国企业家》杂志的10年9月5日出版的《中国企业家》杂志用的是典型的中国红封面,封面标题借用梁启超先生"少年强,则中国强"的句式,用的是"公司兴,则中国兴"。杂志社总编牛文文在"观察家"栏目中撰文告诉我们,《中国企业家》杂志已经发行至本期是300期,是历经22年的300期!  相似文献   

11.
刘楠楠 《价值工程》2019,38(27):45-47
德国"工业4.0"代表了德国工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也体现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新格局。"中国制造2025"是在我国工业高速发展的基础上所制定的发展战略,是中国制造业国际化的重大举措。在"中国制造2025"下,将使中国制造业企业不断转型和提升,在智慧智能化的新时期体现出中国制造业的强大力量,在深入理解"中国制造2025"有关具体政策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制造业企业和职业变化,深入分析产业环境适应"中国制造2025"。  相似文献   

12.
未来几年是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并最终向知识经济过渡的关键时期,是"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制造"正面临一场蜕变。从丑陋的毛毛虫到漂亮的蝴蝶,是一条漫长而曲折的艰辛之路,但同时也是一条必须经历的新生之路。"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声音     
《中国新时代》2012,(12):20-20
"中国应该为自己成为世界工厂而感到自豪,而不是中国经济出现了什么大的问题。"——这是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在"2012财新峰会:中国与世界"上发言时所阐述的观点。他认为,中国制造业必须升级,而中国制造业必须升级是重要一环,像金融所谓高端服务业虚拟经济的支持,所以,这是很纠结的问题。"我们既要集中中国最大的力量发展制造业,因为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关系,就像中国一句成语里面讲的皮和毛的关系,中国的制造业就是那个皮,中国的服务业就应该是附着在制造业这样一个皮上。"  相似文献   

14.
我这里所说的"品牌中国"有三层含义,第一是指"中国的品牌",是指一个具体的中国品牌;第二是指"品牌的中国",我们把国家当成一个整体的品牌,品牌是用来修饰中国的;第三才是指"品牌中国产业联盟",我们简称"品牌中国",同时"品牌中国"也是我们的注册商标.我们刚刚在三亚举行的第七届品牌中国高峰论坛的主题就是"开启品牌中国新的30年",这里的"品牌中国"也是指的这三层意思.如果没有特别说明,以后我所讲的品牌中国都包括这几层含义.  相似文献   

15.
在讨论中国制造这个题目时,就让我们从"组装"这个视角开始切入.因为很多人把"组装"等到同于"制造",有人说中国制造就是中国组装,中国是组装大国大家是都能认可的. "鸡蛋里头挑骨头",就让我们找找中国组装的毛病.  相似文献   

16.
一个强烈的遗憾是,30年了,中国一直没能够向全世界讲清楚"中国奇迹"这个成功故事在国际投资界,与中国有关的概念往往能获得较高的估值.当中有所谓的"中国溢价"。从市值看,全球最大的电信公司、全球最大的商业银行,都一度是中国企业了。但是,就整个中国制造企业而言,目前却存在着极大的"形  相似文献   

17.
去美国扎根     
<正>与前30年改革开放以"引进来"为主相比,"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将是中国未来对外开放的战略选择。中国企业"走出去",在国际市场中经风浪、求发展,这是全球化背景下的客观趋势,也是实现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必要阶段。全球经济危机也把中国推到了世界的风口浪尖,中国企业开始成为国际投资舞台的主角。但是等待中国企业的不仅是机遇,更有无法预知的风险。中国企业的"走出去"还处在初级阶段,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经验不足。中国企业走出去除了客观的政治风险外,还面临战略决策、跨地域文化融合以及建立有效的国际化人才战略等盲  相似文献   

18.
高茹 《企业导报》2010,(3):245-246
"中国模式"是研究中国问题的国外学者、政要和媒体所提出的新概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加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在中国改革发展取得巨大成功的影响下,国际社会开始炒起了"中国模式"、"北京共识"。在文章中试图从"中国模式"提与不提或是慎提、如何提法及"中国模式"的内涵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中国精神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凝结剂和推进器,是对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的精神内涵的概括,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呼唤着中国精神,在此背景下,文章探讨了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接受"中国精神"培育问题的重要意义,对目前高校存在的"中国精神"培育一些主要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并结合形势提出了加强"中国精神"培育的具有创新意义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是在综合国力、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方面的大幅跃升,而且是要实现中国传统以"仁"为核心的价值观念的回归和扩散,其进程容纳了"独善其身"与"兼善天下"协调共进之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展示的美好前景,不仅能够造福于中国人民,而且也给世界和平、人类共同发展和普遍繁荣带来了希望。这不仅在于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理论,也在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持续传承和不断提升。解读中国梦必须把握由传统中国到当代中国一脉相承的中国人由"独善其身"到"兼善天下"的文化特质,让中国梦承载着的人类和平的向往与其自身内敛着的向善品行充分融合。中国梦必将在传递中国风格中延续其扬善属性;具有扬善风格的中国梦带给中国和世界的也注定是和谐与包容、分享与共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