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7 毫秒
1.
2016年6月的一天,我在四川成都寓所翻阅报社寄给我的《柴达木日报》,偶然看到一篇弘扬柴达木精神的《柴达木精神在血管里奔流》专访,了解到现年82岁高龄的原中央党校副校长杨春贵同志才是《柴达木报》汉文版的最早创始人之一.  相似文献   

2.
接受作者的委托为《柴达木开发史》一书作前言,我内心是深感惶恐的。但作为一个柴达木人是很愿意借此一隅说几句话的。一《柴达木开发史》为我们展开了一页页壮阔的历史画面,记载了“聚宝盆”柴达木悠久的开发历史——  相似文献   

3.
2008年秋,为了我拟撰写的一部长篇小说《大戈壁》,我曾重返柴达木,从德令哈,到格尔木,到察尔汗,到大柴旦,到鱼卡,到马海……走遍了我曾经在柴达木工作过的所有地方,拣拾起我四十二年前至二十二年前之间的所有记忆.最后,当车过鱼卡,要向当金山进发的时候,我让司机停下车,我下了车,面对柴达木的方向,虔诚地跪了下来,深深地磕了三个头,心中向柴达木泣说:"柴达木啊,我的母亲,我的第二故乡,保护、养育了我这个'黑五类子女'的荒凉的土地,这一次,泽群是真正的走了.我这等年纪,要再返柴达木,只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柴达木啊,走出柴达木,才知道这一颗心,是永远地走不出柴达木的了.我为您,奉献了我的青春与健康;您也给予了我一辈子的事业与'财富'.我的个性里,已融入大戈壁的辽阔与旷达;我的血液里,永远流淌着巴音河湛蓝激情的河水;我的灵感中,迸发着只有柴达木夜空里才有的一颗一颗璀璨的大星星.待到《大戈壁》写峻出版,我很难会再来柴达木来看您,但我一定会寄一册《大戈壁》,让柴达木的友人在巴音河畔,寻一个并不惹人的小小地角,擦柴引火,一页一页将这二十万余字的小说焚烧,以祭奠我在柴达木生活过的一切,以感恩我在柴达木的所有友人,以记录某一段我的人生在柴达木的真实……"  相似文献   

4.
去年《中国妇女》杂志海外版《中国女性》向我约稿,希望我写写我在柴达木的生活小故事。我的作品《西部女人的苦与乐》在2002年4月号《中国女性》上发表后,接到中央电视台《讲述》栏目主持人高月的电话。她说看了我的这篇作品,向《中国女性》打听到我的电话,想约我到中央电视台做节目,讲述在柴达木的生活。我应约去了中央电视台。  相似文献   

5.
读者来信     
《柴达木开发研究》编辑部: 我对《柴达木开发研究》这个刊物,并未全部认真地阅读,很难进行全面正确地评价。现就我个人的主观印象,提出如下极不成熟的意见,请参考。一、从刊物所发表的文章来看,严格坚持了该刊物的指导思想和编辑方针,并已充分反映了柴达木地区的特点、矿产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等,为柴达木开发研究提供了可靠资料,从而起到了参谋、咨询作用。  相似文献   

6.
一连几天,我如饥似渴、神情专注地读完了肖复华的新著《柴达木笔记》。书中的故事,有的让我掉泪,有的让我发笑,更让我勾起对柴达木的无尽思念。  相似文献   

7.
我与《柴达木开发研究》杂志结缘是在这个刊物诞生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在一次会议上遇到了中共海西州委宣传部的一位部长,他送给我一本《柴达木开发研究》杂志,我就利用会议的间隙拜读了起来,没想到她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因为当时中共中央和中共青海省委、省人民政府已经把柴达木开发的事议已放在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上,而我当时已被调到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工作,  相似文献   

8.
办复刊《柴达木报(汉文版)》是令我终身难忘的一段艰辛岁月. 2002年,一纸调令将我从省城调到了海西州委,负责筹办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曾出版的《柴达木报》的复刊工作. 说起调动工作,还颇有点"三顾茅庐"的味道.2001年新一届州委班子调整上任后,决定恢复出版曾有过的《柴达木报》.据说在当时州域圈子里筛选总编辑,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时任州委组织部长的李良才推荐了我,并负责调动事宜.7月份,李良才打电话给我说这个事情,当时我在福建采风,一听要调柴达木去,不假思索便一口回绝了.到了十月份,李良才再次打电话,说先不谈调动,可以先来考察一下,再作决定.  相似文献   

9.
2004年,应《柴达木开发研究》杂志社之邀,我在著名的"聚宝盆"柴达木盆地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考察.到柴达木的第二站便是天峻县关角西王母石室.  相似文献   

10.
多少年来,一个遥远而亲切的地方,令我梦萦魂牵,心驰神往,不论是万籁俱寂的夜晚,抑或纷繁喧闹的白天,只要看到或听到"柴达木"三个字,眼前就会浮现昆仑山的雄姿,巴音河的柔波,沙蚀林的沧桑,饮马峡的奇崛……多少次,我手捧《柴达木开发研究》杂志,细心拜读里面的每一篇文章,感受柴达木的每一点变化;多少回,我打开尘封已久的影集,寻找摄于柴达木的一幅幅照片,回味每次叩访柴达木的情景……  相似文献   

11.
2012年,老同事刘卫民来电话,谈到当年海西州树立柴达木精神的一些往事,说州上一直把柴达木精神作为一座精神富矿和价值坐标在发扬光大,我听后深感欣慰,同时勾起一些回忆的片段.作为一个亲历者,从1989年下半年进行柴达木精神的前期调研论证,到起草海西州委六届九次全委扩大会《关于继承发扬柴达木精神的决议》,至今已经几十年过去...  相似文献   

12.
柴达木,是蒙古语"盐泽"之意,大多数人可能都知道,这是我国的四大盆地之一.而德令哈,是柴达木盆地东部的一个小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委州政府所在地,许多人没听说过.当过文青、喜欢文学且年长一点的人,可能都知道,1988年,诗人海子经过高原小城德令哈,写下《日记》一诗,其中"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在人群广为流传.海子的德令哈是寂寞、荒凉、绝望的德令哈,今天,我要谈论的并不是海子的德令哈,而是更为广阔,有着青春、热情和故事的柴达木,特别是因柴达木而诞生于30年前,由海西州委主办的社科刊物《柴达木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13.
《柴达木开发研究》编辑部: 在柴达木开发事业蓬勃的发展,突飞猛进的新的历史时期,欣悉《柴达木开发研究》在柴达木这块富有而辽阔的“聚宝盆”里诞生了。这是海西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更是柴达木开发建设者的共同夙愿。柴达木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尤为丰富,素有“聚宝盆”的美称。现已  相似文献   

14.
《柴达木开发研究》编辑部: 感谢你们给我寄来的《柴达木开发研究》刊物,一九八七年的第一、二两期,看到后倍感亲切,更增加了对青海及柴达木盆地开发的信心。以前于光远同志邀我去青海进行国土考察,虽那次因故未能成行,但对开发青海高原,一直感到关心。从长远来说,是我国很有希望的地区,我国经济发展腾飞有无后  相似文献   

15.
《柴达木开发研究》经过社会各界和广大作者、编辑部同志一年来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值此创刊一周年之际,我代表全州各族人民表示热烈地祝贺! 西部经济,西部文化是近几年的热门话题。而素有“聚宝盆”之称的柴达木的开发和建设,更是引起了国内外的瞩目。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几次来柴达木视察和研究工作,不少专家、  相似文献   

16.
《柴达木开发研究》编辑部: 欣闻《柴达木开发研究》创刊,谨致衷心祝贺!祝贵刊健康成长:祝贵部工作顺利! 我们深信:《柴达木开发研究》定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搞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  相似文献   

17.
当年在柴达木西北部的冷湖石油基地,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不仅经常拜读著名诗人李季的诗歌,而且像许多柴达木人一样,对他创作的《柴达木小唱》倒背如流。20世纪80年代末参加上海《文学报》与《中国石油报》合办的中国石油诗歌大赛,我的组诗《石油女性》获了奖,到河北塘沽领奖时,有幸得到了一本由李季的夫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李小为签名赠送的《李季诗歌评论集》。因没见到李小为本人,深感遗憾。几年后,突然间,竟然接到一项任务:李小为正在写《李季传》,专程从北京来西北,追寻李季的足迹。  相似文献   

18.
柴达木文学     
2004年前后,住在北京昌平的石油作家肖复华,给《柴达木开发研究》写过系列文章,介绍与青海石油有关的人和事.其中,有一篇重要的述评文章,题目叫《柴达木文学的奠基人》,写的是柴达木文学的开创者诗人李季和作家李若冰.  相似文献   

19.
《柴达木开发研究》是诞生在柴达木盆地上的,一个以研究柴达木资源开发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社会科学理论刊物。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柴刊》面临着不少新情况和新问题。特别是党的十四届五  相似文献   

20.
分别这么多年,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情,与你交流少了.尽管这样,你在《化不开的柴达木情结--由李玉真的〈西部柔情〉引发的感慨》一文中认识的我,还是差不多这个样子:一个内心深处爱着柴达木的十足的西部女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