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迫切需要由公共权力部门有效地将财政资金用于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以满足人民大众的公共需要。从财政活动范围来看,财政活动是由政府所有的科层以及其官员具体进行的,因而财政监督应当是对于政府所有科层及其官员参与的财政收支活动的监督,而不仅限于对财政部门活动的监督。正因如此,“财政监督无禁区”理念的建立和贯彻尤为必要。无须讳言,目前,在不少地区和部门中,财政分配秩序紊乱,财政效率低下,浪费严重,这说明财政监督还有“盲区”。“盲区”何以形成?解剖一只“麻雀”或许能说明不少问题。据  相似文献   

2.
财政监督作为财政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据特定的法律法规制度,对政府整个收支活动过程的每个环节、项目和资金的监督,对财政资金使用的规模、结构、效率以及合法性和合规性的监督,其实质是时政府权力的约束与规范,使政府只能在法律规章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开展财政活动。财政活动是由政府所有的科层(包括附属于各级政府的企事业单位和其他机构)以及其官员具体进行的,  相似文献   

3.
链接财政监督作为财政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据特定的法律法规制度,对政府整个收支活动过程的每个环节、项目和资金的监督,对财政资金使用的规模、结构、效率以及合法性和合规性的监督,其实质是时政府权力的约束与规范,使政府只能在法律规章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开展财政活动。财政活动是由政府所有的科层(包括附属于各级政  相似文献   

4.
县级财政监督是县级政府加强和规范本行政区域财政管理的重要手段。财政监督的目的是为了规范财政运行,严肃财政纪律,防止公共收科和公共资产流失,促进全县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法制化,确保县级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控制支出,做到增收节支。本文就县级财政支出的监督方面谈几点经验和看法。  相似文献   

5.
政府过紧日子的有效落实离不开财政监督。公共财产权的本质是私人财产权的集合,因此新时期我国财政监督机制的完善需要从公共财产法理念出发,强化财政民主、公共参与在财政监督中的制度安排。为了确保各级政府真正过紧日子,应当转变政府财政收支活动的监督理念,由专项监督、事后监督转变为日常监督、全程监督,在专门监督基础上强化民主监督,从倚重政治责任转变为严格法律责任。在上述理念指导下,政府过紧日子需要构建新型财政监督机制,通过完善财政监督立法、强化预算绩效监督、发挥财政审计监督实效,全面提升新时代财政监督的体系化和法治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将逐步退出竞争性领域,不再充当资源配置的主体,而是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我国财政经过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等一系列改革,目前已初步建立了公共财政框架。就公共财政来看,是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财政监督(本从“有关各方对于政府收支活动的监督”这一角度去定义“财政监督”一词,下同)三个过程的有机统一体,其中财政监督直接约束和规范了预算的编制与执行过程,是确保整个财政活动正常有效的直接条件。因此,如何完善财政监督、建立有效的财政监督制度,不仅意义重大,也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本认为,要完善财政监督,首先需要前提条件。因此,本在分析我国财政临督现状和介绍国外财政监督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财政监督的前提。  相似文献   

7.
由于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各国对重大公共工程的界定也有所不同。在中国,重大公共工程一般是指为了满足公共服务需求,由政府通过财政投资、发行国债、利用外国资金等方式兴建,能源、交通、原材料工业总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其它行业总投资在3000万元以上的固定资产项目。重大公共工程支出一直是中国财政支出的重要内容,也是财政监督的重点之  相似文献   

8.
一、为什么要财政监督财政属于公共管理的范畴,因此财政监督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对财政自身的管理监督:二是对公共管理的监督。公共管理就是国家管理,因此公共管理应该理解为处理社会关系的  相似文献   

9.
财政是国家通过规范的政府收支行为,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从而保证政府履行政治、经济和社会各项职能,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并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活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基础是法制。财政收支活动必须纳入法制规范的范围,加强财政法制建设.是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的重要内容,完善财政监督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和经济稳健增长的重要保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将逐步退出竞争性领域,不再充当资源配置的主体,而是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我国财政经过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等一系列改革,目前已初步建立了公共财政框架。就公共财政来看,是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财政监督(本文从“有关各方对于政府收支活动的监督”这一角度去定义“财政监督”一词,下同)三个过程的有机统一体,其中财政监督直接约束和规范了预算的编制与执行过程,是确保整个财政活动正常有效的直接条件。因  相似文献   

11.
姜平  叶龙 《财政监督》2006,(4):17-20
一、财政监督理论概述 1、财政监督的含义 近20年来,我国的财政制度无论是在收入和支出方面,还是在政策、赤字、公债和体制等方面,都开始打破传统模式,呈现出向公共财政靠拢的趋势。所谓公共财政,实际上就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按照社会公众的集体意愿,提供市场机制无法有效提供的公共物品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一种分配活动。就其政冶含义而言,它代表着一种权力,即社会成员为了获得公共物品以满足公共需要而赋予政府的一种强制性的公热财权。  相似文献   

12.
按照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加快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是深化则政改革,规范分配关系,完善管理职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公共财政框架下的财政监督应紧扣公共财政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调节经济三大职能,为实现政府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目标发挥特有的功效。1、对整个财政分配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优化公共财政资源配置职能。财政分配主要是通过预算来体现的,因此,要把建立对预算编制、执行合法合理性和科学有效的监督,作为财政监督的主要内容和职责。一是财政收入监督,主要监督是否对各项财政收入做到了依法计征,足额收缴,包括征缴范围和标准是否合法合规,是否做到了应收尽收,及时足额入库;通过监督堵塞漏洞,防止财政收入流失,做大"财政蛋糕",为政府做好公共服务。二是财政支出监督,主要是对部门预算编制和执行的监督来实现。如部门预算的编制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反映了政府公共服务的要求,资源占用和配置是否符合节约、优化和高效的原则;部门及下级单位的预算执行是否按国家预算的要求安全有效运行,部门预算执行结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和满足公共需要的目标,在现有资源条件下是否得到了充分实现。  相似文献   

13.
财政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其公共权力直接参与社会总产品分配的一种活动,因此财政管理从本质上讲也就是在行使公共权力。权力制衡原则是公权运用的基本法则,财政监督是财政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正是权力分立、权力制衡现代管理理念在财政部门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提出财政大监督理念,明确财政监督是财政部门内设业务机构的共同职责,着力推进建立健全覆盖所有政府性资金和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机  相似文献   

14.
我国财政监督的现状与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财政监督的主要范围 与中国政府审计、税务、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和国资委等部门监督类似,中国财政监督是中国政府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财政部门内部看,财政监督的实施主体包括各级财政机关的专职财政监督机构和其他业务机构。专职财政监督机构是指财政部门专司财政监督职责的机构,业务机构主要是从事财政日常管理业务,同时负有日常监督职责的机构,其开展监督活动是和日常管理结合起来的。按照中国目前的财政管理体制,中央财政专职监督机构主要包括财政部监督检查局和财政部驻各地区财政监察专员办事机构。地方财政专职监督机构主要包括省、市、县各级财政部门的监督检查局(财政监督处或科以及财政监督分局)。  相似文献   

15.
5月29日-30日,法中公共财政监督研讨会在法国巴黎成功举行。由中国财政部党组成员、纪检组长金莲淑女士率领的中方代表团和以法国财政部稽查总署署长杰耶特(Jean—Pierre JOUYET)先生为团长的法国财政部代表团围绕“加强财政监督,提高财政资金有效性”这一主题,就各自财政监督的现状与改革、公共支出全过程监督、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财政监督质量、财政监督法律救济和财政司法等议题进行了充分而友好的交流和讨论。  相似文献   

16.
胡苗 《财政监督》2006,(7):55-56
我国的财政投资不仅承担着直接提供公共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的职能,而且具有引导民间投资等重要作用。为了提高财政投资效率,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十分必要。建立财政投资评审机制就是实现监督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财政投资评审是财政投资评审机构运用一定的专业技术手段和工程预、决算审核等方法,对资金来源于财政的投资项目进行专业审核、监督与评价的一种投资管理活动。它是加强财政投资监督和财政预算管理的重要手段,直接约束和监督财政投资项目的概、预、结算等各方面的活动,对于保证财政投资项目的工程质量,加强财政项目的支出预算和财务管理,提高财政投资效率等,都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张馨 《财政监督》2004,(6):23-23
所谓财政监督,就是对于政府收支活动的约束、规范、督察与促进,它确保政府收支活动具有真实性、合规(法)性和效率性,阻止财政活动中的低效浪费、贪污腐败等现象,维持财政活动各方的力量均衡,保护它们的正当利益。财政监督的实质与核心问题,是对于政府权力的约束与规范。不同经济体制决定了不同的财政监督模式对于政府权力的约束和监督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内部监督,即政府的对自身收支活动的自我监督;一是外部监督,即来自外界对政府收支活动的监督。"政府"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有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的财政监督包括了广义的财政监督和狭义的财政监督。狭义的财政监督是指由财政部门内部设立的专职财政监督机构依法对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进行的专门性监督活动,是财政管理部门依法行使财政管理职权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是财政话动的重要组成,其直接的监督对象是财政管理相对人,包括一切有义务依法承担纳税义务的公民个人和组织,一切有义务依法使用财政资金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专职财政监督机构在依法对财政管理相对人进行监督的过程中,通过对财政管理相对人财政活动的监督,同时可以对财政管理部门行使财政管理职权的活动进行间接地监督。  相似文献   

19.
根据现代公共管理理念,利用公共财政资金为公民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公务员或政府雇员被定位为接受公民委托、管理和经办公共事务的代理人。温家宝总理也指出:“政府的一切权利都是人民授予的。”这一理念告诉我们:第一,财政分配的终极目标是公民的福祉,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第二,既然在财政分配过程中政府是接受公民授权而从事财政活动,在这一意义上它是“代理人”,因而必须根据这一定位对其行为加以监督和约束。当然无争议且透明的财政活动具有较强的公信力,也容易监督和约束。所以财政监督的重点是经济学所说的“剩余行动”。在财政活动中,由于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以及法规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力,客观上也存在相当多的无法觉察和无法准确评判、从而也无法约束的具有争议性和隐藏性的“剩余行为”,这样的行为最容易偏离财政分配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20.
财政监督与效益财政的内涵所谓财政监督是指政府财政管理部门及其专门机构,对国家财政管理相对应的财政收支与财务收支的合法性、真实性、有效性以及在财政运行的各个环节依法进行监督检查、调查处理和建议反映的一系列活动总称。财政监督的主要任务是:拟定财政监督的政策和制度;监督财税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执行情况;检查反映财政收支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