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概念辨析2008年10月证监会发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以下简称《公告》),再一次对非经常性损益进行修订和补充。《公告》  相似文献   

2.
唐露茜 《现代商业》2012,(7):216-217
根据证券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新企业会计准则的执行情况,证监会公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2008)》。对非经常性损益的一系列修整反映了我国对"损益"认识的不断深入。本文试图从理论角度探究非经常性损益的界定和披露,比较分析不同国家关于非经常性损益的准则规定。  相似文献   

3.
随着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呼声不断高涨,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操纵利润的现象已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家财政部、证监会等会计信息监管部门针对该问题制定了相应的会计规范。本文结合国家证监会在今年1月对2001年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以下简称《问答》)所作的修订,从遏制企业利润操纵的角度对非经常性损益及其规范谈点认识。  相似文献   

4.
中国证监会最近对2001年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作了修订,对非经常性损益的含义和内容作了更为清晰的界定。根据这次修订后的文化规定,非经常性损益是指公司发生的与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以及虽与经营业务相关,但由于其性质、金额或发生频率,影响了真实、公允地反映公司正常盈利能力的各项收入、支出。修订后的文件对非经常性损益的内容作了更为清晰的界定,即非经常性损益应包括以下项目: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其他长期资产产生的损益;越权审批或无正式批准文化的税收返还、减免;各种形式的政府补贴;计入当期损  相似文献   

5.
2009年7月20日,中国证监会公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8号--创业板公司招股说明书>(以下简称说明书),共三章一百二十三条,详尽对创业板公司的招股说明作出了规定.  相似文献   

6.
赵婧 《商业会计》2012,(20):32-34
非经常性损益是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披露中不容回避的重要问题.本文特别梳理了IAS1涉及特殊项目披露的修订历程,分析最新要求,以期对我国非经常性损益披露现行制度的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非经常性损益政策披露至今已有11年,2008年证监会对非经常性损益政策进行了修订,将列举项目增至21条,比修订前增加了6条.国内学者对非经常性损益的研究涵盖范围广,但主要集中于两点:一是关于非经常性损益政策披露的现状研究;二是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研究.  相似文献   

8.
陈薇 《价格月刊》2006,(4):44-45
2001年12月31日.中国证监会颁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6号——A股公司实施补充审计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16号规定).其主要内容是:公司在证券市场首发募集融资、配股增发再融资时.应聘请具有证券执业资格的国内会计师事务所.按中国独立审计准则对其依据中国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信息披露规范编制的法定财务报告进行审计;同时.应聘请获中国证监会和财政部特别许可的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按国际通行的审计准则对其按国际通行的会计和信息披露准则编制的补充财务报告进行补充审计。  相似文献   

9.
《商业会计》2007,(7):34-34
最近,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3号〈半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对上市公司半年报的信息披露重新进行修订。  相似文献   

10.
《江苏商业会计》2008,(1):I0014
各上市公司: 为保证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和公平,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推动上市公司贯彻执行好2007年正式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2006》(以下简称“新会计准则”)及我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07年修订,以下简称《年报准则》),现就上市公司2007年年报的编制和披露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1.
咨询台     
<正> 1.对拟上市公司IPO的财务资料有何要求? 答:中国证监会在今年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9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文件》中,规定拟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需报送的财务资料有:发行人“最近3年原企业或股份公司的原始财务报告、原始财务报告与申报财务报告的差异比较表、申报注册会计师对差异情况出具的意见”。另外,对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证监会还要求提供“发行人关于近3年及最后一期的纳税情况的说明”及“发行人各年度纳税申报表及完税  相似文献   

12.
李侠 《商业会计》2004,(1):20-20
为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适应证券市场发展需要,结合近期各项政策法规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中国证监会最近发布《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二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03年修订),对2002年修订稿的部分相关条款再次进行了修订。  相似文献   

13.
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是为了满足各利益相关者进行决策的需要,要求所披露的信息必须与决策相关。经常性损益和非经常性损益构成损益项目,收益结构的合理性能体现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因此,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的规范、充分披露意义重大。本文主要对非经常性损益的界定和披露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非经常性损益披露的规范性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2007-2009年沪市A股股票市场数据,就2006年会计准则发布后,特别是中国证监会2007年和2008年对非经常性损益披露的规定进一步出台后,针对投资者对非经常性损益信息的反应程度,进行了Ohlson模型和修正的Ohlson模型检验。检验发现我国投资者已经区分了企业的基本每股收益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每股收益,并且给予了后者更高的定价。  相似文献   

15.
证监会就A股公司实行补充审计答记者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会计》2002,(2):11-11
2001年12月30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6号———A股公司实行补充审计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对上市公司融资和再融资过程中申报材料的审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凡在2002年4月1日之后申请再融资的A股公司,其最近一个完整会计年度和最近一期的财务报告需分别经国内、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审阅。现摘要刊出证监会负责人就A股公司实行补充审计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相似文献   

16.
张磊  李平 《现代商贸工业》2015,36(1):134-135
目前我国对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非经常性损益管理、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影响及非经常性损益对证券市场的影响等方面。我国对非经常性损益的研究趋于单一,只是对非经常性损益的浅层研究,并没有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也没有太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我国大都是站在上市公司的立场对其进行研究。很多研究只是使用某年或某几年的一些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来分析企业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披露存在的问题、披露会对企业的财务成果产生的影响,或者使用案例说明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对利润进行平稳的操纵。我国应该将证券监管部门的有效监管与企业一定的自主行为有机的结合起来,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 中国证监会适时颁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3号——季度报告内容与格式特别规定》,标志着我国上市公司季度信息披露制度已经建立。此举措进一步规范和强化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及时性、真实性和信息披露的水平。由于季度报告期较年报为短,可以及早将企业的营业成果和财务状况提供给使用者,信息使用者据此对企业的未来做出预测;但也正是因为报告期较短,季度营业成果的恰当计量及准确报出,有其固有的困难。  相似文献   

18.
<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以下简称"新准则"),是在1998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以下简称"现行准则")基础上修订的."新准则"共4章10条规范了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  相似文献   

19.
中国证监会年前出台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 6号--A股公司实行补充审计的暂行规定>,对2002年4月1日以后报送拟上市材料的公司,以及从2002年1月1日起报送拟增发新股及配股材料的公司做出规定,除了聘请国内具有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按有关规定进行审计外,还必须聘请国际著名会计师事务所,按国际通行的审计准则进行审计.这一规定的出台及正式实施,对国内、国际会计事务所带来的影响颇大,对上市或拟上市的公司来说也影响极大,对证券市场发展的影响就更大了.  相似文献   

20.
新会计准则执行至今,仍存在利润表中已实现损益与未实现损益的披露问题和非货币资产交换中公允价值计量问题等误区.这对于报表使用者理解会计信息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尤其是对于公众公司,其会计信息使用者众多,误区的存在会导致使用者对会计信息这种产品的认识产生偏差,从而导致错误的决策.应培育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高其分析、处理报表信息的能力.同时,加强监管力度,规范公众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范围和层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