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有定价机制的原因,有银行内部和国有企业方面的原因,还有经济体制转轨带来的后果。银行化解不良贷款除强化风险管理外,还应采取债转股、与拍卖公司合作,以及资产证券化等对策。  相似文献   

2.
在银行体系中,农村商业银行无论从经营管理能力还是从银行实力上来说都是银行体系中的弱势群体,从2013年开始我国商业银行体系不良贷款率与不良贷款余额出现持续“双升”局面,其中,农村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一直稳居榜首,不良贷款率在不断提高,表明信贷资产质量在不断下降,尤其是我国目前出现的经济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这就预示着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有进一步下滑的风险,对于农村商业银行而言,这种风险可能会更大。现阶段,农村商业银行必须从抑制信贷资产盲目扩张、规范银行高管职业行为、建立信贷质量追责制度、加强贷后管理等方面加强信贷资产的管理,努力提高信贷资产质量,降低银行的经营风险。  相似文献   

3.
产权制度与不良贷款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我国国有银行不良贷款比率过高,原因固然有多种,但是产权不明、权责不清乃是不良贷款形成的根本原因。因此,必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其还贷的约束机制和偿还能力;深化银行体制改革,以股份制为目标,创新银行产权制度;建立委托一代理机制,激发各级银行保护产权和清收不良贷款的积极性。同时,实现债务战略性重组,多渠道消化银行不良贷款。  相似文献   

4.
受经济增速放缓、微观企业结构调整影响,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持续双升,不良贷款率逐渐逼近银行业2%风险警戒线,由此催生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需求。作为一种更市场化、批量化、透明化的不良资产处置渠道,证券化能提高不良资产处置效率和效益,缓解银行资产质量风险。然而,国内有关实践受会计处理不一致、信息披露不完善、二级市场流动性不足等诸多因素制约。因此,需进一步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逐步消除不良资产证券化障碍,切实推进不良资产证券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银行不良资产问题是影响我国金融业发展的一大隐患.在促进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的同时,要把继续降低不良贷款作为重点.本文围绕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对其现状、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借鉴国际经验进一步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盈利性指标、不良贷款率指标及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指标等进行纵向比较,发现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进步和发展,并分析其得以发展的原因。同时通过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比较,得出其经营绩效低下的结论,并认为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必将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国家政策性银行,主要承担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近年来,由于粮食购销企业经营管理不善及农业发展银行监管不力等方面的原因,其不良贷款问题比较突出。研究农业发展银行信贷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运用方向性距离函数和超效率DEA模型测度了我国1 1家上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约束下的效率,并与未考虑不良贷款的情况下得到的银行效率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大型商业银行并没有因为资产规模大而带来更高的收益和绩效,其效率值落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效率;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效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动趋势。未考虑不良贷款时得到的银行效率值低于不良贷款约束下的银行效率,在银行效率的测度中考虑不良贷款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目前随州市国有银行不良贷款虽然总额及占比都呈现出下降趋势,但从不良贷款占用形态分析,国有银行贷款风险却出现加重趋势,加速往损失方向发展。实践表明,目前不良贷款形势严峻,其主要原因是县域经济普遍不景气,市场不活与地方政府社会负担过重的巨大矛盾,使县级银行经济环境与经营环境发生危机。  相似文献   

10.
根据风险源因素可以将银行风险结构区分为感染性风险、携带性风险、蜕变性风险。银行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由3个一级指标和18个二级指标构成。以浦发银行为例进行的实证检验发现:银行风险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各风险因素具有相关性;经济的货币化程度、不良贷款率、资本充足率、资本效率等10个指标具有较好预警能力;蜕变性指标对银行风险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1.
处理银行不良资产已成为建立稳定经济金融体系的当务之急,我国通过成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理不良资产,对化解银行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但部分银行出现了不良资产前剥后增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化解银行不良贷款的政策也应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2.
不良贷款是困扰我国银行的老大难问题,虽然国家针对四大国有银行已成立了四个资产管理公司专门处理其不良资产问题,但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科还靠银行自身,尤其对那些不能享受四大国有银行同等待遇的银行来说更是如此。本在对银行不良贷款问题最主要的成困及其处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关银行不良贷款处理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大多受不良贷款的困扰而举步艰难,纠其原因主要是政府的行政干预,企业的还贷意识淡漠,法律体律不全,银行经营不善等。银行要摆脱这种困境就必须加强风险的防范;首行要完善法律法规体系,规范政府行为和企业行为;其次加强银行内部管理制度;第三建立健全银行内部风险转化机制;第四强化中央银行的监管。  相似文献   

14.
在银监会加强对银行监管的背景下,选取中国30家商业银行2008-2012年的财务数据进行DEA分析,并据此建立银行经营效率影响因素的Tobit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五大国有上市银行纯技术效率最高,但综合效率低于非国有上市银行;非上市银行综合效率最差,但呈现规模报酬递增状态;不良贷款率、资本充足率(监管指标)与银行效率负相关,银行上市、金融发展有利于银行效率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国有银行和中小银行不良贷款问题突出,甚至2013年中期发生过多家银行闹"钱荒"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各银行的借款质量不高,一些中小银行甚至存在严重的不良贷款问题。要真正解决不良贷款问题,必须充分认识到我国不良贷款问题产生的根源,从系统的视角,全面分析问题症结,标本兼治,从顶层设计着手,改革金融制度,破除金融业垄断,促进有效竞争;注重发挥司法处理纠纷的作用,使不良贷款纠纷得到更加高效有力的解决;大力推动诚信社会法制体系建立,使每一个借款人和银行工作人员以及社会中介机构都能守规则、讲诚信、勇担当,才能逐步解决我国不良贷款问题,促进金融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国有银行和中小银行不良贷款问题突出,甚至2013年中期发生过多家银行闹"钱荒"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各银行的借款质量不高,一些中小银行甚至存在严重的不良贷款问题。要真正解决不良贷款问题,必须充分认识到我国不良贷款问题产生的根源,从系统的视角,全面分析问题症结,标本兼治,从顶层设计着手,改革金融制度,破除金融业垄断,促进有效竞争;注重发挥司法处理纠纷的作用,使不良贷款纠纷得到更加高效有力的解决;大力推动诚信社会法制体系建立,使每一个借款人和银行工作人员以及社会中介机构都能守规则、讲诚信、勇担当,才能逐步解决我国不良贷款问题,促进金融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DEA方法,评估了中国政策性银行的效率,对不良贷款率和资产收益率进行了分析。通过与包括国有商业银行在内的10家商业银行的效率、财务指标对比分析,发现国家开发银行各项指标良好,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进出口银行运行缺陷较大。上述发现对政策性银行的未来发展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尝试探讨金融改革下中国不同所有制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差异。我们使用分组随机前沿成本函数模型(Group Stochastic Frontier Analysis,SFA-Group)对14家全国性商业银行1985-2010年间成本效率值进行计算。同时,本文引入Tobit模型以解释银行间效率差异的原因。实证结果表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优于国有商业银行,金融改革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提升具有更明显作用。银行规模、不良贷款率以及直接融资额比例是影响经营效率的主要因素。提高金融市场竞争程度、完善上市银行公司治理机制以及转变商业银行经营方式是以后金融改革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选取我国沪深交易所上市商业银行2007—2011年间的数据,研究了商业银行风险管控和创新能力分别与银行绩效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对15家上市银行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对银行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银行可以通过提高创新能力来提升自身的经营业绩。从风险管控指标对银行绩效的影响来看,不良贷款率对银行绩效的影响不显著,资本充足率、资产流动性比率与银行绩效显著正相关,银行规模、存贷比对银行绩效的影响为负向相关。  相似文献   

20.
文章立足于后金融危机时期的银行经营环境,通过分析目前我国九家上市银行近三年关注类贷款、不良贷款的基本情况和变化趋势,对我国银行关注类贷款总量居高不下,不良贷款持续增长的趋势和风险的逐步增大作出了判断。据此,笔者根据自身多年对关注类贷款风险控制方面的丰富经验,通过搜集大量资料和对实际工作的总结,根据关注类贷款是形成不良贷款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现状,提出了转化关注类贷款风险的方法,为我国商业银行化解关注类贷款风险,有效控制不良贷款持续增长,提高信贷经营能力,提供了具有实战意义和可操作性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