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庄蕊 《政策与管理》2008,(11):16-16
人民币是升值还是贬值,取决于美元是否在预见的将来突然结束贬值而转向稳定乃至升值状态。而专家普遍认为,美元贬值可能已经触底。  相似文献   

2.
徐霜北 《英才》2012,(4):36
长期为零或负的利率政策,一旦处于本币快速升值的环境中,将使国民经济迅速滑入严重通货紧缩的泥潭。已经习惯了"步步高升"的人民币汇率,近期再度成为新闻热点,原因却是贬值。自2011年11月30日起,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连续出现跌停现象,扭转了市场对人民币升值趋势的看法,远期市场表现增加了人民币贬值预期。  相似文献   

3.
李建伟  王彤 《经济界》2010,(4):12-17
经过多次贬值与升值波动,特别是经过2005年7月份以后的持续单边升值,1994年以后人民币名义汇率和名义有效汇率的贬值幅度己大幅度收缩,且贬值部分已被我国物价的相对快速上涨全部稀释,实际有效汇率已回到1990年的实际汇率水平。2005年以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大幅度升值,已体现了人民币实际价值的提升,2008年1月以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水平相对稳定,基本处于合理的均衡汇率状态。  相似文献   

4.
升值将是人民币汇率的长期趋势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首先对东亚地区主要货币对美元汇率的历史走势进行分析,指出1980年-1994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幅度贬值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是一种反常现象,然后,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得出人民币贬值并不一定能使我国总需求增加,最后我们建立了一个人民币汇率理论模型,由此得出升值将是人民币汇率的长期趋势。  相似文献   

5.
韩民  赵杰 《价值工程》2010,29(22):25-28
贸易顺差会导致汇率升值,这是许多人从西方经济学理论中得到的认识。随着我国的外贸连年顺差、外汇储备不断扩大,大量的外贸顺差和外汇储备使得外汇市场上人民币升值压力很大,人民币汇率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近年来西方政界与学术界屡屡以中国贸易顺差为由要挟人民币升值。而实际是欧美人以所谓的"全球经济再平衡"为幌子想要中国通过让人民币进一步升值来为金融危机买更多单。然而人民币是否真正存在升值压力,我们通过实际测算一下来得出结论。本文依据利率平价理论,构造出一种估计货币汇率升值或贬值压力的方法,并运用升值压力指标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动进行了检验,得出人民币对美元确实存在升值压力。  相似文献   

6.
中国汇率改革以来人们币基本都是出于升值的状态,在过去六年时间中人们币的升值给中国带来了很多的机遇,同时面对西方国家的各种压力,人民币非合理的升值和升值预期给我国经济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随着欧债危机的加深,美元地位得到加强,人民币有走弱的趋势,人民币贬值预期的形成对中国经济也会产生不利影响,中国应借此机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  相似文献   

7.
王瑞 《现代企业》2004,(12):52-53
一、人民币预期升值外部压力与内部动因(一)人民币预期升值的外部压力:1、美元持续贬值是人民币外部升值压力的一大诱因。一是美元贬值导致了外资的大量外流,外资流入的减少将会严重的影响美国的投资信心,对美国经济的复苏是非常不利的。由于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引资国,美国贸易逆差的降低需要外资的流入来弥补。因此,美国需要人民币升值。二是美元对日元、欧元的贬值,本是想通过贬值来改善自己的贸易状况,但因人民币实行的是“钉住美元汇率”,使美元贬值的积极作用没能全面发挥,只是极大的刺激了中国的出口。2002年美国的外贸逆差…  相似文献   

8.
基于国际货币循环角度,分析人民币国际化、汇率变动与人民币FDI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会使人民币产生升值压力,人民币升值会促进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和人民币FDI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人民币贬值引起人民币FDI规模增加,人民币FDI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许多国家货币纷纷贬值。人民币顶住了巨大的贬值压力,有效防止了汇率贬值多米诺效应,为世界经济稳定做出突出贡献和巨大牺牲。为了消化和吸收这一损失,5年以来中国推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扩大内需,至今这一政策还不能完全退出。如果现在提出人民币升值,势必再次造成中国经济的巨大损失。国内升值压力并不明显人民币升值的一个主要压力是来自全球的通货紧缩,通货紧缩正日益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首要大敌。为预防通货紧缩,2003年6月26日,美国宣布再次降低联邦基金基准利率,这是美国自2001年1月以来第13次…  相似文献   

10.
以开放的宏观经济为框架,以厂商利润最大化为微观经济基础,本文提出并构建了两国货币政策的粘性均衡汇率效应模型。应用此模型,本文对1992~2000年人民币汇率进行了定价,对2001年的定价进行了预测。本文提出并建立了基于定价汇率的本币升值新度量。以此为基础,本文度量了1993~2000年人民币汇率升贬值过程,并预测了2001年人民币升贬值度量。本文对人民币粘性均衡定价汇率及基于这一定价汇率的人民币升贬值度量进行了弹性分析。最后,本文获得了名义汇率升值并不意味着汇率升值等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11.
自2014年以来,人民币汇率一反前几年稳步上升的趋势,出现了人民币贬值的情况,打破了很多人对人民币将继续升值的预期。人民币的贬值不仅对国内经济造成了冲击,也对整个国际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引起人民币贬值的主要因素有中国经济的总体放缓、中央银行的主动引导及美国主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等。由人民币贬值带来的影响有利有弊,人民币贬值有助于出口贸易的发展、拉动就业、刺激国内消费、有利于推动汇率市场化进程等;同时也会造成人民生活水平下降、资本外流、中国企业债务的偿兑成本上升、房地产市场危机等种种问题。我们应正确认识人民币贬值,发现其背后存在的经济问题,积极应对其造成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2.
4月14日,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收盘报6.2191,和去年底605的水平相比,人民币贬值幅度为2.8%,接近2013年全年的升值水平。这一阶段的贬值,让一些使用高杠杆压注人民币升值的外汇投资者遭遇了滑铁卢,也打破了长时间以来人民币“单边升值”的预期。与此同时。原本少人问津的美元理财热度悄然攀升。不少投资者想知道:人民币贬值之后,手中的人民币资产可能面临价值“缩水”,是否应该买入一些美元资产以分散风险?  相似文献   

13.
自从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自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开始实行新的人民币汇率政策以来,人民币持续升值。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国民生活有哪些影响?本文将在调查研究,搜集、阅读了许多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经过整理、筛选、提炼,得出一些浅见,希望能给读者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新疆乡镇企业》2002,(2):34-34,36
日本的政策制定者抱怨人民币币值被低估了,因为中国的工资水平有时甚至只相当于日本的3%。其潜台词是,要么人民币应该升值,要么日元应该贬值。然而,在1990年至2000年期间,日本的贸易顺差高达10470亿美元,相当于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总和的13.5倍。以此来看,相对于人民币,日元其实应该升值才对。  相似文献   

15.
《北京晚报》日前报道 今年下半年国际市场相对稳定后,美元可能出现贬值,人民币又将面临升值压力,预计今年升值幅度在4%至5%。同时,今年利率还将下调81个基点。野村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日前表示,今年下半年国际市场相对稳定后,美元可能出现贬值,人民币又将面临升值压力。考虑到近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已经升得很快,并且我国外需环境已经变坏,因此人民币升值步伐将放缓,预计今年升值幅度在4%至5%。  相似文献   

16.
近期,随着人民币对美元的再度升值,跟美元挂钩的港币也再次大幅贬值,港元对人民币现钞价首次跌破0.8元关口。每100元港币兑人民币的报价首次跌破80元大关。赴港"血拼"也成为网上讨论区的热门话题。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人民币兑美元从今年5月份以来出现了贬值,但9月份以来又出现快速升值,让很多人看不明白。本网特约大和资本市场香港有限公司中国研究主管及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博士点解人民币汇率波动原因。  相似文献   

17.
正人民币升值的预期逆转,对国内外经济及经济政策的影响与冲击应该是巨大的,特别是对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其影响更是会大。房地产市场对此不得不密切关注。今年以来,人民币贬值完全改变了多年来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常态,不仅引发了全球几千亿美元资金大对赌,也可能突然逆转人民币持续升值的预期(尽管仍然有人在议论,当前人民币贬值是暂时的,人民币仍然处于升值区间)。可以说,人民币升值的预期逆转,即使不是这样,但未来的时间,人民币贬值会成为常态,  相似文献   

18.
张延陶 《英才》2013,(7):104-105
中国不会通过竞争性贬值提高自己国内的竞争力。言下之意似乎预示着人民币仍将继续升值。升值带给我们什么日本旅游、香港购物、美国留学,国人们越来越觉得"他乡遇故知"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因为,手中的票子越来越值钱了。  相似文献   

19.
观点     
《财务与会计》2014,(11):7-7
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将成新常态 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表示,今后人民币汇率基本不会出现单边升值或贬值的情况,双边波动会成为常态。首先,人民币汇率不存在明显的失衡,没有单边升贬值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前随着美元币值的变化,人民币对美元小幅贬值或升值,但人民币对非美元货币的贬值或升值则往往相反,这种变化使得我们对人民币币值的变化难以把握.本文研究人民币对美元和非美元汇率变动,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变化;根据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构建人民币核心汇率指数并分析其变动及意义.本文认为,人民币汇率目标主要侧重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而人民币对非美元货币汇率波动有更大的弹性,因此,如果央行以人民币有效汇率为目标,则能够确定每天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中间价,真正建立人民币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汇率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