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晶  樊铁英 《数据》2013,(12):54-54
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进程,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改善民生的有效途径,更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结合区域定位,笔者对“十二五”时期内蒙古自治区如何稳步推进城镇化进程提出如下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
高速公路的建设使沿线区域的潜在优势得以发挥,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农村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影响.对京平高速沿线农村城镇化发展条件及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按照各地优势资源的不同,探讨了各种城镇化类型的最佳路径.  相似文献   

3.
推进城镇化和经济的互动发展,对地区的社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以重庆市为例,在分析重庆地区城镇化及经济发展现状后,对城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理论进行梳理,并就如何促进重庆市城镇化与经济互动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当前,石河子正加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发展第三产业,不断增强区域经济综合实力,让第三产业为石河子的工业化、城镇化服务,成为我们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空间杜宾模型针对2005—2015年中国31个省级区域的面板数据,就城镇化发展及其他影响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进行测算,并将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进行分解。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能够促进本地区经济增长0.25%,但对相邻地区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为负,带来相邻地区经济减少0.49%。“十三五”时期及中长期亟须区域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发挥新型城镇化在新常态下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和更宽领域推动产业全球布局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出重要部署,要求“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也是重大生产力布局的“基本盘”。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明晰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的重点方向,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畅通国内大循环,重要且必要。  相似文献   

7.
10月27日,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文正式公布。《建议》提出,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放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逐步实现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科学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在加强城镇化管理方面,《建议》提出,要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大城市要加强和改进人口管  相似文献   

8.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石,是区域经济的重要基础。如何发展加入WTO后县域生态农业经济,发展县域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努力实现农民增收、财政增收,显著提高县域经济的综合实力,加速构建独具特色、充满活力的县域经济,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全社会极为关注的问题。齐齐哈尔市在这方面拓展了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势为依据,以科技为支撑,以培育特色经济为目标的农业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县域产业经济,取得了明显成效。一、以生态农业,推进县域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大生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9.
刘勇  刘津  许云 《企业活力》2014,(3):154-160
2012年我国区域城镇化提升格局呈现出与经济水平顺向发展态势,区域城镇化水平差距拉大,区域城镇化质量明显恶化;区域城镇化水平继续呈"东西部高、大中部低"态势,变化是东部与平均之比略降、中部略升、西部未变;区域城镇化与工业化关系基本协调,两者之比依然是"东西部高、中部低",变化是都有所扩大,东部幅度最大。在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区域城镇化进程将启稳回升,各地区城镇化提升幅度将超过上年;区域城镇化水平将继续保持协调收敛态势;城镇化和工业化协调性将继续改善。最后,提出了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几条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长江经济带是中国城镇化发展的重点地区,这里人口密集、经济条件好。近年来,区域城镇化快速推进,在促进增长、扩大需求、改善经济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一些影响中长期发展的问题也比较突出,主要体现在开发与保护矛盾并存、人口城镇化压力突出、城镇发展两极分化、协同发展合力不够。接下来,做好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融合,需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守牢发展安全底线,优化城镇空间结构,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完善区域协同机制,以重点城市群为突破,推动长江经济带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城镇化是社会向前发展的一个不可逾越阶段,是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它应该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我国现阶段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不协调,落后于工业化发展,应该实施城镇化与工业化并举方针,把加快城镇化作为一项经济发展的政策。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不协调,与我国的特殊国情是分不开的。本文主要从宏观层面入手,即从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两个方面,对我国实行加快城镇化发展步伐的原因做些分析。  相似文献   

12.
企业与政府合作共建园区是优化区域资源配置、推动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镇园合一作为区域经济一种新型城镇化模式,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起到了一定作用。理论界对于区域经济与农民收入问题开展的研究广泛而丰富。文章分别从镇园合一、农民收入、新型城镇化等方面介绍了该领域的现有成果,并指出了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3.
棉纺行业是我国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在繁荣市场、增加出口、扩大就业、提高城镇化水平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国际竞争环境的日益复杂,我国棉纺企业的竞争力受到较大冲击,许多人不能正确认识我国棉纺企业的实际竞争力,本文从竞争力影响因素视角出发,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了我国棉纺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相对优劣势地位,以期为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政府部门进行宏观调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盛宝柱 《民营科技》2014,(10):213-214
产业集聚和城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路径,加速安徽崛起,关键是要积极推进二者的良性互动,以产业集聚带动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产业集聚。  相似文献   

15.
一、实现城镇化的重要意义 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结构、扩大国内需求的战略重点,是解决农业农民问题,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走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不仅是中国的一件大事,也是未来世界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因为它不仅改变中国,也会改变世界的面貌。  相似文献   

16.
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事关中国未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如何全面推进城镇化发展战略,事关城镇化发展的成败。以Carlino模型为基础,通过全面分析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聚集经济,得出我国不同区域、不同规模的城市具有各异的城市规模效率。聚集经济是城镇发展的重要动力,以此为依据确定我国城镇化发展格局,并提出新一轮城镇化应当与"整体分散,优势集中"的区域发展总体格局相适应,以四大板块区域特征为基础,合理配备城镇化规模结构,建立健全城镇化功能体系,逐步形成城镇化区域格局,切实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最终实现美丽中国的伟大构想。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10~2016年我国287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与空间面板计量模型,从全国与三大区域角度深入探究城镇化对旅游经济的直接推动作用与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1)Moran’I检验证实地级市旅游经济与城镇化均存在着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如果忽略城镇化空间溢出效应的影响,就容易高估城镇化对本区域旅游经济的影响作用;(2)我国总体与东部地区城镇化对旅游经济具有显著的直接推动作用与空间外溢效应;西部地区城镇化对本区域旅游经济正向影响显著,空间溢出效应却不足;而中部地区城镇化对旅游经济的直接促进作用与外溢效应均不明显;(3)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对外开放水平及政府扶持水平均是推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且对外开放水平与政府扶持水平存在显著的正向外溢效应。  相似文献   

18.
新型城镇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是实现区域与城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深入剖析新型城镇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9省(区、市)的新型城镇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耦合协调分析及GMM检验。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基本从初级耦合协调演变为拮抗耦合协调;新型城镇化建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显著促进作用,但经济新型城镇化影响不显著,生态环境新型城镇化整体具有显著抑制作用,2012年以后具有促进作用,社会、人口和空间新型城镇化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土地财政模式合理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财政模式是地方政府实现区域竞争、促进城镇化资本积累的重要工具,具有一定时期的有效性和合理性,促进了经济增长和城镇空间的快速拓展。但地方政府过快的土地贴现,也带来了资源浪费、贫富分化、金融风险等问题,难以保障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土地财政模式不应轻言放弃,而应不断完善乃至逐步退出,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杨瑞  张然  许航 《城市发展研究》2022,(6):102-109+124
数字经济加速了人员流动、资金融通、基础设施联通、政务联动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从人口、经济、空间、社会、生态五个维度影响着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基于2011~2018年28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探究数字经济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区域异质性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对新型城镇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这一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2)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是数字经济促进新型城镇化的主要路径,数字经济通过发挥集聚创新要素的优势,激发新型城镇创新动力,优化新型城镇发展格局。(3)数字经济对新型城镇化的积极影响存在要素禀赋的门槛效应。由此可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应充分考虑数字经济发展趋势,抓住数字经济带来的政策及技术红利,发掘更多发展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