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林林 《金卡工程》2009,13(3):118-118
股东利益保护是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如何处理大股东和小股东的利害关系一直是我国公司治理的重要问题,对中小股东利益的有效保护更是公司制度公平正义的前提。本文试从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的理论基础出发通过我国新修订的公司法在保护中小股东利益上的制度设计特点以及改进措施进行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2.
徐秀佳 《云南金融》2012,(6Z):170-171
股东知情权是现代公司管理中公司法赋予股东的法定权利,是公司法为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而设立的,其通过保障中小股东对公司经营状况等方面全面客观的了解,弥补中小股东在信息对称上之弱势,从而为股东行使其他权利提供基础和保证,亦是对公司正常运营的监督。  相似文献   

3.
徐秀佳 《时代金融》2012,(17):170-171
股东知情权是现代公司管理中公司法赋予股东的法定权利,是公司法为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而设立的,其通过保障中小股东对公司经营状况等方面全面客观的了解,弥补中小股东在信息对称上之弱势,从而为股东行使其他权利提供基础和保证,亦是对公司正常运营的监督。  相似文献   

4.
利用2007年我国国有控股公司数据,以中小股东利益保护为因变量,以高管现金薪酬、高管持股比例和在职消费为主要考察对象,并选取公司规模和股权制衡结构作为控制变量,检验在不同激励方式下高管薪酬与中小股东利益的相关性,结论表明:国有控股公司高管薪酬主要集中于现金薪酬和在职消费,对中小股东利益侵害较大,而高管持股则可以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相似文献   

5.
股东代表诉讼与中小股东权益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成熟资本市场的核心在于对中小股东合法利益的保护,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建立为中小股东合法利益提供了一道法律屏障。股东代表诉讼与一般诉讼不同,在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设计时,应该着重处理好中小股东合法利益保护与防止滥诉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运行的实践过程中,忽视中小股东权利的保护是一个普遍现象。中小股东相对来说是弱势群体,法律应该向弱势群体倾斜以利于对其的保护。因此,分析中小股东权利的法律保护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完善累积投票制度和独立董事制度,也是有利于中小股东权利法律保护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中国证监会于2004年发布了<关于加强社会公众股股东权益保护的若干规定>,开始试行分类表决制.运用实证分析、比较分析的方法,从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的划分对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的影响、中小流通股股东知情权、中小流通股东参与分类表决及引入社会公众股股东表决机制,增加中小股东专事话语权四个方面分析分类表决制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以期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控制权私人收益的简要理论分析,为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完善中小投资者保护制度,提出了限制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四条对策建议,包括通过设立中小股东利益保护协会、建立股东代位诉讼制度,来提高中小股东自我保护能力和监督能力;通过建立声誉机制抑制大股东攫取私人收益的冲动,引导大股东通过树立良好的社会声誉,获取长期效用最大化;通过实行独立董事职业化和建立完善关联交易的股东大会批准制度来加强对控股股东的违规违法决策的监督,从而达到减少大股东对中小股东的利益侵害,保护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控制权私人收益的简要理论分析,为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完善中小投资者保护制度,提出了限制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四条对策建议,包括通过设立中小股东利益保护协会、建立股东代位诉讼制度,来提高中小股东自我保护能力和监督能力;通过建立声誉机制抑制大股东攫取私人收益的冲动,引导大股东通过树立良好的社会声誉,获取长期效用最大化;通过实行独立董事职业化和建立完善关联交易的股东大会批准制度来加强对控股股东的违规违法决策的监督,从而达到减少大股东对中小股东的利益侵害,保护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资本市场“全流通”时代的到来,给上市公司兼并收购带来了百年机遇。企业并购行为涉及到资本市场多方利益主体,而中小股东居于弱势地位。大股东掠夺现象时有发生。为保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应完善投资者法律保护制度和替代性投资者保护制度,以构建大股东掠夺的内外部制衡机制。  相似文献   

11.
王提 《中国外资》2013,(8):210-210
本文以上交所发布的《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指引(征求意见稿)》(下称《指引》)为研究背景,通过研究其对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的影响,发现在中国资本市场配套制度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分红新政对中小股东利益保护更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国外目前对中小股东研究的理论和实证文献,可以基本归类为公司管理者滥用中小股东投资、大持有者和中小股东的利益冲突、中小股东法律保护系统等几大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研究表明,保障中小股东的利益对公司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相关的文献也提供了如何完善中小股东治理的方式和经验,这对于理论研究者和政策决策者都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关联交易具有正负两方面效应,不公平、不公正条件下的关联交易严重损害了中小股东利益。面对关联交易对中小股东利益侵害的六种情形,我国应从控股股东的诚信义务、关联交易的信息披露、股东表决权排除、股东派生诉讼、独立董事、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等十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法律对策,以保护中小股东利益。  相似文献   

14.
上市公司的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是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前提,中小股东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问题已成为我国当前资本市场和整体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应通过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完善投资者保护法律制度、加强证券监管体系和提高中小股东的自我保护意识等措施维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5.
张琪  熊朝凤 《时代金融》2014,(11):49-50
MBO即管理层收购,在西方发达国家被广泛运用。引入中国后,由于缺乏法律规范和良好的金融环境,定价不公、信息披露瑕疵、转移中小股东财产等现象频频发生。为保护中小股东合法权益,防止侵害目标公司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发生,本文在对MBO的基本内涵进行界定后,针对MBO中侵犯中小股东利益的主要情形,提出防止目标公司中小股东利益受侵害的法律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上市公司收购中中小股东与收购者、目标公司股东和目标公司管理层等主体之间存在利益冲突,且处于弱势地位,故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实有必要;对目标公司中小股东的保护应遵循全体股东待遇平等原则、信息充分披露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应从强制要约收购制度、反收购制度、信息披露制度、累积投票权制度、股东表决权排除制度、目标公司控股股东和经营者的诚信义务制度等方面来对上市公司收购中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立法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峰  王璇 《时代金融》2008,(3):15-17
在我国证券市场上,中小股东往往处于弱势地位。本文在分析现阶段我国证券市场上中小投资者权益受损状况的基础上,从制度性、结构性、技术性三方面对我国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不力的原因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了建立我国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王小妹 《时代金融》2008,(11):85-86
<正>一、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的起源我国法律及证券监管机构认定持有公司5%以下股份的股东为中小股东。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的起源在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中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主要是因为两大法系所属国家的股权结构不同,英美法系国家的股权结构都较为分散,大陆法系国家股权一般较为集中。再加上英美法系是判例法,大陆法系是成文法,其具体的做法也有不同。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2010—2021年交易所网络互动平台“问答”板块上的互动数据为样本,采用关键词提取技术构建“股利关注”指标,实证检验了中小股东“股利关注”对企业现金股利分配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小股东“股利关注”显著提高了企业现金股利分配水平。机制检验表明,中小股东“股利关注”通过提高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进而促进现金股利分配。异质性检验发现,中小股东“股利关注”对上市公司现金分配的促进作用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低、分析师关注度高、所处行业竞争程度强以及投资者保护水平高的企业中更显著。  相似文献   

20.
邱健  陈兆松 《西南金融》2008,(10):55-57
本文从分析《新公司法》的修订内容出发,探讨我国在保护中小股东利益方面加强法律规定的诸多努力和改进,如:股东知情范围扩大、股东代表诉讼权、股东退出机制、股东可以申请公司破产、累计投票制的增加和董事会制度的细化等等。同时也指出《新公司法》在完善中小股东利益保护机制上仍存在局限性,需进一步改进,如:股东知情范围的扩大留有隐患、缺乏股东的事前救济方式和独立董事问题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