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美国应对污染突发事件的长效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工业革命的飞速发展,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在一些发达工业化国家,环境污染处于高发期。这些环境污染突发事件不但包括严重的大气污染和水污染,而且有重大化学品污染导致的环境灾难或危机发生。例如20世纪50年代的日本水俣病、1976年意大利塞维索(Seveso)附近小镇的化学品爆炸事件、1978年美国的埃克森-瓦尔迪兹号(E x x o nValdez)石油泄漏及1984年印度的博帕尔(Bhopal)灾难等。这些环境灾难都在不同程度上对短期或中长期的环境、人类健康、社会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具体以历史上最严重的工业环境突发事件——1984年印度的博…  相似文献   

2.
美国创新型国家的基本特征和主要优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2004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全球G D P40.11万亿美元当中,美国约占11.75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总量的近30%,比排在其后四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的总和(11.41万亿美元)还要多。美国作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其具有创新性的研发及其以技术创新为先导的产业发展对经济的带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据O ECD专家统计,美国1929—1941年,美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33.8%;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其科技贡献率则高达80%。这主要和美国研发投入大幅度增加有密切关系。根据2004年美国科学与工程指标,1953年,全美研发投入占其当年G D P总…  相似文献   

3.
从19世纪末美国反垄断政策产生以来,反垄断政策已经经历了3个演变阶段,其中80年代以来美国反垄断政策的调整对我国当前制定反垄断政策有重要意义。80年代以来美国反垄断政策的演变反映在4个方面:对企业兼并的容忍;对企业之间相互合作的认可;政策目标偏向效率;政策调整的对象趋向灵活。反垄断政策的这些变化给我们提供了以下启示:我国反垄断政策的目标应该是效率;应该抛弃肢解大企业的做法;要考虑到经济全球化下提升本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应该制止境外企业在国内市场的反竞争行为。  相似文献   

4.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工人实际工资的变动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早期,美国主要媒体先后发表文章详细叙述了美国工人实际收入下降和生活标准受侵蚀的状况。而美国企业界与正统经济学界试图否认这种现象,提出福利抵消说、通货膨胀率夸大说以及人员范围说,为美国工人实际收入下降的状况进行辩护。本文在对关于工人实际收入衡量指标,如周可支配收入指标、小时可支配收入指标以及实际小时补偿指标进行讨论后,提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生产性雇员实际小时工资的变动趋势。最后分析了工人实际工资下降的经济影响。  相似文献   

5.
美国“双赤字”是指美国财政赤字的贸易赤字同时存在的现象,双赤字的产生既是一个单个累积的过程,又是一个相互又叠加的过程,在美国经济发展史上,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开始出现双赤字,之后,双赤字逐年上升,并一直延续到90年代中期,这段赤字过到高峰,  相似文献   

6.
西方国家开展政府绩效审计情况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西方国家开展政府绩效审计情况1.美国开展政府绩效审计情况。美国是世界上开展政府绩效审计比较早的国家。早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审计总署(GAO)就开始综合审计。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绩效审计走向准则化和法定化。1972年,美国审计总署根据立法所赋予的权限制定了《政府的机构、计划项目、活动和职责的审计准则》(S tandards for A ud it of G overnm en ta l O rgan izations,P rogram s,A ctiv ities and Functions)。这份被称为“黄皮书”的审计准则,突出强调了“3E”(即绩效审计,是对一个组织利用资源的经济性E conom y、效率性…  相似文献   

7.
1敏捷制造的产生 20世纪20年代福特开创的应用于底特律汽车厂中的流水线生产,即大量生产模式,相对于单件小批生产模式,能迅速提供大量质优价廉的产品。在30-50年代得以迅速推广和发展,加速了工业化的进程,给资本主义国家带来了物质上的极大丰富。近来,消费者的需求结构已普遍向高层次发展,于是人们认识到,生产管理应追求多品种、适应性、对消费者需求迅速反应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柳阳 《当代经济》2010,(13):20-21
人才派遣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当时在美国飞机制造业就出现了借用共享工人.人才派遣就是人才派遣机构根据接受派遣人才的单位需求,招聘人才并派遣到用工单位工作.人才派遣公司与被派遣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9.
自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逐渐加大了经济开放。二十多年,我们重新构造了自己的经济体系,创造了经济增长的奇迹。然而,当我们回首发展之路,我们在为增长感到骄傲的同时,也看到了增长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资源消耗、垃圾成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在这种形势下,  相似文献   

10.
我国风能利用潜力及江苏沿海风力发电的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我国风能利用的现状及几个亟待澄清的认识误区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风能的国家之一。1000多年前,我国首先发明了风车并一直沿用至今,20世纪50年代,仅在江苏沿海利用风力提水的风车设备就达20多万台,70年代中期以后风能开发利用列入“六五”国家重点项目,得到较快发展。截至2004年底,我国14个省(市)建成43个风电场。随着风电场数目的不断增加,风电机组的装机容量也不断扩大。1990-2004年15年间,风电装机容量年均增长41.7%。2004年累计装机容量76.4万千瓦,是1990年的186倍,占全国电网总装机容量的0.17%.  相似文献   

11.
美国生产机床比英国要晚50年,但在制造技术方面很快就超过了英国,跃居世界首位。1896年福特制造出第一辆汽车,为配合汽车大量生产,格里森公司研制了一整套用于齿轮加工、测量的设备和刀具,其他公司也研制出许多新型高效的自动化机床。1934年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条组合机床自动线。1948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条年产3000万套轴承的自动线,使汽车产量迅速提高,1950年汽车产量达到800万辆(2000年中国生产汽车统计数字为207万辆)。从此。美国机床工业迅猛发展,在机床技术先进性、产量、生产规模上,长期居世界首位。虽然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衰退,机床工业一度下降,被日本、德国赶超,  相似文献   

12.
王峰 《时代经贸》2010,(14):110-110
一、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概述 (一)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作为组织的一项管理活动,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当时美国一些大公司发生的重大损失使公司的高层决策者开始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后来,随着经济、社会和技术的不断迅猛发展,人们开始面临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徐静 《经济论坛》2006,(13):130-131
德国和日本是目前国际上采用“循环经济”或“循环社会”国家立法表达其“循环”实践的仅有的两个国家。两国均是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环保运动中,从废弃物的治理过程中开始探索如何发展循环经济的。当时,德、日等国已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工业装备和精密化程度都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在资源和能源的高效利用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因此,其循环经济的发展自觉不自觉地都以回收利用废弃资源和发展可再生资源为重点。日本根据本国国情选择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立法模式,即以《促进循环社会形成基本法》作为基本法,在其指导下建立各领域循环经济的法律…  相似文献   

14.
美国对非洲的战略是随着非洲政治经济地位以及美国在非洲战略利益的变化而发展的。冷战结束初期,非洲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急剧下降,美国对非洲战略延续了冷战期间高度重视政治利益的思维模式。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非洲政治经济形势趋于好转和区域联合自强的意识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5.
美国信息产业发展战略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美国各大产业增长最快的是信息业,从1990~2003年信息业的平均实际增长率达到5.69%,其中1990~2000年平均增长更是达到6.47%,其速度是GDP的两倍。从就业来看,90年代的变化最为明显,2000年在IT就业的人数比1990年增长了136万人,占私人产业就业比重的4.8%。毫无疑问,上世纪90年代以后,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高科技革命强有力地推动了美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持久不衰,并且引导其他高科技创新以集群的形式出现,从而在美国掀起了一场新的产业结构大调整,给美国经济界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全面和根本性的推动。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30年代,席卷西方世界的大萧条之后,美国在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之间建立了“格拉斯·斯蒂格尔”防火墙,从此,美国金融业进入长达60年之久的分业时期。然而,金融功能的整体联系是无法隔绝的,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之间的业务交叉和扩张不断推动金融工具创新和银行的混业并购,不断突破这面隔离墙。我国通过成立金融控股公司,探索一条通向混业经营的道路。在此过程中,我们不断探讨西方成功的金融机构混业经营的路径,为迎接我国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7.
国际上银行业的经营范围曾存在两种模式。一种是以德国为代表的综合性银行模式。另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分业经营模式。但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金融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之下,各种金融机构之间业务相互交叉与渗透不断加剧,银行业又由过去的分业经营逐渐向全能银行演变。1999年11月,美国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废除了《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关于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限制,它标志历时66年由美国首先建造的金融”防火墙”被拆除了,同时意味着全球主要西方国家已全部进入了银行全能化经营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