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创意经济时代与城市新机遇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分析全球范围内创意产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探讨了新经济条件下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阐述了创意经济对现代城市的各种积极价值以及创意产业发展的机制与环境基础.提出当代中国城市发展应该紧跟世界创意经济发展的趋势与步伐,积极拓展创意经济的各种政策,培育创意产业发展的城市基础环境,力争在新一轮的城市化进程中,在全球创意时代,大力发展城市创意产业与创意经济,为城市寻找战略性机遇.  相似文献   

2.
创意产业正在全球蓬勃兴起。但是,由于忽视了城市本身条件对创意产业的影响及局限性,目前的创意产业似有泛滥倾向。鉴于此,尝试从城市区域功能与创意产业发展关系的角度研究城市发展进程、城市转型机遇、城市创意资源禀赋和创意产品的市场条件对创意产业结构的作用,探讨不同区域功能城市的创意产业发展方向,进一步理清创意产业与创意城市的区域功能关系,为创意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创意时代的来临带来了创意创意城市的发展,作为创意城市中文化的一个载体,博物馆有其特有的地位和作用,随着创意城市的发展,博物馆的发展也要和城市的发展相辅相成,互为促进。本文主要讨论了创意城市中博物馆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未来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创意产业是21世纪社会和经济变革的驱动器,如何开发并利用好这一驱动器,将成为城市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文章立足分析国内外关于创意产业的研究理论,并结合南宁市的实际条件,提出在南宁市开发建设建筑设计创意产业因的建议,以期为南宁市的创意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3T"理论与"3S"理论均认同人才与技术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分歧之处在于对两种要素的强调程度不同以及城市应如何吸引创意人才这两个方面,前者强调人才及城市的多样性与包容度,而后者强调技能及城市的舒适度与便捷性。创意城市是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创意成为经济增长主要驱动力。"3T"理论可以更好地诠释创意城市的内涵,创意人才、创意环境与创意的技术条件是创意城市的主要支撑。创意城市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创意城市建设与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基本内涵一致。  相似文献   

6.
创意产业是21世纪社会和经济变革的驱动器,如何开发并利用好这一驱动器,将成为城市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文章立足分析国内外关于创意产业的研究理论,并结合南宁市的实际条件,提出在南宁市开发建设建筑设计创意产业园的建议,以期为南宁市的创意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中国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要想赶上东部发达地区,发展创意经济是明智的选择。本文以西南地区城市为立足点,从其城市创意经济发展的现状入手,对西南地区主要代表性城市的创意经济进行分析,从四个方面探讨了西南地区城市创意经济的发展路径:明确城市创意定位;转换政府职能;发展利于创意发生的横向网络;建立有利于创意实现的纵向网络。  相似文献   

8.
创意中心城市竞争力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的互融互动和互促效应日趋显著,创意城市也因此成为全球的发展热点.通过比较当今世界最具影响的"国际创意中心城市"--伦敦、纽约和东京城市竞争力的状况,力争对全球几大创意中心城市竞争力状况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为中国构建"国际创意中心城市"提供研究素材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城市创意竞争力概念模型、构成要素及影响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创意已经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但对于城市创意竞争力的研究却少见。界定了城市创意竞争力的内涵,在充分借鉴世界先进创意型城市的发展经验基础上,分析城市创意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并探讨了城市创意竞争力构成要素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10.
创意产业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创意产业在城市发展中的创新作用进行了研究,提出创意产业通过对文化和个人创造力的投入,借以城市衰败空间,促使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其在城市发展中的创新作用使城市功能空间得以再生和提升;提出创意城市是城市创新系统的高级形态,二者是城市创新的共同事物。  相似文献   

11.
基于波特集群理论的创意产业园区发展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意产业的集聚发展有利于促成创意产业价值链的实现。但拥有了创意产业园区,并不等于拥有了创意产业。本文根据波特的集群竞争优势理论,通过对国内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的状况分析,构建出我国创意产业园区发展模式,以有效提升创意产业竞争力,对我国创意产业园区的规划和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创意北京发展:经济、社会和空间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意北京时代已经来临。新的时期,北京经济增长发生重大转型。文化、科技与经济的融合度显著提升,创意中心地位逐步确立;经济与生态、社会和谐发展趋势显现。都市空间面临重组再造。传统城市旧区改造、新城产业发展、城市功能结构布局和都市空间扩张等模式发生变化,都市空间资源得到更好的整合与集约利用,一批立足创意产业基础上的创意新城迅速崛起;城市功能结构布局趋于融合;平面式城市建设扩张时代宣告结束。社会生态系统逐步完善。城市文化品质获得提升;中华民族文化、皇家文化、奥运文化和地方文化等首都特质文化开发进入活跃期;创意性社会结构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13.
黄斌  吕斌  胡垚 《城市发展研究》2012,19(6):86-90,97
基于空间生产理论梳理了文化创意产业对旧城空间再生的作用机制,认为文化创意产业之所以能有效驱动旧城再生,是因为在资本生产新商业空间的同时,旧城文化可以融入新的文化创意并资本化、商品化,进而能够提升新空间收益的附加值,加大反馈力度,从而更好地协调新空间权利的分配。并以北京东城区南锣鼓巷为例分析了资本和文化在旧城空间生产过程中对商户和消费者、原住民、政府这三者空间权利的影响,认为南锣鼓巷的旧城再生模式具有文化创意产业驱动旧城更新的样本意义,较好地处理了新空间的权利分配,但也开始面临文化创意乏力、资本结构分化、各方权力边界再平衡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的跟踪研究以更好地完善文化创意产业对旧城空间生产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4.
面对农民工的返乡潮,可持续发展的压力,后工业社会的如期而至,城市如何实现华丽转身,从容器变为磁体,成为上海及许多城市发展的课题。文章从加拿大蒙特利尔市和意大利布雷西亚等城市利用事件经济实现城市转型的实证出发,结合城市发展与事件经济的关系梳理,探讨了事件经济对城市转型的作用模式,以上海为例,提出了利用事件经济、重视自组织事件发展、聚集创意人才来发动城市转型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5.
While a growing body of research analyses the functional mechanisms of the cultural or creative economy, there has been little attention devoted to understanding how local governments translate this work into policy. Moreover, research in this vein focuses predominately on Richard Florida's creative class thesis rather than considering the wider body of work that may influence policy. This article seeks to develop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how municipalities conceptualize and plan for the cultural economy through the lens of two cities held up as model ‘creative cities’ — Austin, Texas and Toronto, Ontario. The work pays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how the cities adopt and adapt leading theories, strategies and discourses of the cultural economy. While policy documents indicate that the cities embrace the creative city model, in practice agencies tend to adapt conven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ies for cultural economy activity and appropriate the language of the creative city for multiple purposes.  相似文献   

16.
现代城市创意经济简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宏 《城市问题》2007,(8):90-94,100
从城市经济形态演进的视角,论述了创意经济的内涵,认为创意经济是符合城市经济形态演进内在规律的高级形态;分析了创意经济在空间资源、产业结构、城市功能、创意人才、资源环境等方面对城市经济发展的贡献;提出了现代城市发展创意经济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Although Schumpeter’s “creative destruction” has become something of a buzzword, the theoretical underpinnings of his theory are largely missing from the recent literature on technological chang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link between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creative destruction, with particular attention being paid to the role of new technology-based firms in bringing this about. Recurring themes in the technological change literature are examined. These show that the phenomenon of dominant firms failing due to the introduction of a new (disruptive) technology is creative destruction in action. NTBFs are the most common introducers of disruptive technologies and a leading driver of creative destruction.  相似文献   

18.
The aim of this symposium is to examine the situation of the creative economy in cities—specifically cities of sub-Saharan Africa. In this introduction we set out the case for the need to ‘re-describe’ the (much derided) phenomenon of the creative city. This task requires clarification of what is understood in academe and policy communities by the term ‘creative economy’, the pronounced growth of this sector, particularly in the global South, and its particular urban character. Secondly, in the face of conceptual and policy confusion we argue for the actually existing, and growing, importance of the urban creative economy. Thirdly, with this ground clearing achieved, we seek to frame, and focus on, the emergence of new research on the urban creative economy. Finally, we use the evidence from the symposium contributions to argue for a reformulation of the creative economy within African sub-Saharan urbanization.  相似文献   

19.
陈曦 《价值工程》2014,(29):7-8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城市垃圾问题愈发严重,其中建筑垃圾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关于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问题也逐渐的发展成我国建筑行业节能环保需要重点注意的一个事项。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在遵循循环经济理论的基础上,针对循环经济下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技术及适应性问题做出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