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科技型企业是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而成长起来的,中国加入WTO将大大提高中国科技型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加快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和整体现代化素质的提高,并借此增强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参与竞争的能力。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加入WTO后,与携有资金、实力、规模、管理经验和专业化程度高等各种优势的国外科技型企业相比,中国科技型企业规模实力小、经营管理分散、技术  相似文献   

2.
一、观念创新 观念是人们的行动指南,因此,企业创新必须从观念创新开始。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趋势的日益加强以及中国加入WTO,都使中国经济卷入世界经济浪潮。今天,企业间的竞争已不是以往国内几家企业的竞争,而是全球跨国企业集团的竞争。传统的企业经营观念已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必须予以变革。  相似文献   

3.
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优劣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素昕 《特区经济》2007,226(11):222-224
就一般规律而言,跨国经营是一个国家加入WTO后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的形势,我国企业应实施跨国经营战略,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本文希望通过对跨国经营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劣势的分析,为企业制定跨国经营战略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电信企业面临的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经济局势日趋严峻,竞争环境日益激烈,特别是国内改变电信垄断局面,引入竞争,而且随着中国加入WTO面临全球一体化的竞争环境,国外大量高素质、高水平的企业插足中国电信行业无疑将更加剧这种竞争,因此,中国电信企业过去那种“经营靠垄断、发展靠上级,效益靠政策”的思维和管理方式已被打破,这就要求电信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也随之改变,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如何建立一个高效、全面、能适应市场的管理模式,已成为电信企业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加入 WTO对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影响   中国加入 WTO的原则是以关税减让为主要代价,并以享受发展中国家待遇为前提。加入 WTO,中国可以在 130多个成员国享受到多边的、无条件的、永久性的最惠国待遇,这是中国经济全面加入国际分工和融入国际经济循环的必要条件。有了这一条件,我们的产品才能更广泛地参与世界市场的竞争,我们的企业也才能在更广阔的市场上寻找到更多的发展机会,增强国际竞争力。加入 WTO,还能够通过世贸组织多边争端的解决程序来解决国际贸易摩擦,有效地保护中国的经济贸易利益,这就使我们的产品能够在最大的…  相似文献   

6.
进入21世纪,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大多数企业追求的目标和企业适应国际化战略发展的重要对策。伴随着我国加入WTO。中国企业将直面经济全球化、全球信息化、市场多样化和管理科学化的竞争。对于我国来说,以企业信息化迎接电子商务挑战,以企业信息化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将是企业面对21世纪的必然选择。对此.国家”十五规划”中已明确指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加入WTO后,我国的大型企业真切地感受到其成长环境的变化,因为,世界贸易组织作为冲破市场壁垒的先锋,有迅猛发展的信息通讯为主导的科技进步推波助澜,经济全球化的形势迅速发展。世界各大公司为适应和利用这一形势,纷纷调整战略,采取措施,争夺竞争的主动权和制高点,世界级大企业迅速大规模跨国重组,巨型跨国公司以全球为版图,利用各地比较优势,重新进行全球性产业布局,生产和研发的分工、调整。这一势头来势迅猛,席卷全世界。  相似文献   

8.
中国加入WTO后,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企业跨国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国内买方市场的逐渐形成,使我国企业面临着竞争加剧、市场变化加快的严峻挑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为了谋求生存与发展,对企业现有资源进行优化是现实的选择。而在企业的现存资源中,人力资源是关键的因素。如何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的持久有效地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自觉为企业经营目标服务是当务之急。在不断变化的企业环境中,要使激励机制持续有效,除了激励机制要公平、合理、科学之外,还要使得激励机制不断创新,使得激励机制能够适应人们日益变化的形势。  相似文献   

9.
企业文化在企业建设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明 《改革与战略》2005,(10):143-146
中国已加入WTO,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将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在面临众多国际企业参与的竞争中,我国的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一定要注意企业文化的建设,发挥企业文化的作用,迎接挑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安徽省情省力》2004,(4):20-21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在改革发展中企业制度的根本变革,是适应市场经济和我国加入WTO后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客观要求。安徽省企业调查队对全省重点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跟踪监测统计调查的最新结果显示,2003年我省重点企业运营良好.企业改制、改革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创新管理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源泉。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当今社会,我国已经加入WTO,中国市场经济已经和国际接轨,市场经济环境和运行规则进一步规范,企业与企业间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大。为此,企业由单纯的追求利润最大化已向追求可持续发展成长观转变。在我们建筑施工企业中,由于建筑队伍的快速增长,民营、乡镇建筑企业的崛起及国外建筑业的进入,国内建筑市场最低报价中标和BT、BOT、  相似文献   

12.
<正> 房地产品牌,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对消费者的承诺。由一系列要素支撑的企业品牌,是房地产企业在现代房地产企业经营环境中最大限度地适应市场的竞争和变化,赢得市场和消费者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品牌不是一日而成的,品牌是结果。这个结果,来自于企业的发展战略和企业不懈追求与完善的核心竞争力。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所谓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在创造价值和降低成本方面的每个环节,具有达到或超过竞争领域一流水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2002年是中国企业的关键年头,因为这是中国加入WTO的第一年,是世界经济环境持续低迷的一年,是国内经济环境比较复杂的一年,也是我国企业竞争形势最为严峻的一年。  相似文献   

14.
“知识”搭建的平台——寻找咨询企业优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加入WTO后,国际著名咨询公司均已进入中国并活跃于国内的咨询市场,对中国的咨询业造成了极大冲击.随着竞争的加剧,众多咨询企业逐步认识到科学管理的重要作用,一批企业也开始了对最佳管理实践的追求.知识经济的初显峥嵘,使知识作为企业中一种核心资源的观念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和接受,知识管理已成为咨询企业管理者最为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加入WTO,成为世界经济的一部分,中国企业将面临更多的机会。同时,国际跨国公司也纷纷涌入中国,给中国企业带来更多的压力和挑战。毋庸置疑,如果中国企业不能适应这种竞争,那中国企业必将被市场所淘汰。而适应这种竞争,变被动为主动的措施之一就是在企业内部实行末位淘汰制。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世界已进入商业竞争全球化,信息传输高速化、科技发展高新化的时代。我国加入WTO后,面对这种瞬息万变、强手如林、竞争激烈的形势,企业管理理论也将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更多新的学科和新的分支在不断地产生。企业管理进行着一场意义深远的革命,这种趋势已初露端倪。  相似文献   

17.
李小梅 《发展》2010,(4):59-59
一、创新企业管理思维由追求利润最大化向追求可持续成长转变 时代与环境的变化使企业生存越来越不容易,而把利润最大化作为管理的唯一主题和最高宗旨.是造成企业过早夭折的一个重要根源,我国企业要实施管理创新,首先,必须要进行管理思维的变革,要变纵向思维为横向思维;由追求利润最大化向追求可持续成长转变。利润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和手段,但不是其生存的目的,应该科学合理地追求利润。  相似文献   

18.
蒋信 《开放潮》2002,(4):86-87
人才资源是第一生产力的载体,是企业进行经营活动必不可少的要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把人才资源开发工作放在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重要位置,对于加快企业走出困境,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需要,使其在国际、国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有着重要的作有。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经济将与世界经济进一步融合,企业所面临的竞争环境、方式和手段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原有的市场份额将面临重新分配,市场的竞争将会进一步加剧。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新时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19.
加入WTO以后,企业国际化、经济全球化竞争越来越明显;而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市场经济竞争也日趋激烈,对于我国的大部分企业来说,企业内部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力资源和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管理帮助企业赢得竞争优势,在企业运营管理中发挥着它应有的、无穷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中国加入WTO,不等于我们的企业就天然具备了进入国际市场的资格。中国企业与国外企业竞争,可怕的不是我们的企业体量较小、技术水平不高,可怕的是我们企业的资信得不到国际社会的认可。2002年1月23日,国际著名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将中国银行评定为"BB ",其中还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