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国IPO制度从审核制、核准制,到开始注册制,体现中国的资本市场正在完善市场化机制。注册制相较于前两者上市条件更低,在注册制下的上市公司、投资者和监管主体会由于本身的特性,不可避免地出现金融伦理道德问题。资本市场注册制中不同主体层面的金融伦理问题上市公司主体层面的金融伦理1.逆向选择风险与道德风险。  相似文献   

2.
<正>2023年2月1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相关制度规则,并表示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证券交易所、全国股转公司、中国结算、中证金融、证券业协会配套制度规则同步发布实施。提到“注册制”,首先需要解释一下什么是“注册制”,而这又需要解释一下我国此前的股市发行制度——我国在2019年之前的资本市场一直实行的是核准制,亦称审核制,  相似文献   

3.
王锦 《经济经纬》2002,(4):79-80,83
国际资本市场上主要存在两种发行制度-审批制和注册制,二者优劣互见。考察海外风险资本市场特别是NASDAQ市场发行上市制度,有三点值得我们借鉴:发行制度以注册制为主,强化中介机构的责任与权利,上市标准灵活多样。  相似文献   

4.
读编互动     
《资本市场》2015,(1):2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推行股票发行制度的改革,注册制将从根本上改变IPO的游戏规则,创业投资的商业闭环彻底畅通。随着注册制改革的推行,创业投资行业将迎来更加稳定发展的黄金时代。而未来创业投资行业也将成为资本市场乃至中国经济发展重要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5.
《经济》2022,(3):86-91
2022年,资本市场改革可期.资本市场发展将更加突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功能,注册制全面覆盖已具备基本条件,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将更进一步,违法违规惩处力度将持续提升,各地政策利好经济和市场发展……2022年,资本市场重任在肩、机遇无限.  相似文献   

6.
陈希琳 《经济》2022,(3):100-101
2022年开年,资本市场发展备受各界关注.随着各项改革举措加速落地,注册制全面覆盖渐趋落地,2022年中国资本市场将提供多样投资机会. 打造互联互通、进退有序有机市场 日前召开的中国证监会2022年系统工作会议指出,要突出"稳增长",不断提升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同时对2022年主要工作进行了部署.2022年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7.
《证券法》的修订已基本确立了我国新股发行审核制度将由核准制改为注册制,注册制的推行将对我国资本市场产生巨大的影响。在资本市场中,盈余管理是诸多学者研究的热点话题,其在理论和实务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了在注册制下,IPO与盈余管理、壳资源与盈余管理以及市盈率接轨与盈余管理的问题,探讨了新股发行审核制度的改革对于盈余管理的影响,并为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8.
我国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应采取渐进式变迁路径,要完善法律制度、转变监管理念和模式、完善资本市场、提高信息披露质量等,这样才能实现注册制改革对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张蓉  孟小迪 《生产力研究》2014,(2):16-19,49
通过建立新股发行的注册制度一直是我国资本市场向着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但要改革目前政府主导型的核准制并非简单的取消现行的实质性审核就可以实现,即使在实行注册制度的美国在州层面的注册制审核中也处处充满了实质审核。文章首先辨析了关于核准制和注册制二分法的认识误区,其次从审核制度奉行理念、审核条件内容、审核实施程序三个方面介绍了美国的注册制,最后为我国新股发行制度向着市场化改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张岩  吴芳 《经济管理》2021,(6):84-99
IPO定价问题长期困扰我国资本市场。在注册制落地之际,上海证券交易所在科创板引入跟投制度试图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利用科创板IPO公司的数据检验跟投制度对IPO定价的影响效果及其作用边界。研究发现,承销商跟投比例越高,IPO发行价越低,表明跟投制度可以抑制承销商抬高发行价的机会主义行为。上述抑制作用在治理水平较高的发行公司中相对较弱。进一步研究表明,当公司股价增长潜力较大时,跟投制度对发行价的抑制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此外,跟投制度能抑制超募资金规模,但为.了补偿跟投带来的风险,发行公司倾向于提高上市公司的承销费率。最后,跟投制度有助于提升IPO后的市场绩效。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促进中国资本市场注册制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促进资本市场可持续健康发展,我国应改革发行审核制度,逐步向注册制过渡,并降低上市门槛,为更多的实体经济和中小企业创造公平的首次公开发行(JPO)机会。本文提出以注册制为长期目标、推进市场化改革和加强监管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12.
加强注册会计师人才培养是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建立和完善一套制度科学、结构合理、运转高效的注册会计师教育培养体系,打造一支在质量上和数量上满足我国经济和资本市场发展战略需要的注册会计师队伍,始终是注册会计师行业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3.
构筑规范“三板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作为完整的资本市场一部分的“三板市场”建设,是健全现代市场体系的重要环节,是发展和完善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创新。笔者认为,通过全面整合国内现有的各类产权交易机构,将其改造成适合国情的三板市场体系,是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的  相似文献   

14.
《经济》2022,(2):86-91
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2021年见证了我国资本市场平稳、健康成长的一年.这一年,是中国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关键一年:注册制试点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改革达到预期目标;IPO市场实现量质齐升,500多家公司顺利上市,首发募集资金额超过5400亿元;资本市场个人投资者突破1.9亿人,投资者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新三板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15.
王林宣 《财富时代》2023,(7):113-115
<正>三年多以来,科创板实施全面注册制改革,加快了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但是,它也引起了外部关注者的担忧:这一改革是否会导致科创板风险发生变化?为了评估改革效果,本文以2020-2021年科创50指数数据和2018-2019年上证380创新指数作为对比数据,采用测量波动率、CAPM模型及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β系数等指标,并应用双重差分法去除内生性影响后,结果显示科创板风险水平存在显著提升。我们认为这一变化可能与信息披露制度、退市制度、做市商制度等有关。  相似文献   

16.
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勇 《经济师》2008,(7):156-157
审计质量是审计行业的立命之本,但是目前中国资本市场上却屡屡发生审计舞弊事件,严重影响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通过对于审计质量影响因素的分析,文章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大事务所法律责任风险,因此,必须进一步改进审计方法、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改革注册会计师选聘制度,加强审计委员会职责。  相似文献   

17.
洪科  张呢喃  周臻 《当代经济》2001,(10):43-43
创业板作为一种新型的市场形态。是不同于主板市场的独特的资本市场。正确把握创业板的特性是日后创业板健康运行的前提,同时对制度的合理设计电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拟从创业板的发行和交易制度、创业板的风险和监管方面的特点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创业板的发行机制 在证券发行资格的取得上。国外的发行机制大多为注册制,而中国主板市场采用的是审核制。由于上市指标额度的存在,审核制可能会导致寻租行为,上市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现象。因此,有很多的观点认为我国的创业板应该采取注册制。以配合创业板的“信息披露”和“买者自负”的监管理念。但应当看到,我国的投资者群体中有着大量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的股票市场里,上市资源一直是紧缺的.审批制造就了很多被投资者诟病的灰色操作,使得上市企业总要遭遇一些规程之外的关卡.因此,在中国经济面临新常态下的转型之际,注册制的推出无疑是A股向所有企业敞开大门.那么注册制是会带来更多质地良好的民营企业,从根本上改变资本市场结构?还是会重蹈核准制的覆辙,给资本市场带来“换汤不换药”的空欢喜?  相似文献   

19.
<正>上市公司作为资本市场行稳致远的基石。目前,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资本市场,2023年我国资本市场全面实行注册制改革,截至2023年6月末沪深京交易所上市公司达到5 2 2 3家。上市公司作为企业的排头兵,在加强公司治理、优化资源配置、引领经济发展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也要深刻认识到我国上市公司质量不够高,与发达国家资本市场比较差距不小,主要如下: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不足,竞争力有待提升。从盈利能力看,2022年A股全部上市公司(除金融地产外)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为6.67%,低于2009年至2022年标普500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为13.86%的水平。在全球市场竞争力方面,  相似文献   

20.
对当前中国资本市场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资本市场正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是当前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条件;人民币升值趋势、流动性过剩和国民经济的持续成长使中国资本市场发展面临历史性机遇;资本市场发展将对中国商业银行的改革和发展带来全面而深刻的影响;中国要想实现从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的转变,资本市场的发展不可缺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