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城融合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与战略目标,在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及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通过对新型城镇化发展与产城融合战略之间关系的研究与解读,分析了产城融合在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无法有效衔接城市建设与产业规划、产业转型升级慢、体制机制和城市功能不完善等,严重阻碍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等.同时从城镇化承载力提高、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建设、统筹规划等方面出发,探讨了基于产城融合战略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
产城融合是一种重要发展理念,产业和城市的有机结合,促进城市一体化建设和整体水平的提升。现如今,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如何完善长江中游城市群县域工业园的产城融合就越来越重要了。文章通过相关数据分析长江中游城市群产城融合现状,进而分析此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此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江门市高度重视和支持旅游业的发展,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支持旅游产业的建设。产城融合为江门市旅游业在业态转型和优化城市空间功能布局方面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但是,江门市在产城融合发展过程中,旅游业的城市功能仍未完全凸显,必须在旅游城市功能定位、旅游产业结合及产业带动性、旅游基础服务体系方面进行优化和改进。  相似文献   

4.
产城融合,指产业城市整合发展,双向融合,以城市为基础,承载产业空间,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市更新,以达到产业、城市、人之间有活力并持续向上发展的模式。以产城融合为创新模式发展特色小镇,通过以特色小镇生态为依托,以特色产业体系为动力,以生产性和生活性融合为功能关系,聚合创新要素,激发内生发展动力,实现多元复合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常州在实施产城融合发展战略,努力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实践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常州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化;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中心城市快速发展,产城融合的城市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产业经济渐成规模,中心镇专业特色显现;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城乡环境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6.
城镇化的发展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因而成为近年来我国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剧和城市产业结构的持续转型,产城融合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增大。文章以云南滇中产业聚集区为例,以产城融合为视角把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研究作为主题,结合区域发展实际和规划实践,提出产城融合发展的应注意的问题和解决对策,以期为产城融合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孙颖 《财经界(学术)》2014,(20):113-113
城镇化的发展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因而成为近年来我国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剧和城市产业结构的持续转型,产城融合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增大。文章以云南滇中产业聚集区为例,以产城融合为视角把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研究作为主题,结合区域发展实际和规划实践,提出产城融合发展的应注意的问题和解决对策,以期为产城融合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文章运用了上海设计产业位置数据调研、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上海地区设计行业产城融合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三大产业分布规律。选取典型代表的案例,分析原因并总结出产城融合发展的趋势与意义,并提出适应其他地区产业与城市协同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是促进农民增收重要举措,是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由之路。新野县作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的示范县,主要依托"新野肉牛""新野蔬菜"和"新野棉纺"通过拉长拓宽延伸产业链、集聚集群提高价值链、三区联动带动产城互动来促进农业和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加快城乡一体,带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新野县农村三产融合研究,将为河南省其他地区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0.
聚焦山东省城镇化与产业集群发展现状,探讨构建产城融合的现代化城镇体系的可行路径。通过构建城镇化—产业集群耦合模型,测算山东省17市耦合协调度指数,科学评价了山东省产城耦合发展程度。随后依据实证结果,提出了促进山东省产城耦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产城融合随着产业化和城镇化的共进应运而生。本文提出产业园区产城融合的发展经过实践和创新,已经进入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产城融合需要不断创新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并结合江门市产业园区产城融合的发展现状验证了该说法的合理性,进一步对江门产业园产城融合发展的重点问题提出了建设可持续的产城增长模式、强化配套建设、推进职住平衡、创新管理模式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钱宁  余呈先 《中国商论》2023,(22):145-148
本文以安徽省为研究对象,分析安徽省经济增长的现状,利用R4.2.1软件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探究安徽省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而为安徽省的经济发展提供政策建议。结果表明:城镇化率的提高、产业结构的优化、城镇居民收入的提高,都能促进安徽省区域经济的增长。基于此,本文提出相关建议:(1)改善人口户籍制度,促进农业人口流动,解决农民进城市生活难的问题;(2)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一二三产业,提升现代服务水平;(3)优化产城空间布局,加快产城融合,促进城市发展联动;(4)完善城市基础建设,发展智能化城市,切实提升居民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沙集立足镇情,按照"经营城镇"的理念,以产带城、以城促产,促进产城融合发展,新型城镇化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沙集镇面积6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6万。2006年以来,我们抢抓时代机遇,利用信息化的有利条件,发展农村电商产业,引领大众创业,激发内生动力,形成了全国有名的"沙集模式"。在强化产业支撑的基础上,沙集镇统筹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促进产城融合,新型城镇化取得突破性  相似文献   

14.
胡燕  李怡  黄小勇 《价格月刊》2022,(12):51-56
房价一直是民生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测算2010—2019年全国54个大中城市产城融合度,再以城市化水平为门槛变量实证检验了产城融合对房价影响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产城融合对城市房价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并且存在双重门槛。当城市化水平降低时,产城融合对房价具有正向影响;当城市化水平跨过第一重门槛后,产城融合对房价具有负向影响;当城市化水平跨过第二重门槛后,产城融合对房价的影响转为正向影响。根据研究结果,从城市产城融合及发展城乡一体化方面提出能够缓解中国城市高房价压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产业发展水平、城市建设与服务水平、人的发展程度和产城人三者互动程度等四个方面,构建湖南省产城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湖南省各个市、州2008年~2013年的产城融合度进行具体测度。结果表明:一是湖南省各个市、州的产业集群与城市化的耦合协同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长株潭城市群耦合水平高,湘北、湘中、湘南城市群居中,湘西城市群较低;二是湖南省各个市州产业集群与城市化不协调,突出表现在二者之间耦合效应强度偏低,产业集群与城市化之间不均衡;三是湖南省有些城市的产业集群得不到发展,或者是有些城市群的城市化水平并没有得到太大的提升,导致产业集群与城市化的耦合过程中协调效应并没有得到发挥。  相似文献   

16.
赵强 《中国市场》2013,(42):124-125
宁阳运用"产城融合"发展的新理念,通过实施"双带动"发展战略,把产业园区作为城市社区精心打造,把城市社区提升为"产业发展服务区",实现产业园区由工业园区向产业集中区转型,产业集中区向产业社区提升,产业社区向城市特色功能区嬗变,加快县域经济跨越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17.
万州滨江环湖地区是万州城市滨水核心区,是万州城市行政文化中心、金融中心,商业会展中心、休闲旅游区和生活宜居区,是万州建设重庆第二大城市的重点。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却面临着产业规划滞后、产业特色不足、产业环境欠、,产业支持乏力等困境。今后,万州滨江环湖地区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产业规划科学化、产业布局合理化、产业集聚集群化、产业发展绿色化、产业人才高端化、产城融合一体化。  相似文献   

18.
所谓中心城市国家级新区融合发展就是既要解决中心城市大城市病,产业发展超出城市配套,住房教育医疗交通超负荷运转;同时又要改变新区鬼城产业发展落后城市配套的现状,聚人气聚财气聚城市功能要素。要科学回答“融什么、怎么融”,即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做好体制顶层设计、推动产业产城融合;坚持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相似文献   

19.
臧梦璐 《光彩》2022,(11):36-37
<正>如何让“城”与“市”有机融合,更好地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城市谋篇布局中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城市是“城”与“市”的集合,城市商业是民生服务的基本保障,也是城市繁荣的活力引擎。如何让“城”与“市”有机融合,更好地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城市谋篇布局中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市集作为城市商业的重要业态,  相似文献   

20.
饶珈 《商》2014,(15):136-136
随着"重产业,轻城市"或"重城市,轻产业"的产业、城市发展问题的不断凸显,"产城互动"发展模式应运而生。本文通过对"产城互动"发展模式和贵安新区有关问题的探究,证明贵安新区实施"产城互动"发展模式的必然性,并提出其未来发展的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