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江  柳洲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3(19):132-138
高校协同创新是一种制度安排,其目的是从系统层面提高创新效能。根据网络分析结构洞理论,协同创新是一个发现并填补创新结构洞的活动过程。协同创新表现为创新网络结构的变迁调整,从社会-认知视角看,其实质是异质性知识、资源和文化相互耦合的过程。基于复杂网络非线性耦合思想,重点分析了协同创新知识耦合与协同机制,并从知识、资源和文化整合等角度,提出了我国高校协同创新存在的问题及若干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创新资源和知识流动性日益增强,装备制造业逐渐从企业内部独立研发转向协同创新,协同创新网络成为装备制造业的重要创新形式。以黑龙江1985-2017年专利合作数据为基础,对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网络演化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企业是最重要的创新主体,并呈现出“国退民进”特征,民营企业地位迅速提升,国有企业地位有所下降但仍占据关键节点,高校与科研院所参与创新数量较少但为重要的创新实践者和桥接者;②创新网络结构等级性明显,创新网络空间结构存在结构洞现象,高校、国有企业或主要城市占据结构洞位置;③城市尺度、省级尺度协同创新地位不断下降,国家尺度创新成为最重要的空间载体。因此,欠发达地区应拓展创新合作尺度和范围,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和技术守门员作用,构建有利于创新资源有序流动和创新主体合作的创新市场体系,建立创新发展共同体和产学研“创新三角”等。  相似文献   

3.
企业是社会经济的最终执行者和最小组成单元,提升企业创新绩效是实现中国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在嵌入式创新背景下,企业创新活动受到知识网络中知识元和协同网络中合作伙伴的双重影响。从网络结构视角研究知识网络嵌入和协同网络嵌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运用网络可视化技术构建武汉东湖高新区生物医药领域知识网络模型和协同网络模型,分析中心度和结构洞对于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企业创新绩效与知识网络中心度呈倒U型关系而与结构洞呈正相关关系;②企业创新绩效与协同网络中心度呈正相关关系而与结构洞程度关系不显著;③知识网络与协同网络相互分离无相关性。最后,从网络结构角度提出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企业是社会经济的最终执行者和最小组成单元,提升企业创新绩效是实现中国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在嵌入式创新背景下,企业创新活动受到知识网络中知识元和协同网络中合作伙伴的双重影响。从网络结构视角研究知识网络嵌入和协同网络嵌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运用网络可视化技术构建武汉东湖高新区生物医药领域知识网络模型和协同网络模型,分析中心度和结构洞对于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企业创新绩效与知识网络中心度呈倒U型关系而与结构洞呈正相关关系;②企业创新绩效与协同网络中心度呈正相关关系而与结构洞程度关系不显著;③知识网络与协同网络相互分离无相关性。最后,从网络结构角度提出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城市群发展与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结构优化有利于实现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分析哈长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关系强弱,界定网络中优势地位占据者角色,理清各创新主体与城际关系的具体连接形式,选取专利数据,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哈长城市群协同创新内、外部产学研和城际关系网络的结构洞与中间人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哈长城市群协同创新产学研网络结构松散,以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代表的高校占据结构洞中的优势位置,是城际关系产生与发展的实际中间人;参与协同创新的企业数量虽多,但缺少掌握核心资源的龙头创新型企业;城市群内企业的知识技术市场化能力难以满足学、研机构的知识技术转化需求,导致高校与科研机构寻求外部协同创新合作;城市群内部城际关系简单,边缘城市完全或部分受制于哈长两城;城市群外部合作伙伴较多,城市群内、外城际关系在较大程度上也是通过哈长两城所扮演的守门人或代理人角色而建立的。  相似文献   

6.
经济新常态下,科技创新成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第一动力,而高校作为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核心力量,在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中至关重要.论文建立了资源型城市校地协同创新的演化博弈模型,发现在超额收益较大、合作成本较低、机会主义带来的损失大于收益时,地方政府和高校倾向于选择协同创新,并从建立多元化协同创新模式、协同创新中心、协同创新座谈会制度、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等方面提出了资源型城市校地协同创新的实现策略.  相似文献   

7.
能丽  陈劲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32(10):119-123
从高校知识创新的基本属性以及科学研究的基础职能出发,结合已有理论,构建了高校知识协同与研究能力的整合模型框架,并通过对斯坦福大学(工程学院)与浙江大学的实践案例对比,分析了高校知识协同核心要素——知识资源属性、组织学习、界面管理、信息化与高校科研能力核心要素——基础研究能力、应用研究能力的互动及提升机制,进而提出了知识协同与科研能力提升的对策启示。  相似文献   

8.
从高校知识创新的基本属性以及科学研究的基础职能出发,结合已有理论,构建了高校知识协同与研究能力的整合模型框架,并通过对斯坦福大学(工程学院)与浙江大学的实践案例对比,分析了高校知识协同核心要素——知识资源属性、组织学习、界面管理、信息化与高校科研能力核心要素——基础研究能力、应用研究能力的互动及提升机制,进而提出了知识协同与科研能力提升的对策启示。  相似文献   

9.
《经济师》2017,(6)
高校—企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领域的重要、基础性课题之一,对其研究具有意义。文章在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成果梳理的基础上,提出协同创新外部环境、协同创新资源、协同创新动力、协同创新能力、协同创新组织模式协同创新行为是高校—企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基本构成要素;从资源互补及能力匹配原则、动力匹配原则、组织协同原则、行为匹配原则四个方面,提炼了高校—企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并从理论上构建了高校—企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次,归纳了在高校—企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中,政府、企业、高校三方应发挥的功能,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对协同创新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协同创新平台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构建了基于模拟分散制的高校协同创新平台。从信任建立、文化磨合、资源整合、沟通协调、产权和利益分配、考核激励等方面,研究了高校协同创新平台的运行过程。以哈尔滨工程大学深海工程与高技术船舶协同创新中心为例,探讨了高校协同创新平台构建思路。  相似文献   

11.
网络结构特征影响企业知识转移与知识组合效果,进而对创新绩效产生复杂作用。利用我国165家上市企业2007—2018年专利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企业知识与协同双层网络嵌入对二元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分析战略柔性和开放度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知识网络结构洞正向影响利用式创新绩效,负向影响探索式创新绩效;协同网络结构洞与二元创新均存在负相关关系。同时,战略柔性和开放度调节双层网络结构洞与二元创新的关系,且变量间存在有效匹配关系:知识网络结构洞—开放度促进利用式创新绩效提升,而协同网络结构洞—战略柔性促进探索式创新绩效提升。研究结论为解决结构洞与企业创新关系的分歧带来新思路,同时为企业创新绩效提升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2.
知识创新协同指科研机构与高校借助合作网络达成战略、组织及资源的协同,推动知识创新、扩散及应用的现象。有别于传统知识创新方式,知识创新协同具有其独有的特征。分析了知识创新协同效应的三大表现形式,概括总结了知识创新协同的两种模式,即合作协议模式与共建实验室(所)模式。通过构建博弈模型,对科研机构与高校的非合作模式及两种协同模式的最优科技投资水平、期望净利润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共建实验室(所)的经济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3.
现行管理体制机制制约了中国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的开展,面对国家重大需求,亟需建立有效的协同创新模式,整合优势资源支持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协同创新的本质是管理创新,在分析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内涵和问题的基础上,借鉴项目化管理理论与方法,以任务为导向,采用“任务集中管理、项目分散实施”的思想,建立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组织机制,实现目标、任务、技术资源与管理资源之间的协同,从一定程度上突破现有管理体制,形成高效的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4.
透过关系填充结构洞视角,探索在中国特殊儒家文化背景下,关系如何缓解结构洞对隐性知识转化的阻碍作用,进而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通过对江苏省310名员工的问卷调查和社会网络分析,以及对60名员工的半结构化访谈发现,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结构洞会阻碍团队成员间的隐性知识转化,而关系能够促进隐性知识转化;关系能够缓解结构洞对隐性知识转化的阻碍作用,进而促进隐性知识转化;促进隐性知识转化能够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最后提出运用关系鼓励结构洞占据者填充其结构洞,连结两边不认识的个体,以促进整个网络的隐性知识转化,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15.
高校知识创新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基础和出发点,高校各类科研创新人才是知识创新的主体,所以高校人才聚集的状况及效应会影响知识创新水平。文章在探讨高校人才聚集效应、高校知识创新特征基础上,分析了高校人才聚集对知识创新的作用机制,并通过数据结构模型验证两者的关系,得出高校人才聚集对高校知识创新的影响大于高校投入对知识创新影响的结论,高校要重视人才聚集效应的发挥,实现知识创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高校可利用的社会资本对于高校协同创新活动以及协同创新绩效的重要作用已引起广泛关注,但对于高校社会资本如何影响协同创新绩效的机理仍缺乏深入探索。基于此,从结构、关系、认知3个维度入手,考察了高校社会资本借由高校与其它主体协同行为路径作用于高校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模式,以及协同行为在此过程中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高校社会资本对协同创新绩效发挥正向促进作用;同时,高校协同行为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即高校社会资本越丰富,越能促进与其它主体间的协同行为,进而提高高校的协同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17.
面向社会网络的团队间创业协同关系结构与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多团队创业协同构成的开放式创新关系中,团队间依托社会网络衍生出的松散、去中心及非系统合作问题普遍存在,关注该协同关系的结构与效应能为探究少数占据结构洞优势团队的关联结构、能力延展及策略均衡问题提供崭新视角。通过解析少数占优团队在创业过程中的资源边界拓展、学习型改造与竞合优势转换等问题,从社会网络在节点、节点间、节点关系聚合层面形成的协同能力、角色与位势3个维度,归纳剖析团队间创业协同能力、角色与知识位势的网络构成,梳理提炼其呈现的合作网络边界扩张、协同策略结构性变革及部分要素外部效用突破性涌现效应。与快速协作响应、持续冲突协调及共同绩效相关的结论能为认识“开创事业”导向下松散合作关系中的知识/角色/能力差序作用格局提供分析框架,对评价与优化非全要素创新或非全过程创业中优势主体间的交互治理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知识链节点间的约束机制是节点主体利益与风险均衡的基础,也是知识链节点协同关系优化的必要条件。通过知识节点协同创新过程描述,研究了知识节点集群中心度的提升过程与机制,构建了知识链联盟创新激励条件,进而根据协同创新节点努力水平,探索了协同创新的最优激励条件,并提出了通过创新节点激励,促进知识创新节点协同关系优化和区域创新水平全面提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选取谷歌智能驾驶生态系统为案例研究对象,对突破性创新过程中的生态系统演化过程进行纵向案例分析,探讨企业如何构建生态系统实现突破性创新。研究发现:为了克服突破性技术研发期的高非平衡依赖和较弱的联合依赖,在知识物化阶段企业选择强结构嵌入、强关系嵌入以增强联合依赖;从知识物化阶段到商业化阶段,企业保持结构洞规模优势、增强系统成员异质性,并选择弱关系嵌入的方式降低两种依赖,实现突破性技术商业化。构建了企业"系统结构—资源\网络—突破性创新"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20.
杨坤  胡斌  吴莹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3(15):126-132
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高速发展背景下,主导或参与分布式创新网络以实现组织内外创新资源的分布式协同,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分布式创新网络知识协同空间”这一概念有利于从知识管理视角、信息空间的技术范式和分布式创新协同的效能目标来解释及评价分布式创新网络中的知识活动。在对分布式创新、协同创新、知识协同、信息共享空间等理论进行整合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布式创新网络知识协同空间的概念,初步构建并分析了其系统构成及运行机制模型,并对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