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是新时代我国产业经济建设的重要突破。习近平总书记在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座谈会上明确指出,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形成的产业集聚效应使得我国京津冀区域经济内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幅上升,促进了京津冀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集群的理论特征,分析二者之间的关联性,探讨了二者的影响因素,具体分析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形成产业集群的优势,以及产业集群效应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长三角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该地区产业集群形成的驱动因素是市场和政府,同时该区域存在产业过度竞争、区域内部资源与要素不足、集群企业自身创新能力不强、忽视知识产权保护和品牌建设、集群企业关联度和合作水平低、产业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应采取提升集群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集群品牌工程、培育要素市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培育要素市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制定科学规划,促进集群协调发展等对策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3.
目前,电子信息产业呈现集群发展态势,属于产业集聚度较高的行业之一。国外电子信息成功的产业集群模式具有技术创新能力强、本地创新网络初具规模、集群产业间良性互动、竞争优势集群化等特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以东莞模式、长三角模式和天津模式为代表,具有各自特点和面临的问题。产业集群是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方式,具有巨大发展潜能。我国在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通过宏观上的合理规划和政策支持,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京津冀一体化产业集群的发展为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经济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打破原有的北京集中产业经济发展局面,实现产业经济扩大化和京津冀经济共同发展。京津冀一体化实现产业集群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为进一步了解京津冀产业集群在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本文从产业集群以及京津冀一体化概念出发,阐述京津冀产业集群为地方经济带来的改变,并结合经济情况总结京津冀产业集群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同时对京津冀产业集群未来发展方向做出展望。京津冀产业集群增加产业规模,改善地方经济水平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商业机遇,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京津冀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产业链构建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京津冀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产业链的构建为主线,在对京津冀地区产业的现状及不同地区比较优势分析基础上,运用熵权系数法找出最适合该区域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产业链,并对主要的几条产业链进行优选排序。提出应该重点优先发展通信设备制造业产业链,同时重视其它产业链的构建。具体的政策建议是:加强地方政府合作、建立紧密合作机制;重点抓住产业链环的建设;加大产业研发投入;建立完善的投融资体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京津冀区域产业链的构建为主线,在对京津冀地区产业链的现状及不同产业比较优势分析基础上,找出适合该区域产业链发展的行业,提出应该重点优先发展的区域产业链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链、医药产业链等,对其进行有规划的培育和扶植帮助,并根据不同产业的特点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京津冀地区流通产业同质化现象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发展活力,在协同治理视角下,改善京津冀地区的流通产业同质化现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分工指数、专业化指数和区位熵考察2016-2019年京津冀地区流通业6大分行业的产业同质化现象,研究发现:京津冀三地区流通产业的区域分工指数均小于1,流通产业专业化水平相对较低,流通产业内部...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背案下,产业集群的竞争能力成为国际之间竞争能力的表现。本文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和海西经济区电子信息产业的特点,探讨海西经济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特点,分析海西经济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意义和背景;梳理海西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内部关系。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服装产业集群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当今越来越严重的产品同质化在市场中取得胜利,品牌化的发展是必须的,而对于集群产业来说也是必然趋势。对大连普兰店服装产业集群发展进行研究,提出普兰店地区集群品牌存在创新能力有限、外企资金进驻困难、企业缺乏联系和产业链条过于单一问题,并针对该问题提出提高企业创新、加强企业内部竞争力、立足产业优势发展、控制发展过快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带头企业在集群产业中的作用进行分析。针对服装产业方面存在不足,创新性的提出了创新改革的各个方面协调合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施颖 《现代商业》2008,(11):116-117
产业集群是指一群从事同一或者相关产业的企业聚集在一定区域经营的经济现象。其竞争优势明显,并成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增长和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现实中发达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并非单纯由外部原因决定,群内企业在接受集群环境、制度的同时,彼此协调合作程度也决定着产业集群不同的发展方向。本文分析了集群内部企业间协调合作行为的必要性,并在理论基础上提出政府促进企业协调合作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1.
电子信息产业是我国重点扶持发展的行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其外贸进出口额获得了较大的提升,国际市场份额不断增加,随着民营企业和外商资本不断涉足电子信息行业,逐步形成了百花齐放的格局,初步形成了以长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和珠三角地区的区域产业集群模式。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存在着土地和市场资源、劳动力、外商直接投资方面等比较优势,也存在着品牌、技术与科研、产业链整合方面的比较劣势。应加大科研投入,提高创新能力,强化产业链的整合,发挥政府的作用,积极应对贸易保护主义来提升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克服贸易保护主义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
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环节,是加快实现工业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重要手段。廊坊市作为京津冀都市圈的腹地,积极实现与京津的对接,本文分析了廊坊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发展现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结合廊坊的发展特点,在借鉴了国内外基本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廊坊打造"京津冀电子信息走廊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3.
许杰皓 《商展经济》2024,(1):147-151
作为国家近年来发展政策的重点区域,成渝双城经济圈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正在向世界级电子信息制造业聚集地加速迈进,集群发展潜力十足。本文从产业集群竞争力相关理论出发,基于波特钻石模型和区位熵法对成渝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重视本土品牌打造,培养一定数量的成渝电子信息龙头企业;进一步完善电子信息人才输送保障体系;合理布局产业集群,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辅助作用,努力扩大区域内需,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基于合作博弈的京津冀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非合作博弈模型分析了京津冀旅游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非合作博弈向合作博弈的转化途径,提出了在京津冀旅游产业集群进行合作的策略,以形成集群整体强势,最终实现京津冀旅游产业集群与群内各旅游企业的"共赢".  相似文献   

15.
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威海支柱产业,此次金融危机对其造成的冲击直接影响了威海地区经济的发展。为此,笔者以威海地区为调研范围,就危机对该行业的影响进行深入调研,通过分析行业内情况和宏观环境,找出该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并预测该行业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为该产业中的企业发展提出一些建议,共同促进该行业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前,产业集群战略已经成为提升区域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策略。我国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行业分布不均衡,内部组织体系水平较低,产业集群内部企业人才、技术、资金实力偏弱,中介机构发展慢、服务体系不健全等方面。应坚持科学的产业集群发展观,加强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的角色定位,建设区域创新系统,提升产业集群的整体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物流产业集群发展迎来政策和市场的支持力度也在逐渐加大,京津商贸功能向外部疏解扩散的趋势也为河北省物流产业集群式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河北省发展物流产业集群的实际情况和相关政策进行实地调研,分析河北省物流产业集群化发展的产生机理和运行机制等内容,根据京津冀一体化的背景和河北省特点,优化河北省物流产业集群的模式和做法,同时,对河北省物流业发展的大趋势、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以及电子商务的大发展,对今后河北省进行物流产业集群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电子信息产业向集群化方向发展是必然的选择。本文在对湖北省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湖北省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产业集群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的载体,而产业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进行技术创新是提高产业集群发展水平的关键。本文基于博弈视角探讨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构建了简单的博弈模型,从而提出集群企业在竞合博弈中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产业集群是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但也是妨碍其产业转移和升级的主要阻力。博弈分析表明,西部地区通过发展产业集群吸引东部地区大规模产业转移是双方的最优战略组合。因此,为有效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西部地区应高度重视产业集群战略,认真规划集群产业;制定产业集群政策,稳步实施集群创导计划;认真贯彻产业链招商的思路,引进集群产业链上的企业;认真规划产业园区,打造有效的产业集群平台;积极发展中介机构,创造产业集群"生态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