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工智能已成为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着力点,是一片蕴藏无限生机的产业新蓝海,发展人工智能对于推动我国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至关重要。从人工智能学科的学派与发展历史、国际人工智能发展概况、国内人工智能发展格局等方面入手,系统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现状,结合中国发展人工智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我国发展人工智能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逐渐与生产制造、金融、消费、医疗、政务等领域深度融合.在党中央"十四五"规划制定的"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经济发展格局的指导下,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链在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方面均进行了部署.因此,本文对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探究,并与国内各区域的人工智...  相似文献   

3.
在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中,人工智能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布局,我国也高度重视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目前,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在核心芯片、基础算法及相关人才方面短板明显。应充分利用我国在技术层领域和应用层领域的巨大优势和条件,科学选择商业模式创新发展模式、快速迭代发展模式、应用层带动基础层发展模式和建立自主技术标准的发展模式,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加快构建和完善政府支持和保障机制,完善风险投资和服务体系,加快推进芯片和算法等关键领域的基础研究,加大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以此加快形成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日益严峻的老龄化形势和迫在眉睫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是我国亟须应对的挑战,而迅速发展的人工智能为应对挑战提供了契机。本文分析了在人工智能的影响下老龄化对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三次产业发展的影响机制,并采用2003—2017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GMM模型进行实证检验。进一步地,文章研究了在人工智能的影响下,老龄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门槛效应。研究结果显示,老龄化通过倒逼企业以人工智能替代劳动力,催生智能养老产业,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老龄化对第一、第二产业具有不利影响,但会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人工智能可以有效缓解老龄化对第一、第二产业的消极影响,并强化其对第三产业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地,以人工智能作为门槛变量时,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第二、第三次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门槛效应。  相似文献   

5.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已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焦点领域。人工智能芯片(AI芯片)是人工智能技术的核心硬件基础,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影响巨大。本文对人工智能与集成电路产业的深度融合点,对AI芯片的技术发展与产业趋势进行研究,展望中国AI芯片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人工智能产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智能汽车、智能机器人、智能无人机等产业相继出现.文章基于中国2009-2019年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经济数据,利用锡尔系数、基尼系数、对数离差值和泰尔指数分析了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存在的区域差异性.研究发现:一是从整体上来看,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中国东部地区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水平要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在区域内部差异和区域外部差异系数中,区域间差异要明显高于区域内差异;二是无论是区域内部差异和还是区域外部差异都在逐渐缩小,但是绝对差异依然较大.这可能是因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布局,加速了部分城市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企业规模、产业结构、人力资本、政府资金投入会对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在人工智能产业的推进过程中可以此为突破口.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目前尚未形成人工智能核算的统一标准,统计工作已滞后于发展实践,难以准确反映人工智能发展状况和支撑政策制定。本文围绕人工智能核算进行了探究。本文发现,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的快速迭代演进,在不同阶段人工智能的内涵和所涵盖智能化范围不断拓展,其高度集成融合使得定义难以明确,但集中表现出自主驱动性、载体依附性和类人模仿性三个重要特征。进一步,本文对人工智能核算范围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人工智能基础、人工智能产品和人工智能应用的三层次划分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构建了人工智能产业统计分类标准。此外,本文还探究了人工智能卫星账户构建,形成了卫星账户基本框架,分析了编制的数据来源,初步设计出人工智能生产核算表、供给和使用表以及对宏观经济总量影响表等基本表式。本文对人工智能核算范围、产业分类以及卫星账户构建等研究,能够为促进人工智能核算国际、国内标准制定和统计实践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已经被迅速应用到各种场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在无锡构建的“465”现代产业体系中,人工智能产业位于未来产业之首。要前瞻布局人工智能产业规划,筑牢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算法、算力、数据三大基石,持续进行人工智能场景的精准创新提高应用渗透,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生态的迭代升级,促进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如火如荼,学术界对于人工智能产业的研究也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文章梳理了创新生态系统研究的4个层次,并结合产业生态理论及人工智能产业自身特点,研究人工智能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生物成分及非生物成分中各构成要素,分析了生产者种群、消费者种群、分解者种群等内部要素并建立了人工智能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一般模型。  相似文献   

10.
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正在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近年来,合肥市紧抓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抢滩布局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目前,合肥市人工智能产业整体发展态势强劲,已形成以科大讯飞为龙头、中国声谷为载体、中科大为科研支撑、众多初创型企业与人工智能平台集聚的产业布局.  相似文献   

11.
赵秀芝 《生产力研究》2022,(11):128-132
我国的人工智能发展战略要求培养高层次的人工智能人才。目前,高校对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人工智能的教学已经是一种趋势。一个领域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则是整个产业的核心。因此,如何更好地促进人工智能人才的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的问题。基于此,文章开展关于人工智能教育的研究,并以此为依据,结合高校发展趋势,构建一套基于人工智能的实践教学机制,开展人工智能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人工智能应用水平,以期能为我国科教兴国、科技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如何赋能产业创新发展?本文综合使用大数据方法和计量方法,基于2001—2016年中国企业的全样本数据构造了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发展的度量指标,并从制造业产业层面实证检验人工智能产业融合的技术创新效应。研究发现: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融合程度在不断提升,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人工智能融合程度高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但人工智能与劳动密集型产业融合的增速快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人工智能产业融合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不仅体现在创新数量方面,也体现在创新质量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的通用性越强,其与产业融合的技术创新效应越显著;与低技术产业相比,人工智能与高技术产业的融合具有更强的技术创新效应。  相似文献   

13.
技术标准形成能力是确立技术话语权、引领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问题。本文根据集体行动理论,构建了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技术标准形成能力评价体系;运用熵权-综合评价法、“熵权”非线性规划法、TOWA-GA混合算子模型对其进行测度;运用ArcGIS空间技术、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法、Kernel(核)密度估计法对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2015—2019年人工智能产业技术标准形成能力展开空间非均衡及分布动态演进分析。结果表明:(1)考察期内,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技术标准形成能力显著提升,东部优势明显,西部的年均增长率最高。(2)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技术标准形成能力整体地区差异呈波动下降趋势;地区间差异是造成地区差异的主要来源。(3)我国整体及东部地区均呈现多极化发展态势,技术标准形成能力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梯度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谋求新一轮国家科技竞争主导权的关键技术。数据作为支撑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关键要素,数据安全格外关键。本文首先总结了人工智能时代数据安全的内涵,接着系统性梳理了人工智能发展为数据安全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最后就我国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数据安全治理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培养和吸引人工智能人才对于发展人工智能是至关重要的。当前,我国的人工智能人才存在若干问题,如缺少顶尖人才、人才结构不均衡以及研究人员外流情况严重等。为弄清我国人工智能人才发展的现状及不足,为人工智能人才的发展提供对策,本文以人工智能人才为研究对象,梳理全球人工智能人才的总体情况,在分析我国人工智能人才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发展人工智能的成功经验,对我国人工智能人才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人工智能作为一次新的技术革命,必然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用及经济效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理论界就人工智能对劳动力替代范围进行了激烈讨论。基于技术演进视角,划分了六次技术革命,分析历次技术革命给劳动力及劳动力结构带来的影响,尤其是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变革对劳动力结构产生的影响。同时,构建了人工智能、技术进步影响劳动力结构的计量模型。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智能发展和技术水平提高会增加技能劳动与非技能劳动的相对供给,有助于劳动力整体质量提高和劳动力结构优化。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人工智能时代优化我国劳动力结构的对策建议,为解决我国的劳动力转型、失业、教育改革及产业升级等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当前,人工智能进入第三次发展热潮,它正超越单纯的技术维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至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本文研究提出人工智能领域呈现指数级速度发展的三大表征,分析人工智能驱动生产率增长的内涵,梳理了英国、日本和美国近期以人工智能重点推动的领域,并以智能医疗和自动驾驶两个领域为例,探讨了人工智能赋能未来产业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必争领域之一。英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成立了专门的人工智能办公室,并于2021年1月发布人工智能路线图。本文介绍了英国人工智能发展基本情况和路线图的主要内容,并对中国的人工智能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制造业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人工智能为我国制造业实现全球价值链的攀升带来新的机遇。2004—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显示:人工智能的发展能够直接促进我国制造业出口高质量发展,并且可以通过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和创新效率两个方面间接提高制造业出口高质量发展水平。异质性检验发现,人工智能对中高低端制造业均可以产生正向影响,并且对中低端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更大的促进效应;人工智能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效应在东部地区最为显著,在中西部地区该效应暂未显现。基于此,我国应加强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推动制造业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构建产业区域协调发展的经济布局,努力推动人工智能成为制造业出口高质量发展的持续动力。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通用目的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进入全面融合发展的新阶段。智能制造成为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的重要载体。本文以186个应用场景创新案例为研究对象,分析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融合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以新技术的创造性应用为导向的场景创新在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场景创新的产业化应用与商业化竞争促进了人工智能技术更新与迭代,为人工智能技术升级和产业发展提供了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