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值得思考。通过揭示汇率制度变迁的动力因素,阐释了汇率制度变迁的独特的主导影响因素和直接动力因素,继而借鉴制度变迁划分理论,引入“汇率制度创新均衡价格”概念对汇率制度变迁做出理论上分类。在此基础上,根据汇率制度变迁理论,深入地阐明了我国入世后人民币汇率制度现阶段应重归真正的管理浮动汇率制,提出未来可考虑建立“一国两制”下“中元”共同货币区。  相似文献   

2.
国际货币体系功能的缺失与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货币体系具有维持国际间货币流动稳定,保持世界经济平衡发展等功能。现行的“牙买加体系“,其不稳定的汇率制度难以维持国际货币市场的稳定,以美元为中心的支付与结算方式难以适应世界生产与贸易格局的变化,存在一定的功能缺失。中国应抓住机遇,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建立“超主权储备货币“,推动国际货币体系的完善与重构。  相似文献   

3.
美元成为世界货币主要是依赖全球性汇率制度安排,即布雷顿森林体系;欧元成为世界货币是欧盟各国让渡货币主权而进行的区域性制度安排的结果;日元国际化是政府主导、政策大力推动下完成的.通过回溯与总结世界主要货币的国际化历程,为我国人民币国际化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4.
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后,国际贷币体系发展已经失去了方向,回归到建立在实力原则基础上的自然秩序,缺乏公正和效率,汇率制度的财富效应明显.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应该以公正和效率为原则,以最优货币区为主要途径,以形成多极均势局面为短期目标,最终回归固定汇率制或建立统一的世界货币.  相似文献   

5.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娇姣 《商业时代》2006,(17):55-56
近期汇率制度改革在国际社会引起广泛关注,在面对各界舆论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下,我国适时的将盯住单一美元的浮动汇率改革成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本文通过分析两种汇率制度的利弊性,推出汇率制度选择的影响因素,并且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指出我国采取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正确性,最后强调世界多极化的发展需要我们努力迎合国际经济发展环境,汇率改革也是一种顺应时代发展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汇率是一个经济体中最为重要的资 产价格,在金融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 化不断推进的时代背景下,汇率制度的 安排与选择是十分关键而又敏感的话题。 当前国内外各界对人民币汇率制度的争 论异常激烈,究其原因,是由于我国在世 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外贸发展迅 速,外汇储备不断增加,对世界经济的影 响已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汇 率制度的选择对世界各国经济而言,都 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参考因素。本文在回 顾世界汇率制度历史演变以及分析固定 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利弊的基础上,结 合我国现阶段经济情况,对我国汇率制 度的选择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人民币汇率决定中的货币因素进行研究,主要就是研究货币供应量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本文查找了相关数据,根据国际收支说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从中,可以得出一些结论:在实行盯住汇率制度期间,货币供应量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不怎么显著;而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之后,货币供应量对人民币汇率存在着显著影响,并且它在人民币汇率决定过程中的贡献越来越大,这与该阶段货币政策存在独立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克鲁格曼的“三元悖论”理论视角出发,构建央行成本最小化模型作为汇率制度选择问题的理论分析工具,分析不同资本流动条件下汇率制度的选择,并探讨我国现有金融体制下最优人民币汇率制度以及金融深化进程中人民币汇率制度将向更具弹性的汇率制度方向渐进变迁。  相似文献   

9.
白晓松 《市场论坛》2006,(4):172-173
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以下简称香港)是世界上少数采纳联系汇率制度的经济体系之一,属于高度外向及开放型经济体系,因此,港元汇率的稳定非常重要。文章阐述了联系汇率制度是香港货币与金融稳定的基石,是巩固、发展香港的贸易和金融中心地位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金融危机的爆发表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已经不能适应世界的变化与各国经济发展的要求,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存在制度缺陷.基于此,本文在回顾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发展进程基础上,深入剖析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以探索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11.
牛卢露  冯单单  郭晓立 《商》2013,(24):78-78,76
欧盟是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组织,欧洲货币体系的建立与欧洲经济的发展具有相互协调的作用。欧洲货币体系的建立先后经历了四个阶段,汇率也相应的经历了四次波动,随着货币体系的变迁,欧洲各个国家的经济也随之发生波动,一些反应经济发展的指标如GDP、年通胀率等与汇率变动具有联动性。  相似文献   

12.
欧洲债务危机在其爆发、蔓延和升级的演变过程中对欧元汇率,主要是欧元兑美元汇率波动带来巨大影响。基于汇率决定理论分析,欧元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及货币套利交易是导致欧元汇率震荡的三大主因。透过欧洲债务危机对欧元汇率影响具有协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稳定汇率、避免竞争性货币贬值、货币危机将危及经济和金融稳定等三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贺栋 《中国市场》2009,(44):48-49
汇率是以一国货币单位所表示的另一国货币单位的价格,作为一国货币国际购买力的代表,汇率在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领域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经济的关键变量之一,本文从汇率的历史出发,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为分界点探讨汇率的本质,认为在分界点之前,汇率的本质是基于价值之上的不同货币的平价,而在分界点之后汇率的本质则是一个由众多因素决定的复杂的内生变量。  相似文献   

14.
有效的国际货币体系较好地解决了国际清偿力的提供、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合理调整和国际经济主体对世界储备货币的信心三大问题。至今为止,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历经国际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牙买加体系三大阶段。体系的演进可从四大动因中得到相当程度的解释,分别是实力、信心、流动性和不对称性。国际货币体系作为动态化制度,其演进变迁展现出人们的无奈和智慧。  相似文献   

15.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变迁的路径在短期内是不确定的,而在长期中是难以逆转的。但制度变迁的路径怎样从短期中的不确定性演变为长期中的确定性,该理论却没有正面的回答。恩格斯的合力理论与方法在揭示社会历史发展方向时对制度变迁方向的确定性给予深刻的论述。本文拟就恩格斯合力理论与方法,考察制度变迁方向的确定性,进而建构制度变迁方向确定性的几何模型,导出制度变迁之后所建立新制度安排的均衡点,达到新制度安排的帕累托状态。这对我国现有制度的改革方向以及新制度安排的建立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有效的国际货币体系较好地解决了国际清偿力的提供、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合理调整和国际经济主体对世界储备货币的信心三大问题.至今为止,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历经国际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牙买加体系三大阶段.体系的演进可从四大动因中得到相当程度的解释,分别是实力、信心、流动性和不对称性.国际货币体系作为动态化制度,其演进变迁展现出人们的无奈和智慧.  相似文献   

17.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从1983年到现在已经运行了22年,经受住了多次货币危机,在亚洲金融危机中,香港金融管理局成功的回击了国际炒家的袭击,但是香港经济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港元汇率稳定与联系汇率制有什么关系?联系汇率制度是需要改革还是改变?本文从首先概述了香港汇率制度的演变,金融危机中联系汇率制度的表现;然后分析了联系汇率制度的运作原理、机制及对经济的影响;最后分析了香港汇率制度改革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际贸易的不断增加,与其他经济体的联系不断加强。由此产生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我国金融体制发展还不完善,由此货币当局如何应对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矛盾,也成为完善金融体制和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维护国家主权的关键所在。论述我国的汇率政策演变,以及人民币汇率政策目标。分析我国的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之间的矛盾,并进一步提出如何合理协调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  相似文献   

19.
张仑 《中国市场》2011,(14):63-64
自2005年7月21日起,人民币汇率改革已走过了5年多的历程,总体而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将有利于完善中国汇率形成机制,提高货币政策的主动性和灵活性,改变过分依赖外需的经济增长,同时也易于校正全球经济增长的不平衡,对世界经济增长作出积极贡献。然而现行汇率形成机制仍不完善,在加入国际货币体系格局的努力中缺乏制度安排和策略性等现存缺陷同样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0.
侯杰 《商业时代》2008,(9):30-31
本文按照博弈论理论,将国际汇率制度选择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是不同利益集团选择汇率制度的博弈,第二阶段是参与国政策行为博弈.在对以上过程进行分析后,笔者又从中关贸易摩擦引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博弈,并提出发展中国家必须改变政策博弈中的被动局面,才能消除目前国际货币体系的非均衡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