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明显的技术进步特征,符合经济新常态下的增长动力转换要求。针对厂商的直接补贴和针对消费者的间接补贴是政府扶持新兴产业的主要政策工具,因而被广泛应用。基于实物期权理论构建了供给端与需求端补贴下企业投资决策模型,比较了两种政策工具对新兴产业发展的影响,并利用数值模拟方法讨论了不同补贴方式的政策效果。研究发现:政府应根据产业发展阶段和市场现状组合使用这两种补贴方式。当产业处于初创期时,政府可以直接对投资行为进行补贴,以促进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当产业发展至成熟阶段,产能可能出现过剩时,政府应适当减少甚至取消对投资者的直接补贴,提高研发补贴比例,增加企业有效供给;同时,加大对消费者的补贴力度,在提高消费者福利水平的基础上,扩大新兴市场产品需求。研究成果对于缓解目前我国供需结构不均衡的局面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杜伟杰  陈钢  高宇 《经济论坛》2011,(11):99-102
新能源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其发展离不开政府的补贴扶持。本文对新能源产业进行界定,分析政府补贴的必要性。在构建政府补贴促进新兴产业作用机理模型的基础上,对各种补贴模式进行理论研究,对发达国家所实施的各种补贴政策进行分析探讨。在分析我国新能源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研究我国政府补贴的现状及主要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政府完善补贴政策提出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3.
新能源产业补贴:作用机理、现状与改进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伟杰  陈钢  高字 《经济论坛》2011,(5):183-185
新能源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其发展离不开政府的补贴扶持。本文对新能源产业进行了界定,分析政府补贴的必要性。在构建政府补贴促进新兴产业作用机理模型的基础上,对各种补贴模式进行理论研究。在分析我国新能源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研究我国政府补贴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政府完善补贴政策的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4.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府补贴、额外行为与研发活动变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掌握核心技术是关键,但是由于该产业的技术研发活动不但风险高而且具有严重的外部性问题,这就使得企业可能缺乏研发创新的积极性。而政府补贴作为调节这一矛盾问题的有效政策工具,不但能弥补企业研发资金不足问题,还能够产生额外行为,从而引起企业技术研发活动的改变。本文从企业研发创新投入和获得研发创新成果两个方面探讨了政府补贴对企业研发活动的影响。通过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本文发现,虽然政府补贴没有直接带来企业研发支出的增加,但是企业在政府补贴影响下获得更多专利的结果却表明政府研发补贴确实能够为企业指明技术攻关方向,激励企业积极参与研发创新活动。另外,规模越大的企业研发积极性也越高。这为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补贴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光伏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其发展的二十多年间,获得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取得了惊人的成绩,但是,随着光伏产业发展的日益成熟,产业发展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作为政府政策带动型的产业,政府作用对产业发展的影响非常重要,所以研究政府干预对光伏产业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选取2007—2015年的光伏上市企业为样本,实证分析了直接补贴和税收优惠对光伏企业成长性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直接补贴和税收优惠对光伏企业的成长性都有正向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中国经济结构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大战略选择,学术界对政府补贴在促进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已经做过大量分析与证明,但实践效果却与理论分析结果存在较大的偏差。文章通过构建政府补贴与企业行为的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政府补贴有效的条件和影响因素,并选取80家分属七大类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上市公司2002-2011年的面板数据对政府补贴有效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验证,得出以下结论:在政府补贴的诱导下,潜在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种理性行为,但一旦进入,大部分企业又会把补贴资金用于与产业发展无关的其他高收益途径。总体而言,政府补贴没有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企业科研投入。造成这种无效的主要原因有政府对企业行为监督的困难,也有政府惩罚力度的不够。但分行业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新能源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府补贴是有效的。前者可通过政府检查成本较低和政府惩罚起到重要作用来解释;后者主要解释为企业规模大有利于市场开拓,并且经营历史有利于使用补贴进行有效研发。由此,文章也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针对湿垃圾处理企业的政府最优补贴问题,考虑消费者的环保意识程度,构建政府、企业、消费者三方的三阶段Stackelberg博弈模型,运用逆向求解法算出政府基于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下的最优补贴值,并验证模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政府对湿垃圾处理企业采取补贴政策可大幅度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提高市场整体的平均水平,验证了这项政策的可靠性,表明资源化处理有助于缓解当前湿垃圾处理能力缺口大的问题。通过数值分析得出,当政府对50千克为单位的湿垃圾再生产品补贴3.447 6元,即可达到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给政府决策提供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8.
本文构建理论模型剖析地方政府产业补贴政策的形成机制和经济效应,并利用实证分析方法揭示地方政府产业补贴率与区域生产成本的关系。理论分析表明, 当地方政府产量偏好相同时,生产成 本优势越明显的地区,地方政府产业补贴率应越高。但如果高成本地区的产量偏好远大于低成本地区,高成本地区地方产业补贴率就会大于低成本地区。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中国地方政府产业补贴率与 生产成本正相关,说明地方政府产业补贴政策存在逆成本优势选择现象。 [关键词]产业政策; 区域竞争; 政府补贴; 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9.
政府补贴和产权性质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已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采用Wind数据库中的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挂牌公司面板数据,建立随机效应面板数据模型,科学评估政府补贴、产权性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①现阶段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补贴对企业绩效具有负向激励作用;②由于企业产权性质不同,政府补贴对非国有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大于其对国有企业的影响。最后,提出完善政府补贴监管制度,营造合理透明发展环境,优化政府补贴政策,确保补贴方案因地制宜等政策建议,以期为政府制定更有效的补贴政策提供理论借鉴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0.
文章将产业政策分成供给型、需求型与环境型,依托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分析了不同政策通过政策资源的直接配置以及企业间配置两种作用路径对企业(产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与供给型政策相结合的补贴行为通过以上两个路径抑制了企业绩效提升;产业政策对不同大小企业的影响存在差异,供给型政策资源的配置在小企业间并未呈现显著的集中特征,但在大企业间政策资源更为集中;供给型政策主要通过政策资源在企业间的配置路径降低大企业绩效,而通过补贴直接配置路径抑制小企业绩效提升;整体看环境型政策对投资、补贴等行为没有显著影响,但对大企业而言,其对政策资源在企业间的分散配置具有负向作用,而这一影响在小企业中则为促进作用。研究还发现,需求型政策有利于资源再配置,供给型政策则尚未显示出积极的资源再配置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运用博弈论的方法研究溢出效应对竞争企业研发投资和政府补贴的影响,构建了不同情形下的博弈模型,研究表明:当溢出效应较弱时,合作研发下的政府补贴率最高,但企业更愿意选择集中式决策;当溢出效应中等时,企业的最优策略是合作研发并能够获得较高水平的政府补贴率;当溢出效应较强时,企业的最优策略是选择分散式决策,政府仍会为其设定最优补贴率。分散式决策与合作研发均能使研发投资、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维持在较高水平;集中式决策不仅会弱化企业的研发投资积极性,还会损害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12.
我国出口补贴转变为技改补贴的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罗云辉 《财经研究》2006,32(1):36-43
文章探讨了本国企业与外国企业在以产量竞争的方式争夺出口市场的情况下,本国政府对本国企业技改投资进行补贴的理论依据。通过两次运用两阶段博弈,文章对由补贴政策、企业技改投资、产量和利润水平决定构成的三阶段博弈进行了因果关系的比较静态分析,认为在一般情况下,对本国企业技改投资补贴有利于本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产量、市场份额和利润的增加,也有利于本国社会总福利水平的增加,对外国企业产量、利润和社会福利则形成负面影响。这一政策可接替在未来实施中具有不确定性的出口补贴政策。  相似文献   

13.
为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政府对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给予了一定的补贴。但随着补贴力度的下调,消费者的消费热情被削减,企业面临着生产决策优化问题,政府将考虑政策变化对社会福利的影响。为了通过分析政府、企业、消费者的行为,找出最优的策略组合,以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运用博弈论等工具对研究问题进行描述,构建相关模型;计算出各个博弈主体的总收益函数;对总收益函数进行求导等分析,探究表达式的现实意义;针对最终的表达式及其现实意义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建议。最后得到结论:政府的补贴力度有利于刺激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政府对企业生产传统汽车的惩罚力度越大,越有利于企业转型生产新能源汽车;消费者的间接收益越高,越倾向于购买汽车。在此基础上,提出政府应丰富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宣传形式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政府补贴和产权性质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已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采用Wind数据库中的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挂牌公司面板数据,建立随机效应面板数据模型,科学评估政府补贴、产权性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①现阶段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补贴对企业绩效具有负向激励作用;②由于企业产权性质不同,政府补贴对非国有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大于其对国有企业的影响。最后,提出完善政府补贴监管制度,营造合理透明发展环境,优化政府补贴政策,确保补贴方案因地制宜等政策建议,以期为政府制定更有效的补贴政策提供理论借鉴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5.
王国军  马倩 《技术经济》2022,41(2):142-154
补贴效率是检验补贴制度设计合理性、运行有效性的核心标准。研究发现,我国通用航空飞行服务业补贴制度存在相对供给挤占、暂时性收益陷阱、恶性亏损经营和资金体内循环4类突出的效率损失及福利侵蚀问题,补贴对通航运营企业经营效益提升无显著影响。立足补贴效率受损形式并顺应有效供给和需求严重不足的产业发展矛盾,以社会福利和外部性为核心,从结构重塑、机制优化两个维度出发,全面建立我国通用航空飞行服务业补贴制度并探讨最优补贴边界,最大化补贴效益。首先,以需求二维影响机制为理论支撑,搭建“需求侧保险费率补贴制度+供给端弹性补贴计划”的双侧补贴模式,减缓有效供需规模偏小对企业短期非理性补贴行为的过度激化。其次,从调整补贴标准、丰富补贴层次、规范补贴流程、定位补贴属性4个方面着手深度优化供给侧补贴计划,并以应用事后补贴安排、筹建再保险补贴基金的形式细化需求侧补贴内容,以期最大程度减少补贴效率损耗对预期补贴福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基于投资溢出的研发联盟政府补贴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考虑研发存在投资溢出与技术风险,建立了合作研发博弈模型,研究了在政府研发投入补贴与产品补贴方式下,企业不同的研发和生产策略,通过理论和数值仿真,分析了不同补贴政策下的企业最优策略和相应的社会福利。研究表明,在溢出效应较大时,政府宜采用研发投入补贴来提高社会福利;当创新难度和技术风险较大时,政府宜采用产品补贴方式提高社会福利,但两种补贴方式都不能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政府研发补贴是政府引导企业技术创新、提升企业自主研发能力的政策工具。现有的研究多集中于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忽视市场竞争因素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本文研究了市场竞争和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资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市场竞争和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资均具有促进作用,企业面临不同的竞争程度将会对企业研发投资产生差异化的效果,只有中等程度的市场竞争才能对企业科技创新投资产生显著正向的激励效应。  相似文献   

18.
后发国家企业为抢占新兴产业发展优势,着力推进新兴产业赶超。然而,后发国家企业在赶超过程中,面临赶超能力不强、先发企业技术阻击和市场排挤等情况,亟需国家政策扶持。以GVC(全球价值链)为视角,运用钻石模型分析了后发国家发展新兴产业的优劣势,从供给推动、需求拉动和环境支撑3个维度构建了后发国家扶持政策框架,并借助该框架对中韩两国扶持高铁产业赶超的政策工具进行了比较分析。结合理论和案例分析指出,后发国家应从供给推动、需求拉动以及环境支撑等角度,从强化技术扶持、资金支持、人才建设、制度变革、资源开发和市场突围等方面制定政策工具,以扶持后发国家新兴产业的技术赶超。  相似文献   

19.
政府补贴是重要的财政政策工具,有效配置政府补贴能激发企业活力,引导产业升级。行政审批改革是否有助于优化政府补贴配置效率是学术界及政府部门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选取1999—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的企业样本为研究对象,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法考察行政审批改革对于政府补贴的影响。研究表明,行政审批改革显著地促进政府补贴流入民营企业,这种促进作用在盈利情况更佳、规模更大以及投资强度更大的民营企业中更为明显。基于过往我国政府补贴资源错配的现象,行政审批改革有助于政府补贴遵循“扶优扶强”的配置原则,改善了政府补贴资源配置扭曲,促进了政府补贴的配置效率。进一步研究表明,这种经济影响在市场化程度更低的地区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本文的结论为我国行政审批改革的政策评估以及政府补贴配置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20.
后发国家企业为抢占新兴产业发展优势,着力推进新兴产业赶超。然而,后发国家企业在赶超过程中,面临赶超能力不强、先发企业技术阻击和市场排挤等情况,亟需国家政策扶持。以GVC(全球价值链)为视角,运用钻石模型分析了后发国家发展新兴产业的优劣势,从供给推动、需求拉动和环境支撑3个维度构建了后发国家扶持政策框架,并借助该框架对中韩两国扶持高铁产业赶超的政策工具进行了比较分析。结合理论和案例分析指出,后发国家应从供给推动、需求拉动以及环境支撑等角度,从强化技术扶持、资金支持、人才建设、制度变革、资源开发和市场突围等方面制定政策工具,以扶持后发国家新兴产业的技术赶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