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李宝虹  王欢  王瑞  吉亚力 《北方经贸》2014,(12):192-193
近年来,民间借贷风盛行,利息也水涨船高,高利贷受到许多家庭乃至企业的追逐。在高回报的驱动下,很多地区几近进入"全城借贷"模式。自2011年起由老板"跑路潮"而爆发的民间借贷危机更是引起了各方的重视。事实上高利贷也是多元化金融工具的一种类型,家庭投资规范化的政策建议是:个人及家庭提高风险意识;企业提高风险意识,回归实体经济;国家防止政策波动风险,依法治国。  相似文献   

2.
采用河南省农村的社会调查资料,运用Logit模型,对农户民间借贷需求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社会资本拥有量、家庭状况和信贷环境均是影响农户民间借贷需求的主要因素。尤其,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家庭、收入水平较高的家庭、负担水平较重的家庭以及所在村存在"高利贷"等因素对农户获得民间借贷的可能性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刘畅 《商》2016,(4):145
如今,民间借贷市场已经走进了一个利率"歧高"的怪圈。根据央行2002年颁布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取缔地下钱庄及打击高利贷行为的通知》规定,民间借贷利率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但超出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4倍标准的即属于高利贷范畴,不受法律保护。目前,民间最高借贷成本高于银行的10倍以上,是不折不扣的"高利贷",且有愈演愈烈地趋势。一、民间借贷迅速膨胀的原因(一)"金融双轨制"迫使中小型企业融资转向民间借贷  相似文献   

4.
由生存经济看农村高利贷的表达与实践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周立 《财贸经济》2006,(4):64-69
本来是一个纯经济现象的高利贷问题,在文化与政治因素介入后,变成了一个复杂的意识形态问题.文化和政治对高利贷的"表达",深刻地影响了高利贷发展的"实践".明清以来的经验显示,高利贷本是一种生存借贷,置农村生存经济状态于不顾的单方面打击高利贷活动,不仅不能根除高利贷产生的土壤,反而加剧了高利贷的风险溢价,降低了小农的信贷可得性,恶化了小农的信贷状况.实际上,小农在借贷活动中,关心的主要是信贷可得性和利息额问题,而不是通常认为的利息率问题.对高利贷问题的不适当"表达",不利于农村融资问题的解决.让农民走出生存经济状况,才能根除高利贷产生的土壤.在仍处于发展中的小农经济状态时,不应将小农的生产借贷也推向生存借贷市场,加大农户的借贷成本,使得正常的生产性投资也难以进行,政策重点在于扶持农村的生产性借贷,千方百计地扩大小农的信贷可得性,并充分利用传统民间金融手段,而不是一味打击所谓的"高利贷".  相似文献   

5.
2015年《民间借贷司法解释》确立起"两线三区"的借贷利率上限的客观主义模式,意在规制民间借贷中的高利贷行为,促进金融市场良性发展。但近年来各地出现的多个案件表明该种模式无法有效抑制高利贷规避利率上限的做法,故应当予以反思。我国应当重新认定高利贷边界标准,采用折中主义模式,区分民事与商事借贷,并辅以登记制度与信息披露制度,建立利率上限动态调节机制,实现对民间借贷的合理、有效管制。  相似文献   

6.
民间借贷合法化的存在为民营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由于人们没有很好地认识和用好"民间借贷"这个金融杠杆,却把它变成了以钱玩钱的"魔术",民间借贷变成了高利贷,以致于给参与者带来巨大损失。于是就有人对民间借贷担心起来,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我们应该用积极的态度去引导民间借贷健康发展才是我们的责任所在。  相似文献   

7.
刘植荣 《商界》2013,(1):42-45
高利贷肯定是非法的,而民间借贷却是强需求,我们不能捂住眼睛假装看不到这种需求,导致地下金融肆虐,在这方面,国外对"合法的高利贷"的管理,恰是一个很好的参考。有借就有贷,本是商业常识。但违背常识的是,浙江数百起企业倒闭和企业主逃逸事件,皆与民间借贷有关,且大多为高利贷。事实上,长期以来,中国存在着两个并行的金融借贷市场,一个是有执照、有管理的金融机构主导的借贷市场,一个是没有执照、没有管理的个人民间借贷市场。民间资本,无疑是过去一年中国商业社会的一大关键词,犹如"镣铐舞者"。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  相似文献   

8.
高利贷自古就有,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高利贷更是在金融市场发挥了它必不可少的作用。当然,由于监管不严、利益驱动等方面的原因,也出现了一些负面的社会影响。对于高利贷,我们究竟应该怎样看待?文章从高利贷产生的背景及原因、高利贷的国外现状、高利贷的社会影响、高利贷的发展趋势等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认为称高利贷为“补偿性融资借贷”似乎更加合适。  相似文献   

9.
曹利民 《消费导刊》2011,(16):93-94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经济转型、国家财政趋紧的情况下,民间借贷对于拓展企业融资渠道、缓解银行借贷资金不足的矛盾起到了一定作用。然而,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发育不足、金融监管体制不完善以及借贷双方法律意识淡薄等方面的原因。有息民间借贷,利率普遍较高,实际上已经成为高利贷,民间借贷常常引发经济纠纷,甚至酿成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从而给社会增添不稳定因素。民间借贷纠纷是最常见的法律纠纷之一,本文拟对民间借贷中常见的几个法律问题进行初浅探讨。  相似文献   

10.
洪流 《浙商》2008,(16):22-23
在民营经济发达的浙中地区,民间借贷十分活跃,借贷数额之大、利率之高超过常人想象。由于高利贷不受法律保护,常常违法运作,其潜在风险、对区域经济的负面作用及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急需重视。  相似文献   

11.
民间借贷是广泛存在于各发展中国家的互助性的借贷行为,它既是金融性行为,也是法律性行为,是对正规金融的重要补充,社会对其关注度很高。近年来,在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的同时,民间借贷也随之蓬勃发展,然而在部分民间地区,高利贷趋势日益严重,对中小企业和金融体系造成了不容忽视的影响。通过对民间借贷高利贷化的现状及其形成的原因的分析,进一步探讨了在法律制度层面的改革措施,力图通过制度激励来引导金融资源优化配置,规范民间借贷行为,从而保障民间借贷秩序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二元Logit模型与有序多分类Logit模型对影响大学生是否借贷与借贷程度的相关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个人特质、消费行为与社会关系信任对大学生借贷行为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进一步研究表明:(1)男生与高年级学生借贷参与率更高,但高额借贷发生比却更低;(2)月生活费处于中高水平的大学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更易于借贷,且借贷程度也相对较高;(3)压力催生下的强迫型购买显著提升大学生借贷参与率并增加高额借贷发生比;(4)家庭与学校关系信任对减少大学生借贷有显著正向作用。为此,需对易于产生强迫型消费行为的大学生作心理疏导,重视家庭与学校的积极参与作用,并适当加强对更易于产生不良借贷的女生、低年级学生、月生活费处于中高水平的学生及非独生子女学生群体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大学校园网贷成为当今社会讨论的热点。大学生频频陷入校园借贷的陷阱,"高利贷"、"裸贷"等乱象的涌现,反映出当代部分大学生理性消费观欠缺。这一问题的出现,既有家庭、学校、政府及社会等方面的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引导和培育大学生理性消费观显得尤为重要。远离校园贷陷阱、培育理性消费观,需要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升,家庭教育的熏陶,学校教育的完善,政府监管力度的加强以及社会正确舆论氛围的营造等。  相似文献   

14.
高利息民间借贷盛行的影响、原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常,人们把高利息民间借贷与高利贷混淆,其实两者的内涵不同、影响也不尽相同。这正是本文的要点和创新之处。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研究了高利息民间借贷盛行的原因及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田文会  李玉敏 《光彩》2011,(11):20-21
2011年,民间借贷再度疯狂。高额的回报让温州、鄂尔多斯等地出现了"满城皆放高利贷"的景象。然而,正如温州一位高利贷老板所说,没有实体经济支撑的民间借贷犹如击鼓传花。当潮水退去,泡沫破灭,被这样危险的金融链条捆绑着的民营企业家将何去何从?是慨然就死?是趁乱渔利?还是移民跑路?我们试图从多个角度展现民间借贷潮下的民营企业众生相并寻找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6.
茅于轼 《中国市场》2009,(33):14-14
高利贷一向被人们咒骂,古今中外莫不如此,大家都以为放高利贷的人赚了很多钱,其实不然。果真如此的话,许多钱都去放高利贷了,资金充足了利息就下降,高利贷就变成普通借贷了。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借贷平台也越来越多,借贷的势力也随着增强,由于许多网络借贷平台的不良分子为了达到自己的赚钱目的,采取不良手段诱惑各高校的学生去他们的平台进行贷款,一旦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一些欲望,而导致过度消费,利滚利的方式让他们无法偿还贷款额度,从而造成自己和家庭的负担,也给校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于是,对大学生参与校园借贷的情况调查,分析其校园借贷的危害性,并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近期连续爆出了几宗民间高利贷崩盘大案,涉嫌介入民间高利贷的既有担保公司负责人,又有知名私营企业家,甚至还有银行机构的高管。民间借贷成本高企,从一个层面反映出了中小企业目前正陷入融资困境。  相似文献   

19.
李超凡 《商》2012,(6):174-174
无节制的投机和高利贷酿成了今天温州的民间借贷危机,这些教训值得反思。这个危机催促了温州的金融改革。它开启了温州发展的新模式,将给温州推进改革创新、再创经济发展辉煌带来重大机遇。也对全国的金融改革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探索意义。这次温州的金融试验前景是值得期待的。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民间高利率借贷规模越来越大,涉及的地域越来越广。从货币的供需均衡曲线来分析,民间高利率借贷迅速发展的动因主要与货币政策的转型与当前银行存款的低利率相关。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民间高利率借贷问题,应该从形成民间高利贷的关键因素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