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区间税负差异与地区经济的非均衡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呈现出非均衡发展的特征。地区间税负差异是地区经济差异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不管要素可否自由流动,税负差异均通过影响地区的要素变动。从而影响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中国的地区税负差异导致了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  相似文献   

2.
现有研究成果以全国各地均质性为暗含的假设前提,关注产业间以及税种间的税负差异,而地区间税负差异几乎成为主流研究的盲点。我国按产业升级导向设计的现行税制和分税体制具有合理性,但在各地既有产业结构下,加大了地区间财税收入的差异,导致区域间财政经济失衡、各地间税负不公,地区税收和税负错位,从制度上阻碍了地区协调发展战略的推进。本文基于我国三大地区的产业结构,拟破解税制导向的悖论,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密切联系,在地区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对当前乌昌地区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由分析可知稳定发展昌吉州第一产业,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鼓励其他地区参与农业产业化发展;优化第二产业布局;大力发展旅游及其他现代服务可以优化乌昌地区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4.
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受到了不少学者的关注。中国作为一个经济正在发展的国家,也面临着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同时经济增长的地区间差异依然存在。造成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的因素有很多,但是本文主要从固定资产投资方面来研究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2007年工业企业数据,采用计量分解的方法识别各省与基准省份江苏省的企业税负之差,并将其与宏观税负之差进行比较.我们发现,各类特征变量相同的企业在不同省份缴纳税负存在显著差异是较普遍现象.除个别省份外,地区间企业税负差异的方向与其宏观税负差异的方向基本一致;但企业税负差异的数值区间范围远小于宏观税负,而且地区间企业税负差异的大小,与宏观税负差异的大小并不存在严格对应关系.在中国税制基本全国统一的制度背景下,普遍存在的地区间企业税负差异,体现出税收征管能力的地区间差异;税收征管能力以及由此导致的企业税负差异,对于地区间宏观税负存在巨大差异的现象有一定的解释力,但其他因素可能更重要.因此,税务部门习惯地以宏观税负分析来查找税收征管漏洞的做法,有一定参考价值,但对具体结论应慎重分析.采用计量分解方法比较分析地区间同类型企业的企业税负差异,对于查找税收征管漏洞更有帮助.  相似文献   

6.
《商》2015,(7)
本文选取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以及参考意义的民族地区,基于产业视角探究其经济增长方式,着重分析产业结构拉动经济增长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归纳总结出适应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产业结构调整模式,以供其他民族地区借鉴。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企业投资一直是我国发展经济增长的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在庞大的经济体制下,投资方式已经成为经济增长质量的主要问题。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在投资方式上一直影响着经济质量的增长和企业结构的升级。但要提高经济增长现状,不仅仅要在企业投资上进行研究,还要对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所以在本文中根据地区差异和制度背景差异对经济增长质量进行分析,从而明确企业投资在发展形势上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由于我国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的经济基础不同,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也不同,使得地区间的经济发展速度不同,从而导致地区经济差异.本文通过分析国家统计局的有关数据,探讨了我国地区经济增长和经济差异的关系并提出了发展地区经济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沈丹云 《商场现代化》2007,(25):303-304
利用对数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了1988年~2003年FDI对我国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FDI对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较显著;从影响的省份来看,FDI对该区域两省一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排序由强至弱依次为上海、浙江、江苏。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当前,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关系已引起了国内外学者们的高度重视。经济增长会影响产业结构的演进。反过来,合理的产业结构形态对经济增长也有相当大的影响,一方面产业结构合理与否关系到要素使用的效率,另一方面关系到资源配置是否合理,进而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本文以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为研究对象,从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概念及其特征出发,对沈阳市产业结构现状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张延 《消费导刊》2011,(11):65-65
本文在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现状年口资源型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主要特征,发现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由此提出了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政策,并对其进行了影响分析。  相似文献   

12.
孙彩梅 《商场现代化》2007,(15):211-212
经过多年的调整,我国地区间经济总量仍存在较大差距,而且结构趋同化。其原因主要是国家经济政策的误导、缺乏区域产业政策、产业政策缺乏有效的市场传导机制。为此,要实现我国地区间协调发展的目标,就要构建新型协调发展的机制,努力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同时,重视制定区域产业政策。  相似文献   

13.
《商》2016,(10)
海峡西岸建设一直是福建省产业发展的契机,但是如何在海西建设的大背景下把握住机会,从质的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应该引起福建省的重视。福建省共有九个地市,每个地市的产业发展情况不同,本文从产业结构入手,选取福建省2000—2013年三次产业产值,运用聚类分析,通过和国内产业结构比较,归纳得出福建省产业结构的特征,再进一步通过省内不同区域的比较,得出福建省产业结构的区域差异;最后针对福建省各市目前产业结构现状,提出可行的产业发展对策。当前只有准确把握各市三次产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才能合理地推进福建省产业结构优化,促进福建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文章把山东省分为四大区域,分别为鲁东地区、鲁中地区、鲁西北地区、鲁南地区。通过对四大区域的自然资源、产业结构、人力资源、资金因素及其他因素的研究,分析山东省经济增长差异的主要原因,结合山东省各区域实际情况,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人民币汇率与产业结构的影响机制出发,通过对汇率与各区域产业结构进行协整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系统地分析了汇率与我国产业结构变迁的关系、汇率对东中西部产业结构影响的差异性和东中西部产业结构的区域性。  相似文献   

16.
文章采用ArcGIS空间分析方法,对江苏省"十五"期间县域经济的差异及产业结构在五年内的变化进行研究,探索县域经济及产业结构在空间上的差异,从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角度将江苏省县域分为5大类,分析了每一类的产业特点,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产业发展策略,以期对政府决策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7.
郑春梅  方超  邝雄 《中国市场》2009,(40):49-51
本文运用计量分析方法,从北京市产业结构的实际出发,基于统计角度的GDP产业结构贡献度测算方法,利用北京市1987—2007年各年三大产业产值以及从业人员结构的相关数据,建立了北京市产业结构的经济计量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细分,研究了北京市二十几年间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测算了各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结果表明,北京市的产业结构变动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产业结构变动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推动作用,符合产业结构理论。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协整理论,构建了1955-2008年新疆兵团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实证模型,并使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疆兵团生产总值与三次产业呈现出互为因果的良性经济发展态势,产业结构变迁是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所以制定合理的产业结构政策,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新疆兵团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西部地区合理产业结构构建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帮胜 《财贸研究》2000,11(4):18-20
<正> 一、趋同的地区产业结构,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最大障碍 地区产业结构趋同是指产业结构在我国不同区域间的双重雷同。国民经济各个产业部门,从农业、工业到服务业,从加工工业到原材料工业,从轻工业到重工业,从机械工业到电子工业,从家电到纺织业,几乎普遍存在着生产集中度低、专业分工差,低技术、小批量,“大而  相似文献   

20.
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具有内在联系,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是经济增长永恒的主题。本文借鉴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模型以及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模型,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分析了云南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云南省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对滞后,并据此提出了云南省产业结构调整应该"深化第一产业、加强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及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