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国鼎先生是一位著名爱国学者,一位思想家、开拓者、实干家。他生于国家多难之秋,少年即充满忧患意识。早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物理系,旋即赴英国剑桥师从卢瑟福深造。抗日军兴即返国参加抗日行列,投入修理防空设备,参与后方钢铁行业等方面的工作。胜利后转入造船工业,奉派台湾任台船总经理。后来在台湾财经和科技岗位担任要职,对台湾经济发展贡献卓著。晚年关心国家统一,致力于两岸经济和科技交流与合作。今年5月30日是李国鼎先生逝世一周年纪念日,特发表此文作为纪念。李国鼎先生的一生,严谨做人,扎实做事。下面以他所从事…  相似文献   

2.
<正>4月9日至4月11日,博鳌亚洲论坛2010年年会在海南博鳌举行,主题为:"绿色复苏:亚洲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来自台湾的薛琦先生谈了他对台湾产业转型的一些看法:从台湾过去发展的经验,的确可以为现在的产业转型提供很多的借鉴。我们谈到台湾的经济转型,尤其是产业转型,第一波转型发生在八十年代。在八十年代的时候,台湾的产业正式脱离  相似文献   

3.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期盼自己的“微软”公司──访徐大麟先生徐大麟先生是当天发言中最富吸引力的一位,他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那种快人快语,精力充沛的实业家。对地的采访还没开始,他便滔滔不绝地谈开了。徐先生早年就读于台湾大学物理系,台大毕业后到美国攻读博士。8年半...  相似文献   

4.
李远哲先生为台湾著名的学者,他在发展台湾农业生物科技方面有自己的见解.本文现就李远哲发展农业生物科技的思想做初步的概述.  相似文献   

5.
李国鼎先生是台湾科技发展的主要规划者、决策者和推动者之一,对台湾科技及科技产业化发展做出了多方面的贡献,因而有台湾“科技之父”之尊称。这里仅探讨李先生在高科技人才培育和延揽方面的思想特点,并就他对台湾高科技人才发展所做的贡献加以概述。1.李国鼎高科技人才培育思想1.三强调高科技人才的培育对台湾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李国鼎认为:“科技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而科技发展的核心问题是科技人才的培育问题。他说:“台湾为海岛型经济,资源与面积有限,而人口压力日益加重,故不宜以自给自足为限,尤应积极拓展外销,为…  相似文献   

6.
赴台考察一得录文何佳声本文是作者赴台北参加“两岸经贸学术研讨会”后,所写的一份报告,现刊登在此,以飨读者。台湾经济发展的可借鉴经验1.台湾经济发展模式为“经济的增长与稳定并行”。这种发展模式,既值得大陆借鉴,也为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腾飞的正反两方面的经...  相似文献   

7.
余光亚先生是台湾前“经济部”加工出 口区管理局局长(1983—1990),最近再次访 问东南大学台湾经济研究所。余先生在管理 局任职期间工作颇有建树,退下来后,仍时刻 关心台湾及世界各地加工出口区的发展。我 们借此机会向余先生请教,他一一作答。现将 主要之分析及认识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李国鼎先生作为台湾经济发展的主要规划者、决策者和实施者之一,同时也是台湾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倡导者之一。他不但最先提出了台湾人力资源开发的问题,而且对台湾的人力资源开发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主张,并付诸实施。所以,他又是台湾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推动者之一。在李国鼎先生的全力推动之下,台湾的人力资源开发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成为推动台湾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台湾汽车商人插手大陆据香港《经济导报》报导,被誉为“汽车大使”的唐城先生是台湾大华航空公司的董事长,1993年5月中旬在上海举行的海峡两岸民航研讨会,他作为台湾民航代表团的团长,他在讨论会上呼吁,期望台湾和大陆双方都能重视两岸旅客的痛苦及经济无谓损失...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为吸引台湾青年赴大陆就业,大陆方面陆续出台了若干支持台湾青年赴大陆就业的优惠政策,为拓宽台湾青年的就业渠道与成长空间创造了机会。但在实际中有不少因素影响着他们赴大陆就业的意愿,本文对台湾6所高校418名青年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发现居住地差别、对大陆就业政策与就业环境的认识程度、在台湾面临的就业压力的感受、对大陆的文化认同显著影响他们赴大陆就业意向。  相似文献   

11.
1996年,我赴新加坡采访,很荣幸应邀到吴庆瑞先生办公室,为这位邓小平亲自聘请的外国经济专家拍照。 吴庆瑞祖籍中国,1918年生于马来西亚,后移居新加坡,1956年获伦敦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新加坡独立后,他先后担任财政部长、副总理,负责全面的经济工作,为新加坡创造了经济奇迹。1979年,吴庆瑞第一次访华。邓小平会见他时表示:“您是经济专家,有丰富经验,又是一位有名望的华人。我希望您退职之  相似文献   

12.
日前,台商独资企业厦门大英通讯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入驻台湾学者厦门创业园,成为该园创建以来第一家入驻企业。这也标志着备受各界瞩目的台湾学者厦门创业园已经开始实质性运作。越来越多到厦门的台湾本土学者创办的高新技术企业,将在厦门市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扶持下茁壮成长。据该公司创办者盛大庆先生介绍,台湾学者厦门创业园的成立,引起了他的浓厚兴趣。创业园优惠的创业政策、优美的基地环境及工作人员热情、务实的态度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此,他毅然决定将公司迁入台湾学者创业园发展。盛大庆先生历经四年,研发成功有自主…  相似文献   

13.
两岸科技合作将有助于台湾的发展台湾客坛协会近期举办了两岸科技展望研讨会。祖国大陆经济快速增长,已成为台湾企业的求生之地,机械电机、资讯电子产业、金融业与学术界代表呼吁台湾当局,以更开放的态度处理两岸人流、物流与资金流问题,协助台商利用祖国大陆资源成为国际商品供应链的重要一环。与会者普遍认为,祖国大陆经济快速发展,资讯电子厂商赴祖国大陆设厂是必然趋势,如果能确实做到两岸分工,对将有益于台湾未来发展。岛内传统机械业转产高科技产业设备台湾经济当局ITIS举办了台中南部业界相关人士参与的“2003科技产业现况与市场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台湾经济不断下滑,股市连连重挫,使得台湾的不少企业对岛内前途失去信心,纷纷外移另谋出路。对此,台湾台元公司董事长黄茂雄先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去年下半年台湾的产业可谓面临空前的浩劫,产业经过了一场“血洗”、“泪洗”的痛苦教训。台湾的产业已没有时间空等“政府”缓步改善投资环境。不合理的“法令”应该尽快解禁。关于对台湾产业的奖励投资方面,他认为不应该养成人人都想当科技业龙头的观念,从而产生重高科技产业,轻传统产业的“分别心”。他说,台湾在这种扭曲的政策下,每年要扣缴 25%的税率;而高科…  相似文献   

15.
闽台旅游产业化合作的前景是:大陆游客将占台湾旅游市场的半壁江山,带动台湾经济的发展;台胞赴大陆旅游将为福建旅游的提升带来机遇。闽台旅游产业化合作的机制是建立闽台旅游产业合作联盟;重点在乡村旅游、旅游装备升级、旅游信息服务、旅游金融服务四领域。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台商赴祖国大陆投资已从过去以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为主,正在向以技术密集型、科技型企业为主转变。   美国经济滑坡对台湾经济产生巨大影响,将进一步促使台湾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外移。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世界经济火车头的美国经济急速下降,预估今年经济增长率将从去年 5%降到 1.5%~ 2%。由于美国经济衰退将使美国国内需求减少,进口必将减少。而台湾高科技产品的出口市场主要倚重美国。美国经济滑坡将对台湾经济造成直接的重要影响。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 4月 25日发表最新经济预测报告称,台湾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7.
台湾以科技促进产业发展的特点中国科学院材料能源处处长王宁寰人们常问?台湾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经济增长速度如此之快,到底是何原因?本文作者有机会两次赴台,带着这个问题走访了一些研究所、国营大厂及一些民营企业和科学园区。调查和了解了一些科技与产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沈云 《沪港经济》2002,(9):23-26
韩崇智先生是个颇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他是个美籍华人,出生于台湾,深造于美国,长期在美国和台湾地区从事金融工作,而最近10多年,他事业的重点已悄然转到上海…… 他参与创办了台湾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 韩崇智祖籍安徽凤阳,1946年出生于台湾台南市,他父亲是黄埔军校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次颇有情趣的采访,安排这次采访的东道主——上海福乐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亮先生把采访地点设在虹桥开发区金桥大厦二楼的法式餐厅内,杨亮先生邀来了台湾幼龙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黑幼龙先生,请他介绍在台湾搞了回四年的卡内基训练的体会,杨亮先生还邀请了好几位来上海投资办实业的台湾朋友,他们都为“卡内基训练”的内容所吸引。黑幼龙先生1987年在美国接受了卡内基训练后,就决心把这种能调动人的潜在能力的训练引到台湾,经过11年的努力,他的理想变为现实,而且成功了。黑幼龙先生边打开随身带来的笔记本电脑,边指着…  相似文献   

20.
台加强吸纳港资和人才本刊讯为配合台湾亚太营运中心发展计划,台湾“陆委会”研究修正法规,以优惠条件吸引香港专业人才赴台居留、工作,同时放宽限制,吸引港澳及港澳中资企业赴台投资。据悉,台湾“陆委会”已研拟完成“港澳地区配合发展亚太营运中心方案”,初步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