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5年的冬天似乎因为“产能过剩”的到来而显得更加寒冷,国家发改委公布了手机、汽车、钢铁等11个行业产能过剩。虽然专家学者如何看待产能过剩还存在着些许分歧,但他们一致承认的是这样一个事实:这11个行业出现了供给大干需求的相对过剩,随之而来的是价格下跌、库存上升、成本增加、竞争加剧、亏损面扩大甚至破产倒闭……[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虽然产能过剩在媒体上有连篇累牍的报道.但处于舆论中心的钢铁企业却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样焦虑不安。有的企业在想着如何做大做强.有的企业依然活得优哉游哉.那些已经停产或者面临停产的,心态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3.
“产能过剩”这个话题实际上讨论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供求关系.有相对过剩和绝对过剩之分。相对过剩主要表现为供给过多而需求不足绝对过剩则表现为需求已经开发得很充分了.但是还是在不断地供给.只有后一种情况才是我理解的“产能过剩”。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消费者需求的多样性和多变性,手机生产者不断增加,截至2009年,我国已成为手机生产第一大国.文章将以手机行业为例,通过核算、验证手机行业是否存在产能过剩的现象,并分析了该行业出现产能过剩现象的原因,提出合理有效解决该行业生产过剩现象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南川 《浙江经济》2002,(5):38-39
在新旧世纪前后交替的三年时间里,有三种消费品在中国格外引人注目:住房、汽车和手机。就手机而言,携带方便,价格相对全家,使用较为频繁,因此。三年下来,手机就完全脱去了尊贵的外衣,不再是拥有者身份的一种显示,迅速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一种趋于普及的大众实用型消费品。  相似文献   

6.
论当前的市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琢 《特区经济》1998,(11):13-14
<正> 当前国内经济问题的难点在市场。抓住市场就能抓住经济问题的“牛鼻子”。 一、关键问题在相对过剩的市场 我国当前的市场,一不是卖方市场,二不是买方市场。我们当前面对的是内生的通货紧缩的市场,是相对过剩的市场。当然,我们不是制度性的生产过剩,而是结构性的生产过剩。 什么是造成相对过剩市场的原因? 形成相对过剩市场,有两个基本因素: 因素之一,是生产过剩。近二十年的重复建设,人为地造成一部分行业生产过剩。例如,我们纺织业纺锭已发展到四千四百万锭,其中有近二千万锭的生产能力过剩。应当承认,我国部分行业已经出现生产过剩,已经构成局部性的经济过剩。但是,这不是全局的经济过剩,不能说我们已进入过剩经济时代。在这里,分清局部与全局的界限,对我们正确制定解决问题的对策,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因素之二,是分配过紧。1993年以来,我国连续五年实行从紧的金融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此,我们要作一分为二的分析。一是肯定成绩。没有这个从紧的宏观政策,也就没有今天的低通胀的稳定局面;二是要看到美中不足的一面,紧缩要求的时间偏长,力度也偏猛了一些,这就造成近年来以内需不足为特征的分配过紧。这种内需不足,表现为投资品与消费品两个市场的双重疲软。我国消费品市场疲软,不在消费基金增长?  相似文献   

7.
作为日系手机最后两块阵地之一的NEC,最终没有度过这个冬天。 11月22日,NEC日本总部正式宣布NEC手机退出中国2.5G市场,这也标志着在竞争激烈的国内手机市场中,NEC手机全线溃退。  相似文献   

8.
利润下降的情况下,中国汽车企业扩能的热情却依然不减,因为中国汽车市场依然保持整体增长的态势,而这种态势是任何市场所无法比拟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徐延辉  张艳 《辽宁经济》1999,(12):48-48
自1993年以来,中国经济已经经历了连续六年的减速增长,在经济滑坡过程中,商品市场出现价格回落,生产能力过剩,资金市场上利率下调,资金大量闲置。为此,许多人把目前的中国经济称为过剩经济,把中国的市场称为买方市场,甚至认为由于产品过剩而形成的买方市场状态对消费者是一个福音。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是对经济生活的一种表层理解。首先,中国经济不是过剩经济。尽管有资料显示,在601种主要商品排队中,供求平衡的商品占总数的74.2%,供大于求的商品占25.8%,供不应求的商品几乎没有。许多人因此认为中国经济已从短…  相似文献   

10.
【香港《香港商报》7月24日】中国金融界人士又一次大跌眼镜。日前公布的中国经济数据显示,中国外汇顺差持续加大,推动GDP增长,国内储蓄大幅增加,市场出现资金过剩迹象。在市场认为央行应该加息的普遍预期下,央行7月21日却再度上调准备金率0.5%,升至8.5%。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手机生产厂商曾经的辉煌已经被近日的发展困境所湮没。我们都记得在2003年的时候.国内手机生产厂商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超过了的国外的手机生产厂商.使得大家对于国内手机厂商的发展充满了信心,似乎一两年内就可以彻底打败国外的手机生产厂商.重演中国国内彩电生产厂商的战绩。这期间.一些没有手机生产许可.又对手机生产领域窥视多时的厂商开始了各方面的运作.希望能够进入手机生产的领域中.在中国的手机市场上获得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2.
低端手机近日出乎意料地成为中国手机市场的焦点。不仅诺基亚、索尼爱立信等国际品牌手机企业先后针对中国市场推出了入门级低价位手机,中国移动更是于日前新近确定了10款低端手机入围其超低端产品的“心机”库,下一轮补贴采购即将开始,这势必引起上下游企业对低端市场的争夺。  相似文献   

13.
2002年可以说是一道分水岭,在此之前国内手机市场的主流力量是摩托罗拉、诺基亚和爱立信三巨头形成的"三驾马车",而2002年搅动国内手机市场明显有三种主要力量,第一种是以摩托罗拉、诺基亚为代表的国际军;第二种来自TCL为代表的国内家电厂商;而以联想为代表的高技术厂商,则被称为搅动"第三种力量".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信息》2013,(14):26-27
纵观新中国的经济发展历程,我们似乎可以得出一个有些悖逆主流意识的结论:中国当下的“产能过剩”,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幸福的烦恼。在20世纪90年代末之前,中国人民对工业品的需求,远远得不到满足,各种工业品的短缺才是人们经济生活的常态。只有在亚洲金融危机重创日本和东南亚,以及本世纪初中国加入WTO,全球制造业产能大举转移中国之后,“产能过剩”才成为中国经济领域里一个新的名词,在此之前,官方常常提到的近似词汇,乃是“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盲目投资”。直到2006年,国发〔2006〕11号文(《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第一次将“产能过剩”这个词汇写入了大标题,产能过剩问题才正式走上了历史舞台,成为关于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种种博弈中一个绕不过去的劫材。  相似文献   

15.
我认为产能过剩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并不可怕.不必惊慌.也不值得大惊小怪。甚至相反,我倒是认为产能过剩恰恰是我们国家生产能力迅速发展的一个体现。从过去我国一段时期的发展经验以及国外的发展经验来看.生产的供给和需求都是呈现交替上升的趋势.某一个时期的供给大干需求.就会有价格等因素起作用使需求上升、供给下降.从而供需达到平衡;但随着生产的发展,需求的上升.渐渐又会出现需求大于供给,从而刺激企业增加生产,达到新的平衡。这种生产和需求的交替具有周期性.而目前我们正好处在供给大于需求的阶段。  相似文献   

16.
10月17日,2007NBA中国赛在上海开战。虽然从2005年开始,NBA每赛季前都会安排两个NBA球队在中国进行比赛,但今年却有些不同:一是中国国家男子篮球队首次参赛,二是球迷可以通过一种全新的方式观看比赛了.那就是手机!  相似文献   

17.
价格战似乎一直是中国企业的专利。从家电业的直线下滑、从连锁店“一元钱卖空调”的促销活动,都可以看到中国企业强烈的竞争欲望和总想置对手于死地的决心。然而.那些看起来一直有些超然甚至傲慢的跨国企业.也开始一个个降低了姿态2003年12月和2004年1月.欧莱雅一口气收购了小护士和羽西.使产品线一下子降到50元以下,今年2月.麦当劳推出“超值惊喜、不过5元”的营销活动.4月底.诺基亚一些手机价格最多降低了25%,5月.华南地区所有必胜客餐厅的餐牌价格全线下调15%……  相似文献   

18.
作者认为,我国尚未形成健康的买方市场,而是属于以卖难为特征的不景气市场。这种不景气市场既表现为有效需求不足,即内需不足;又表现为加工业过剩,即非制度性的生产过剩。这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矛盾。文章最后提出治理不景气市场的办法  相似文献   

19.
饶霞飞 《新财经》2013,(11):68-71
9月以来。智能手机市场热闹非凡,苹果、三星、魅族、小米等各大手机品牌争相发布新品手机,智能手机市场高潮迭起。而微软斥资54.4亿欧元收购诺基亚的手机业务,更预示着智能手机市场格局将发生巨大的变化。之前手机市场的老大——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品牌已经被远远地甩在后面,那些曾经的诺粉、摩粉,也不得不被时代的大潮席卷,改用苹果、三星甚至小米等势头正猛的手机品牌。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时代的潮流是任何人都无法逆转的,你不跟随,就一定会被淘汰。智能手机市场已经到了土洋混战、格局替换的时代,谁能马不停蹄地紧跟潮流,谁就能处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20.
由于相对过剩经济提前到来和亚洲金融危机外部环境的双重压力,自1998年以来,中央政府适时调整主要经济政策目标,加大投资力度,刺激有效需求,全方位地启动国内市场,确保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观一年多来启动国内市场、扩大内需的各种政策、方案、措施、舆论宣传及其效果,可以说是喜忧参半,并非尽如人意。本文仅从过剩经济与扩大内需相互关系的视角,分析扩大内需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一、过剩经济背景下如何扩大内需90年代以来,伴随着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短缺经济逐渐为过剩经济所取代,这是大多数人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