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为促进全国高技术产业集聚,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经研究决定在新材料产业发展具有优势和特色的宁波市、大连市、洛阳市、金昌市、广州市、宝鸡市和连云港市等7个城市,围绕信息、生物、航空航天、新能源和重大装备等产业发展的需求,以电子信息材料、航空航天材料、新能源材料、环保节能材料等为发展重点,建设新材料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2.
国家工程实验室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突破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点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装备制约,强化对国家重大战略任务、重点工程的技术支撑和保障,国家发改委依托企业、转制科研机构、科研院所或高校等设立的独立研究开发机构.近日,本刊记者走访了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创新能力建设处,详细介绍了关于国家工程实验室的相关情况.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烟台临港产业及临港产业带的现状,指出,要抓住国家开发环渤海经济圈和国际产业资本加速向沿海转移以及建设半岛制造业基地的重大机遇,依托城市和良好的产业基础,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发挥港口优势,强化产业招商、项目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大力发展石化、汽车、造船、重型机械、有色金属等工业,带动物流业和滨海旅游业发展,通过培育产业集群,形成港口群、工业区、物流网等有机结合、适当分工、协调发展的临港产业带,使之成为胶东半岛乃至环渤海地区重要的产业增长极,带动区域经济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4.
上海大力推进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加快发展.现将有关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一、上海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发展的规划思路 2012年沪府发1号文印发了《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把生物产业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重点培育.明确"十二五"期间,要面向国民健康生活重大需求,紧跟国际生命科学发展前沿,围绕关键技术创新和产业化,重点聚焦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领域,实现跨越发展,加快扶持一批有潜力的重点企业做大做强,初步建成国内生物创新产品研发中心.  相似文献   

5.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现状与出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基因组计划等重大技术相继取得突破,对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和推动作用,生物技术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迅速扩张。我国生物制药产业作为国家重点扶持发展的高技术产业,近年来开始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6.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对河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国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设立示范区将为河南省产业承接带来示范效应及扩散效应,同时,其阻滞效应、极化效应等也将给河南省产业承接带来冲击和挑战。河南省要充分把握示范区建设的难得机遇,趋利避害,积极调整产业承接战略,力争做到"五个结合"。  相似文献   

7.
宏观政策     
国办印发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若干政策加快培育生物产业,是我国在新世纪把握新科技革命战略机遇、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投资》2009,(7):10-10
加快培育生物产业,是我国在新世纪把握新科技革命战略机遇、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举措。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加快把生物产业培育成为高技术领域的支柱产业和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制定本政策。  相似文献   

9.
我省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已成为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产业组织形式,调研和统计分析表明,群内企业与集群存在着协整关系、产业集聚效应普遍存在。但由于产业集聚程度偏低、产业集群数量偏少、自主创新能力偏弱等问题的存在,影响了产业集群效应的发挥和集群风险的控制;因此,有针对性地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集群形成;加强创新体系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引导企业联姻结盟,促进产业集团发展;加快融资体系建设等将是产业集群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从微观层面上说,品牌建设就是企业品牌建设;从宏观层面上说,品牌建设包括区域品牌建设和国家品牌建设。皮革产业的国家品牌建设从操作层面上来说对一个地区来说没有可行性,因此,在对海宁经济开发区皮革企业调研的基础上,本文重点探讨皮革产业的企业品牌建设和区域品牌建设。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十二五"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颁布实施,明确提出增强重点产业持续创新能力,是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加强产业创新能力建设的紧迫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颁布实施以来,我国的产业创新环  相似文献   

12.
兰西格经济区是国家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点集聚区和引领区,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先导区,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特色经济带。要推进矿产、水能等优势资源有序开发,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实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步伐,逐步消除瓶颈制约;坚持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着力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强化主体功能,优化空间布局,加强联合协作,不断提高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2005年实施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明确指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我国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突破口。面临当今生物医药产业,尤其是疫苗产业已成为许多国家重点培育的新的经济  相似文献   

14.
浅谈现代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技术是现代生物学发展及其与相关学科交差融和的产物,生物技术以其独有的活力和发展潜力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当前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还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因此,可以通过健全和完善管理体制、进行战略布局调整,加强企业队伍建设、以市场为主导,重点突破、加大政府投资,完善建立产业政策扶持等措施来加快当前的生物技术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临空产业发展一般经历三个阶段,以机场建设为中心的空间集聚阶段,以延伸临空产业链条为重点的成长阶段,以构建区域创新网络为核心的成熟阶段。河南省临空产业起步阶段应重点发展直接服务机场和依托机场资源的临空指向性的物流业、电子信息业、生物医药业;成长阶段应围绕核心产业,推动产业链条纵向延伸,构建航空产业集群、临空高科技产业集群、现代临空型服务业产业集群;成熟阶段应重点通过完善创新机制和优化创新环境,推动三大集群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工业化的历史进程中,产业结构曾长期存在一种非良性化与非优势的趋势。本文根据我国产业发展过程的特点,从产业政策、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高新技术产业、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以及以教育、科研为重点的第三产业等5个方面提出对策,旨在全面推进我国产业转换与升级。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产业集群选择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分析了产业集群的概念及其对竞争力的影响,认为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需要新的基于产业集群的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在此基础上,对浙江省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产业集群重点选择与保障措施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国家促进我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大举措,其建设不仅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有极大的影响,且影响到全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从自然资源、产业发展、科技状况和环境状况四个方面对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9.
京津冀科技协同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推进协同发展,科技协同创新是重点、关键和核心,京津冀三地已就科技协同创新开展合作。京津冀推进科技协同创新具有创新资源富集、创新成果丰硕、创新载体增多、产业基础雄厚的良好基础。应从把握方向、统筹推进、科技资源共享、优化政策环境等方面促进京津冀科技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20.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为促进全国高技术产业集聚,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经研究,国家发展改革委决定在新材料产业发展具有优势和特色的宁波市、大连市、洛阳市、金昌市、广州市、宝鸡市和连云港市等7个城市,围绕信息、生物、航空航天、新能源和重大装备等产业发展的需求,以电子信息材料、航空航天材料、新能源材料,环保节能材料等为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